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姐-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他也看出来了,漕运白粮那一块硬生生叫郑大给分了去,连带着利润也薄了不少,要不然,他也不至于这次那么为难年家船帮呀,实在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手下兄弟的利润太少啊。这么下去,手下的兄弟也得散,倒不如合了算了。

“嗯,这也是个法子,反正漕上的利益这么大,他郑家一家也吃不下摊的,这事其实是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这是个法子,想那郑大必然会同意,另外,你再找两个年轻貌美的灶娘,分别给郑大郑六郎送去。”那卢有财道。

“送灶娘,这不好吧,郑大敬重他娘子的很,送灶娘会不会弄巧成拙啊,再说了,郑六郎那边可有一个了不得的未婚妻,因着守孝没有成亲呢。”说到这里,铁九郎又一拍额头:“对了,郑家还在守孝呢,这时候送灶娘去不合适吧?”

“守孝个屁,真守孝他家老二还能干杀猪的行当?他们还能上上下下的跑漕?对咱们讨生活的的家来说,守孝九个月那是顶了天了,又不是江淮,陇右那帮世家子,人家是要刷名望,咱们却是讨生活。”卢有财说着又接着道:“你放心的送,郑大那里虽然敬重他娘子,可他那一支,单门独丁,那铁牛虽然成亲了,至今还未有一子呢,其他两房俱是四子在开枝散叶,郑大能没个想法?而郑六郎那里就更别说了,刚刚得志的少年郎,最消受不住的就是女人的痴缠。”

听着自家舅舅的话,铁九郎那心思却又琢磨开了,自那日早晨,见到李月姐卖豆腐,他那心便直痒痒的,本想着等跑漕回来,就把那娘子找出来弄到家里养着,没成想,一回来又碰上那女子,竟是个不一般的女子,一番斗漕下来他那心里竟是再也放不下了,可眼看着这女子却没他的份啊,每想着郑六郎,铁九郎就别提多糟心,眼睛都瞪的血红的了,送个灶娘也好,那李月姐可不是省油的灯,若是郑六郎没把持住真收了那灶娘的话,那李月姐怕是不会轻饶那对狗男女的,他这些日子可找人打听了,郑六郎怕李月姐怕的很,那跟着郑家混的人谁不知道,郑六娘是个怕老婆的,到时候就有的他受了,最好李月姐一脚把郑六郎给蹬了,到时就该他铁九抱得美人归了。

想着,铁九郎倒是来劲了,冲着卢有财道:“我现在就去找几个妈妈物色,定要选那能迷得男人神魂颠倒的尤物。”说完,就兴冲冲的离开了。

………………………

下午还有一更

第一百八十九章 这都什么事儿

大中午的,李月姐正在院子里晒被子,拿着棍子,用劲的拍着着绵被,将绵被拍的更松软,那晚上盖着更舒坦。

正拍着,就听到门外有人敲门。

“谁啊?”李月姐问了一句。

“开门,是我们。”门外的男声李月姐听着有些耳熟,只是却想不起来,墨易和墨风都不在,月娇月娥针线,家里三个女人,李月姐自不会随便开门,便又问:“你们是谁?”

“我,二王府的三贵,还有二王爷。”门外的声音急急的道。

三贵,二王府的管事,还有二王爷?李月姐一听,那手上的棍子就叭的一声掉在了地上,他们怎么到她家里来了?也不及多想,李月姐连忙去开门。

门外,果然是朱二爷,三贵跟在边上,他们后面还跟着几个随从和妇人。

“愣什么?还不快请我们进去。”那三贵看着李月姐有些傻愣的,便没好气的道。

“是,二王爷,三贵管事,快请进屋。”李月姐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将人引进了屋里,又将月娇月娥赶进了屋里,然后忙活着给几个泡茶,端点心。最后才垂手站在一侧,心里却在猜测着,这两位大爷跑她家里来干什么?

“如今快年底了,皇上掂记着当初柳洼的灾民,着我来看看如今安顿的怎么样,之前,我在屯子里转了一圈了,各家都在养猪养鸡还有养鱼,活的都鲜泛的很,我随意打听了一下,说是由郑家出的小仔子,分发给大家养的,养成了郑家负责收购,听说这主意是你出的,便是那养殖技术也是你教的?”大家坐定,二王爷才语气平淡的问李月姐。

“回二王爷。这主意也不算是我一人出的,主要当初郑二婶子讨生活,却没有猪源,再加上大家伙儿要找个营生,这才琢磨出来的。”李月姐在一边恭声的道,就把当初郑屠家猪源事情说了一遍。又道:“至于养殖技术,那也不是我的本事,是曾住在我家的田阿婆,她家世代农桑,更有家传的田氏农经。传予了小女子,小女子也是借花献佛。”

