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策(章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策(章选)-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道
做君王的意义

  做君王是为了吃喝玩乐?拥有美女?享受前呼后拥的威风?陶醉于他人“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之类的肉麻奉承?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就太狭隘了!吃喝玩乐,拥有美女,享受奉承,不用做君王,做一个企业家就可以得到;前呼后拥不用做君王,做一个黑社会头目就可以做到;如果想长寿,做君王还不如做和尚。为了这么一点狭隘利益,占据一个国家最高权位,则是亵渎了君王权位!做君王的意义,表现在君王特殊职责上,君王是一个国家的领路人,全国人民的命运,幸福还是悲惨,操于君王之手;君王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与全国人民的幸福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成为可以忽略不计的东西。君王即使不顾及自己、不顾及家庭,自己与家庭又会坏到哪里去呢?君王全心全意照顾自己、照顾家庭,自己与家庭又会好到哪里去呢?做君王的意义在于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福祉,不辱自己执政的时代,做出丰功伟绩,成为人民世代缅怀的对象。

  明君的基本素质

  1…博古通今:过去的“现在”,在今天就是历史。今天的“现在”,在将来就是历史,过去的历史可以指导现在。2…有政治远见:识别历史发展趋势,有正确的政治路线。3…仁政*:以民为本,这是执政宗旨。一个人能力有限,必须团结天下英才,共同建功立业。4…亲贤者,远小人:贤者对建功立业起正向作用,小人对建功立业起负向作用。 5…识人善用:识人不是目的,识人的目的在于使用。用人的方法是使用长处,回避短处。6…闻过则喜,从善如流:他人指出自己缺点、错误,虚心接受,诚恳改正,感激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自己有独立的处理方法,仍然多方征求意见,如果他人的方法好于自己的方法,则采用他人的方法。7…宽容大度:要与人为善,容忍他人小的过失与不敬,尽量多地保护人,尽量多地团结人。8…工作踏实,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做”重要于“说”,“做”要与科学原则相结合,讲究做事的效率与效果。让群众想办法、出主意,解决群众的问题。9…勤政爱民:天道酬勤,天道罚懒。想达到好的执政效果,勤政是必须的。10…好学多思:不学则殆,不思则罔,不进则退。执政能力要与时俱进,在执政中学习执政,在执政中思考执政。11…嫉恶如仇,教化为主,惩治为辅,认法不认人;赏罚分明,赏罚适当:对先进榜样,要表扬奖赏;对于落后典型,要批评教育;对于危害社会,危害民众的犯罪分子,要惩治不贷。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12…生活简朴,作风正派:这是保持正常人心理的必须条件,这是保持奋斗本色的必须条件,否则就会异化,走向成功的反面,滑入失败的轨道。

  君王为下,民众为上

  国家由土地和民众组成,土地是载体,民众是主体。君王是民众群体中的一分子,国家归全体民众所有,君王是所有者之一。君王是管理国家的受托者,委托者是民众,受托者要对委托者负责任,委托者是所有者,受托者是经营者,所有者为上,经营者为下。君王动用的人力是民众提供的,君王动用的物质财富是民众提供的;君王及家人生活需求是民众提供的,君王及家人生活服务是民众提供的。勤政爱民,为民众谋福祉,为民众服务,是君王最基本职业道德,否则就是对民众渎职犯罪!君王亲善爱护民众,君王是国君;君王仇视*民众,君王是国贼。

  以利益笼络人心

  只有懂得民众是天的道理,才能事业有成,君王以民众为天,民众以吃穿住行为天,君王给民众谋得利益,民众就会拥护君王。如果君王只知道为自己搜刮财富,置官员与民众的死活于不顾,则国家就会灭亡。所以成就王业的君王,使官员与百姓都富有;成就霸业的君王使官员富有,而百姓不富有;要想让国家灭亡,只需要把财富完全归君王所有,让官员与民众都不富有。

  君王怎样对待百姓,百姓就怎样对待君王

  君王不可凌驾于百姓之上,应该以国家大业为根本,为百姓谋取实在利益,君王应当有为国家献身的思想,有为百姓服务的思想,这样君王遇到危难时,百姓就会为君王献身。如果君王对百姓无恩无德,在君王遇到危难时,百姓就会袖手旁观。如果君王对百姓有怨有仇,在君王遇到危难时,百姓就会落井下石。

  治理天下要靠大德大政

  治理天下要依靠重大德行,而不能靠小恩小惠;需要合道的重大举措,而不是非道的投机取巧。人民需要的是重大利益,而不是蝇头小利;需要的是好的社会制度,而不是花言巧语。对于治国来说,仅仅做个好人是不够的,妇人之仁只能成就个人道德,不能成就国家繁荣昌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对个人道德修养来说的,对于治理国家来说,除了注重小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事。

