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君子越是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的时候,越是要谨慎,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讲究诚信。
  为什么《中庸》和《大学》这两部经典,都会这么看重一个人内心的诚信呢,即便这个人是在独处的时候?
  原因在于,在很多人看来,表面上独处时很多事情,别人不知道。可是,这些事情自己却是最清楚、最敏感的。
  因此,对自己来说,这些看似隐秘的事情,其实最易暴露;看似细微的事情,其实最明显。它们全部都十分清晰地呈现在自己的心里面。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即使暂时没有被人发现,他们也难以逃脱良心的责罚。实际上他们的内心痛苦,比外在的惩罚更加大。
  这就是《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道理所在。
  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应该诚于内,即便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自觉按照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不让不符合道德的观念和行为出现。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外界真正的信任。
  《中庸》的诚于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慎独。
  而慎独的关键,则在于一个人不仅在公开场合能按道德规范为人处世,而且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管时,也能在各种事情上谨慎地生活,不违反道德和法律。
  那种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做些亏心事不会被发现的人,其实都是在掩耳盗铃。
  他们没想过,即便瞒得过所有人,又怎么瞒得过自己内心呢?
  更何况还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庸》才特别强调诚于内的重要性,一个人一定要从内心就做到诚信。
  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拥有他人的信任。
  《中庸》“诚于内,信于外”的道理,在很多历史典故里面,都得到了体现。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蘧伯玉不欺暗室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天晚上,卫国的国君卫灵公,和夫人坐着聊天。
  突然,他们俩都听见屋外传来一阵阵的车轮声,看来是有人经过。
  可是,屋外的车走到卫灵公的宫门前时,车轮声突然就停止了。
  又过了好一会,卫灵公和夫人才又听到车轮声。
  卫灵公于是问夫人:“你能猜得出刚才坐车经过的人是谁吗?”
  夫人十分肯定地回答说:“这一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很好奇地问:“夫人为何如此肯定呢?”
  夫人解释道:“因为按照古礼,臣子经过君王的宫门时,应该下车;而臣子见到君王使用的路马,则应该站着行礼。
  这些古礼的规定,是为了显示臣子对君王的尊敬。
  我听说,真正的忠臣和孝子,不会因为天色明亮才表现自己有节操,也不会因为天色昏暗就败坏德行。
  蘧伯玉是我们卫国有名的贤大夫,不仅有智慧而且仁义过人,为人处世十分谨慎,这样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礼法的。
  所以,我才断定,刚才那个在夜里还要守礼,在国君门前下车步行的人,就是蘧伯玉。”
  听完夫人的话,卫灵公半信半疑。于是,他就叫人出去查清楚。
  后来,果然不出夫人所料,这个人确实就是蘧伯玉。
  从此,蘧伯玉更加赢得了卫灵公的信任和尊重。
  在一家工厂里,有一天,一个主任发现一件怪事:自己明明没有在一份报告上盖章,而那份报告上面,却赫然印着自己的印章。
  为了搞清楚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四处查探,很快就发现是自己的助手干的。
  原来,每次的报告,都应该由主任亲自盖章才能通过。
  可是,这份报告送上来那天,主任恰好不在。
  于是,这位助理就自作聪明,认为不就是盖个章嘛,主任的章就在抽屉里,拿出来盖了就是了。
  因此,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事情查清楚之后,主任严肃地批评了助理,认为他一点没有诚信。
  在主任看来,他的印章放在抽屉里,没有上锁,是对助理的信任,相信没有得到允许,助理是不会乱动自己的东西的。
  可是,助理这次的行为,却严重损害了主任对他的信任。
  在主任看来,这次助理能趁他不在,私自拿出印章给报告盖章,那下次还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呢?这就很难说了。
  这件事情之后,助理就下岗了。
  一件看起来不大的事情,却导致了失去工作的严重后果,这其实都是因为没有做到“诚于内,信于外”所导致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人啊,认识你自己(1)
《中庸》的诚信,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认识自己。
  为什么人要认识自己呢?
  原因在于,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才有可能真实地生活,才能真正做到诚信。
  实际上,“认识你自己”,是一条镌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智慧箴言。
  在古希腊,最早将这句话作为哲学来教育世人的,是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哲学史的智慧源头,是西方哲学的鼻祖。
  苏格拉底的一生,就是孜孜不倦地传播哲学的一生。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其实很像我们的孔夫子。
  据史料记载,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的一些公共场所,或者酒宴上,不断地向人们提出各种问题。
  在问这些问题时,他表现得很无知,总是不停地追问。很快,就会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这时,他才开始从那些矛盾之中总结出一些概念的定义。而这些概念,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
  比如,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理智的,什么是不理智的;什么是刚强的,什么是懦弱的,等等。
  无论苏格拉底问什么问题,他的落脚点都是两个:美德是什么?如何才能培养美德?
  有一次,苏格拉底碰到了一个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两人争论起来了正义这个概念的含义。
  当时,尤苏戴莫斯正准备竞选雅典城邦的领袖。
  于是,苏格拉底便问他:“一个人,假如想要当领袖,就必须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能掌握这种本领吗?”  尤苏戴莫斯十分肯定地答道:“当然不能。一个非正义的人,甚至做一个好公民都不够资格。”  苏格拉底追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你说说什么叫正义,什么叫非正义?”
  问完,他拿出纸和笔,把“正义”和“非正义”分开写在纸的两边,意思是让尤苏戴莫斯一一列举出来。  尤苏戴莫斯拿起笔,毫不迟疑地把虚伪、欺骗、奴役、偷窃和抢劫,都写在了“非正义”的下边。  然而,苏格拉底却一一反驳道:
  “打仗时,进入敌方军营,偷窃他们的作战图,难道是非正义的吗?
