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让我们先去看看《论语》里面是怎么说的。
《论语·颜渊篇》记载: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
孔子的弟子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爱呢?
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无论身处朝廷,还是身处民间,都不要随意发牢骚。”
仲弓感激地答道:“我虽然十分迟钝,但一定会记住老师的话。”
另外一段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记载,是在《论语·卫灵公》里面: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
子贡问孔子:“有哪一句人生格言,是可以一生都奉行的呢?”
孔子答道:“那就是恕啊。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经过《论语》这本儒家经典著作的宣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儒家文化的精华。
从上面两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的就是一个人假如自己不想要某样东西,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恕”。
在孔子那里,“恕”这个字,就是宽恕的意思。在这位圣人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一种宽和的心态去为人处世。
只有一个内心宽和,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个仁者。
因此,我们说仁者爱人,其实就包含了宽恕待人这方面的意思。
事实上,在《中庸》里面,也讲到了很多宽恕待人的道理。这些道理和“中”的道理一样,都是《中庸》这部经典所包含的人生智慧。
那么,《中庸》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究竟是怎样一种人生境界呢?
从表面上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的就是人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在待人处事之时千万不要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
不过,这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第一层含义。
在现实生活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包含着另外的一层含义,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这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呢?让我们先去看一个发生在国外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非洲的某个国家。
那个国家是由白人组织的政府,他们实施了“种族隔离”的政策,白人十分歧视黑人,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甚至不许黑皮肤的人进入任何公共场所。
一天,一个金发碧眼、肤色白皙的美女来到海边的沙滩,躺在软床上,享受着舒服的阳光浴。
这里阳光充足,没过多久,美女就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都已经西斜。
这个时候,她感到肚子十分饥饿。
于是,她就走进了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准备用餐。
可是,让她十分奇怪,也十分气愤的是,她在餐馆里面坐了快半个小时了,都没有一个服务员过来招待她。
更让她气恼的是,这时候店里客人并不多,服务员完全有时间来为她服务。
当她发现,很多比她来得晚的顾客,都已经开始用餐时,美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吼了起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可是,那些服务员,除了对她投来鄙视的眼光之外,依旧没有人前来接待她。
这时,美女站起身来,准备到前台去责问那些服务员。
然而,她很快就发现了原因:当她路过店里的一面镜子时,发觉自己的肤色变得黝黑黝黑的。
原来,店里的服务员正是看见一个“黑皮肤”顾客,所以才对这位美女十分歧视。
在明白了原因之后,美女羞愧难当,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实际上,在平时,她也极度歧视黑人。
这下子,她终于吃到了歧视他人的苦头,真正体会到了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其实,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一个人,倘若不想要别人歧视自己,首先就得自己不歧视别人,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受到他人的歧视。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生存智慧,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实际上,这样的一种智慧,就是尊重、关爱他人,以及平等待人的体现。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你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他人,他人又怎么会喜欢呢?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先贤。其中,大禹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禹准备治水的时候,才跟一个叫做涂山氏的姑娘结了婚。
按理说,新婚燕尔,大禹应该待在家里,跟娇妻一起好好享受几天。
可是,这位圣王一想到百姓正被洪水施虐,就觉得像是自己的亲人被淹一样痛苦。
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二十多万治水群众,不辞辛劳地疏导洪水。
也就在治水的过程中,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在十三年的艰苦奋战之后,大禹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滔滔洪水,全部流入了大海。
水患消除了,大禹也赢得了流芳千古的美名。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丰功伟业,老百姓传唱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跟大禹凡事想着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战国时候有一个叫白圭的人,简直就是“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典型。
据说,这个白圭曾向孟子夸口说:“如果由我来治理洪水,一定可以比大禹做得更好。”
孟子觉得很好奇,就问他怎么做。
白圭回答道:“我只需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这样岂不是很省事?”
孟子听完十分生气,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现在把邻国作为泄洪的地方,将来邻国也会把洪水倒流回来。到了那时,只会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实际上,白圭就犯了“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
在他看来,洪水自然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因此就要泄洪到其他国家那里去。可是,他没有想到,这样做只会招来邻国的仇恨。一旦将来邻国闹了洪灾,也会把洪水放到自己国家来的。到那时,就悔之晚矣了。
白圭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与之相反,大禹治水却是一心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像白圭那样,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强加于人,往往最终是不利于自己的。
据说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正在门外扫地。这时,走过来一个浑身穿着绿衣裤的人。
这个人一走近,就问孔子的弟子:“你是孔子的弟子吧?”
弟子答道:“是的,你有什么事吗?”
绿衣人接着问道:“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
弟子觉得很有趣,这样的问题还用问吗。不过,他还是出于礼貌,回答道:“当然是四个季节了。”
绿衣人听他这么说,十分不高兴,反问道:“一年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可以说是四个呢?”
于是,两个人就为此争论了起来。 这样的争论,自然是没有结果的。
无可奈何之下,绿衣人想出一个办法。他对孔子的弟子说道:“要不然我们去找孔子评理,谁要是说错了,谁就要给对方磕三个响头,你看怎么样?”
