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创业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君琦马上回到自己的书桌上,拿笔记了下来。

    又到了方谦益来杜家的日子,杜君琦一见到方谦益就把他拉住,和他说起自己的想法。

    杜君琦的想法其实分为两种计划。

    第一种计划就是做高品质的纯干货,这个挑选高优品质的渔获进行烘干就可以了,很简单。

    虽然简单,但是要在本地打开市场并不容易,因为本地太靠近海边了,海产品又十分丰富,本地人都习惯吃当日打捞上来的活鲜了,平日干货也只是做为调味品使用,所以做高档干货品的市场空间不大,要打开高档干货品的市场,只能去离海稍远些的大城市,一是因为离海远,吃到活鲜就要花更大的价钱,对比之下,民众就比较喜欢采买干货,二是离得不是太远,不像内陆城市喜肉食,会更偏爱水产类,口味上就不会讨厌海味的腥味,因为干货的海腥味是比较重的,口味上要接受才会觉得干货有独特的香味。

    要打开新市场,就要在新市场上先占据一个市场点,方家干货厂需要在新城市上开设店面,还需要进行精装修,打造成品牌店,这需要一大笔钱,这就要看方家舍不舍得出这笔前期费用了,不过一旦站稳脚跟,长期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第二种计划就是做即食食品。

    手撕鱿鱼片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后世的销量非常可观,可见市场上对于鱿鱼片的接受度非常高,如果要做,第一个就该尝试做这个。

    做即食食品不需要开设店面,可以依旧走农贸市场路线,也可以选择在食杂店铺货,散装称斤,做市场零售也挺赚的。

    相对于第一种计划来说,第二种计划的投入比较小,按杜君琦的想法,可以先做第二种计划,等赚到第一笔利润后再发展第一种计划,到时两种计划同步展开,可以更好地占据市场,不过这两种计划都需要先购进包装机,这笔钱可是省不了的。

    方谦益认真地听着,心里在飞快地思索着。
第60章 补习班风波
    天气转凉,除了带来毛衣的销售热潮,还带来了半期考。

    因为杜君琦的到来;这次高二出的试卷的难度明显提高了;考试一结束;高二便哀鸿遍野;个个都在担心成绩不好看。

    成绩发放下来了,果然普遍成绩不佳,除了少数的优秀生;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总分都下降了二三十分,学生们的哀叹衬得这次考试格外凶残。

    杜君琦的神话也没保住,她的总分下滑了,在年段排名只排在第三位。

    高二的学业压力本来就非常大,稍稍放松便会退步,这段时间杜君琦忙着设计校服和毛衣;分散了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尝到了苦果。

    杜君琦皱着眉,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她要收收心,专注学业了。

    虽然杜君琦的总分下滑了,但是年段第三名的排名在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看来还是十分好看的,杜君琦的榜样光环其实并没有消退,大家都自发地给她找了理由,她没读过高一,直接开学就跳级到高二,没经历过高一的平和过渡,一下没跟上高二的快节奏和高压力,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第三名嘛,还是很不错的了。

    杜君琦的榜样光环没有消退,紧接着小学的半期考也结束了,上了杜君琦补习班的学生们成绩全部都提高了,尤其是中等和差等学生们的成绩,更是提高的很明显,这一下,杜君琦的榜样光环反而更加闪亮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补习班的作用,有了大学生的辅导,再加上杜君琦的解题技巧,成绩就是提高的快,我家孩子明年一定能上十八中。

    所有上了补习班的学生家长都更加坚定了信心,骄傲地向周围的人炫耀自己的先见之明。

    周末急切的家长们再次挤满了补习班,他们坚定地要求把自己的孩子加进来,不加他们就不走了。

    方谦益也经历了半期考,这次他的总分比之前又好了一些,他已经适应了初中的课程,他有成人的理解力,再加上杜君琦的辅导,进步的非常快。

    诺亚服装厂承接了两所学校的校服,又顺利推出了毛衣,业务盈利非常可观,方谦益持有诺亚服装厂的股份,上个月的分红非常丰厚,这笔分红大大的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困难,家里顺了,成绩好了,方谦益的心情自然非常好。

    心情很好的方谦益到诺亚厂找杜君琦,杜君琦的行程表他也知道,几点在少体队,几点在服装厂,他心里都记着呢,这个时间点少体队的训练已经结束了,一般杜君琦会先到服装厂晃一圈再和爷爷一起回家吃饭的,结果他到了诺亚厂,杜君琦竟然没在,连爷爷也没在。

    方谦益听厂里人说爷爷上午9点接了个电话,说是补习班有事,接完电话就走了,杜君琦今天还没过来呢。

    奇怪了,补习班有什么事,连爷爷都赶过去了?

