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真谛: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学真谛: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有一个“色”,所以“色”又不异乎“空”。但是你更要注意,色、空二字,并不是说两样东西,乃是一样东西的两种说法。譬如波即是水,水即是波,离开水没有波,离开波也没有水。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其余行蕴、识蕴,照此例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乃是观自在菩萨教舍利子参透“色、空”秘诀。你们应该特别注意,讲到色、空两个字,各宗的说法很多。照儒家讲吧,《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之“道”,即指“空”而言;形而下之“器”,即指“色”而言。到了宋朝,周濂溪讲“无极太极阴阳”,其实“无极”即“空”,“阴阳”即“色”也。宋儒又喜欢讲“理气”,其实“理”即是“空”,“气”即是“色”,无非是用种种字面来说明宇宙间事事物物的“本体”和“现象”的两方面。此外,华严宗说理、事,佛家又有
  性宗、相宗,原来都是同色、空两字差不多的意思。若使我们融会贯通起来,儒家所说的“道”、“无极”、“理”,华严宗所说的“理”,性宗相宗的“性”,都是说明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平等的“本体”方面。至于儒家所说的“器”、“阴阳”、“气”,华严宗所说的“事”和性宗相宗的“相”,都是说明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差别的“现象”方面。性、相不二,理、事圆融,便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的意义。要是我们能参透“色、空”,那么,其他各宗各派的教义都容易明白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6)
于是观自在菩萨再将前面色、空的意义,发挥一番。
  舍利子呀,我前面和你说过,色空是不二的,所以我虽然照见五蕴诸色法一切皆空,可是我并不是灭却色等诸法而后才得真空,因为五蕴诸法的本体便是“真空”。虽然我们从表面看去,五蕴是有生有灭的,其实我们所看的是表面,不是实相。倘使从五蕴的实相(即本体)看去,五蕴本来没有生灭,所以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诸法”就是“五蕴”,“诸法实相”就是五蕴的实相。或者你又要问,五蕴诸法,虽然没有生灭,难道没有“垢净”?譬如凡夫的五蕴随着染缘,便应该叫做垢,圣人的五蕴随着净缘,便应该叫做净。要是这样说,那真错了。你要晓得圣人的五蕴固然是空相,凡夫的五蕴又何尝不是空相。既然都是空相,又何必分什么垢净呢?或者你又要说,此五蕴等法,虽然没有垢净,安知没有增减?凡夫迷,故烦恼增而智慧减;圣人悟,故烦恼减而智慧增。要是这样说,那么你又错了。须知道凡夫迷时亦只是这“诸法空相”,圣人悟时亦只是这“诸法空相”,哪里有什么增减呢?
  总而言之,因为我们的“心”取着于相,所以才有“生灭”、“垢净”、“增减”种种妄见;若使“心”不取着于“相”,那么,虽眼前万法森然,然而我们不取不着,自然不见有“生”相,也不见有“灭”相,也不见有“垢净”、“增减”之相。一体如,万法平等,这便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两句是说“五蕴空”。
  即说“真空实相”中无“五蕴”。无色,所以没有我相法相;无受想行识,所以没有我见法见。“无”字即是“空”字之意。
  【无眼耳鼻舌声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几句是说十八界空。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合为十八界。六根六尘又叫做“十二入”。第三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中间省却“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数句。盖举首尾以包括中间之意。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真空实相之中,不但没有五蕴,并且没有六根,乃至六尘、六识,一概没有之意。
