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人以为主人听他如此说,就作罢了。这时,岳睦正取下挂在树上施舍鸟食的竹筒,一只一只敲掉内中积雪。他只是站在门外望着岳睦看,好生奇怪,问岳睦道:

  “这量酒的竹筒挂在树上做甚?本地有何土俗说法?” 

  岳睦正要作答,岳员外道:

  “人身俱是一样,有甚穷富,何分生疏?哪个出门顶着房屋走,抱着火炉走?”

  边说边走近那老叟,一把扯了袖子,拽进大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节 身后知音
那人只得随岳员外登堂,脱去破帽,只见髯发如霜。见是个恁样老叟,岳员外帮他拍掉身上的雪花,又将他带到火边,众家人都起身让位,各自散去。岳员外安顿他坐下,又把他的衣服架在火边烘烤,令四个侄儿陪他取暖。

  此时浑家姚氏已点好热茶,装在两只厚盏里,放在一个漆盘中,端上来递与丈夫。岳员外接过来,双手递一盏与老叟吃,自己拿一盏相陪。

  老叟躬身问道:“积善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请问员外贵姓大名?”

  “晚辈姓岳名和。”

  “大雪纷飞,天地一色。老夫尚不知此处是何地方?”

  “敝地是河北路相州府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岳氏一脉祖居在此已有五代。托赖祖荫,岳家有数百亩田地,数千棵桑树,一合宅院占地五亩,都称我住的地方为岳家岗,正是宝塔之下方圆数里的范围。”

  恰待岳员外要问老叟的姓氏住址,又前往何方?那老叟问几个侄儿道:

  “贵表尊名?”

  孩子们按长幼之序,一一报来:

  “岳耕,表字长勤,乳名大郎。十五岁。”

  “岳耘,表字仲俭,乳名二郎。十二岁。”

  “岳亨,年幼无表,乳名三郎。八岁。”

  “岳通,年幼无表,乳名四郎。五岁。”

  “我?##哪铩闭馐彼哪镒叩侥抢羡诺纳肀撸岸鸥液们睿叶家骼崃恕!?
  “杜甫本可以不穷。他不是为自己的衣食财富而生的,他不是凡人,有大智大慧,希望自己能为国家所用。可惜,暗主不识明珠。他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浪费在寻求机会,报效国家上面,然始终不得机会。也因主暗臣奸,致有国难………安史之乱。国难之时,除了野心家,谁不穷厄?北方安史之乱时,回不得故乡,为了生存,杜甫去了南方卑湿之地,投奔好友。一家子蜗居在一条小破船上,出夔州,经岳阳、长沙、衡州,沿途多日不得食,受尽穷途之苦。好不容易熬到耒阳,投奔不成,只得回身,捱到了长沙湘江码头,杜甫叫儿子将船傍岸而泊。码头上的人,见一条破船,嫌它碍事,骂个不停。时杜甫重病缠身,腹中饥馁,试着柱杖上岸,却双腿无力,站立不稳。儿女左右扶他上了码头,坐在离码头不远的街角卖诗。本想盛暑天道,写扇子柬帖,换些笔资,照理说,求写的人该络绎不绝。可恨人间世风:只愿景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哪里有人愿解他穷途之苦?长沙街头来来往往的路人,见他是个黑瘦老头,衣衫褴褛,似叫花子一般,谁信他是绝代诗神杜甫?无人问津。杜甫只得回船前行,离开长沙,还未至岳阳,不幸饿死在那条破船上,做了失乡鬼。一家人饥馁得无力哭泣了。杜甫死后,先不得入土为安,后在孤坟中,还做了四十多年的饿鬼。”那老叟说得几个孩子双眼噙泪,自己也流下泪来。

  正在痛心时,姚氏正手拿厚袜和木屐从内室出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节 恭添贵子
第四节 闻你妻之声,所生男也

  姚氏把翻箱倒笼找来厚袜和木屐,递给岳员外,要他给那老叟穿上,老叟不胜欢喜。

  姚氏见他是个外方人,转身入内与弟妇王氏一道整治酒饭待他。

  待姚氏转身进去,那老叟对岳员外道:

  “闻你妻之声,所生男也,他日当以功名显世,位至公孤。”

  何谓“公孤”?公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孤指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三孤乃三公之副。三公、三孤合称为“公孤”。

  听说腹中骨肉是男胎,岳员外大喜道:

  “晚辈正膝下无子,如能生男最好,了却我们夫妇平生心愿。只是功名,晚辈却另有说法。我们岳氏虽然因官名得姓,却只是个小姓,未曾出现显赫的人物。家谱上载道:‘岳氏是上古‘四岳’之后。唐荛时,有四岳者,辅佐荛治理天下,以官为氏,实岳姓所自始。其后,支胄②莫考,凡数千载,皆韬迹不耀。’做父母的爱惜抚育儿女,教诲他们做个好人,也就够了,功名上面不好抱有大指望。”只是岳员外并不十分倾心功名利禄,把老叟这句“位至公孤”话,只当做吉言,全然不做大指望。

  姚氏和王氏一起在厨房洗锅抹灶,收拾饭菜。过不多时,在中堂摆上饭菜。岳员外将老叟邀入中堂就餐。

  老叟推辞道:

  “感蒙大兄弟萍水相逢,如此厚待,我若受之,于理不当。”

  “一口便饭,算得了什么?您肯受,是您看得起我。”

  岳员外一头说,一头把那老叟拉到桌边坐下,自己竟坐下来陪他同桌共吃。

  姚氏烫了一壶热酒,给那老叟冲寒。姚氏、王氏轮着在桌旁站侯,见那老叟一杯饮完,王氏又进去端来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给那老叟奉上。老叟喜出望外,又心下不安:

  “还吃腊八粥?这过分了。” 

  “今日是腊八节。腊八节吃点腊八粥,算什么过分?”