    方谦益赶紧去了补习班,结果刚上二楼楼梯就被走道里黑压压的人群给吓到了。

    走道里闹哄哄的,方谦益小心翼翼地靠在墙壁上听着人群的议论声,听了好半天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些人全是学生家长,他们听说这里的补习效果很好,就想着把自家孩子送过来,可是补习班没有名额了,有几个暴脾气的家长当场就闹起来了,非要把自家孩子塞进去,有了带头的人,原本没打算硬塞的家长们也留了下来,跟着一块起哄,结果这里就乱哄哄的成了一锅粥。

    听着外面闹哄哄的声音,杜君琦觉得这些家长真心不可理喻,明知道这里只有四个教室,再塞又能塞几个,又不可能把他们的孩子全部塞进去,他们再闹又有什么用。

    现场气氛已经被几个带头的家长给带歪了,补习班只有一个办法平息这些家长的怨气,那就是全收,可是全收又不符合实际,先不提一时之间哪有这么大的场地来办班,就是办起来,也会造成补习班和自办补习班的班主任们之间的矛盾,这对补习班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杜广明和爷爷都在现场与家长们沟通,可是带头的家长们不讲理,眼见沟通陷入僵局,被护着留在小教室里的杜君琦让一个补习老师偷偷把电话拿了进来,她躲在小教室里给教育局郑局长打去了电话。

    马上中午了,郑局长正在家里等开饭呢,结果却接到了杜君琦的求救电话,听到她描述的现场情景,吓得他心脏都快了半拍,不管事发原因是什么,毕竟这事是属于教育方面的事,要是真闹出什么打砸事件,就算不关他的事,他也会被市局点名批评的,而且万一被记者报道出去,l区的县政府班子都落不了好,知道事态严重的郑局长马上给县长和派出所所长打去了电话,然后急匆匆地赶到补习班。

    郑局长也是常在县电视台露脸的领导了,他一出现在补习班,家长们马上就收敛了一些脾气,等待郑局长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安排。

    郑局长在电话里就已经初步了解了双方的争执,一方是要报名,一方是没有场地,而且杜君琦对于抢班主任们的饭碗有顾虑,这点他也表示理解,所以现在他也没办法给出一个合适的处理办法,只能劝家长们先行回家,等他和补习班商量出办法后再出个告示。

    家长们当然不肯干,他们就要马上解决。

    郑局长也没办法了,正好这时候县长和派出所所长一块到了,在县长的保证下,以及派出所所长的言语威吓下,家长们终于陆续离开了补习班。

    家长们离开后,躲在走道另一头的方谦益终于露出身形,他走进补习班,看到紧皱着眉头的杜君琦时,觉得有些心疼,她还是个孩子,不应该经历这些的。

    杜君琦见到方谦益虽然有些惊讶,但是此时她也没空招呼他,只能让他先等在一边,她要先和县长郑局长商量出解决办法来。

    杜君琦先客观地说了补习班的难处,要扩大补习班,就要换大场地和补进补习老师,这方面补习班可以自行寻找和补进,但是扩大补习班后,就会造成抢夺学校老师补习生源的矛盾,这个矛盾还会衍生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退出班主任补习班的学生,会不会被班主任为难,会不会被有意孤立,会不会被故意扣分,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又会造成学生对家长的埋怨,产生家庭矛盾,如果许多家庭都出现了这样的家庭矛盾,又会让社会对学校对老师产生道德质疑,这样连锁的矛盾一旦爆发,事态就会比今天更加严重了,而作为连锁矛盾由头的补习班也会招来各种质疑。

    县长听愣了,有什么夸张吗?不就是扩大补习班吗?

    郑局长听得出了一身冷汗,他就知道,不管怎么做,到最后都是他挨批评挨处罚,停办补习班,家长们肯定不干,扩大补习班,又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他怎么做都是错。

    “那有什么办法吗?”县长和郑局长齐齐问道。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由县里牵头,每周搞一次公开课。”杜君琦一时之间只能想到这个办法。

    “公开课?这有用吗?”公开课不就是检验实习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评比优秀老师的一个常规办法吗?

