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汉-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非却是将这三国人物想得忒简单单纯了些,什么人在酒楼这种人蛇混杂的地方呆久了,自然有一股子眼力劲儿,一眼就看得出谁是人,谁是鬼,倒不是韩非一个人才有这样的本事。

    四人跟着小二迈步二楼,果然是更上一层楼,风景便不同,此时几可一眼远眺至西门城墙,眼望着袅袅炊烟,树绿屋青,倒也比一楼熙熙攘攘的喧闹惬意得多。

    韩非也不罗嗦,只道:“将你这店中最好的酒水上几坛来,再来几个拿手的菜。”

    小二听得嘴角喇啦子快流出,点头不已。韩非又听得有清倌人,又道:“再命一个清倌人上来便是。”

    本来,韩非不想叫的,不过,现在的贵人,都是这般,这里毕竟不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他也只好入乡随俗,免得露出什么破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多时间,酒菜遍摆了上来,菜倒还算是可口,不过,这酒么……喝惯了自酿的美酒,此刻再喝起这酒来,实在是难以入口,没办法,两个人也只得勉强的应付了一下,毕竟,出门在外,比不得在家中。

    这时便有一个抱着琴的二十多岁的女子和一个老头子上来,对着三人施礼道:“两位小……两位大爷却想听甚曲?”

    至于,站着的侯三,直接被忽略了。虽然韩非也有叫其入座,但是,侯三也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死活不同意。而这一老一女,自然是将视线定在了韩非两人的身上。

    典韦根本就是个粗人,哪懂这些,当下也不做声,只是看着韩非。韩非轻声说道:“只拣些拿手的唱便是。”

    却象是后代的咖啡厅,有吃有喝,还有人表演。

    两个人吃喝无羁,喝多几碗后,遍聊起一路所行的见闻。那女子咿咿呀呀唱什么却听不太懂,好象是河北口音,而山西,则在三国时的幽州,真不明白,这女子怎么放着幽州不待,跑到这来卖曲为生。不过,这是人家的私事,韩非也懒得过问。

    不过想来也简单,可能是黄巾之乱闹的,不得不背井离乡,历史上,跑到荆州避难的,可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就是徐庶。

    这时却有另一拨人上得楼来,打量了他们这一桌后,便径直坐下,不待菜上,便听那桌声音传来。

    “忠荷蒙贵使谬爱,本不该推辞,奈何犬子重疾在床,贱内一人料里,实是脱不开身,待犬子病稍好,必立当致仕。何如?”

    另一人说道:“姓黄的,我家主公是看得起你,才让我来好生劝你,要不是你那三脚猫功夫,你以为我会跑到这鸟地方客客气气的找你?若是识相的,便收拾收拾乖乖跟随走,rì的少不了你一个校尉什么的,如若不从,便叫人捆了你带走,你自己选吧。”

    忠?

    黄?

    莫不是黄忠?!

    韩非一听之下,顿时竖起了耳朵,留意起那桌人来。

    那背对着自己的那个极有可能是黄忠的汉子,一听此言,武人那不屈的气节立时显现,周身一股杀气如冰锋刺骨,让人觉得如身置寒窖之中,有若数把小刀刮骨一般,韩非、典韦二人皆是练武之人,而且,典韦还是世之高手,就是韩非也不差许多,此刻却不免周身为之一紧,此刻的典韦也放弃了吃喝,将视线凝在了那极有可能是黄忠的汉子身上。

    “好气势!”典韦低声赞道。

    韩非点了点头,却是不曾说话,不过,这心中,却是起了招揽之意。先不管这人到底是不是黄忠,单凭这气势,就足以称得上一号大将!

    只听那个黄忠傲然说道:“我黄竟威虽一介武夫,却也知威武不能屈,贵使这就请回吧,黄某rì后定当上门谢罪!”

    黄竟威?黄忠应该是自汉升才对!

    怎么……

    莫非是只是巧合?

    闻听那汉子的话语,韩非顿时呆了一呆,脑中思索道。

    对面那人还当真被吓得了一跳,知道他武艺,却奈何他不得。一腔怒火尽数发泄在那可怜的清倌人身上:“大爷在此谈要事,你等却咿咿呀呀吵个不停!好生扰人!还不与我闭了嘴滚出去!”

