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池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雨池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厨房拿起个长把拖布,把拖布头去下,成一根木棍,他高高举过头顶,顺着楼顶发出的声音敲去,这下果然奏效,楼上的声音没了。

  尚志满意的爬进了被窝,搂着小丽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半个小时过去后,楼顶又传出来了“咚咚”的声音,他们两个在睡意朦胧间不约而同的把被蒙在了头上。可这声音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弄的两个人一丝睡意全无。尚志想爬起来穿上衣服找楼上的邻居理论,这家人怎么一点公德都没有。小丽拽住了他的衣服,说,也许就这一晚,以后就不了,咱们是新邻居,你找上去以后可怎么相处啊。尚志想了想,又趴下了。就这样,楼上的声音时断时续,折腾得这对小夫妻一夜没睡好觉。

  早上起来一看已经是7点钟了,小丽顾不得吃早点就匆匆上班去了。尚志感觉头发胀,更是一脑门的怒气,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火,跑到楼上,敲起门来。奇怪,敲了一通门,屋内毫无动静,难道他们一早都出去啦?他正狐疑,这时从楼上下来一男人,见他敲门对他说,你找谁,这是个空房,还没有卖出去呢。

  啊,尚志听完吓得嘴张得好大,好半天才把嘴端上。一看时间也该上班了。这一整天尚志都有点神志恍惚:难道真的见鬼了?楼上没人住,那“咚咚”的声音又是怎么回事?况且昨天晚上我分明用木棍敲打房顶,声音立刻就停了呀。不行,我得去物业问个清楚。一整天他都没有精神认真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他急忙收拾就回家。到了社区物业,尚志问小区管理员,他住的那栋楼现在住了多少居民。管理员爱搭不理地说:你问这些做什么,差不多都住满了,就你楼上的因为是13层所以还没有卖出去呢!尚志呆住了,结结巴巴地说:不可能阿,昨天晚上楼上还有“咚咚”的脚步声呢?管理员白了他一眼:不可能的事,没卖出去的房子怎么会有脚步声,那可真是活见鬼了!兄弟,是不是搬家累得你出现幻觉拉?

  尚志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心想:我倒希望是自己的幻觉,可这是真事啊,老婆小丽都听得真切,难道两个人会一起出现幻觉,这绝对不可能的事儿啊,可这种事情跟他们说谁又相信呢?

  回到家里,尚志陷在了沙发里,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他闹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以后就好了,他这么安慰自己。小丽不一会也回来了,还买了一大堆菜,说,如今住上了自己的房,伙食再也不能糊弄了。看来她把昨晚的事情只当作一次“偶然事件”。

  小俩口吃完饭,小丽是编辑有个稿子还要改,便去了书房,尚志看着自己的专业书。尚志还特意看了看时间,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楼上一点动静都没有。

  哪成想,在十点多钟,屋顶上又传来了“咚咚”的声音,这次仿佛声音更大,每次声音就象敲在了尚志的心坎上,让尚志感觉毛骨悚然,心惊胆颤。他并不相信世上有鬼,可这楼上既然还没有卖出去,大门紧闭,窗户关着,还是13层,谁能爬进去阿!他打开电视,把声音放大,希望一会这种声音就会消失。小丽进入卧室,她有点气急败坏:这楼上的太不象话,还得寸进尺,不行,我得去楼上说道说道。尚志一把就拦住了她,说:别,别,算了,一会也许就好了。他哪敢将楼上还没人住的事跟她说呢,那样小丽不吓得半死也得吓晕。

  小丽闹不明白了,说:怪了,昨天你非得上楼去理论,今天你怎么倒心平气和了,我们上去好好说话,让他们小点声走路,白天工作了一天都挺累的,我想他们也会通情达理的吧。

  说着就要出门到楼上,尚志拦住了她,说,要去我去,你在家就行了。说完就转身上了楼梯。

  偏偏楼梯的感应灯还坏了,这哪是新建的房子呢?尚志心里暗骂着,摸黑来到了楼上。不知不觉他感觉自己的腿肚子有点打颤,他想起了电影里那鬼伸长胳膊,披头散发的,双腿一蹦一蹦的走路的样子。那声音怎么跟鬼走路的样子那么象!

  他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世上哪有什么鬼,都是骗人的,还是年轻人呢。他站在了13层的门前,他把耳朵轻轻地贴在了门上,里面依然传来了“咚咚”的声音,有人在走路,由远及近,又有近及远。真的有人!尚志鼓起百分百的勇气,“咚咚”敲了两声,大声说:屋里有人吗?

