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只是淡淡说道:“是啊,区区一个秀才,这满院子的也都是区区一个秀才,朝廷中百官也曾经都是区区一个秀才,才华又岂能只看这暂时的功名?改诗却是我孟浪,但秀才不能改诗?”
林正改的也只是一个不算有名的诗,作者早就不可考,若他敢改名篇名句,那不管改得好不好,他没名气都得受到抨击。但是无名之诗,时常学院中的先生也会拿来让学生尝试着改一改,能不能改得更好,以此来锻炼诗才。
林正的话虽然说得有理,宋成文也不占理,但巴结宋成文的人多,倒是有不少人赞成宋成文的一番话。
林正见此,本不想反驳,哪知这时赵宇洵出声。
“刚刚学政都说了,改诗改得好也是才华。不过我看,还是宋表弟自己做的,更见心意。”
见是赵宇洵出声,话中虽是夸奖自己,但也有些息事宁人的意思在里面,宋成文皱了皱眉头,倒是想起这个林正是自己未来大舅子的挚友。
他和赵冉的婚事还在商定之中,赵宇洵让自己不计较,自己硬要说那林正不对实在显得小气,到不如就这样算了。
宋成文道:“没想到表哥居然这么看好我,成文定然不负所望,下次乡试再争一番。”
一场即将小小爆发的矛盾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化去,林正和赵宇洵都不愿意多待,便先走了。
路上,林正与赵宇洵聊天:“我知道宋成文是你表弟,但是这倒是头一次听他叫你表哥。”
“他自然是不想叫的,以后他估计要叫我大舅子了,他和我二妹正在议亲。我嫡母想来是疼亲生的,二妹的婚事千般关照,可怜我那三妹,要我这哥哥操心。”
林正笑了笑,道:“你这番心可不会白操。那宋成文气量太小,你不对你嫡母说几句?”
“我嫡母哪信我的话?再说,宋成文年纪也不大,现在心高气傲也是应该,以后说不定遇了挫折,知道天大地大,这心胸也自然就会放开。”
“你倒是想得开。”
“哪啊,你以为我喜欢宋成文叫我大舅子?实在是说不上话,这不,我三妹我不就想到了你吗?”
……
两人相谈甚欢,倒像是真把婚事定下来了一样。
=============================分隔线=============================
林正回家,走到家门口,望着简陋的房屋,顿住脚。他不喜欢回家,先前借口院试常住在学院里。如今考上秀才,乡试还要过段时间,他自然也要回家住上些日子。
只是,这家是自己的家吗?
林正沉默一会,还是踏入家门。
房子很是简陋,正屋中间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绘制精美的佛像。
林正的母亲跪在佛像前数着念珠。
林正将赵宇洵说的事情对母亲说了一遍。
林母闭着眼睛,口里念着经,像是没听到一样。
林正在心中叹气,陪着在身边跪下来,也拜了几拜佛像。
他对母亲的反应已经习以为常。
林正是个穿越者。
他穿越的时候,这个身子已经有九岁了,已经是明白事情的年纪了。而因为是古代,穿越最初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原身的记忆,适应的不好,露出过不少的破绽。
母子连心,又是朝夕相处,儿子变了一个人,做母亲怎么会没有发现呢?
只是,这具身子溺水而亡,确确实实停过呼吸。自己穿越,才又活了过来。
在这个母亲看来,儿子可能已经去了,自己不过是个占了他儿子身子的鬼魂。虽然从来没有明说过,但是林正清楚她是知道自己不是她儿子的。
但是她看着用着她儿子身体的自己,又不忍心杀害,怕自己去了,她唯一的念想也消失了。为了自己,甚至把屋里唯一一尊佛像给打碎,怕驱了鬼,她的儿子会真的的消失。后来还是发现自己不怕什么神佛,又爱做些好事,便以为自己是个善鬼。
林正能理解对方的痛苦。
这些年林正和这位母亲的关系都很平淡,他有时候会汇报学业,有时候会拿自己赚的钱给她攒起来,敬字做到了,却无亲。他从未对她说过自己究竟是什么来历,只是尽力做好儿子的本分。无论如何,他占了这个身子,为人尽孝理所当然。
他看着佛像,佛祖仍然是一脸慈悲。
穿越之后,说林正不信漫天神佛是假的。
“等正儿娶了妻,您就会有孙子了。到时候也别总坐在佛像前,也多出去活动活动。”
拨动佛珠的声音瞬间停了下来。
林母愣愣的看着佛像。
“到时候就有孙儿了?”