    那清倌人本就是无根浮萍,哪rì不受人欺凌?又不能更不敢得罪人,听得此言,忙吓得双双跪下。

    “且慢!”此刻,韩非再也忍耐不住了,那人说那个黄忠不打紧,但是,却让清倌人滚出去,这无疑的打了韩非的脸!

    不管怎么说,这清倌人却是他叫上来的!

    那人见居然自己说话还有人敢打岔,顿时一双怒眼看着韩非,就要把气撒到他身上来,虽然看出来韩非应该有点来头,而且年纪尚小,但已经习惯在这义阳城一亩三分地横惯了的他,又怎么会随随便便把个人放在眼里?

    当上一拍桌子,大声喝骂道:“哪来的畜生,敢多嘴多舌?”

    “子昭,掌嘴!”这些年来,还没人敢这么骂过韩非,这一次,韩非是真的怒了,他最是看不惯这些人渣!当即沉声对典韦吩咐道。

    “好嘞!”

    随着这话音响起,只见韩非身边,陡然划出一道人影,在众人尚没有反应过来的同时,耳中就听到“啪、啪”的两声,声音落下,人影凝实,这时,众人才发现,刚才出言不逊的那人面前,正站着一恶形恶状的大汉,只不过,此刻已经转过身去,望自己的座位上走去。

    再看方才说话那人,一张脸,左右一边一个清晰的大巴掌印,却是肿起了甚高。

    “小子,以后说话注意点,别丢了小命!”典韦一边望回走,一边狠声说道。

    “你……噗!”

    挨打之人不开口还好,仆一开口,却是喷出了一口鲜血,连带着数不清个数的牙齿,一股脑喷了出来。虽然典韦手下留了情,但是,典韦的力气有多大?这一巴掌,却也不是一般人轻易抗得起的!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即便那个黄忠,也紧紧盯着典韦的背影,若有所思,而这时,典韦已经回到了座位,向着黄逍点点头,坐了下来。

    旁边的店小二一见不妙,马上“噔噔噔”跑下楼避风头了。

    韩非扫了眼那个狼狈的人,冷冷的说道:“我多嘴多舌?这里话最多,管得最多的就是阁下了,人家愿不愿跟你走你要管,人家听曲你也要管。看阁下也是个习武之人,我还道是条汉子,哪知原来只是个畜生,还是个小的,专门替人跑腿的。唉,真叫人失望。”

    “还有,这唱曲的是小爷我叫来的,你算哪块臭肉,也敢干走小爷的人?!”

    说罢,蹙着眉,背着手,配合着那一声声的奚落,装模作样的让典韦这憨人不禁大声笑起来。就连那个不知道是不是蜀汉的老将黄忠也不禁为他犀利的辞锋微微一笑,但旋即又替这冒冒然出头的年轻人担心起来。

    韩非不怕,不说有典韦这样的高手,客栈内,还有着三十的盾卫,想要他吃亏,不出动个千百号人,那是太难了!

    再者,他和刘表又没什么过节,料想那老家伙就是知道了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更何况这小小的义阳,能有多少军马?他还真就没看在眼里!

    他讨厌麻烦,但不代表,麻烦来了,他就怕了,敢面对吕布那样的存在,他还会怕谁?

    “现在,给小爷滚出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郭嘉的病 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郭嘉的病(下)

    韩非煞是不解的问道:“华先生,张仲景的师傅,不是张伯祖吗?据说,这张伯祖的医术,应该及不上这位张仲景的啊!”