  声音顺着楼梯口传出去好远,竟有回音,尚志感觉心口一阵阵发紧,象立在了风口上。门丝毫未动,他又把耳朵贴在了门上,屋里走动的声音不见了,死般的寂静。忽然,黑夜中一双手落在了尚志的肩上,尚志浑身一哆嗦,差点惊叫。一转身,一道白光晃过来,原来是小丽拿着手电筒上来找他,小丽凑到尚志跟前,小声说:感应灯坏了,我给你拿手电上来,怎么,他家没开门?没有,尚志嘴里说了一声,就拽着小丽的胳膊下楼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不一会,楼上又传来了“咚咚”的声音,仿佛是特意给他们两个听。小丽气愤地说:这家人怎么这么德行,不行,我非得上楼敲开他家的门。尚志看她这样,知道也瞒不住了,说:我已经去问过物业了,人家说楼上根本还没卖出去呢!

  没卖出去,那这脚步声是怎么回事?小丽也许真的被折腾蒙了,一时没反映过来。啊,楼上有鬼!小丽吓得一下子躲在了被窝里。

  世上哪有什么鬼怪,尚志说。

  可这脚步声又该怎么解释呢?小丽反问。

  小丽说赶紧报警吧,打110。尚志说:你报警说什么呢,你说楼上有脚步声,怀疑是鬼?这三更半夜的,警察才不相信呢,以为我们在拿他开玩笑。

  那可怎么办呢?小丽吓得身体蜷曲着,越想越怕,楼上的声音还是那么的大,“咚咚”"咚咚咚咚……

  等明天一早找物业,把楼上的门打开,看看一切就都明白了。

  夜是如此的漫长。小两口房屋的灯亮了一夜,下半夜4点多他们才睡着。第二天一早他们迫不及待的就直奔物业,还是那个管理员。管理员听完他们的叙述也感到很奇怪,为了安全起见,他叫来两个保安,拿着那房间的钥匙上了楼。

  打开门后,大家摒住呼吸往室内看,里面布满了灰尘,几十只啄木鸟飞舞起来,只见地板已经千疮百孔。大家这时才明白,哪有什么鬼,原来地板生了虫子,啄木鸟聚集在这里吃虫子,发出的声音自然而言就是“咚咚”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地板上走。仔细观看,阳台窗户的一扇玻璃碎了,啄木鸟就是从这飞进来了。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一切根源都是房地产商装修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所导致。弄得尚志这对小俩口哭笑不得。

撞出来的爱情
二丫来北京打工三年,主要是做家政服务工作,以前初中毕业在亲戚家的一家工厂工作,后来厂子倒闭便经人介绍来到了北京。

  她最近这两年一直伺候一位老人张奶奶,她的独生儿子娶了个洋妞一家人在美国生活工作,张奶奶不愿意年老了还去国外,和二丫相处得很是融洽。二丫别看是初中毕业,但这几年她一直读中文专业的自考,并且还有三门就将毕业。她勤劳朴实,有一颗善良的心,每天给老人读书读报,自己也常常写些小感悟之类的短文,博张奶奶一笑。

  不料张奶奶国庆节贪吃了点东西,弄得上吐下泻的,便住进了宣武医院,二丫每天三顿从家里弄好了吃的过来,晚上再陪床,很是辛苦。

  这天早上,她早早地醒来,安排好老人,回家熬好了八宝粥,盛好放在保温桶里,放在车把上,骑车就奔宣武医院,其实医院离家并不算太远,也就二十来分钟的路程,早上七点来钟正是上班高峰时间,北京人多车多,自行车道也被各种机动车挤占,很是狭窄。二丫也是心急了点,怕老人在医院等得急,便紧蹬了几步,不料从右边正好拐过来一辆奥迪,车开得快,二丫急刹车,自行车还是停不稳,倾斜,二丫本来想跳下车,哪怕一只脚先着地,但左边从后边正好上来一位男青年,正好连人带车正好砸在了他身上,只听“啪嚓”“啊呀”两声,前边是车子相撞的声音,后面是二丫的惊呼声。

  其实二丫并没有受伤,因为她完全是压在了那个倒霉的男青年的身上,只见他的眼镜被撞出去好远,镜片也碎了,主要的是因为惯性和压力,左踝骨骨折,他试着站起来,但才挪动一步,额头立刻渗出豆大的汗珠。

  二丫被吓坏了,回过神来去扶那位男青年,男青年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很是文质彬彬,疼痛让他有点失去理智:“你是怎么骑车的……”

  “真是对不起,右边正好来个车,我没躲过去,就倒在你这边啦!你怎么样?现在?”二丫急忙解释着,也弯腰察看青年的伤势,男青年脱了鞋和袜子,只见脚踝骨处已经肿胀起来,表面还有创伤,鲜红的血已经渗透出来……

  这时也有围观的人,建议他马上去医院,还有的说其实刚才那个奥迪轿车是逆行,也应当付一部份责任,但二丫抬头去找奥迪车时,奥迪车已经悄悄地趁乱溜了。

  二丫看自己的自行车还没坏,便对男青年说:“麻烦你坐在车座后面吧,我们过了马路就是宣武医院啦,去那看看你的伤情如何?”