林正答道:“是啊,是林家的血脉。”
他讨厌这传承血脉的说法,但这个时候,他又不得不以此安慰老人。
自己和她之间,因为穿越一事,母子关系总有隔阂。
若是生了孙子,也许这位老人就能好些。
林正继续说:“那女子是赵家的。先前她哥哥也来过我们家,您还记得吗?那是赵家的三小姐,我没见过,但听说脾气是很好的,而且大家出身,想来也不会差了。”
“赵家赵家。”林母念叨着,她也是听过的,赵家是附近最有名的大族了。
林正问:“您同意吗?”
林母抬起头:“赵家的小姐能娶进门自然是……”她看着林正的笑脸,逐渐销声。
“是什么?”林正问道。
林母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能娶赵家女是你的福气。”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早些娶妻生子,有了孙子,什么都不重要了。
林正放下心,用难得轻松打趣的口气,说道:“说不得,也是她的福气。”
见到母亲这样的反应,他想,或许他早几年成亲,这母亲也能多几年轻松。
不知那赵家女到底如何,只要不差,他也会好好待之。
第004章
兄长的话,赵容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她很明白,在她的婚事上,兄长和生母都没有什么发言权,真正有决定权的是父亲和嫡母。
父亲一向不管事,醉心风月,嫡母现在忙着二姐的婚事。赵容觉得还能拖一拖,至少拖到她找到合适的人选。
林正?这个名字她是记住了,却是放在一个不好的位置上。
一个农家子,虽有才学,但二十多岁考中院试,放在在整个赵家只能算中上,不是那种天纵之资。能考中举人就算着林正的运气,举人做官靠的不就是关系吗?若是和他成亲还要依靠自己,才能更上一步。
赵家重科举,耳语目染之下赵容也清楚了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院试的名次虽然重要,但是科举就是千军万马独木桥。便是院试头名要过乡试,再过会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科举之路一走就不知道多少年,要真正做上进士考取功名,非常困难。
就算那个林正运气好,只落榜一两次,十年内步入仕途。但是她呢?她在赵家啊,她的无数姐妹嫁的都是名门望族、青年才俊,自己不比她们差,何必委屈自己嫁一个有可能青云直上也有可能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呢?
她虽是庶女,但也是赵家的庶女,不是随随便便一个秀才便能娶的。
按道理,姐姐的婚事即将定下,她也要开始找新的如意郎君。
只是,她有些想努力一下,为了二表哥再努力一下。
她知道二姐对宋表哥没什么好感,要不是母亲劝着,也不想嫁。自己可以尝试一下,若是让二姐不嫁给表哥,自己这桩婚事还是有些希望的。
这些日子二姐正想着京城来的赵怡书赵怡画,估计不是想巴上去,就是嫉妒。这对姐妹是二房的,基本上不来三房走动,就算是二房也是只待在老太太那边。自己时常去看老太太倒是常见她们,与她们关系还好。
这几日她就带着二姐多去老太太那走动一下吧。老太太时常说赵怡书赵怡画的婚事,她就不信,听到了那对姐妹那么好的婚事,她那个自誉为出身高贵的二姐会看得上宋成文这门亲事。
恐怕只会羞于提起!