    “呵呵,想不到韩将军知道的还真是不少啊!不错,张仲景的医术,基本的却是传自张伯祖,不过,其能有现在的jīng湛医术,却是得自另一位师傅。只不过,那位前辈高人,老朽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当年游历天下到荆州时,老朽曾与张机探讨过医理,得见过那老先生的容颜。其医术之jīng湛,即便是现在的老朽,也只能仰观。若其健在的话,又他出手医治郭小子,当不是问题,老朽只是怕,怕老先生已经过世,要知道,那老先生要是活到现在,至少也有七旬的高龄,所以,难说啊!”华佗长长叹息了一声,说道。

    “不管这么多了,至少,还有一线的希望不是。不论结果如何,韩非都要带奉孝他前去寻医!华先生,你尽管说来,我当如何去找那位老先生?”韩非只感觉,自己的心脏,“嘭嘭”直跳,高人,竟然是隐士高人!

    若是能请来……

    “要寻这位老先生,也只能从张机那里着手。张机是那老先生唯一的徒弟,也唯有张机知道那老先生住在何处。而且,即便是老先生过世了,十余年未见,那张机想必医术也有jīng进,难保不得老先生真传,去看上一看,还是值得的,至少,多了一分希望!”华佗点点头,他很是欣赏这样的韩非,这年头,能这么关心下属的主子,实在是太罕见了啊。

    “谢华先生指点迷津!”韩非深深一躬,随即转身对众人说道:“事不宜迟,明rì一早,奉孝你就同我一同动身,前往寻找张仲景以及那位老先生,长文兄,劳你回去,与高将军、张将军、曹将军一起,训练士卒,我这里有子昭护持左右即可!”

    “喏!”

    “主公,路上小心!”

    众人纷纷领命。

    “主公,为了嘉一人,不至于如此大张旗鼓吧?网不少字再者说,嘉一时半会也不至于没了xìng命,还是主公的大事……”郭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放屁!”韩非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向着郭嘉很不客气的喝道:“别和本将军在这讨价还价,这是本将军的军令,你敢不从?”

    “主公……”郭嘉双目含泪,虽然被骂,但是,他只感觉,这心里,暖洋洋的,喉咙中堵得慌,看着韩非,却是说不出话来……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张父对张机的功名看得很重,因此张机在二十几岁时就曾举孝廉,并且在府衙担任郡吏。在当时只有经学,孝廉致仕才是正途,医学被成为是左道,为士人所轻视,登不得大雅之堂。因此家族是不会允许张机在他们张机府邸行医的,为此张机就只能在张机别院坐堂行医。

    张机的一生极不平,他出生于政治倾辙、吏治昏暗、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时有叛乱发生,“大兵之后,必有灾年”,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他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张仲景医术jīng湛,而且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医生除要有高明的医术外,必须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的jīng神,因此他对于那些“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草菅人命的医疗作风,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对那些面对疫病流行束手无策,却又“各承家始终顺旧”,墨守陈规的庸医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他还驳斥了“钦望巫祝,告穷归天”,请求鬼神保佑的迷信思想,指出其结果只能“束手受败”。

    世人都称道张仲景还有一个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那就是“坐堂医生”的由来。相传张仲景四五十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他还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这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rì子,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

    这也应该是基于这种反对迷信,反对苟且,注重实践,认真钻研,敢于创新的jīng神,他才成为“医圣”的吧!一路风尘赶到荆州的韩非心中如是想道。

    韩非说到哪做到哪,下了决定的第二天,毅然离开,带着郭嘉以及典韦,在三十名骑着马的乔装打扮的盾卫护卫下,第二天,就出了谯县。考虑到郭嘉的身体,韩非特意令人准备了一辆舒适的马车,也不管郭嘉坚决不上车的态度,让典韦强行的将郭嘉塞进了车内。

    本来,戏志才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在韩非一句“再多说,就把你绑在车里”给打消了念头,也不好在违抗韩非的命令,老老实实的待在车里。他当然知道,这是韩非关照自己,同时,也知道,韩非绝对能做得出,他要再不听话,绝对会将他绑起来!那样一来,倒不如自己乖乖的听话了!

    这一路,倒也平静。

    出得谯县,路过一座座县城、再行便是南阳郡治所宛城。一路所过之地均贫苦,韩非已经遇到几次有人拦下他们一行,高高举起手中或三五岁,或七八岁的孩童,只yù卖得数十金。

    甚至是人吃人!

    见得此情此景,韩非感叹连连,遂谓众人道:“世之艰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