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政大明-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俊臣一脸感动,仿佛快哭了出来一般,略有颤声的说道:“陛下您如此为臣考虑,臣既是惶恐、又是感激……”



  不得不说,赵俊臣沉浮宦海这么长时间,演技已是磨练了出来,此时他脸上的感动神情,任谁也挑不出瑕疵。



  而德庆皇帝轻轻一笑后,又挥手道:“不仅如此,朕知道你在扬州有许多亲族,到了扬州之后不免会有许多应酬……嗯,朕这次会在扬州停留七八日时间,行程并不仓促,所以朕也给你放一个长假,让你在这段时间里自由行动,就不必刻意陪朕了,若是朕有事找你,也会提前一日派人给你传旨,让你有时间准备。”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又说道:“此外,朕当初给你的承诺依然有效。你可以在赵家挑选一些年轻子弟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名额不限,也可以在赵家之中挑选一位品貌不错的女子送入宫中,朕会给她一个位份,这些都算是给你的恩典,你在扬州这段时间也抓紧办好,不要耽搁了。”



  显然,赵俊臣在南巡期间的表现让德庆皇帝十分满意,所以德庆皇帝的恩典也是接连不断。



  事实上,德庆皇帝的这些提议,也非常符合赵俊臣的心意。



  赵俊臣难得来扬州一次,确实有不少事情要办,挑选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选择合适的赵家女子进入后宫,并趁机整顿扬州赵家的风气等等,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赵俊臣提前派苏西卿来到扬州,除了让苏西卿帮着扬州赵家准备迎驾事宜之外,也是想利用苏西卿的人脉,在江南尤其是绍兴等地寻找一批有才干的师爷,为赵俊臣组建幕僚团队,这件事情十分重要,也需要赵俊臣亲自过问;还有,扬州是巨贾云集之地,是徽商的大本营之一,赵俊臣也想要借着这次机会拉拢收买徽商势力,为自己下一步计划奠定基础。



  这些事情,皆是十分重要、关系长远,也要耗费不少心思,若是赵俊臣办事之余,还需要在德庆皇帝身边伴驾,难免会分心劳神、顾此失彼,也难免会事倍功半、难达期望,所以就算是德庆皇帝不说,赵俊臣也会主动向德庆皇帝请假的。



  不过,如今德庆皇帝既然是主动开口了,赵俊臣心中暗喜之余,脸上却是一副为难的表情,缓缓道:“陛下,臣还是想陪在您身边、为您分忧,让其他人照顾陛下,臣不大放心……”



  德庆皇帝笑道:“朕知道你舍不得朕,但你难得回扬州老家一趟,总不能光顾着陪朕吧?放心好了,只是几天而已,不碍事的……更何况,你是扬州人,也熟悉扬州,等你忙完了自己亲族的事情,朕还是会找你伴驾、为朕当导游的。”



  赵俊臣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臣遵旨就是了。”



  *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兴致勃勃的与赵俊臣闲谈了一些关于扬州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赵俊臣虽然名义上是扬州人,但实际上对扬州并不熟悉,好在南巡前他曾专门读过一些相关书籍,所以也算是对答如流、不露破绽。



  没过多久,一名礼部官员来到两人身后,提醒道:“陛下,马上就要达到扬州了,扬州的地方官员与乡绅耆老皆是在扬州码头等着您的圣驾,还请您稍稍准备一下。”



  听到提醒,德庆皇帝与赵俊臣同时抬头眺望,只见河道尽头处,扬州码头已是遥遥可见,依照船队的速度,大约再有一炷香的时间就会到达。



  眼见扬州就要到了,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兴奋之色、兴致也愈加高涨,而赵俊臣则垂下了头,眼神不住波动着,满是谋划与深思。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归乡”(下)。
  ……



  ……



  就像礼部官员所禀报的那样,扬州境内的各界人士,此时齐聚在扬州码头,正恭候着德庆皇帝的驾临。



  天子驾临扬州,这不仅是一件的大事,更还蕴含着无数的机遇,不论是官员、百姓,又或者商贾、书生,若是能够抓住机会、获得帝王垂青,说不定就可以鲤鱼跃龙门,所得到的好处足以抵上数十年的辛苦经营。



  当然,德庆皇帝的身份太过于尊贵,寻常人等很难接近,但除了德庆皇帝之外,这次南巡还有不少重要人物伴驾,比如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户部尚书赵俊臣等等,在许多投机者眼中,这些人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对于德庆皇帝驾临的事情,扬州各界皆是有些兴奋,在等待之余,也皆是议论纷纷,打探着周围人的想法与计划。



  不过,众人在议论的时候,所提及最多的人物,除了德庆皇帝之外,竟然不是首辅周尚景,也不是阁老沈常茂,而是户部侍郎赵俊臣!