  一个人生病了,不愿意吃药,母亲就骗他,说药一点都不苦,结果这个人吃了药,很快恢复健康,这种欺骗难道是非正义的吗?
  我们担心那些处于绝望中的朋友会自杀,因此会把他们藏在枕头底下的刀偷走,这难道也是非正义?”
  苏格拉底的一阵追问,让尤苏戴莫斯顿时张大了嘴,回答不上来。
  见对方不再坚持自己固有的成见了,苏格拉底才继续对他进行教导。
  他首先追问道:
  “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学习正义和美德的方法没?
  是拥有关于正义、美德和善的知识好呢?还是不拥有好?你更愿意做哪一种人?”
  尤苏戴莫斯自然愿意做第一种人了。
  就这样,苏格拉底便得出结论说:“看来,‘美德就是知识’。”
  接着,苏格拉底指出,在所有的知识之中,“认识你自己”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
  那么,“认识你自己”,究竟应该认识些什么呢?
  一般说来,就是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地位、优点、缺点等性格特征。
  认识清楚了自己,才能帮助我们找到在社会上的正确位置。
  当然,要想认识自己,除了进行自我反思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别人的认识,来反观自己。

2。人啊,认识你自己(2)
曾经有这样一个年轻人,自认才华横溢。
  可是,他却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伤心绝望之余,来到了海边,准备自杀。
  正在这时,一位好心的路人经过这里,劝住了他。
  看到年轻人一脸痛苦的表情,路人问道:“你为什么要走绝路呢?”
  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苦衷,认为自己这么出众,为何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
  路人听完笑了。他从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然后又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现在,请你把刚才那粒沙子捡起来。”
  年轻人觉得,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接着,路人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光亮的珍珠,还是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那你总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了吧?”
  年轻人说:“这当然没问题!”
  于是,路人笑道: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一颗珍珠太与众不同了。
  可是,你为何不想一想,你现在究竟是一颗珍珠还是一粒沙子?
  假如你和别人一样,都是沙子,你凭什么要求别人把你当成珍珠,从而承认和重视你呢?”
  年轻人低下了头。
  孔子曾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假如不在一定的职位上,就不要去干这个职位应该干的事情。
  一般说来,这句话的目的,被理解成在古代社会里,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防止人民造反的。
  实际上,这句话正好说明了一个人应该认识自己的道理。
  因为认识了自己,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官,能的话就去做官,做了就要做好,而不能做就不做。
  同时,弄清楚自己的位置,尽好自己的职责。假如不在一定的位置上,就不操那个闲心。
  有的人,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却总是想着别人更高的位置,想去做别人的事情。这种做法,就是越俎代疱。结果,往往是哪一样事情都没有做好。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没有哪个人是万能的。
  假如自己不处在一定的职位上,肯定对那个职位上的事情缺乏体验。一旦经验知识不够用的话,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故事。
  韩世忠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曾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奸臣秦桧当政,撤销了他的兵权。
  失去了兵权的韩世忠,反而变得轻松起来。
  据说,那段时间,他天天骑着一匹青驴,在美丽的西湖边上喝酒赏景,不仅自己不谈国家大事,还让身边的人也莫谈国事。
  这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绝佳体现。韩世忠的行为,正应了后人的两句名诗:“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在孔子看来,每个人确实都应该为天下国家,尽自己的义务。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是,这一点,也要根据自身和社会的情况而定。
  假如自己做了官,天下也是有道的政治开明时期,那就应该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假如天下无道,别说是自己没有做官,就算是做了官,最好也是辞官,去悠游山林。
  这是一种真正认识清楚了自己之后的正确做法。
  也正是这样的做法,才真正维护住了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正气。社会才能因为这股正气,保持健康的发展。
  

3。心中常存一份敬畏(1)
《中庸》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诚信,就必须在内心中有所敬畏。
  因此,南宋思想家朱熹才会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讲的是个什么道理呢?
  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中应该常常存有一份敬畏。
  有人会问,长存敬畏之心,那么到底敬畏什么呢?
  所谓的敬畏,指的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律,所应保持的一种敬重与畏惧之心。
  之所以要对这些事物保持敬畏,是因为只有它们,才能让我们明白自身的渺小和不足,帮助我们自觉地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
  落实到这里,就是它们能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诚信。
  实际上,在我国,常存敬畏之心有一个很优良的传统。
  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敬天命”、“畏圣人”。
  在道家看来,人们应该对自然规律保持强烈的敬畏感。
  这些思想和学说,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化了人心,同样也拓宽了人们的胸怀、视野。
  正是在这些思想学说的影响下,我国历史上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真正拥有敬畏之心的贤能之人。
  大家都知道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他的文字光照千古,流芳百世。可是,他每次在写好一篇文章之后,都会“用思甚苦”地仔细斟酌。
  对此,欧阳修的妻子很不理解:“你这么辛苦干嘛,难道你还担心受到先生的责罚?”
  欧阳修笑着答道:“我不是怕先生责怪,而是担心后生嘲笑啊!”
  实际上,欧阳修的担心和害怕,就是一种敬畏之心。
  因为他知道,文章会对世风人心产生很大的影响。越是名人写的文章,越要注意遣词造句。欧阳修担心和敬畏的,就是自己的文章没写好,会损害社会的善良风俗。
  不仅仅是欧阳修,近代大学者胡适先生,写文章也长存一份敬畏之心。
  胡适曾对人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
  而李宗仁则对胡适在写文章上的态度印象十分深刻,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其实,胡适不是爱惜自己的笔,而是跟欧阳修一样,担心自己的文章会破坏世风人心。
  贤能之人的敬畏之心,还体现在了艺术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