和赵容想得一样,听到了两姐妹定下的亲事都是百年名门的大族,世代都是在朝为官,赵冉果然不愿意提起宋成文。
只是宋成文这次是院试头名,怎么也会被人提起,赵容稍稍提醒一番,老太太就说到了宋成文的身世,她自然是不用顾虑什么的。一边说宋成文家里的确是差了些,一边又说这孩子的确是有些才华的,赵冉虽然是嫁低了些,但是以后宋成文中进士就能风光。
中进士……
赵容只对赵冉说,一般进士都是三十多岁算年轻,有些一辈子都中不了,赵容就动摇了,跑去和母亲说,不愿意嫁宋成文。
也不知是谁通风报信,嫡母居然一下子就查到了赵容身上,自以为手脚干净只能算是推波助澜的赵容被罚了禁足半月,当然名义上是绣嫁衣。
眼看着就要成功,突然功亏一篑,赵容有些不甘。
不过,她也已经不敢继续了。
真正惹恼了嫡母,她以后就遭殃了。
就这样,赵冉和宋成文的婚事定下来了。
因为与宋家的关系日益亲近,结亲之事定下,姑姑宋夫人来赵家的次数多了起来,偶尔会带上宋二郎。
赵容解了禁足后,记得要避嫌,有一次却被宋二郎堵住了。
那时望着表哥那张真诚但是透着几分无措的脸,赵容突然觉得悲哀。
二姐对大表哥完全没有感情,甚至不觉得大表哥好,自己稍一挑拨,她便露出几分不想嫁的心思。
只是自己做的太匆忙,被嫡母察觉,暗中警告了一番,然后二姐的这番心思又被嫡母压下去了。
而就为了二姐这可要可不要的婚事,自己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想要求得的婚事就这样毁了。
赵容只能勉强的笑道:“二表哥过来了啊,大表哥和二姐的婚事定下来了吧,听说过些日子就订婚,再过段时间就会成亲了,这又是亲上加亲。”
宋二郎的表情一下子就变得沮丧,他眼中有着几番挣扎,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口说些什么。
赵容明白他要讲的东西,笑着阻止:“到时候,我可不叫你表哥,直接叫哥哥了。姐夫的弟弟,似乎也能怎么叫。你小时候常来赵家,同辈几个哥哥,我与你关系最好,以前就想叫你一声哥哥了。”
哥哥和表哥不同。
赵容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已经不可能了。
曾经那些未明的情愫还是早早扔掉好了。
宋二郎呆住了,呐呐道:“哥哥吗?……如此也罢……”
说完便转身离开。
赵容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有丝丝痛感,脸上装出的笑容也散去了。
二表哥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缺点,这最大的一点,便是优容寡断,行事不够果决。自己已经看明白决心放下了,但是他还看不明白,非要等到自己拒绝,他才清楚。
如果二表哥不是这个性格,就算是大表哥要娶二姐,姑姑不会赞同自己和他的婚事。只要他敢,自己也会去搏上一搏。
可是没有如果。
二表哥他不会为自己反抗母亲,自己和他已经没有可能。
明确拒绝了表哥,但是赵容还是不免伤神了一阵子。等到她振奋精神决定好好再给自己挑一个如意郎君的时候,她发现家里热闹起来了。
姑姑频繁到自家做客,二姐赵冉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态度缓和了些。家中开始采买东西,用途还都是很明显的。
随之而来的,还有家仆态度上的变化。
赵家是大家,三房人口少,所以仆大欺主这种事情倒也没有,只是如果有主子授意冷落一下某人,他们自然也会去做。
赵容很明显就感觉到怠慢。以前自己和二姐的命令,仆人们都会完成,现在二姐的命令明显优于自己,有时候因为二姐那些仆役还会放下自己吩咐的事情。
赵容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自从二房青云直上,她得了老太太的疼爱之后,已经再没有发生了。
赵容查了一下,发现是王姨娘给自己找了个农家穷小子做结亲对象的消息传了出去。
她心里无名的愤怒,她怎么会看不出这是谁的手笔!
绝对是嫡母,这是在报复自己先前挑唆二姐的事情。
她挑的婚事,就算二姐不满意也容不了自己来挑唆。
生母王姨娘的那点心思,不知怎的就被她知道了,自然就借机传开。
赵容有点后悔,她年少无知时,时常仗着二房老太太的势明里暗里打压二姐,这才导致嫡母看自己不顺眼,根本不会愿意自己嫁得比二姐好,而且最好是大大的不如。
这样一来,自己就必须靠着娘家,必须在她面前伏低做小。
这样传传消息,有四五分真就行了,自己的婚事也就必然降一个档次。
赵容在族中的几个姐妹也听说了,暗地说一番是好的,有些直接当面提,眼里话里都是得意。你赵容不是族中最漂亮的吗?不是攀上了族里最大的二房老太太吗?怎么只能得这样的亲事?
赵容咬牙忍受,倒是也看清楚了那些人的真面目。
而一个劲说着要给她找好亲家的老太太,虽然也听到了这个传闻,但是说了几次,却无半点动作。
赵容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