  这除了赵俊臣本身就是扬州人士之外,也是因为赵俊臣前段时间主持了“四川盐务改革”的事情,并且引晋商入川、开发川盐,这件事到目前为止虽然还只是起步阶段,但它对于徽浙盐商的深远影响,却完全不可忽视。



  在南直隶的徽浙等地,巨贾富商们大都是以贩运私盐为主要的盈利手段,因为私盐的价格只有官盐一半的缘故,明朝的百姓们也大都是以购买私盐为主,所以徽浙盐商们也皆是赚的满钵满盆。



  然而,一旦川盐得到发开,那么官盐的产量就必然会大幅增长,价格也很可能会降低许多,到了那个时候,其他不说,徽浙盐商们至少会失去云贵、陕甘、山西等地的市场,甚至连湖广、两广等地的销售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盈利预计会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从这方面来讲,徽浙盐商们是十分愤恨赵俊臣的,奈何赵俊臣的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又得到了晋商们的鼎力支持,这样一来,徽浙盐商们根本没办法影响到赵俊臣,而赵俊臣也完全不必担心徽浙盐商们的愤恨与报复。



  商人们都是现实生物,既然无法影响到赵俊臣,那就与赵俊臣合作吧,既然“川盐改革”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那就参与进去,或许还可以多少挽回一些损失——这就是徽浙盐商们的最终决定。



  当然,除了赵俊臣之外,徽浙盐商们也会极力争取德庆皇帝、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等人的支持,不过赵俊臣身为户部尚书,而且“川盐改革”的事情也一直是赵俊臣在具体负责,所以对于徽浙商人而言,赵俊臣的存在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徽浙盐商们一直在讨论着这件事情,考虑着接下来应该如何讨好与收买赵俊臣、获取赵俊臣的支持,让徽浙商人们也参与到“川盐改革”的事务之中,最终从川盐中分一杯羹,也多少挽回一些损失。



  这大约就是徽浙商人们目前最关心的事情了。



  在扬州,各界人士或多或少都与徽浙盐商有关联,看到盐商们都在讨论着赵俊臣的事情,于是也皆是跟风,纷纷谈论着关于赵俊臣的种种传闻,这样一来,赵俊臣还未出现,但风头已然压过了首辅周尚景与阁老沈常茂等人。



  *



  作为扬州的乡绅代表,扬州赵家的家主赵德清此时也站在迎驾队伍之中,静静的等待着德庆皇帝的驾临。



  因为赵俊臣与赵德清的关系,扬州官府在安排迎驾事宜的时候,对于赵德清也格外的重视。



  此时,赵德清在迎驾队伍中的站位颇是靠前,位列第四排中间,站在赵德清前面的人除了朝廷官员之外,也只有几位致仕还乡的老臣、三位扬州境内的知名大儒、以及两位旧勋贵胄,由此可知这段时间以来赵德清在扬州境内的地位蹿升之快。



  要知道,若是没有赵俊臣的话,根本轮不上赵德清担任扬州的乡绅代表,更不要说站位如此靠前了。



  此时,赵德清站在迎驾队伍之中,感受着周围人的注目与尊重,不免有些得意洋洋。



  不过,得意之余,赵德清心中也有些犹豫与烦恼。



  让赵德清感到烦恼的,并不是其他人,正是赵俊臣派到扬州“辅佐”自己的那两位师爷——苏西卿与肖文轩!



  这两人自从来到扬州之后,仗着有赵俊臣撑腰,竟是反客为主,完全不给赵德清任何面子,指手画脚、屡屡干涉,不仅逼迫扬州赵家捐出一大笔银子修桥铺路、救济穷人,还强迫扬州赵家的族人们将近段时间“廉价购买”的一些田地全部归还原主,一时间扬州赵家内部到处是不满的声音。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赵德清也可以理解,毕竟德庆皇帝马上就要驾临了,一些门面功夫总是要做的,捐出去的银子总能赚回来、还回去的土地等德庆皇帝离开扬州之后也有办法再拿到手,看在赵俊臣的面子上,赵德清也不会多说什么,忍一忍就是了。



  然而,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插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连挑选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的事情竟然也要过问,并且亲自面试了每一位适龄的赵家子弟,完全不顾及赵德清以及赵家耆老们的意见——期间,赵德清曾想把自己的小儿子安排进入国子监,借机谋取一个好前程,然而苏西卿与肖文轩在面试了赵德清的小儿子之后,竟然说赵德清的小儿子“才学与品行皆是不足”,根本不应该占用国子监的名额!