孔子的弟子听他这么说,便答应他了。就这样,两人就一起去找孔子理论去了。 见到孔子,弟子把事情的原委向孔子说了一遍。
了解情况之后,孔子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个绿衣人,然后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听到老师的回答,弟子简直惊得目瞪口呆。可是,既然老师这么说,弟子只好认输,很不服气地给绿衣人跪下磕了头。
弟子磕完头之后,绿衣人高兴地走了。 弟子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孔子问道:“老师,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您怎么也说是三个呢?”
看着弟子认真的表情,孔子笑道:
“你没仔细观察那个人,他浑身都是绿色,其实他是一只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他是不可能知道一年之中除了他所经历的三季外,还有一个冬季的。
他跟你争论,其实就是想把他的想法强加于你,你又何必跟他争论呢?”
这就是著名的“三季人”典故。
从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假如一心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变成了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蚱蜢,又怎么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3。做一个善良的人
《中庸》的仁爱,倡导的是一种关爱他人的善良品格。
一个善良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会受到他人喜爱的,因为他总是对世界和他人,充满了仁爱之心。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庸》才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位十分出名的乞丐。他虽然沦落到讨饭的地步,却受到世人的推崇。
这位有名的乞丐,就是被尊称为“千古义丐”的武训。
这位“千古义丐”,虽然没有洪七公那样的绝顶神功,也没有苏乞儿那样的聪明才智,却得到了御赐的黄马褂,《清史稿》上有名,梁启超也曾为他撰文颂扬,地方官员还为他立碑、建祠。
在他去世三十八年之后,几乎全中国的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都参加了纪念他的活动。
为什么一个乞丐,能获得如此崇高的名誉呢?让我们从武训的生平讲起。
武训的家乡在山东聊城。在他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
从此以后,武训家就十分破败。
为了奉养多病的母亲,武训很小就得到大街上去乞讨。每次讨来食物,他都会先让母亲食用,自己却常常要忍饥挨饿。
因为这个原因,年幼的武训在家乡就有了“孝乞”的美名。
武训的家乡人十分同情这个“孝乞”,时不时帮助他。
就这样,武训和母亲才渡过了很多的难关。
母亲去世后,武训变成了孤儿。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只好四处行乞和打工,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
由于没文化、不识字,青年时期的武训经常会在打工的时候,被地痞流氓欺骗,甚至还遭到过毒打。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生活状况之下,善良的武训产生了一个念头:他要兴办义学,帮助穷人获取知识,改变苦难的命运。
对于一个乞丐来说,别说是在那样的一个乱世,就算是在今天,这样的念头也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可是,就是这个念头,经过武训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竟然实现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一个乞丐,是怎样做到的呢?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武训为了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我们只能说是含辛茹苦。
为了筹集到兴办义学的资金,武训肩背褡袋、手持铜勺,就这样开始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乞讨之路。
在那段时间里,白天他不顾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在大街上、闹市中学狗叫、吃蛇蝎、吞瓦块,博取观众的喝彩和赏钱。
到了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他,不顾疲劳,坚持在破旧的乞丐窝里,织麻纺线,做点手工活,然后卖掉,获得微薄的收入。
除了做这些事情之外,武训还利用空闲时间,到处捡废弃物品变卖,替人送信……总之,什么能够攒到钱,他就做什么。
就这样,武训竭尽了自己的所能,辛苦地赚着每一分钱,为了实现自己兴办义学的梦想竭精殚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将近十年的艰辛努力之后,武训终于攒到了六千文钱。
这笔钱,刚刚够办一间初级学堂。
然而,为了安全起见,武训没有立即实施自己的计划,而是将钱寄存在了一位士绅家里,自己则继续过着漂泊的乞讨生活。
这个时候的武训,心里想的是怎样让这笔钱,能变得更多。因为这样才能办起来更大的学堂,才能请得起更好的老师。
后来,在那位士绅的帮助下,武训借鉴了传统善堂的经营模式,将那笔钱用来放贷和购地,收取利息和田租。
果然,这笔钱开始越来越多,实现了资本的增长。
二十年后,武训已经有了230亩的田地,现金3800多吊。
有了钱的武训,终于可以实施他心中的计划了:办起了一所名为“崇贤义塾”的学堂。
学堂办成之后,为了请到好的老师,武训跪请当地的进士和举人任教。
他的诚信和善良,感动了这些文化人,他们最终都答应了武训的请求。
就这样,武训的“崇贤义塾”,第一年就成功招生50多名。武训也实现了心中的夙愿。
武训的学堂终于办起来了,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广。
借着名气,武训获得了很多帮助,一些官府和社会力量也大力支持。
于是,在两年时间内,武训又成功开设了两所学堂,招生数百人。
为了把学堂办好,武训可以说是倾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据说,即便是生活条件改善了之后,武训依然坚持每天“以两钱粗馒终其身”,也就是啃馒头度日。
不仅如此,武训还终身未婚。每当有人劝他成家,他就会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为了节省下来每一分钱,武训甚至断绝了一些亲戚往来。
据说,他的哥哥曾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