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创业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报道日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军营,a大新生们还没来得及和同班同学们同聚一班过,所以除了自己同宿舍的舍友,他们并不认识同班的其他同学,尤其是男生女生不同宿舍区,男女生之间更是互相不了解了,当集合好的男生们看到第一排的女生列上站着的那个的小不点,一个个的眼睛都瞪得有铜铃大。

    天哪,班上竟然有一个小个子,她是得了小儿麻痹症吗?

    看到男生们(⊙o⊙)的表情,刘建开口解释道:“来,认识一下我们班的杜君琦吧,她是我们班最小的同学,今年才11岁,成绩很优秀,你们都是大哥哥大姐姐,要记得照顾小妹妹,来,杜君琦出列,让同学们认识一下。”

    听了刘辅导员的话,男生们的表情又变成了…(⊙_⊙;)…这样。

    11岁,11岁,呜呜,我们都变老了。

    杜君琦上前一步,转身,面对着同班同学生,微笑:“同学们好,我叫杜君琦,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简短的特别介绍后,杜君琦入列,刘建开始点名,核对无误后介绍教官张平,然后张平上前接过管理权,开始训话。

    张平教官的话很简单,就是两点,一,从今天起,新生们就只服从他一个人的话,有事找他,不用找辅导员了,找了也没用,辅导员等下就回校了,二,军训从现在开始,给他们10分钟,回去更换军训服,换好马上回来站军姿。

    真是要命了,10分钟啊。

    新生们的心都提得高高的。

    张平抬手看手表,吹哨响起,新生们飞奔回宿舍。

    张平的吹哨响后,操场各个方阵的吹哨陆续响起,男女生迅速分开往各自的宿舍跑去。

    女生回宿舍要走楼梯,唯一的楼梯上瞬间挤满了女生,一个个都死命地往上挤,杜君琦好在有舍友们护着,总算挤上了楼梯,然后顺着人潮往上走,上了二楼后人潮迅速分流,一半往三楼挤,一半往走廊跑,杜君琦被舍友们拉着往走廊跑。

    进了宿舍后,舍友们顾不上掩门,直接就脱衣服换军训服,杜君琦也麻利的从提袋中抽出运动服换上了。

    穿好运动服和运动鞋,把马尾辫卷成丸子头,戴上鸭舌帽,杜君琦整装完毕。

    换好衣服后女生们又呼啦啦的往外跑,楼梯上又迅速聚满了人潮,好在大家都知道下楼要注意,一个个都收了冲劲和减了速度,总算快速又安全的全部通过了楼梯。

    男生们不需要挤楼梯,集合的速度比女生快,女生们见到男生们都到齐了,奔跑的速度更快了。

    待班级方阵集结完成后,张平教官吹哨一声,开始讲站姿要点,初中入学和高中入学都有军训,站军姿是最基础的,张平快速地讲完一遍后就直接吹哨,新生们立刻笔挺地站起了军姿。

    在满满一片的军绿色军训服中,杜君琦的浅绿色运动服格外显眼,张平早就从刘建那里得知她没有军训服,所以在看到她穿着运动服戴着鸭舌帽时并没有责问她为什么不穿军训服,而且从发出站军姿的口令后,张平就多留了几分心在杜君琦身上,盛夏烈日,他担心她站不了多久就会头晕,他是要操练新生,不是要虐待儿童。

    军姿站一次要30分钟,中间张平喊口令让新生们稍息了两次,虽然有稍息,但是站久了腰还是会酸的,张平时不时走动巡视一番,看到有人弯腰就直接上手拍直,当然了,女生不能拍,只能口头提醒。

    站军姿30分后改练正步走,正步也是军训基本功,经历过中学两次军训的新生们掌握起来也非常快,就是在脚步的大小上吃了一点苦,每个教官都带着尺子,他们在新生们的脚步边一个个丈量过去,在丈量纠正的时候新生们不能动,这个就比较累一点了。

    在这个环节上张平就放了杜君琦一大把水,她人矮腿短,当然了,这是相对于这些成年新生来说,在她这个年龄的身高水平线上,她还是处于中上等的。

    杜君琦人矮腿短,脚步不可能和同学们达到一样的大小,张平就不丈量她的脚步了,还让她单独站在班级方阵外正步走,免得被后排的男生踢到了。

    正步走一直练到下午5点半,各个教练吹哨整齐班级方阵,一一拉着班级方阵到食堂前按次序就地坐下。

    坐在滚烫的水泥地上,那滋味,真是酸爽,杜君琦只觉得自己的肉肉好像发出了滋滋的灸烤声。

    新生们呲牙裂嘴地左右移动着肉肉,幻想着这样能够不那么烫肉,等熬到教官发出吃饭的口令,进了食堂就有椅子坐了,可是教官们却不肯轻易放过他们,一声令下,拉歌。

    拉歌就是声嘶力吼地唱着军歌,这个班级唱一首,那个班级唱一首,比比哪一方的声音更大。

    真是想想就无力啊。

    太没形象了。

    总之在教官们的逼迫下,新生们用尽全力喊出了难听至极的声音,一首首军歌被喊成了破音,在连续的魔音摧残下,最终熬到了6点,食堂开门了,教官们发布口令,让新生们排队进去用餐了。

