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秘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秘档-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聪愀奂妫椭浪嵌蓟购芎玫鼗钭拧M保岩淮翁┕男谐塘偈彼醵蹋崆案系较愀邸<搅死吓笥咽保胖篮⒆用抢床患鞍焓中薹ǜ系蒙侠锤刍崦妫戳顺ぷ拥那妆市拧P胖兴荡舐缴詈芎茫轿坏艿芤埠懿淮恚苤计桨参奘隆5比唬甑母艟芗叫乓埠芎茫亲懿患笆档丶娓谩�
  父亲并告诉我他已向(当时任“行政院长”的)经国先生报告过了,蒋没讲什么话,只是摇头说:“共产党真是无孔不入!”以后十多年,先父还是经常出入台湾,参加国际钢铁、老人福利及宗教等各项活动与会议。蒋父子对他还是信任有加。我把大哥的信带返美国,从那时就开始不断通讯,知道大陆兄弟的情况,让父母亲安心不少,这要感谢*这次小小的*。
  这里又想起另一次**(或宣传),那就是刚到台湾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亲戚来告诉母亲,说是听到上海一个无线电台的广播,是我祖母在呼唤,要父亲“反正”回归。在父亲的记录里,1948年4月他曾帮助一位同乡长辈“筱香叔”在上海取得电台执照,他感觉“很后悔,不应循私”。大概就是从这个电台来的广播。1949年初在上海,母亲和我还应邀去电台吃过茶点。记得是在一个大厅里,有歌唱表演。台上就是播音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唐荣钢铁公司退休之后
1976年,父亲已是75岁高龄,他坚持退休。原先创立的“中国钢铁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1966年成立的,负责执行同业间外销合作公约,当时越战正是火苗旺盛,需要钢材甚多,为避免同业恶性竞争外销,才制定合作公约。父亲由于大家拥戴担任董事长已11年,原是尽义务的,此时他退出唐荣,“中钢公司”决定给他一笔车马费,“以维持生活”。(按:很奇怪,先父在唐荣任董事长11年多,居然没有一点点退休金。“中钢公司”后来倒闭,连以母亲名义投资在里面的钱也失去了,但得蒋经国的帮忙,其他股东的钱都还清了。)
  从退休到1991年过世,他在最后15年担任一家焦姓老板的私营公司的董事长。此外,他于1979年创办大同老人福利基金会,这原是一位已故教友韩时俊长老的一项遗愿,为年老传道人建一退休之所,其哲嗣韩伟(首任台北阳明医学院院长)秉承遗志,将治丧余款12万余捐赠以作倡导。父亲自己尽力捐助,到1981年捐得新台币1000万。但此戋戋之数,实难以觅地建屋照顾老人生活,经在台北市基隆路一段55号三楼设立“松柏之家”,以作老人康乐教育休闲为主。另设立松柏学苑,邀集学有专长者教授老人语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笔者也曾应邀讲授医学新知。这个“松柏之家”是法人机构,由董事会管理。
  在此之前,他也创办了台北近郊景美的沪江中学,那是1958年邀集沪江大学同学会在台湾校友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担任了前三届八年的董事长。当年为购地建教室真是焦头烂额,到处做不受欢迎的劝募者(后来我替他设立一个基金,才知道要人捐钱的困难),最后占地一万坪的沪中在景美出现。他在1966年把建校所有债款筹措清还后就“功成身退”,辞去董事长职。由于台湾工业起飞,地价大涨,千禧年去访问时,学校基金充足,当时任董事长的不但有美奂美仑的宽大办公室,还有学校供给的轿车与司机,但这些他在世时都没有享受到,只有一栋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大楼“嵩庆楼”,巍然矗立于校园中。笔者曾带妻女去参观松柏之家与沪江中学,希望在美国生长的下一代知道她们的祖父,为中华大地、退休老人及下一代无私地献出了他一生。
  他的晚年生活并不宽裕,去世后他身边全部的存款,已于前述,约300万新台币(加上90万的奠仪与人寿险)。1991年台湾已工业化,生活程度普遍提高,这不到8万美元的积蓄,实在让他没有安全感。30年的(军)公务员生涯,去唐荣时,如前述,为表示与全体员工共患难,一次拿出退休金10万新台币,就与军人退休金绝缘了。到1990年左右,如分月拿退休金的话,以退休国民党军队中将,一个月就差不多有10万元了。也许他太信任国民党政府,没有想到1988年1月蒋经国突然辞世,经国是比他还年轻近九岁的,当年的老战友都先他而去,如周作人所说:“人以寿辱”,他的确活得够长了。虽然*那时真面目还没有完全暴露,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政府已不会记得他,只有自求多福了。他去世后,我在书房锁着的铁柜中找出一个空信封,是我寄给他最后一个生日的挂号信,除祝他生日快乐外,还附有美金1000元,这现金显然使他感到温馨,也说明,老年人到这年龄是需要经济上的安全感的。可惜我这拿薪水的医学院教授,有家有小(幼稚园年龄),能力也仅限于此了。这就是当年经手全中国中央银行国库大半金、银、美金外汇的老人。
  他是在1991年9月25日由大陆经香港,回台北当晚就过世了,当时要营点像样的墓地至少要百万了,幸而有蒋纬国做联勤总司令时在台北东北面五指山上建了国民党军队公墓,要得过两个勋章以上、有功的将校和尉士官才能入葬的,我就赶着去办,得以顺利地只化了少数费用就入葬了,当时的台湾当局还颁了褒扬状:“总统”令:
  除役陆军中将吴嵩庆,志虑忠纯,清廉耿介,壮游巴黎,学有专精,迭膺军政要职,夙昭令绩,于湖北省政府财政厅长,联勤财务,军需署长及副总司令任内,建立制度,支应军需,协助建军备战,厥功至伟。大陆易色,抢运库存军实,稳定基地金融,应变有方,勋遒益懋,嗣后主持唐荣公司,创办沪江中学,致力国民外交,推展老人福利,亮节高风,允足矜式。兹闻溘逝,轸悼良深,应予明令褒扬,以彰忠荩。
  这里所述,言简意赅,倒是实情,尤其是“大陆易色,抢运库存军实,稳定基地金融”,就是指把国库金银作军费,作为新台币准备金的一部,以“稳定基地金融”,除了黄金白银外汇,还有什么可以稳定金融呢?这比蒋老先生给俞鸿钧的褒扬状要写得清楚多了。俞的是:“……排除阻难,为国家保存元气,以奠财经再造之基……”当然,虽没有提什么库存金银,但为国家保存了什么“元气”,可以奠财经再造之基呢?当然这也是隐约地指黄金,只是更含糊一点。
  父亲的这张褒扬状是前北大教育系主任、毛泽东“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同志、先父留法老同学吴俊升老先生写的,吴老告诉我是他与王东原将军及查良鉴三位“特任级”官员联名上书“总统府”申请褒扬令的。父亲在这里也清清楚楚地留下了在*历史上参与国库黄金银圆及外汇运台的铁证,*后来想否认,看到这个褒扬令也不再申辩了,他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吧!那是2004年,我曾在电视上公布了这张褒扬令,他虽然汉文基础不是很好,总应该看得懂自己签发的文件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