“哦,田氏农经?予我瞧瞧。”二王爷眯着眼道。

“二王爷稍待。我就去取来。”李月姐说着,就转身回屋,取了田氏农经,那二王爷接过翻了翻,不一会儿就看到书里关于稻田养鱼的事情,又问:“这么说,你家原来稻田养鱼的技术也是从这书里学来的。”

“正是。”李月姐回道。

朱二略略点了点头,便专心的看起书来。一边还时不时的咪着茶水。倒象是这一趟专门来的,李月姐疑惑的看了看一边的三贵管事。

那三贵便走到李月姐身边低语:“李姑娘,王爷一路过来查访。这肚子怕是有些饿了,你这有什么新鲜的食材,带我去瞧瞧。”

“哎。”李月姐连忙点头。然后带了那三贵去了厨房,早上摘的青脆欲滴的豆角,油青菜,再加上大白萝卜,十月萝卜小人参,这时候的萝卜炖排骨,那味儿鲜着呢,还有一小篮子的大麦菇,现今正是种麦的季节,也正是大麦菇出的时候,这可是时鲜玩意儿,那三贵看的一脸高兴:“李姑娘,就烧个炒豆角,豆腐油青菜,再来一盘麦菇酱,最后炖一锅萝卜骨头汤,我看你家后院还有鸡,再炖一只鸡,就这些,将就一下成了,务必一定要精细。”

“我省得。”李月姐点头,便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那三贵的转了一圈便出去,没一会儿,又进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妇人,一进门就招呼着李月姐:“李姑娘,有什么活儿,你指挥。”

说话时却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恭敬。

“四娘……你怎么在这里?”李月姐这才看清她,却是曾经仓成家的灶娘王四娘,之前,她是看到这妇人跟在二王爷身后进来的,可那会儿,她一门心思的都在应付二王爷的上面,哪里能注意到一直低垂着脑袋的仆从身上。

“我从仓家出来,因着空廒案的事情就一直留在京里,后来案子结了,我也无处可去,因着我还有两手烧菜的技术,二王爷就把我留在厨房里做厨娘。”那王四娘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李月姐点头,这王四娘也是命运多桀之人,最先跟着老王姓富家子,最后受了牵连,落得被官卖的命运,后来跟了仓成,又不为仓婆娘所容,吃足了苦头,最后算是借着空廒案脱身,如今却成了二王府里的厨娘,那一般人倒是轻易不敢欺负了。

于是,接下来,两人也不多话,齐心协力的,没一会儿,就烧好了几个菜,舀了白米饭送到堂前。

这时,二王爷才放下书,将书递给李月姐:“嗯,江淮那边,在农桑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你好生收着吧,一生将受用无穷。”

“小女子知道了。”李月姐点头,收好书,一边自有下人侍伺着王爷吃饭。

吃过饭,李月姐又去烧了热水,一翻忙乱下来,又冲了茶水端上。

“郑典那差事当的怎么样?”这时,二王爷又问那三贵。

“还挺不错,他刚刚当衙,手下的刀笔吏难免不服他,他也不急,先放了几个最领头人的假,那几个领头的书办便煽动其他的人,一个个也跟着请病假了,如今若大的监督公署就他一个人,他每天也不急,就把过去的记录档案什么的天天堆在自己的案桌前,一点一点的慢慢看,别的什么事也不管,大印更是不盖一个,如今是他不急,别的人急啊,许多事情没有监督公署的紫花大印,那就不算完,坐粮厅的江主官这两天急的嘴冒泡,先是把郑大人叫去熊了一顿,可郑大人委屈啊,说手下没有干事的人,江主官哪里不晓得那些刀笔吏打的算盘,这会儿他也火了,觉得这些个刀笔吏不识相。干脆的又从坐粮厅临时抽了几个书办进了监督公署,如今是那些个刀笔吏急,纷纷的找人想回去,可郑大人说了,让他们安心养病,衙里的事不用他们操心。”

那三贵说着。一脸笑咪咪的道:“郑大人的手段还是不错的。”

“不过是小道罢了,终究还要事儿干的漂亮。”一边二王爷道。

“那是。”那三贵的点点头。

二王爷这时站了起来,在院子里转悠着,而那三贵却把李月姐叫到一边,然后一挥手。王四娘就同一个青葱小娘站了出来,跪在李月姐面前。

李月姐发愣呢,这干什么?随后那三贵便道:“李姑娘。郑大人如今出来当差,他家里那一摊子事情,没个人帮着操持不成,前段时间,郑典跟王爷求了,说他身边没个贴心人帮衬,又说李姑娘你岁数大了,拖不得。该及早迎娶你进门,事急从权,再加上郑典不是长子长孙。这孝期有个一年也说的过去,而及早成亲也算是完成老太生前的心愿,所以。王爷就答应了郑大人,你这婚期怕是近了,这要嫁人了,身边没两个人不行,因此王爷给你挑了两个人,这个王四娘,她当年是牵涉进空廒案的,你们也相识,她如今带着一个孩上,手上一手灶上的活相当不错,以后你们成亲,身边也要使唤的人的,给你搭把手不错,还有这位青蝉姑娘,她的父亲曾是京城富西仓的仓场御史,因牵涉了空廒案下的大牢,她也受了牵连,后来是王爷见着可怜,收留下来的,对仓场的一些东西熟的很,而她的母亲是曾经淮帮大当家的女儿,对漕帮的一些东西也熟,还有各家夫人们的一些小手段也瞒不过她的,留给你,也能助上一臂之力,今后,若有时机,你给她一个名份就行。”

这什么意思?