  这样一来,不仅仅只是家族的利益,连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受到了损失,赵德清又如何可以容忍?



  在赵德清看来,苏西卿与肖文轩毕竟是外姓人,就算他们是赵俊臣的亲信,就算赵俊臣其实并不怎么待见扬州赵家,但赵家内部的事情,也绝不应该由这两个外姓人指手画脚!



  所以,此时的赵德清心中有些拿不定注意,不知道在赵俊臣出现之后,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赵俊臣面前告苏西卿与肖文轩一状。



  而就在赵德清犹豫的时候,突然有一人来到赵德清的身后,向赵德清说道:“赵兄,我前几日的提议,您考虑的如何了?”



  听到询问声,赵德清不由一愣,转头一看,却见到一位身穿锦衣的富态老者站在自己身后,一双精明世故的眼睛不住的打量着自己。



  这位锦衣老者名叫林云璞,是扬州盐商总会的会长,不仅是财大气粗之辈,更是扬州盐商的魁首人物,与南直隶官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量极大。



  赵家在扬州虽然也是大族,但在赵俊臣出现之前,赵德清在扬州的地位却完全不能与林云璞相提并论,无论是财力还是人脉,都相差极远。



  不过,扬州赵家如今有了赵俊臣作为靠山,赵德清也终于可以与林云璞平起平坐了。



  事实上,就在两天之前,林云璞突然拜访了赵德清,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提议——林云璞邀请赵德清加入扬州盐商总会,并帮助扬州赵家参与进入私盐生意,而赵德清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将林云璞引见给赵俊臣罢了。



  私盐生意有多大的油水,赵德清自然是十分清楚,当场就想要答应下来,然后却被苏西卿阻止了,按照苏西卿的说法,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赵德清应该征询赵俊臣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因为苏西卿搬出了赵俊臣,所以赵德清也不免有些犹豫,对于林云璞的“好意提携”也迟迟无法回应——这也是赵德清讨厌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另一个原因!



  此时,听到林云璞的询问,赵德清依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说道:“林老板的邀请,赵某十分感激,只是赵某也知道盐商生意需要不少本金,更需要不少门路,然而这些赵某还没有准备好,所以……”



  听到赵德清的推搪,林云璞却十分的豪气,道:“关于这些,赵兄完全不必担心,林某手中还有一些闲钱,赵兄若是缺少本金,以咱们的交情完全可以周转一二,至于门路嘛……哈哈,更无须赵兄费心,林某的门路就是赵兄的门路,咱们一同做生意,又何必担心什么?”



  林云璞给的好处越来越大,赵德清原本就不坚定的心思也越来越动摇。



  最终,赵德清一咬牙,点头道:“既然如此,赵某就多谢林老板的提携了!还请林老板放心,等赵尚书来到扬州之后,我一定为你引见!”



  与此同时,赵德清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等赵俊臣来到扬州之后,他就抢先一步向赵俊臣告状,在赵俊臣面前打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的小报告——赵家的事情,终究还要赵家人自己做决定,否则诺大的好处就要拱手让人了!



  而就在赵德清下定决心的同时,迎驾队伍突然产生了一阵骚动,并有人大声呼喊道:“陛下的龙船到了!陛下的龙船到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赵家祖宅(上)。
  ……



  ……



  在万众瞩目之下,龙船缓缓停靠在扬州码头。



  然后,又在山呼万岁的声浪中,德庆皇帝率领着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以及户部尚书赵俊臣三人,缓缓踏上了扬州的土地。



  迎驾的流程早已经安排好了,所有人都好似提线木偶一般按着规矩行事,虽然庄严且隆重,但也是平淡无奇。



  然而,因为赵俊臣一直跟在德庆皇帝身后的缘故,这般情况落入一些有心人的眼中,却让平静的局势下产生了些许波澜。



  国人向来喜欢揣测,尤其是在官场之上,官员们的前后站位、名字排列、出场顺序,总是有着极大的讲究,一旦稍有变动,就会引来无数的猜测与议论。



  按道理来讲,德庆皇帝驾临扬州的时候,有资格跟在德庆皇帝身后、与德庆皇帝一同接受欢迎的朝廷官员,只有内阁里的几位阁老而已,但这一次赵俊臣竟然也加入了其中,并且与首辅周尚景、阁老沈常茂这样的核心重臣并肩齐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