《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孟尝君知道后,询问一位食客:“这位冯先生,家里可有亲属?”
  食客答道:“有一位老母亲。”
  于是,孟尝君就派人定期给冯谖的母亲送去衣食用度。
  从此以后,冯谖就不再弹剑唱歌了。
  他心中明白,孟尝君对自己的友情,已经到了友善的至高境界。
  又过了一段时间,孟尝君想找一个懂会计的人,去帮自己收账。
  当他询问食客的时候,只有冯谖表示自己愿意去。
  孟尝君十分感动,向冯谖赔礼道:“我整天事情太多、太繁琐,经常心烦意乱,因此怠慢了先生,您千万不要见怪!” 。。

8。友善的境界(3)
冯谖答道:“主公的深厚友情,我尚未报答,又怎会见怪呢?”
  说完,他就带上行装,拿着各种契约、票据,准备动身了。
  临行之前,冯谖问孟尝君:“我收完了债,需要买什么回来吗?”
  孟尝君回答说:“这个您拿主意,您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随后,冯谖就到了薛。
  薛这个地方,属于孟尝君管辖范围,每年都要缴纳很多赋税。冯谖来收的债,就是这些赋税。
  他先指派一些官吏,把欠债的老百姓都找来,核验契据。
  等到核验完毕,冯谖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奉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都赏赐给欠债人。”
  说完,他就命人当场把契据全部烧掉。
  看见这个情景,所有的老百姓都对孟尝君感恩戴德,高呼“万岁”。
  办完事情之后,冯谖马不停蹄地回去见孟尝君。
  见冯谖这么快就回来了,孟尝君感到十分惊讶,他问道:“先生为什么回来得这么快呢?是不是债都已经收完了?”
  冯谖回答说:“是的,所有的债都收了。”
  孟尝君很高兴:“那先生买什么回来了?”
  冯谖答道:“主公,您说让我看您家缺什么就买什么,我想来想去,觉得您家里有那么多的奇珍异宝,马房中都是品种优良的猎狗和骏马,您的后庭里也不缺少美女,您家里唯一缺少的就是‘仁义’,因此我就为您买了‘仁义’。”
  孟尝君很奇怪:“买仁义?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冯谖答道:
  “主公,您虽然拥有薛这个地方,但是您如果不体恤百姓,却只知道向他们征取厚重的赋税,这怎么能得民心呢?
  所以,我才假借您的命令,把债款全部赏给了百姓,还烧掉了契据。
  现在,那里的百姓都称您为圣明的君子,高呼您‘万岁’呢!
  这就是我为您买来的仁义!”
  听完冯谖的话,孟尝君才明白了过来。
  孟尝君虽然暂时损失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但是一年之后,齐国的齐闵王把他赶出了齐国,孟尝君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来到薛,正是在这里他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
  此情此景,让落难的孟尝君感动万分,他感激地对冯谖说:“先生,您为我买的‘仁义’,今天终于见到作用啦!”
  可是,冯谖却说:“狡猾的兔子,一般都会有三个洞来藏身。主公,您现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兴得太早,还是让我去为您再挖两个洞吧!”
  孟尝君答应了冯谖的请求,给了他五十辆车子和五百斤黄金,作为活动金费。
  拿着这些礼物,冯谖来到了魏国。
  见到魏惠王,冯谖说:“齐王昏庸无道,把有才干的孟尝君放逐到了国外。哪位诸侯能先任用他,就可以把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说完,就献上了礼物,说是孟尝君进贡的。
  魏惠王心动了,便答应任命孟尝君为丞相,还派遣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
  在使者还没有到达之前,冯谖就赶回去见到了孟尝君,对他说:“黄金千斤、百辆车子,这是十分丰厚的聘礼了。我想,齐国的君臣们,应该都有所耳闻了吧!”
  原来,冯谖这次使的是一招声东击西的计策,表面上要孟尝君去投靠魏国,实际上都是做给齐国君臣看的。
  果然,当齐闵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觉得十分惊慌,赶忙派太傅带着厚礼,来向孟尝君谢罪:“都是我的错,请先生原谅我。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先生看在齐国历代先王的情分上,暂且回国,一起治理国事吧!”
