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原因而爆发争吵,但是在争吵中,他们又常常灵感迸发突发奇想,这样的灵感碰撞过程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而且虽然工作氛围比较紧张激烈,但是他们有很好的专业态度,在争吵过后,他们又能很快地握手言和,精诚合作,共同完成目标,他们的态度是,争吵可以,但是必须有益于工作的完成,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任性发脾气,他们得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为自己的专业态度而奋斗。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杜君琦还觉得自己有许多地方没有学习到,但是她的回程时间已经到了,在国内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设计的书籍要看,她必须要回去了。
挥别了送行的戴维一行人,杜君琦拉着行李箱走进了登机口。
回家,我要回来了。 梦工厂工作室是一家1994年10月才成立的十分年轻的电影公司,因为才成立不到五年,虽然创立者们十分有野心也十分有能力,但是制作发行的电影作品却很少,在诸多老牌电影公司的大成本电影压制下,梦工厂工作室的电影的票房一直处于很一般的位置,不算差,没亏本,也没差评,但是也远算不上是一匹令人惊艳的黑马,资本社会是十分看重投资回报的世界,梦工厂工作室要是没有办法在重重围困之下一飞冲天,投资者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投资额便会渐渐减少了。
现在梦工厂工作室就处于比较艰难的时候,外表看起来还算是风光,但是资金链已经有些紧缩了,所以他们扩大了剧本收集的范围,试图寻找一些可以低成本制作的电影剧本,在成本计算中,成本项目不仅包括制作成本、宣传成本,还包括了原作者和编剧的报酬,专业编剧的报酬实在太高了,梦工厂打算绕过编剧协会,不寻找专业编剧,在网络上、杂志上、报纸上,寻找优秀的作品,低价购买电影改编版权,减小成本付出。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梦工厂看中了一批作品,其中就包括杜君琦的《机器人小华》。
《机器人小华》很符合美国电影观众的口味,机器人、星际、人工智能、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斗争,这些本来就是电影热点,只要有漂亮的海报和精彩的剧情简介,就能吸引来足够多的电影观众,而且剧情比较美好,既没有人性的黑暗,也没有社会的堕落,不需要请专业编剧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就能省下一笔钱,而且这样美好的剧情,过审是十分容易的,可以节省等待的时间成本。
除了剧情符合梦工厂的要求外,原作者也很符合梦工厂的期待,出身不发达国家的原作者是不会也不敢提高价格的,只要一百万,就能买下版权啦,多合算的买卖啊。
出于这样和那样的考虑,杜君琦就成为了梦工厂第一个联系的原作者,在杰瑞出发前往中国时,所有的人,包括杰瑞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件极为简单的差事,绝对的手到擒来。
但是后来的发展可谓是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杰瑞第一次与杜君琦会面,杜君琦就提出了不卖版权只谈合作的要求,杰瑞打回电话,消息在工作室里传播开后,大家都为这个中国小女孩的异想天开而发笑,不过出于专业态度,财务人员还是核算了成本,做出了完整的成本评估书给杜君琦,不过大家还是希望她能知难而退。
再之后的发展却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不到两星期,这个中国小女孩竟然真的拿出了一千万美元,要求合作投资。
真是,太美好了!