  男青年本来一肚子火,但听二丫这么说,气也消了一半,有时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他见这位虽然衣着朴素的女孩,说话却很讲道理,他也无话可挑剔,便坐在了后车架上。

  在医院里,医生建议先留院查看几天,还要拍片子等,因为男青年行动不便,二丫跑前跑后,并拿出自己积攒的银行卡刷卡交了住院费用和支付了医药费。她也和张奶奶说明了情况,张奶奶这几日已经病情好转,还亲自下来看望了男青年。

  这一交流,大家知道了彼此的情况,男青年是去年北京政法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年初考入宣武区政府的公务员,叫王迪。

  王迪问二丫,你叫什么名?

  二丫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叫柳叶,她还在为自己的不小心将王迪撞成这样而自责。张奶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知道王迪家在外地,一人在北京居住在医院无人照顾,便对二丫说,反正你也是回家煮饭,你就多做一份,多辛苦一些,争取让王迪早日出院。

  在医院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二丫精心地照顾两个病人,王迪因为老人的慈祥和二丫的纯朴也深受感动,并且表示出院后便将住院费等还给二丫,说单位上了保险,二丫赚钱也不容易,这3000多元钱就不用二丫赔了。

  一般也许这样的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但王迪出院后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就想起二丫,想起她煮的香喷喷的米粥,想起她朴实的微笑,想起有一次他同事给他带来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柳叶竟能背诵大段的文字,让他很是惊讶……

  难道自己爱上了她?说了谁会相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他决定给二丫打个电话,心里想那也许是病中心灵脆弱的缘故,如果再次见到她就不会再有任何想法啦。

  当二丫接到王迪的电话后,以为王迪还有什么要求,毕竟自己将他撞伤了,会不会病情又复发呢?

  他们在张奶奶家小区的一个健身运动场所见面了。

  王迪想错了,他还未见到二丫之前,心就开始扑腾腾跳个不停,这跟爱恋中的人有什么区别呢?自己以前在大学时也处过女朋友,却最后女友却选择跟班上的一位追求她的男同学一起去了英国,因为那位男同学的父亲在北京有钱有地位。

  他正胡思乱想间,见到二丫提着帆布袋从楼上下来,她齐耳的头发,一双纯净的眼睛,就如一湖秋水微波荡漾,让王迪一阵心动。他抑制住自己的内心激动地情绪,倒是将想好的词忘了个精光。

  二丫见王迪已经等候在此,便关心地问:“你的脚好了吗?走路还疼吗?”

  王迪急忙回答:“好了好了。”他为了证明好了还特意地蹦了几下,吓得柳叶急忙让他停下,说病刚好不应该这样剧烈运动,王迪听了笑了,望了眼柳叶,柳叶也正好在瞧着他,两个人又都躲避开对方的眼神。

  “我其实约你也没什么事,就是今天打这路过就想起你和张奶奶住在这儿,就问候一下的。”

  “嗯,这个时候张奶奶睡着了……”

  “那就改天我登门拜谢张奶奶吧,对了,我还没谢谢你呢,谢谢你我住院你的照顾!”

  二丫听了连忙摆手:“你可别这么说,是我撞伤你的,你在北京就一个人,我照顾也是应该的。”

  两个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聊了一会,很是愉快。不一会儿二丫表示要去菜市场买菜,王迪也就告辞了。

  后来王迪不可救药地真正地喜欢上了二丫,隔三岔五地就来张奶奶家,张奶奶也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三个人有说有笑,王迪帮张奶奶学会了上网,与远在国外的儿子通上了话,并辅导二丫学习,其乐融融。

  不料,春节王迪从老家回来,去张奶奶家,却不见柳叶,张奶奶说二丫过完正月十五便回了东北老家,并说再也不回北京了,因为老家已经为她找了个对象,让她回去相亲。王迪听了如五雷轰顶,这在他临走前柳叶在他面前支字未提,怎么忽然间就丢下张奶奶就走了呢?张奶奶又说,已经在家政公司又找了个保姆,本来张奶奶也希望二丫留在自己身边,但一想这样留她是害了她,毕竟女孩要结婚有自己的生活,自己也帮不到柳叶,也就不再挽留了。

  王迪失望地离开了张奶奶家,从此以后便害起了相思病。不行,就是在海角天边,他发誓也要找到柳叶。

  他只知道柳叶是辽宁大洼县人,他便通过各种关系,甚至自己去大洼县的户籍所在地查找,又通过一个公安部门的同学,千辛万苦地找到了柳叶家,但柳叶并不在家,她的父母说在一个月前她离开家和同学在沈阳一家公司上班。

  王迪又辗转来到沈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