  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叫做六根?“根”是能生之意,譬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叶花果等。吾人之六根,对着六尘,发生六识,所以叫做六根。六根所以说“无”者,因为我们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色身,是如幻如化,一切无有实性,所以附在这色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也是空的了,这是空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叫做六尘呢?“尘”字是染污之意,因为这六种东西同我们的六根接触之后,能使吾人发生贪着爱恋之心,而污染吾人之真性,所以叫做“六尘”。“尘”与“根”是相对的:色是眼根的对象,声是耳根的对象,香是鼻根的对象,味是舌根的对象,触是身根的对象,法是意根的对象。这六根之中,前面色声香味四尘是很容易明白的,只有后面触、法二尘比较难懂,所以现在我把它略为说一说。
  什么叫做“触尘”?触是同我们身体接触的东西,那些东西同我们的身体接触之后,便发生冷热湿滑的感觉,所以我们对于那些同身根感触相对的东西便叫做触尘。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7)
什么叫做“法尘”?法尘是前面五尘落在我们意识中的影子。譬如我们平日对于所见的形色,所闻的声音,以及所嗅之香,所尝之味,身体对于寒热湿滑种种之感觉,虽然现在都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只要闭目用心一想,这许多影子,依然在我们的意识中浮现着,这种影子,便是法尘。
  六尘所以说“无”者,因六尘是藉六根而显现的。假使没有六根,那么,六尘也立即空寂了。譬如有病之目,见空中有花,空中实在没有花,等到病目已愈,空中之花也不见了。吾人因六根妄动,故有六尘。今六根既空,故六尘亦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说六识空。无眼界者,即无眼识界,中间省去一个“识”字。无眼界后面,又省去“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无身识界”四句讲到此处,或者你们要发生疑问,就是前面既然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什么此处又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呢?我说这是当然有分别的。六根不过是肉体,六识是六根的作用,六根来得粗,六识来得细。假使我们只具有六根而没有六识,那么,我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不能起知解了别的作用,所以一定还有一种“识”寄托在六根之中。托在眼则为眼识,托在耳则为耳识,托在鼻舌身意,则为鼻舌身意识。“根”与“识”的区别,是我们研究佛学之人,首先应该弄清楚的。
  上面说过“六根空”、“六尘空”(即十二入空),但“根”、“尘”、“识”三者,乃三位一体,彼此相依而立的。今六根六尘俱空,那么,不用说,六识也自然是空的了。这叫做“十八界空”。
  “空十八界”是凡夫地位的修法。下面讲缘觉乘的修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几句是说十二因缘空。
  十二因缘又叫做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缘起,又叫做因缘观、支佛观。
  第一支是“无明”。无明是迷惑的意思,又名烦恼。这种烦恼,乃是指过去无量世来的烦恼,而为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把它放在十二因缘的开头。我们如果要断生死,一定要先断“无明”。无明不断,生死轮回是永远不会断的。现在为使大家彻底明了“无明”二字的意义起见,再来把它详细解释一番。
  “无明”是无始以前我们心中最初一念的妄动,也可以说是“清净本然”中最初的一个“妄念”。不料这最初一念的妄动,便种下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根本。从前有一个人不明白“无明”二字的意思,便去问一位法师“什么叫做无明”,那位法师气愤地对他说:“你哪里有资格问这个问题!”那人听了,心中一怒,脸上一沉,快要发作了。于是那一位法师便含笑地对他说:“你这样便是叫做无明呀!”那人听了,竟忍不住笑了。这个虽然是一个笑话,倒是“无明”二字很好的注脚。
  此外,《圆觉经》《楞严经》《五灯会元》里面,也有同这个仿佛相同的故事。
  《圆觉经》说,有一次,金刚菩萨问释迦佛说:“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楞严经》卷四亦说,富楼那问佛:“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周而复始?”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8)
《五灯会元》卷十四说,有一次,长水和尚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和尚便厉声对他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诸位听众,你们要明白“清净本然,云何忽有无明”呢,请将上面几个故事参参看。参得透,包你出生死,断无明;参不透,依旧是生死路上转溜溜去也!