梦工厂正缺投资者呢,自带一千万投资的原作者,这是多完美的对象啊,上帝给他们送来了一份绝妙的惊喜。
戴维的早会让所有人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一个个都马力十足的工作起来,在下午下班之前,合作投资的合同总算确定了下来,盖好了章,由戴维亲自出马,带上一个助理一个翻译两个律师,飞往了中国。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一行五个白人登上了中国的国土,再经过国内航班的短途飞行,五人来到了f市,打的杀向了a大。
杰瑞得知戴维他们要来f市后就直接在自己入住的酒店定好了房间,戴维一行人办好入住手续后,杰瑞就给杜君琦打去电话,询问何时可以面谈。
杜君琦没想到梦工厂这么急迫,接到电话时还掐了自己好几把,生怕自己是在白日作梦,想太多了,当再三确定这真的不是在作梦后,杜君琦爽快地定下了面谈时间,同时让他们来a大见面,谈判这种事,还是主场比较好。
杜君琦打电话叫来了刘律师和方谦益,等时间差不多了,三人便去北大门迎接戴维一行人。
在省会城市,白人并不少见,但是同时出现六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身精英范的白人,这就让人稀奇了,总让人忍不住设想他们是不是在做什么官方活动还是有什么国际学术会议,所以戴维一行人从下了出租车开始,就接受了无数探究的目光。
杜君琦上前欢迎他们,校门口附近多是a大的师生,看到是杜君琦前来迎接这些精英范白人,他们都面露了然地离开了。
肯定杜君琦又要做什么事了,这次还是与外国人有关,不知道是不是要办什么国际活动呢?啊,好期待啊。
之前杜君琦早已经向学校申请了一间会议室用来谈判,学校一直都给予了杜君琦很多小特权,申请使用闲置的会议室是可以的,杜君琦就直接领着戴维一行人去了一栋教学楼,进了准备好的会议室。
“请问你们喜欢喝咖啡还是茶?或者是水?”杜君琦尽着地主之谊。
戴维微微一笑:“谢谢,我需要水。”
杰瑞开口点了咖啡。
六人轮流点了东西,杜君琦记下后交代身旁一个主动前来帮忙的学弟,给了他钱,让他去准备。
会议室旁边都有开水间,里面常备速溶咖啡、纯净水、茶包,学弟很快就端着盘子回来了,大家面前都有了饮料,谈判开始了。
杜君琦翻阅了一遍合作投资合同书,看过之后把合同书递给刘律师,刘律师开始埋头细读。
戴维见杜君琦看完了合同书,便单刀直入地谈起了里面的细节,这份合同书是标准模板,里面的细节条款都是梦工厂与别的投资者商谈后确定的基本定式,比如投资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以什么比例分享利润,什么时候可以获得收益,只要杜君琦明白了细节内容,并且同意了,她就可以签字盖章,马上开始进入合作阶段。
杜君琦对这些完全不清楚,刘律师也只能审核合同条款有没有陷阱,对于分成比例以及何时可以获得收益,他也不知道行规是怎样的,给不了意见,杜君琦听完了戴维所说的各种注意事项后,也只能懵懵地点头表示同意。
毕竟是初涉电影圈,还是投资制片这方面的,完全不懂行的杜君琦也只能选择相信梦工厂的信誉了,相信这家未来发展广阔的公司,不会小心眼地坑她这只小菜鸟。
杜君琦初步表示认同合同条款,不过签字得等刘律师研读完毕后才可以,戴维表示理解。
初次会谈结束后,戴维一行人告辞离开了a大。
回到酒店,六个人开始谈论起杜君琦。
“杰瑞,这个女孩的确很聪明,做事很谨慎。”戴维坐在松软的沙发里,长呼了一口气,“她就像个职场女性,要不是她的确是个小女孩,我都不敢相信她还未成年。”
杰瑞深表认同:“是的,她的确就是个职场女性,呵呵,职场小女王,她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工作,她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克制,从不会任性吵闹,像我的小莎莉,她还会因为不想完成作业而向我撒娇呢,她一点儿也不像是个小姑娘。”
戴维笑了:“希望她能一直保持住,这样的合作对象,对于我们是有好处的,起码她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我们的工作进度。”
杰瑞点头:“是的,作为合作对象,她这样是最合适的。”
戴维和杰瑞相视一笑。
四天后,刘律师研读完毕,确认合同没有陷阱后,杜君琦再次约见戴维,当面签字盖印,完成了合同。
“希望合作愉快,我们会尽快帮杜小姐办理好前往美国的手续的。”戴维笑容满面的伸出手,笑眯眯地说道。
杜君琦伸手相握,微笑应道:“谢谢,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梦工厂看一看了。” 丹尼尔愿意借出四百万美元,杜君琦马上手写了一张借条,签了字按了印,还去公证处公证了一下,借条连同公证书一同航空快递寄去给了丹尼尔,丹尼尔收到后还吓了一跳,没想到杜君琦做事这么周到,还特地去公证,丹尼尔心中大定,马上汇款四百万美元到杜君琦的美国账户,之前奥罗公司特地给杜君琦开了一个作者账户,现在正好用上了,不然寄到中国再寄去美国,汇率就得损失好些钱。
有了丹尼尔的四百万美元,杜君琦的投资缺口就只剩两百万美元了,杜君琦回了家,把家里人找齐了,还找来了方旺达和方谦益,把合作投资电影这事和他们说了。
“投资电影?”杜君琬第一个坐不住了,差点蹦了起来,“还是美国电影公司?”这么高大上,她不会是在作梦吧?
