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将军本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幕府将军本纪-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在下洗耳恭听。”说完,本多正信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他也想听听氏宗这对天下大势的见解,到底有多么骇人听闻。

    “正信你且听好,先说东面,上杉与武田当主皆为不世之雄主,若只有一人,那天下恐怕必为其所得,不过,遗憾的是,这两家领地相接,常年征战不断,早已无暇西顾,等两家想清楚之后,那时恐怕织田家早已获得与其抗衡、或是超过两家的资本,所以这两家随强,但不足为虑。同在东面的北条氏,其当主北条氏政如木偶一般,大权还在其父北条氏康手中,北条氏康虽有相模之雄狮、文武兼备之将的美称,不过依我看来,这称号却是有些名过其实了,北条氏领有关东广阔土地百余万石,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却还没能击败佐竹、里见、宇都宫等势力,近期也不可能挥军上洛。

    说完东面,在说近畿。三好长庆虽然雄才大略,单如今已患重症,不能理政,三好家大权旁落,家中争斗不休,此乃内乱征兆,别说取天下了,就算不灭亡就算好事。

    毛利一族,虽然领地不小,但全由豪族联合而成,就连早已衰败的尼子氏,都能阻挡住毛利氏的脚步,向这样的军势,又怎能进取天下?

    诸如岛津,大友,龙造寺之流,不过九州土著,其领地离京都甚远,如想上洛,必须跃过重重险阻,不用我家主公出手,其他势力便会将他们阻挡在外,所以根本不足为惧。

    而再看我家主公,自尾张一统以来,内修礼政,外伐无道,家中如柴田,佐久间,池田等能征善战之士不计其数,又加上尾张离京都近在咫尺,不出几年便能统一浓尾,到时治下之地过百万石,天时、地利、人和皆占,如此挥师上洛,放眼天下,谁敢与之争锋,天下不被我家主公所得,又有何人能得?”

    ---------------------------------

    大年初二,过年不断更,求收藏,求推荐,小丑拜谢诸君。。。。。。
幕府将军本纪 第一卷 觉醒之章 第九十一章 军师正信
    当氏宗说完之后,本多正信已然愣在当场,此刻他已经彻底被氏宗这一番话所震撼了,先不说高山大人从哪里得到这样详尽的情报,光是这份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就不是他所能比拟的。

    在遇见高山大人之前,本多正信总是认为,自己对天下大事已经了然于胸,每当他获得新情报后,都会加以分析,经过他多年总结,觉得只有武田或者毛利家最有可能获得天下,所以他也曾和松平元康提过,放弃织田而交好武田,借此共分远、骏二国,可松平元康又怎么会重视他这个下级武士所提的建议。不过今天听高山大人一席话后,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天下大势虽然看似虚无缥缈,不切实际,可本多正信却深知,如果能紧跟大势的话,不但能够保住家名,而且还能谋求发展,可一旦站错了队,那就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紧紧跟随高山大人,以振家名。

    别说他了,就连高山氏宗在说完这些之后,都开始激动起来,虽然他早就知道天下大势会照此发展下去,但一想到十几年之后,信长真能如他所说,到时自己恐怕也最少能拥有一国而成为实实在在的大名吧。

    氏宗与本多正信对视一眼之后,两人相视而笑。本多正信乃是明事理之人,又加上刚才有约定在先,所以也不再做作,连忙起身上前,跪倒在地,行礼说道:“本多正信感主公礼遇之恩,愿向主公效忠。”

    氏宗见本多正信愿意投效,心中大喜,本想直接就认命他为足轻大将,不过想到他之前并无名气,又无功劳,如果直接认命的话,恐其他家臣心生不满,所以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凭他的本事,以后想要立功的话,也并不困难。

    只听氏宗兴奋的开口说道:“好,我接受你的效忠,任命你为足轻头,年俸六十贯,并封你为军师,以后如有立功,另行封赏!”