  第二支是“行”。行是“行为”、“行业”之意。就是我们过去无量世来由无明烦恼,所作的善恶行业也。因为我们既然起了无明妄念,便缘着这“无明”而有种种“行为”、“行业”的造作,所以说“无明缘行”。
  以上二支是过去世的惑业二因。
  第三支是“识”。即八识最末的“阿赖耶识”,又名“含藏识”。此识含藏过去无量世来善善恶恶的种子,而为今生依业受报的根本,所以叫做“含藏识”。吾人投胎之时,此“识”先来,及身死之时,此识后去。因此识完全依着过去世的“行业”,而为投胎赋形的根本,所以说“行缘识”。
  第四支是“名色”。“名”即是“心”,“色”即是“身”。因阿赖耶识初投母胎,虽已略具身心,但此时它的身形(即色)只粗具大概,它的心识(即受想行识四蕴)更是有名而无实,所以不叫“身心”,而叫“名色”,又说“识缘名色”。
  第五支是“六入”。“六入”即是“六根”,又名“六处”。因阿赖耶识投胎之后,经七七日渐具六根。六根即指名色而言,所以说“名色缘六入”。
  第六支是“触”。“触”是“接触”之意。因为我们在母胎中既已具备六根,及出胎以后,六根便时时与六尘相接触,所以说“六入缘触”。
  但是在出胎以后到三四岁,知识还未充足,对于眼前事事物物,还没有分别了解能力,只凭六根与六尘相接触而已。
  第七支是“受”。“受”即领纳之意。我们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知识渐充,六根与六尘相接触,渐能分别领纳其美恶苦乐,所以说“触缘受”。
  以上五支是过去惑业之因,而受现在之果。
  第八支是“爱”。“爱”是“贪爱”的意思。从十四五岁以后,年龄渐长,贪爱之心日炽,凡六根所受纳之事事物物,若合乎自己心理的,便存着爱恋的意思,所以说“受缘爱”。
  第九支是“取”。“取”是取得之意。吾人对于所爱之事物,必多方设法,取之以为己有。此即与近人所谓“占有欲”之意相同,所以说“爱缘取”。
  第十支是“有”。“有”字即“业”字之意。上面所说的“爱”与“取”两种心理,总是由于迷惑之故。由此迷惑,复造出种种之“业”,所以说“取缘有”,有即业也。
  以上三支是现在世惑业之因,再种后世二支苦果。
  第十一支是“生”。“生”是指未来世“投胎受生”而言。因为吾人现在世既然依“惑”造“业”,所以未来世即依“业”受“生”,所以说“有缘生”。
  第十二支是“老死”。未来世既然又依业受生,那么,自生以后,幼而壮,老而衰,以至于死亡,这是一切人类所不能避免的,所以说“生缘老死”。
  以上十二支,通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两重因果。“无明”与“行”二惑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过去世之因而感现在世之果。这是过去、现在一重因果。又“爱”、“取”二支是现在世的“二惑”。“有”为现在世之“业”,以此现在世之惑业为因,又感未来世“生”与“老死”之苦果。这是现在、未来一重因果。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9)
这十二支,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此循环流转,无穷无尽,便成为无边生死,所以叫做“流转门”。
  又此十二支不出“惑”、“业”、“苦”三道。“无明”、“爱”、“取”三支是惑道。“行”、“有”二支是业道。其他七支是苦道。吾侪凡夫,因此惑业苦三道相续不断,故不能出离生死。如果到了缘觉乘的地位却不然。他们将这十二支仔细看去,知道“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若要出离生死,必须先灭无明,无明一灭,则行亦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此十二支一一灭尽,便是“还灭门”了。
  要是真正利根的人,只要发心断无明,无明一灭,则其他十一支都不成问题。譬如砍树,树根一断,枝叶自倒,到此地步,自然出生死而证涅槃。
  刚才我说过,十二支不外惑、业、苦三道。既已断“惑”即无明,自不造“业”;既不造“业”,自不受生死轮回的“苦”果了。所以无无明,亦无明明尽,十二因缘都无,即十二因缘空。
  为什么又说“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呢?因为断无明,出生死,还是凡夫的心理;若是在大乘菩萨看来,本无生死可言,哪里还用得着解脱呢?所以说“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
  为什么又叫十二因缘呢?因为这十二支里面“无明”与“行”二支是过去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