    食堂上摆满了大圆桌,一桌坐10人,桌上摆着六菜两汤,米饭自己打,吃完后要把自己的碗筷洗干净放回餐柜。

    训练了两个小时,又拉歌喊了半小时,新生们一个个都口渴的要命,两道汤被喝的干干净净,菜倒是剩了一半,不是不想吃,实在是吃不下。

    快速地吃完饭,把碗筷洗好,教官下令休息一小时,一小时后继续训练。

    女生们本来想回宿舍洗个澡的,结果听了指令后全萎了,还要训练啊。

    晚上一直训练到9点,教官们总算放人了,女生们欢天喜地回了宿舍,结果被告知没热水,热水得去热水间提,然后女生们提着水桶到热水间排队,好不容易提了热水回来,洗漱间又只有一间,要等前面的人挨个洗完了,热水都变成凉水了,最后女生们只能妥协,四个一起洗,洗个战斗澡,给后面的女生争取时间。

    洗完战斗澡又要洗衣服,等折腾完已经十点多了,女生们躺在床上休息,结果又有新指令下来,要排班站夜岗,一夜分三岗,一岗一班要出两人。

    摔,真是太不人道啦,谁要站2、3岗啊,那时候正是深度睡眠的好时候啊!
第85章 舍友介绍
    a大有两座大食堂,离杜君琦所住的3号宿舍楼比较近的是第二食堂,刘建在a大学习生活了四年,比起刚来a大,完全不清楚a大地图的一帮人,刘建自然算得上是经验丰富,实在推辞不了邀请后,他就主动领路带着一帮人去了第二食堂。

    到了第二食堂一看,里面早已坐了一大群吃饭的人了,一行人找了一个干净的位置坐好,杜广明去点菜窗口点菜了。

    这三天是报道日,为了照顾来不及兑换饭票的新生,这三天食堂是可以用现金的。

    大食堂提供热炒服务,杜广明点了八道热菜一道好汤,掏出钱包付了款,就拿着号码牌回来了。

    杜广明把立式号码牌放在桌子上,笑着问刘建和两位女同学:“你们要不要点饮料?可乐还是雪碧?”

    刘建和两位女同学连忙摇手推辞,最后杜君琬插话了:“爸爸,我口渴,要雪碧。”

    “好。”杜广明应下,等传菜员过来送菜时随□□代拿一大瓶雪碧过来。

    在等菜的时候,一桌人就聊天打发时间。

    宋惠兰笑着问向两位女同学:“你们是哪里人啊?叫什么?”

    “我叫李红英,本省s市。”

    “我叫钟秀,本省n市m县。”

    两位女生有些紧张的做了自我介绍。

    宋惠兰微笑点头:“我们家在本市l区,离得近,就全家来送送琦琦了,以后你们要是有空就来家里玩啊,很近的,等新路修好了,坐车只要40分钟的。”

    宋惠兰转头拍了拍杜君琦的小肩膀:“我家琦琦年纪小,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我很不放心,你们是同班同学,又住同一间宿舍,同进同出的,阿姨厚着脸皮拜托你们,请你们平时多和琦琦在一起,不管是在校外还是在校内,不要让她一个人落了单,万一遇到了人贩子,人家硬把她给扛走拖走,她跑都跑不掉。”

    李红英和钟秀赶紧点头:“没问题的,我们会照顾小妹妹的。”

    “拜托了拜托了,谢谢谢谢。”宋惠兰稍稍放了点心,又看向刘建,“刘老师,a大对学生管得严不严?平时要是没课,琦琦能不能回家?”