    “属下多谢主公。”本多正信听完也很高兴,虽然主公只认命他为足轻头,不过这可比在松平家当鹰匠强多了,要是自己继续呆在松平家的话,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足轻头的身份。

    再说这个军事头衔,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也不会增加任何俸禄,不过能获得这个头衔,说明主公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能力,这才是真正让他高兴的原因。

    本多正信想到,在松平家这十余年来,他的能力从来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如今得到主公赏识,他又怎么能不以死相报呢。

    蜂须贺正胜等三名家臣,怕主公遇到危险,所以一直在门外没有走远,他们听主公在屋内大声召唤,连忙走了进去。

    等众人坐定之后,氏宗开口介绍道:“诸位,此乃本家新进家臣本多正信,我已认命他为足轻头,并且封为军师。”

    当三名家臣听说主公话费这么大力气,只为招收眼前这名身体瘦弱,又毫无名气的武士当家臣,并且还让他成为军师总参军务,心中难免有些意见。

    氏宗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直接说道:“蜂须贺正胜,此次你功劳不小,若不是你的话,本家也不会得到本多正信这名人才,除赏钱百贯之外,以后每年年奉增加20贯,已昭此功。”别管真假,反正刚才氏宗是将蜂须贺正胜骂了一顿,免得他心中结下疙瘩所以才会有此封赏。

    蜂须贺正胜还再为主公封本多正信为军师的事情而感到不满,所以听到封赏后,只是没精打采的答道:“属下多谢主公赏赐。”

    氏宗见在坐家臣们心生不满,但却对此丝毫也不担心,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家臣们就会改变现在对其的看法,而本多正信现在缺少的知识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契机。

    既然已经将本多正信招到麾下,那么此次三河之行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只听氏宗说道:“既然上县城危机已解,我打算明日便率军返回尾张。”

    氏宗话音刚落,本多正信连忙说道:“主公,属下以为此时并不宜回军。”

    在做众人中,除了本多正信外,就数山内一丰身份最低,但他同时也是跟随氏宗时间最长的一个,在他眼中,主公算无遗策,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不管主公说什么,他都觉得是最可行的办法,其信任的程度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

    他本就瞧不上这名新进的家臣,本多正信不说话还好,这一说话,山内一丰可就不干了,还没等氏宗说话,山内一丰便火药味十足的说道:“主公决定的事情,你只要照着执行即可,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蜂须贺正胜听完,也不住点头,这些话也是他心中所想,虽说,他对主公的崇拜还到不了山内一丰的地步,不过,每每作战主公皆以少胜多,且伤亡不大,主公那从容的身影,已经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前田利家不愧有老好人的称号,又是正统武士出身,涵养高出两人不止一筹,虽然心中也非常赞同山内一丰的话,但却不会像蜂须贺正胜那样大大咧咧的表现出来。

    家臣们的各种表现,坐在主位之上的高山氏宗尽收眼底,不过却并不担心,如果本多正信连这点困难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他也就真是名不副实,浪得虚名了。氏宗到要看看他将如何服众。

    氏宗没有直接对山内一丰进行斥责,而是冲着本多正信淡淡的说道:“你说说看。”

    本多正信见家臣们对自己并不友好,甚至抱有敌意,所以也不敢大意,如果要是处理不好和其他家臣之间关系的话,恐怕自己的形象就要在主公心中大跌了。

    不过他虽然慎重,但也不会因此退缩,他有信心只要能让他指挥一次合战,就可以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

    本多正信相信,机会离他应该不会太远。想到这里,只听他开口说道:“敢问主公,可否接到织田大殿让您回军的命令?”

    氏宗摇了摇头说道:“主公交给我的命令是援助上乡城,现在上乡城之危已经解除,在此地多留无意,不知正信想到什么?不妨直说”

    本多正信见主公摇头,他继续说道:“既然大殿没有下达让主公回军的命令,属下以为,这可能是大殿觉得您此次出阵的功劳还不够,如果草率回军的话,大殿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中不免要对您的评价低上几分,还请主公三思。”

    --------------------------------------

    求收藏,求推荐,小丑拜谢诸君。。。。。。
幕府将军本纪 第一卷 觉醒之章 第九十二章 幡豆攻略
    氏宗听完本多正信的猜测之后,心中豁然开朗,本多正信说的很有道理,他太了解织田信长了。

    信长此人,常常是心里有话,却不明说,总喜欢让家臣们自己去揣摩,这个习惯在氏宗看来非常不好,有时候就是因为信长不说明,而耽误不少时间。

    氏宗想到,当初自己当犬山城城代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要不是自己见机快得话,别说半年,恐怕不当个三五年的城代是没希望回家了。

    而这次救援上乡城和上次及其相似,信长也是没有派来任何人传达命令,甚至连个指示都没有下达,他才不相信,信长对三河之事毫不知情呢。虽然信长没说不让自己回军,不过要是真回去,估计到时候信长一生气,没准还得把自己踢回三河。

    他不由得对本多正信高看了一眼,此人的战略眼光有些稀松平常,不过这揣摩上意的细腻心思,却非常人可比。他没有和信长接触过,就能想通其中关节,还真是不简单,要是用好了,可比向之前那样闷头傻干强多了。

    想到这里,只听氏宗开口说道:“正信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如果不回尾张,现在又该何往?”