  见齐闵王已经认错了,孟尝君便婉言拒绝了魏王的聘请,准备回到齐国去。
  这时,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主公,您现在已经有了两个洞可以藏身,还需要第三个洞。”
  孟尝君问:“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冯谖答道:“很简单,只要您向齐闵王请求把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礼器放到薛去,在那里建立宗庙,由您来主持祭祀,就行了。”
  为了能让孟尝君回国,齐闵王无可奈何地答应了这个请求。
  等到宗庙建成之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主公,您的三个洞都已经建好了,这下子您可以回齐国去安枕无忧了!”
  从此以后,孟尝君在齐国丞相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下台过。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冯谖的智谋。
  不过,要是没有孟尝君当年对冯谖的深情厚谊,冯谖又怎会为他尽心谋划呢?
  从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出,对人友善,自然便会有所好报!
   。 想看书来

9。爱,点亮世界(1)
《中庸》讲的仁爱,是一种大爱,是一种能温暖和点亮世界的大爱。
  在这种大爱面前,一切人世间的不幸、痛苦、烦恼乃至灾难,都可以得到化解和愈合。
  让我们去看一些经典的小故事吧,它们讲述的,就是《中庸》所褒扬的温暖大爱。
  一天傍晚,一个男人把车停在了花店门口,他准备到店里去买一束花,寄送给自己的母亲。
  当这个男人正要走进花店时,却发现店门口蹲着一个小女孩,在那里很伤心地哭着。
  男人觉得小女孩十分可怜,就走到她面前问道:“小姑娘,你为什么坐在这里哭啊?”
  小女孩哽咽着说:“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没有那么多的钱。”
  男人一下子感到非常心疼:“多么善良和孝顺的小姑娘啊!”
  于是,他擦干了小女孩的眼泪,带着她来到花店,先给她买了一朵玫瑰花,然后才买了准备送给自己母亲的花。
  走出花店时,男人问小女孩家住在哪里,他想要开车送她回家。
  小女孩高兴坏了:“您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小女孩十分兴奋地说:“那你干脆送我到我妈妈那里去好了!不过,叔叔,我妈妈住得很远。”
  小女孩的可爱让男人十分喜欢,他满口答应没问题。
  于是,在小女孩的带领下,男人开着车出了城。没一会,竟然还上了弯弯曲曲的山路,最后车停在了一个墓园外面。
  这一下,男人才明白过来,小女孩的妈妈已经去世了。
  小女孩正是为了死去的妈妈,才跑那么远去买花的。
  小女孩把手上的鲜花轻轻地放在了妈妈的墓地上。
  看到这一幕,男人做了一个决定:等到待会把小女孩送回家,自己还要去买一束鲜花,立即开车回家送给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就住在离他只有三个小时车程的家乡。
  小女孩的爱心,感动了这个男人,也温暖了一颗游子的心。
  在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住着一对母女。
  女儿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母女俩一直都相依为命。
  为了保护好自己和女儿的安全,每天傍晚母亲都会在门上锁三道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女儿越来越厌恶山村里一成不变的生活。
  她想要出去看看这个花花世界,闯荡一番。
  在她看来,即便是没有什么成就,也总比老死在这个偏僻的荒村好。
  于是,一天清晨,女儿趁母亲还在熟睡,离家出走了。
  她给母亲留下了一封狠心的信,上面写着:“妈妈,你就当没生我这个女儿吧!”
  就这样,女儿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山村,来到了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
  然而,入世未深的她,很快就堕落进了都市有毒的霓虹之中。
  当她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之中时,她终于领悟,自己错了!
  那一刻,她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妈妈!
  于是,女儿拖着疲惫至极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故乡依旧是那么的贫瘠,似乎更加荒凉了!
  她回到家时,已经将近午夜。
  此刻的都市,正是灯红酒绿时分。而乡间的人们,早就进入梦乡。
  从门缝透出来的一丝灯光,让女儿感到诧异:“这么晚了,妈妈还没有睡吗?”
  她来到门前,突然发现门没有锁。
  可是,妈妈不是一直都会锁门的吗?难道出了什么事情?她顿时觉得十分害怕。
  赶紧进屋看看吧!