  仁义之道是主流,奸诈之道是次流

  在治国治民方面,统治者的仁义之道,与奸诈之道,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看似殊途同归,实际上大不相同。实行仁义之道见效慢,实行奸诈之道见效快,因为仁义之道着眼于“养人”,奸诈之道着眼于“用人”。仁义之道增加威信,奸诈之道败坏威信,所以应当仁义之道常用,奸诈之道慎用。奸诈之道治标不治本,仁义之道标本兼治。人类社会处于不断进步、发展之中,原因就是仁义重要于奸诈,仁义是主流,奸诈是次流。奸诈只起一时的作用,并没有根本的、永久的效果。奸诈的作用有限,只能在具体事务中发挥作用,真正起根本的决定作用的还是治国安邦的大道,即人心的向背。离开了这一点,越是机巧,越是奸诈,就越容易引起民众的反感与敌视,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君王是天下利益的分配者

  君王是天下利益总代表,是天下利益的分配者。从小的方面说,君王要保证臣下富贵,以维护官员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说,君王要让天下民众生活安康,以维护社会安定,否则就会有人造反。所以君王不可着眼于一珍一宝,不可着眼于具体利益,而应当舍得给臣下利益,舍得给民众利益,从而保住君王最宝贵的东西——政权。

  君王要胸怀国家、胸怀人民,放眼世界

  君王既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又需要有远大的眼光,要把国生大事、民生大事置于首位,同时要研究世界大势、看准世界大势,利用世界大势、引导世界大势,为自己的国家与人民服务。君王是国家的舵手,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远大的眼光是不能胜任的。

  忠君与奸君

  君王有忠君与奸君之分,在主观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把民众利益放在首位,为民众谋福祉,为民众服务,恪守权责;在实际效果上,提高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则这样的君王就是忠君,忠君是忠于民众。在主观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把君王及其家庭利益放在首位,让民众为君王及其家庭谋福祉,为君王及其家庭服务,亵渎权责;在实际效果上,降低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降低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则这样的君王就是奸君,奸君是奸于民众。

  君王不等于正义

  君王不是正义的化身,君王与正义之间不能划等号,正义高于君王。君王也是普通的人,也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经常犯错误,有时甚至会犯很严重的错误。把君王视为神明,认定君王的做法完全正确,认定君王的话句句是真理,这种做法是讨好君王,蒙蔽百姓的胡说八道!

  君王类型

  按价值观分类,君王分为:1…舍己为民型;2…己民兼顾型;3…舍民为己型。按智慧能力分类,君王分为:1…高智有能型;2…中等平庸型;3…低智无能型。按事业分类,君王分为:1…建功立业型;2…保守无为型;3…败家毁业型。

  君王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

  有什么样的民,就有什么样的官,就有什么样的君王。官产生于民,各种类型的官,是其同类型民中姣姣者;君王产生于官,各种类型君王,是其同类型官中姣姣者。君子性君王,就会亲贤者,远小人,成伟业;小人性君王,就会亲小人,远贤者,成大祸。每个朝代都有可以任用的君子和小人,君王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任用什么样的人。任用什么样的人,就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君王的人格决定官员的人格

  清正社会是贤明的君王在执政,君王本身就是人格高尚的人,亲贤者、远小人,贤明君王提拔贤者做大官,做大官的贤者提拔贤者做中官,做中官的贤者提拔贤者做小官,个别小人被提拔做官,是识错人、用错人的结果,这是一种个别现象,官员制度表现为正向选择,人格与官位呈现同向关系;人格越高尚,官位就越高;人格越低下,官位就越低;人格高尚者在上,人格低下者在下,形成正道关系。昏邪社会是昏邪的君王在执政,君王本身就是人格低下的人,亲小人、远贤者,昏邪君王提拔小人做大官,做大官的小人提拔小人做中官,做中官的小人提拔小人做小官,个别贤者被提拔做官,是识错人、用错人的结果,这是一种个别现象,官员制度表现为逆向选择,人格与官位呈现反向关系;那就是越是流氓混蛋,官位就越大;越是清廉正直,就越是沉沦潦倒;人格低下者在上,人格高尚者在下,形成反道关系。