杜家家长和方家父子也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杜广明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发现心跳有些过快,伸手抚了抚胸口,深呼吸了几次,再次张开了嘴:“琦琦,这事是真的?”
杜君琦进屋把梦工厂的两份文件,购买版权意向书和合作投资计划书都拿了出来。
“梦工厂原先是打算购买《机器人小华》的电影版权,他们最高可以出到一百五十万美元,但是我不愿意卖版权,只想合作投资电影,所以梦工厂又做了一份计划书过来,预计的电影投资总额是在一亿美元,最低合作投资份额得占到总额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千万美元,我以我的小说版权入股,可以算作一百万美元,加上我自己的资产,包括香港的三套房子,大概可以估到三百万美元,也就是我自己可以出四百万美元,我又找了丹尼尔借钱,他愿意借我四百万美元,现在还差两百万美元。”
两份文件在一圈人中间轮转了一圈,除了方谦益看得懂一些内容,以及杜君琬看得懂数字金额,其他人都有看没有懂,只知道上面盖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印印,边缝边角也盖着,看着就十分正式的样子。
但是文件再正式,毕竟涉及的钱太多了,万一遇上骗子怎么办?大家的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宋惠兰忍不住问道:“琦琦,这事靠谱不?不会是骗子吧?”
杜君琦笑了:“是文森介绍来的,对方也出示了梦工厂工作室的授权书,而且金钱交易方这面,美国比我们这边严谨的多,肯定是要有律师来签订合同的,钱款也是要汇入公司账户的,不会经过个人的手。”
宋惠兰现在也觉得心跳的有些过快了,抚了抚胸:“这样啊,那我们要不要也去请个律师来商量合同的事?”
杜君琦觉得这个意见很有道理:“好,律师就找之前负责我版权出售的那个刘律师吧。”之前杜君琦与奥罗公司第一次签订版权合同的时候,就是由刘律师负责谈判的,是个很负责的律师,杜君琦对他的印象很好。
“行,那就找他。”宋惠兰想了想又说,“要不,我们干脆聘他作你的版权律师吧,直接给他开工资,让他专心为你跟进这事,这样你也能轻松些。”
杜君琦深切认同,点头说道:“嗯,好,这事我会去和刘律师谈的。”
说完了这个题外话,杜君琦又把话题转到钱上面来:“还有两百万,你们能不能支持我一下,帮我凑齐这笔钱?等电影发行了,我会高额回报你们的。”
杜爷爷与杜奶奶对视一眼,首先开口支持:“琦琦,我和你奶奶支持你五十万人民、币。”爷爷和奶奶都有退休金,平日里他们也没有什么大的开销,都攒了下来,加上爷爷还是诺亚童装厂的厂长,有工资和分红,拿出五十万还是挺轻松的。
杜君琦大喜,弯腰大鞠躬:“谢谢爷爷奶奶。”
杜广明和宋惠兰也大力支持:“爸爸妈妈也支持你,具体能支持多少嘛,这个得让我们回去算算账,看看公司能抽出多少资金来,哈哈。”
杜君琦同样弯腰大鞠躬:“谢谢爸爸妈妈。”
转到方家父子表态了,方谦益看向父亲,方旺达大手一挥:“我不懂这个,反正小益你看着办吧,想支持就支持吧。”
方谦益心中欣喜:“谢谢父亲。”
转向杜君琦,方谦益想了想说道:“具体能支持多少我也得回去算算账,不过我自己可以出八十万。”方谦益和杜君琦共有娃娃系列,这几年凭借着杜君琦的小说,娃娃系列发展的非常好,两人月月都有分红拿,方谦益也攒了不少钱。
杜君琦点头:“嗯,好。”
第二天晚上,杜广明和方谦益都给杜君琦报了数,数字很可观,杜家有五处产业,装修公司、诺亚童装、补习家教中心、出国劳务办事处和出国培训中心,这些都是盈利十分可观的产业,方家虽然比不上杜家,但是水产公司的利润也十分可观,海鲜和干货销往多个省份,品牌连锁店也在省内开了二十多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加上两家共同注资的正光建筑,这两年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节节攀升,之前的楼盘销售大旺,正光赚的是盆满钵满,今年又借着蒋副局长的关系,不仅拿下了一个好地块的分项目,后面还拿下了一些政府工程,正光今年的业绩都不用愁了,业绩好,银行赶着上门来投资,正光建筑可以动用的钱十分多,两家这么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