  当她破门而入时,却发现母亲睡在地板上,而且已经睡着了。
  她哭了。哭声慢慢地惊醒了母亲。
  看到女儿回来,母亲又高兴又心疼地抱住了她。
  在母亲怀里哭了好久,女儿才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没锁门呢?”

9。爱,点亮世界(2)
母亲平静地答道:“自从你走后,我就没锁过门了,因为我担心你突然晚上回家,进不了门。”
  听完这话,女儿又哭了。不过,这次是幸福的眼泪!
  伟大的母爱,让世界上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倍感亲近和温暖!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邮递员。
  他已经当了几十年邮递员了,从青春年少到头发花白,每天都往返五十公里的山路,日复一日地将各种信件送到居民家里。
  几十年了,这个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唯一没变的,就是从邮局到山上的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他是爱这片土地的。然而,生活确实太单调了,单调得没有一丝色彩,尤其是每次送完信件,骑车走在那条一尘不变的山路上时,他就更加觉得如此。
  他决定改变这种局面!
  一天,他走进了一家花店,买了很多野花的种子。
  第二天送信的时候,他带上这些种子,一路撒在了那条山路两旁。
  就这样,在两个月里,他持续不断地播种着野花种子。
  一段时间之后,当他骑着车回家的时候,发现那条荒凉的小路,开出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有黄的、有红的、有紫的……可谓是姹紫嫣红,十分诱人!
  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闻着阵阵扑鼻的花香,他心中充满了对世界的热爱。因为,这世界的美丽,其实就来自于对生活的那颗爱心!
  一天中午饭后,一家牛肉面馆,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
  他们是婆孙俩,老奶奶很大年纪了,孙子只有六岁左右。
  他们进来后,老奶奶问老板要了一碗牛肉面。
  很快,牛肉面做好了。
  望着桌子上的牛肉面,小男孩睁大了眼睛,对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已经吃过午饭了吗?”
  奶奶笑眯眯地说:“当然了,你快吃吧!”
  听奶奶这样说,小男孩高兴地拿起了筷子。
  不一会,一碗牛肉面就被吃了个底朝天。
  婆孙俩的对话,被一旁的老板听见了。他明白,这位奶奶根本没有吃午饭,因为她根本没钱买第二碗牛肉面。
  于是,老板走到婆孙俩面前说:
  “老人家,您今天运气真好,由于您是我们店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这碗牛肉面免费。”
  说完,他就把钱退给了老奶奶。
  这件事情之后一个月的一天,老板在店门口又看见了那个小男孩。
  小男孩已经在那里蹲了将近两个小时了。
  有趣的是,老板发现,只要有一个客人走进自己的店里,小男孩就会把一个小石子放进地上画着的一个圆圈里。
  然而,午饭时间都快过去了,圈子里的小石子还没有五十个。
  想到一个月前的那件事,老板顿时明白了过来:小男孩在等第一百位客人呢!
  老板开始给每一个老主顾打电话:“您好,今天中午到我店里来吃饭吧,我请客!”
  就这样,没过多久,客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小男孩也越来越快地往圈子里放着小石子。
  终于,第九十九个小石子放进了圈子里。小男孩赶紧叫来奶奶,一起走进了那家店。
  小男孩骄傲地对奶奶说:“奶奶,这次我请你吃牛肉面!”
  桌子上,那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

1。诚于内,信于外
《中庸》是讲究诚信的。在这部儒家经典看来,诚信是一个人之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讲诚信。
  《中庸》认为,只有我们都内心真诚,才能获得外界的信任,这就是“诚于内,信于外”的道理。
  跟《中庸》一起并列“四书”的《大学》,同样认为诚信十分重要。
  在《大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所谓的诚意,就是不要自己骗自己。
  就像人讨厌恶臭和喜欢美女一样,都是发自内心的,因此君子只有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才算得上是诚意。
  小人则在一个人独处时,什么坏事都会干尽,见到君子就会掩盖自己的坏处,表现自己的好处。
  然而,每个人做的事情,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就如同看自己的心肝脾胃一样清楚,自己骗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诚于内,而信于外的道理所在,因此君子是要慎独的。
  跟《大学》一样,《中庸》也十分强调所谓的慎独,也就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讲究诚信。
  《中庸》说: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君子越是在没有人看见、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