    “主公,属下在之前便已经听说,本证寺空誓率众盘踞在幡豆郡西尾城内,本证寺空誓的影响力虽然不如本愿寺那般强大,但在东海道地区,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如果能将其讨取的话,那么西三河一向一揆就会群龙无首,光靠上宫一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而本证寺空誓一死,恐怕就连东三河也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距离平定一向一揆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证寺空誓?这个名字氏宗还是有些印象的,虽然历史上对他的介绍不过是只言片语,不过这个时代中,能上正传的贼秃,又能有几人,既然他能被后人记住,说明其声望极大,如果要是真能将其讨取的话,想必就可以满足信长的胃口了。

    氏宗心想,反正已经烧了本证寺,有了恶名,就算多杀几个贼秃又有什么关系。不过氏宗又想到,幡豆郡可不是自家的后花园,想去就去,想来就来,那里一直便是一向宗的领地,如果自己贸然闯入的话,万一遇到危险那就有些不值了。

    “本家军势不过三百人,又何以击败本证寺空誓,并将其讨取呢?”氏宗疑惑的开口问道。

    本多正信见主公发问,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呵呵,主公不必担心,自从主公将本证寺焚毁之后,在碧海与幡豆两郡的一向一揆军势,超过八成皆已东投,本证寺空誓麾下军势数量绝不会超过一千五百,凭借主公之精锐,属下有信心将其击败。”

    氏宗见本多正信信心十足,也不再多说,要是真能为织田家夺下幡豆郡的话,不但可以增加自身的功劳,而且还能借此削弱松平家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只听氏宗痛快的说道:“好,正信说的有理,明日清晨,诸位随我出阵,直取西尾城。”

    **********************

    第二日天色刚一放亮,氏宗便与毛利良胜告别,毛利良胜有心派些军势助氏宗作战,不过却被氏宗婉转的拒绝了,在氏宗看来毛利良胜麾下的那些军势,虽然也是通过兵农分离挑选出来的精锐,不过和自己所率的三百军势相比,那就相差太远了,就算带上这些人,到时候他们也只有添乱的份。而且虽说现在碧海郡内的一向一揆势力已经被平定,不过谁晓得上宫寺会不会突然来袭,所以还是让他继续守城好了。

    碧海郡之南便是幡豆郡,两郡紧紧相连,而西尾城作为幡豆郡内第一重镇,虽然城高池深,但却是一座平城。

    氏宗率领三百军势,在向西尾城进发的路上,开口说道:“正信,你既然提出进攻西尾城,那可有夺城之策?”

    只见本多正信成竹在胸的说道:“回主公,夺城之策已在属下胸中,但恐中家臣对属下颇有微词,而不肯用命。”

    氏宗本就有意要提升本多正信在家中的威信,同时也想看看其本领到底如何,他可是知道,日本战国时期,基本上有七成的武士虽然名声很响,不过其能力都被夸大了,而本多正信更是被世人称为松平家的智囊袋,如果要是名副其实的话,氏宗也打算逐渐放些权利给他,省的自己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的。

    想到这里,只听氏宗说道:“此事你不必担心,本次做战由你全权指挥,若有不听号令这,用此刀斩之。”氏宗说完,便将腰间村正交到本多正信手中。

    本多正信在行礼接过村正之后,热泪盈眶的说道:“主公请放心,属下必攻下西尾城,讨取本证寺空誓,以报主公大恩。”

    家臣们见主公将本次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本多正信,在无可奈何的同时,心生怨恨,他们下定决心,如果这个叫做本多正信的小子,敢胡乱指挥的话,就算拼着主公责罚,也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离西尾城还有两里的距离时,本多正信命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