    杜君琦开始详述她的想法,由县里牵头搞一项长期的公开课,选一个大教室,每周两个老师,每人两小时,一人挑一个擅长的题型来讲,由学生自由发问,讲解的好,名气自然就大了,某方面有短板的学生可以凭借公开课选择最合适的老师来补习,老师也不用头疼讲解自己本身不擅长的题型了,这样的市场选择可以让补习更精细化更人性化,同时,为了鼓励老师报名参加,每节课都支付课时费,一节课100元,由杜君琦补习班友情赞助。

    100元!县长和郑局长都吃了一惊,这也太高了吧。

    杜君琦却觉得不高,虽然100块比学校给的课时费高很多,但是这些老师未必看得上,现在的五年级补习费一般是一个月80,一个补习班至少20人,老师们一个月的补习收入可是非常可观的,若不是由县里牵头,而且公开讲课可以给他们增长名气,这些老师们可看不上这100块。

    听了杜君琦的解释后,县长意味深长地看了郑局长一眼,他家小孩补习从不需要交钱,他不知道现在补习费这么贵,老师们这么能赚钱,郑局长老脸微红,不敢抬头,他是知道市价的,但是这事能做不能说,一说出去,高尚的教师就变成了势利的商人,这让他这个教育局长无颜以对。

    不过,这个公共课,真的有用吗?县长还是很怀疑。

    杜君琦继续解释,办这个公共课主要是为了转移矛盾焦点,让老师们把关注点放在公共课赚名气上,名气有了,学生就有了,收益自然也有了,老师们就不会斤斤计较于少了几个学生,补习班与老师们的唯一矛盾就在于生源,他们不在意几个学生的流动,自然就不会把矛头对向补习班了,而且公开课体现了县政府的支持态度,鼓励老师们专注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补习环境来说也是好事啊。

    县长和郑局长被说服了,决定下周开会讨论一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二天补习班贴出了扩大补习班的告示,补习班扩大规模,增加新场地,但是增加出来的名额实行随机选号制,就像彩票一下,家长们领了号,然后滚筒抽号,抽中了谁,名额就是谁的,前来打听消息的家长们虽然对随机取号的方式稍有微辞,但是这样纯靠运气的方式反而比较公平,家长们也就接受了下来。
第59章 行业竞争
    爷爷与谢校长的会谈很顺利;爷爷给出的是公道价,不只价格比别家低,拿来做展示的样本布料还比原来的校服厚实;谢校长很满意。

    爷爷一直想提红包的事,可是他完全开不了口;一想提起嘴巴就像被封住了一样;憋了大半天,最后都要走了,爷爷才最终开口提了。

    谢校长自然拒绝了;这次会谈只是确定一下初步意向;能不能定下来谢校长也做不了主,实小决定向一中学习;也搞一个竞标会;让几家服装厂公开竞标,诺亚服装厂能不能中标;全看他们在竞标会上的表现。

    谢校长这么说爷爷反而松了口气,对于明面上的竞争爷爷一点也不怵,坦坦荡荡地去竞争就是了,只要不是背后搞黑幕,爷爷一点也不担心自家的设计和价格会落选,这次为了接下这个单,厂里开出的价格可是很低的。

    杜君琦原定给一中的设计图被杜君琬用掉了,杜君琦发了狠,又琢磨了两天设计了两套更加漂亮的校服,虽然还是以运动服为蓝本,但是版型明显更倾向欧美风,因着日岛动画的强势冲击,国内的学生都很了解日版的校服,也很喜欢,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欧美的校服,这两款倾向欧美风的校服肯定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

    校服重新设计好了,杜君琦这次把校服的设计图直接交到了爷爷的手里,虽然她知道杜君琬短时间之内肯定不敢再搞小动作了,但是她还是要用这样的行为再次表示自己的不满,让杜君琬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爷爷接过杜君琦的设计图,叹了一口气,唉,小孩吵架,大人受罪,她们姐妹俩闹不和,大人们的心里都不好过,这次琦琦真的气狠了,希望琬琬能吸取教训,懂事一点吧。

    第二实验小学和十八中的竞标会在同一天举行,爷爷去了第二实验小学的竞标会,宋惠兰去了十八中的竞标会。

    其它服装厂也与诺亚服装厂一样,要跑两个竞标会,毕竟信息交流不发达,能得知消息的也就是本地的几家服装厂,所以两个竞标会来的都是这几家。

    同行除了是竞争对手,还有可能是合作对象,除了诺亚服装厂这个今年新建立起来的服装厂在行业关系上与其它服装厂是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