李月姐此时那脑袋子就轰的一声炸开了,先是想着,难怪那天郑典的醉话里说着成亲的事情,接着就傻傻的看着面前跪着的那个眉目如画的女子,那女子约十六七岁,青葱水嫩似的一个小娘,这会儿跟那王四娘一起,低垂着脑袋,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听话听音,那三贵虽然口口声声的说,这两人是给她的,可显然那青蝉姑娘却是为郑典准备的。

好一会儿,李月姐才回过神来,嘴角不由的翘起,眼角也起了一丝的怒意,这都什么事情,还没成亲呢,就开始往郑典屋里塞人,想着,当年,年把头跟年娘子在山场上活的多自在,这一到了通州,刚攀上三王府,便叫三王府在屋里塞了人,将整个家弄的乌烟瘴气的。

想到这里,她打定主意,不管如何,从她这边塞人,她过不去,于是便咬着牙道:“谢谢王爷和三贵管事的好意,只是人我不能收。”

“为什么?”这时,响起的却是二王爷冷冷的声音。

李月姐看着二王爷那冷脸,也不由的吞口水,只是这时候她不能退啊,于是便颤抖着音道:“如果王爷是把人送给我的,我李家只是农户人家,我李月姐只不过是一个农家女,用不起王府的丫头,而如果王爷是要送给郑典的,那就不能送我这里来,我跟郑典毕竟没有成亲,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替他做主。”

“李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可莫辜负了王爷的一番好意。”那三贵的看着自家王爷的冷脸,不由的着急的冲着李月姐道。

李月姐此时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就是跪着,不管你们怎么认为,总之她不收。

“大姐……”屋里月娥月娇不清楚出了什么事情,只见到自家大姐着,也跑出来跟着跪到一起。

二王爷深深的看了李月姐一眼,冷冷的道:“那女诫都读狗肚子身上去了,走吧。”说着,就转身离开。

“你呀,不识抬举。”那三贵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瞪了李月姐一眼,然后带着随从急急地跟着。

………………………………

第一百九十章 头大的郑典

二王爷走后,李月姐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只是那心却有些惶惶的,总有点七上八下的感觉。

“大姐,怎么回事啊?”那月娥月娇看着李月姐脸色不太好,一脸着急的问道。

“没事,你们回屋去吧,让大姐静静。”李月姐挥了挥手,然后就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想着心事。

李月姐不是没心没肺,她倒是明白,这次二王爷确实是一片好心,当然,不是对她,是对郑典,那青蝉姑娘父亲既曾经是仓场御史,母亲又是漕帮出身,对仓场和漕帮的事情显然是熟得不能再熟的熟手,又是二王爷府出身,而如今,通州仓场一块水深着呢,若有那青蝉姑娘鼎力相助,郑典当差便能事半功倍。

而且,二王爷没有直接把人送给郑典,反而送给自己,倒也是为自己着想,以后这青蝉姑娘就拿捏在自己手上,她再怎么也跃不过自己,所以,那三贵才说她不识抬举。

只是这样的好心,李月姐没法子接受。

“月姐儿,坐在这里干什么呢,门也不关。”这时,李婆子从外面进来,昨天,郑家大媳妇儿火烧眉毛似的去找她了,跟她商量着李月姐和郑典的婚事,说是郑典的意思,想及早迎娶李月姐,而郑大也是这个意思,如今郑典当差了,总有些人情来往什么的,而这些事情,他们并不太好插手。

而这也正合了李婆子的心思,如今,这大孙女,李婆子是操心死了,你说这都快21了,还没有成亲,背地里招惹多少闲话。

因此,听了郑大媳妇的意思,李婆子便来找李月姐了。跟她说说,然后商量个好日子,把事情办了。

“哦,没什么。阿奶坐。”李月姐回道。连忙起身,给自家阿奶搬凳子,又拿点心。倒茶水。

“大丫头,那郑家大娘子昨儿个跟我说了,想赶着年末,把你和郑典的婚事办了,你看怎么样?”李婆子坐下冲着李月姐道。脸上倒是有难得的喜色,自家这大孙女儿这几年很不容易啊,如今总算是能安定下来了。

郑家怎么一下子又这么急了。李月姐想着,这时却又拧着眉头,不说话。

“怎么了,大丫头,是不是那郑典起花花肠子了。”李婆子立刻瞪了眼,自家的大丫头,自己了解,这明显是在犹豫。

李月姐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