  “今日是腊八节?我都忘记了。这太花费了。别人家里,就是贵客,也没这样安排得玉贴。”

  “这桌面上的东西,都是自家地里长的,树上结的。花费甚么?您老只管吃饱。”

  吃过饭,雪仍不止,老叟作辞起身,道:

  “客去主安。这就告辞了。”

  “这般风寒大雪,着甚么急,去受此苦楚!我家人虽多,并不蜗窄,大小有四十八间房屋,尽有空房床铺可以安寝,老伯不妨暂住我家,与我们粗茶淡饭过一日,等雪住了去也不迟。”

  不等老叟回答,岳员外起身入内吩咐收拾房间,自己亦帮着翻箱倒柜找铺盖。等岳员外转来,不见了那老叟,便问道:

  “那人去了哪里?”

  孩子们都道:

  “你一入内,他就起身,说是出去看雪去了。”

  岳员外走出门外去寻,已不知去向,转身责怪道:

  “你们怎地不看好他?不会是你们给人家冷脸看了,故此冒雪而去?”

  “他只说出去看天道,又没说要走。”孩子们齐声回道。

  “这等大雪,屋里的人且冻死甚众,他到野外哪里觅得食到?不是饿死,也会迷路。若迷了路,胡乱行走,冻死在荒郊野外,如何得了?他这等年纪,料他没走多远。”岳员外便穿上木屐,骑上驴,追了一段路程,望着茫茫四野,毫无踪迹。岳员外只得回身归家,一路自言自语道:

  “所生男也。”笑着摆了摆头,“想必也是个善人,善人不吐恶语。”

第五节 千叮万嘱
第五节 千叮万嘱

  日月易过,不觉又过了一个年头。

  崇宁二年春二月(公元1103年3月),河朔地方,春雪乍融,草木返绿,河朔早桑……玉龙桑树,开始吐芽绽叶。农夫耕田种稻,农妇采桑养蚕,正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当今有道是:只闻江南出丝稠,哪见河朔产桑蚕?

  宋时的河朔,“春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人们俱以桑蚕为业,兼种粟麦稻。孝悌里乃出产锦绣之乡,里中那些勤谨人家,络纬机抒之声不绝。织成绸匹,大户船运,小户驴驮,运到县城上市。那汤阴城里,沿水岸满是绸丝牙行。时孝悌里的蚕,称为龙蚕,蚕腹孕丝的时间长,所吐丝线牢且多光泽,故所织绸绢厚重光滑。一进牙行,四方商贾竞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牙行前无伫足之隙。就连朝廷输给契丹和西夏的绢,部分也出自于此。只要提及“孝悌里”,人们马上会说那是产好绸好绢的地方。孝悌里蚕种,各地千方百计地求取,那盛况,吴越之地,不可相提并论。靠着这门生意,村上勤俭人家甚是饶裕。

  此时姚氏正值十月满足。一日,姚氏娘家姚公早已遣礼催生,催生礼品厚重,还配上一张大弓。次日,天晴日朗,万里无云。虽妻有娠将产,岳员外恐误了农桑,嘱咐弟妇王氏在家留心分娩,自去田头耕耘。出门前,又入内吩咐姚氏道:

  “你身怀重妊,我已请下了稳婆。那稳婆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 连本地妇产科男医者接生也求教于她。只是她住得稍远了点。你有个闲不住的毛病,要改。千万不要在关键时候生出什么枝节来。” 

  “我都生下四个,不也平安无事?这你就放心吧。”

  岳员外见姚氏如此说,更不放心了,把重言语警示道:

  “你是高龄产妇,比不得年轻时候,务必在家中好生休息。快四十的人了,指望还有下胎?”