    刘建笑了,解释道:“当然可以,大学不会管学生管得太严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已经算是大人了,只要不旷课,平时的活动都是自由的,可以逛街,可以去电影院,也可以回家,不过要是晚上不回宿舍睡觉的话,最好提前和我以及宿舍舍长说一声,万一有什么事也有地方找人。”

    宋惠兰一下轻松了:“那就好那就好,因为我们家近,家里又有车,所以琦琦没课的时候想接她回家住住,不怕你们笑话,平时她在家嫌她吵,她这一不在家了,我们又心慌的很。”

    刘建笑道:“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她这个年纪正常才是上小学的年纪,这么小就离家,家长不放心也是自然的。”

    说完刘建又交代杜君琦:“杜君琦,大学是个半开放的地方,a大校园里除了老师和学生,还会有很多校外的人员进出来往,你平时不要一个人出去,注意安全。宿舍里没有电视,如果你嫌闷的话,可以去学校周围逛一逛,东门外有一条挺热闹的街,我们都叫学生街,街上有服装店、理发店、书店、饭店、小吃店还有一家录像厅,你要买什么吃什么都很方便的,不过还是一句话,不要一个人出去。”

    杜君琦点头,神态认真:“明白,我不会一个人乱走的。”

    “那就好。”

    热菜热汤陆续上齐了,米饭雪碧也上来了,杜广明和宋惠兰热情地招呼刘李钟三人吃菜,一桌人说说笑笑的,半个小时就解决午饭了。

    午饭吃完,杜家人打算带着杜君琦去买日用品了,刘建建议他们可以就近去学生街上的一家日用品店,那家的货品还是挺齐全的,价格也不贵,杜家人欣然听从,带着杜君琦往东门去了。

    刘建介绍的那家日用品店果然货品齐全,杜君琦需要的日用品很快就买齐了,四个大人,一人一袋,轻轻松松地拎回了宿舍。

    回到406,宿舍里又来了两个女生,她们来得晚,行李都打开放在地上,床铺还没铺好。

    新来的两个女生,一个叫夏丽芸,来自邻省g省c市,一个叫赵萍,来自邻省z省n市乡镇。

    初次见面简短介绍后,四位舍友算是正式认识了。

    夏丽芸和赵萍都很惊讶杜君琦这个小妹妹竟然是她们的同班同学,尤其是夏丽芸,她是复读一年再考的。

    人家这么小就上了大学,这让千辛万苦才考上大学的她情何以堪啊!果然她就不是读书的料吗?

    打量着新到的夏丽芸和赵萍,杜家人暗自评估,听了看了一会儿后,都觉得这两个女生应该性格还可以,总算又放了一点心,琦琦在这里应该不会受欺负,和这些舍友住在一起,平时生活应该还可以的。

    杜君琦的入学报道和舍友打探已经完成,时间也不早了,杜家人决定回去了。

    与家人挥手告别后,杜君琦开开心心地坐到床铺上,吹着新买的吊式小风扇,与新舍友们聊起天来。

    李红英来自本省s市,父母是双职工,她是大姐,底下还有一个弟弟,在读初中,因为父母都有工作,家庭经济还过得去,所以李红英考上大学后,家里就让她来了,而她班里有与她一样考上了大学,却迫于今年猛涨的学费而不得不放弃的女生则有四个,李红英很为她们可惜。

    钟秀来自本省m县的农村,父母都在家务农,上头有两个哥哥,中专毕业后一个进厂当了职工,一个当个体户做点小生意,她是家中幺女,因为她最小,所以家里人都偏疼她,加上两个哥哥都有收入,便全家四人供她一人上大学,农村女生上大学非常不容易,钟秀很感激家人的坚持,所以她打算找机会打点小工,替自己赚些学费,减轻些家里的负担。

    夏丽芸来自邻省g省,是大姐,底下也有一个弟弟,在读小学,g省的市场经济开发早,夏丽芸的父母好几年前便下海经商,偷偷进些港货到北方去卖,所以她的家境很不错,父母看自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就希望底下的儿女能多读些书,以后有本事换个生意行当,走私这行毕竟不安全,夏丽芸去年考的成绩比今年差,加上她报的学校太好了,录取线够不着落榜了,父母便鼓励她复读一年,今年报的学校就放低一点,挑挑选选好几遍最后选择了a大,今年总算擦着边上榜了。

    赵萍来自邻省z省,虽然她老家是一个乡镇,但是经济水平并不低,经过十多年的打拼,这个乡镇在后来算是全国有名的地方,杜君琦一听便知道了,不过现在这个乡镇的经济还只属于刚起步阶段,赵萍家的经济条件也只是一般,这次她能上大学全靠有亲戚资助,她有个同族亲戚,是个海外华侨,前几年回国探亲,许诺族中只要有人考上大学,不拘男女,学费都由他资助,赵萍就是受了他的资助才来了a大。

    一番家庭情况介绍后,杜君琦算是五人中家庭情况最好的,在四位舍友看来,她家里开着一家公司一家工厂,供她上大学完全没问题,而且她年纪小,还不用操心家里的生意和生计,只要开开心心地读书就可以了。

    杜君琦微笑点头,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舍友们的单纯的羡慕目光。

    三天的报道日结束后,406宿舍住满了,第三天的下午住进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