  高洁清廉的君王

  视国为家的君王,就会吝啬于国家财富,因为这是自己的财富。过节俭生活,节约行政,钱能不花就不花,钱财收藏于国库,用以防备天灾人祸,救济天下饥民。对百姓压榨剥削能少就少,能不压榨剥削,就不压榨剥削,因为百姓是自己人。君王在人间,百姓也在人间。百姓休养生息,藏富于民,国泰民富,天下和荣。奸雄觊觎君位,天下恨之,君民共同剪灭之。

  贪污*的君王

  奢侈于他人财富,吝啬于自己财富是人之本性。视小家庭为家,视国为他人的君王,就会奢侈于国家财富,因为这是他人的财富。过奢华生活,铺张行政,大把地花他人的钱,享受自己的生活,能多花就多花,能花多久就花多久。钱从何来?从压榨剥削百姓来。百姓是他人,能多压榨剥削,就多压榨剥削;不压榨不剥削,白不压榨、白不剥削。君王上天堂,百姓下地狱。民不聊生,逃荒要饭,怨声载道。英雄顺应民意,揭竿而起,天下呼应,国君灭亡。改朝换代,更换国号,进入下一循环。

  “大忠”与“小忠”

  忠于人民,忠于国家是大忠;忠于君王,忠于自己是小忠。在大忠与小忠一致情况下,在成全大忠的同时,要兼顾成全小忠;或者在不违背大忠的情况下,成全小忠;在大忠与小忠相悖情况下,只能成全大忠,不可成全小忠,否则就是不忠。小忠服从大忠,小忠为大忠牺牲。只可忠于道,忠于事;不可忠于人,忠于情。

  奸臣、佞臣者,忠己忠君者也

  奸臣、佞臣为了讨得君王欢心,在为人方面:体察君王感受,君王愿意听什么样的话,就说什么样的话,话说到君王心坎上,哄君王高兴;在处事方面:体察君王需要,为君王个人,以及君王亲近的人,谋取利益,事情办到君王心坎上,让君王喜悦。在君王高兴喜悦的同时,顺便为自己谋取些物质利益。奸臣、佞臣既是君王“心”的延伸,又是君王“身体”的延伸,是君王的心肝,是君王的皮肉,容易得到君王亲幸与袒护。因为不是民众的心肝、皮肉,所以容易受到民众诅咒与仇恨。

  忠臣、直臣者,忠国忠民者也

  忠臣、直臣为了讨得民众欢心,在为人方面:体察民众感受,民众愿意听什么样的话,就说什么样的话,话说到民众心坎上,哄民众高兴;在处事方面:体察民众需要,为民众谋取利益,事情办到民众心坎上,让民众喜悦。在民众高兴喜悦的同时,顺便为自己谋取些精神利益。忠臣、直臣既是民众“心”的延伸,又是民众“身体”的延伸,是民众的心肝,是民众的皮肉,容易得到民众拥护与爱戴。因为不是君王的心肝、皮肉,所以容易受到君王疏远与*。

  忠臣与奸臣依据一定条件而转变

  叛臣贼子开始时不一定不忠,他们有的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心怀怨恨;有的意识到危机,或者陷入祸患,才逼出了反叛之心,而奋起自保;有的因为功高震主,或者权大压主,或者才大欺主,才培养出了野心,有了谋取更大权力的企图。同样一个人在一种条件下,可能忠心耿耿;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成为乱臣贼子。忠臣与乱臣都相对一定条件而成立,依据一定条件而转移,绝对的忠臣、乱臣不存在。

  忠臣与奸臣的认定以效果为标准

  忠臣与奸臣的判断标准,不能用形式判断,只能用实际效果判断。因为有的忠臣,大忠似奸,表面上看是奸臣,实际效果上是忠臣;如果大臣对君王百依百顺,成为君王的应声虫,这是愚忠,会使君王走向专权,从实际效果来说,是伤害了君王,是对君王不忠。有的奸臣,大奸似忠,表面上看是忠臣,实际效果上是奸臣。在君王小的过失面前敢于直谏,以表现自己是直臣、是忠臣;在君王大的过失面前默不作声,或者随声附和,或者吹捧鼓励,这是奸臣所为。

  贤臣保不了昏君

  如果君王想做坏事,就会出现能够筹划坏事,能够做成坏事的臣下帮助他。任何贤能臣下,都保不了邪恶无能君王,因为邪恶无能君王,是从个人好恶出发,不是从效果出发。邪恶无能君王,不会相信贤能的臣下,不会重用贤能的臣下,贤能臣下将无所作为。昏暗时代把庸者置于高位,把贤者置于低位,让庸者领导贤者,形成逆道关系,使得天下大衰。君王的邪恶未必出自邪恶的谗言,但一切邪恶的谗言不论来自何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