  “你把心放下来,我这个四眼人又进不得蚕室。” 这“四眼人”,乃河朔土话,指孕产妇。

  弟睦临行时,对浑家王氏更是千叮万嘱,不在话下。

  如此一番语来言去,两兄弟带着家里人,方才放心出门耕耘。

  时河朔养蚕,十分讲究。每到这个季节,姚氏与弟妇王氏,梳妆得格外整齐,穿戴稠衣丝带,方才入蚕室洒扫,把艾叶薰蚕室,生火炉暖蚕室,孵蚕种,采桑芽。又把桑芽分散放在扁平的蚕箔里,移入蚕室。待幼蚕孵化出卵,用鸡毛把初出的幼蚕轻轻刷在蚕箔里的桑叶上进食。那鸡毛煮过晒干后,方才使用。

  眼下王氏独自忙碌,又留着一只眼睛看顾姚氏。

  姚氏真是个闲不住的,眼中又尽有活儿,见弟妇王氏进进出出忙个不停,便站在蚕室外递东递西,帮这帮那。王氏坚意不允,她只得作罢。

  姚氏回到堂屋,挪了一把椅子,坐在天井边缝制婴儿菊枕。菊枕是何物?即在绸面与绢里的夹层,装了些排草、菊花瓣并粟米,做成的枕头。传说此枕有安睡眠,祛邪秽且益头型的妙益。           

  吃过午饭,姚氏又把婴儿衣物用品整理了一遍。直到太阳偏西,姚氏忽觉腹痛,一阵紧一阵。

  “看这阵痛情势,只怕是要分娩了。” 王氏赶紧扶姚氏进寝室,踞床待产。连忙着人去接稳婆来,又遣人去唤岳员外回家。

  却说岳员外和胞弟岳睦与家里人,正在远处犁田,兄弟俩只顾干活,头也不抬。这时弟妇王氏遣人前来报信,报信人到了跟前,岳员外这才发觉,听是报他浑家临产发作了,丢下手中的活计,一路小跑回家。

  到了家中,只见家里异常肃穆,除了熏香炉中的柏香,舒缓地散发香味,整个院落似乎屏住呼吸; 充满担心和祁福; 正期盼着一个新生命作为男儿平安诞生。

第六节 大鹏展翅恨天低
看看日落西山,百鸟争投栖于树杪,岳宅庭院渐渐喧噪起来。因已值春二月中旬,此时天色仍是大亮,农夫还在四野安然耕作。白鹭仍在耕牛背上悠闲嬉戏,忽而转颈回眸,忽而振翅欲飞。农妇亦在桑园采桑。空气中弥漫着桑叶的清香。

  此时僧氏,正在一棵玉龙桑树上采桑。巧儿提着竹篮,在桑树下捡拾桑叶,甚是伶俐,口里唱着自编的歌曲儿,任意婉转高亢。忽闻天际一阵清脆的鸟鸣声,由远而近。巧儿抬头看去,只见一只洁白若鹄⑥的巨鸟,舒展着如垂天之云般的双翼,自东南而来,一声低啸后,盘旋而下。

  “鸿鹄,娘,快看鸿鹄。”

  僧氏从不指望生活中有惊喜和奇迹出现; 无情无绪地抬起头来; 向巧儿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巨鸟,忽地在岳宅屋顶上飞鸣,不由大惊,望着那只巨鸟,张着嘴看呆了。

  这只巨鸟一时惊动了孝悌里,众人都来看嚷;无不惊异,共相希诧道:

  “异事,异事。只听说有一只叫鹏的巨鸟,在南海海面上翱翔。自打能睁眼起,就未见过这样大鸟,竟然飞鸣于人家屋顶之上。恁大一只鸟,若停在屋顶上,此屋必垮无疑。”

  众人正在担心屋垮与不垮,一位老妪发话了,道:

  “他家的屋舍坍塌一百次,也不会是鸟儿干的‘好事’?” 这‘好事’,当然是反语。

  “有道理。这酒瓮里的量酒筒都挂到树上去了,给百鸟施食。鸟儿还不识个好歹?”

  内中一人望着那老妪道:

  “你们真的还莫提起,提起来我就想起一件事:我在县城一家酒肆饮酒,听旁边桌上有人边喝酒边闲扯,说:‘孝悌里有一怪,酒筒挂在树枝上。’岳员外为何想出这么个主意?”

  “岳员外小时候,遇着个极冷的冬天,大雪下了多日不住。一日清早起来,他看见几只鸟儿,在阶檐下,象醉了酒似的,小脑袋一栽一栽的,进去对父母说了,父母说是雪太大,无处觅食,饿得在发昏。他赶紧在屋檐下撒了些粮食。后来,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他往市上去沽酒,他见卖酒人家用一把长柄竹筒去量酒。后来长大了些,又遇这样的季节与天气,他就用竹子做成量酒筒状,把五谷装在筒中,挂在树上给百鸟恣意啄食。”那老妪话音刚落,众人正七嘴八舌,又是好一阵议论。

  岳员外闻得外面喧嚷,又听见屋顶上似有强风之声,还未出门,只见众人望他家屋顶指看,岳员外连忙走出,回身举头望去,只见一只硕大无比的鸟,在屋顶上盘旋,亦惊异不已。那只大鸟盘旋一会儿,忽然双脚如蜻蜓点水般地轻触了一下屋脊,即展翅飞去,眨眼不见。

  岳员外此时倒没多想巨鸟之事,因稳婆未到,心里着实着急,极目远望,总不见她人影,索性亲立门口等候。

  却说僧氏,见巨鸟飞去,才返过神来,她在桑树上沉吟半晌,自道:

  “多半是来投胎的。”低头对巧儿道了声:“走!”赶紧跳下树来,连桑蓝丢下了,径往岳家相帮。

  巧儿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