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汉-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自然是要出的,要不,错过了如今进袭宁武的机会,将再难寻找。”韩非心中已有定计,笑了笑后,朗声回道:“而且这宁武也必须要袭!但是这‘袭’的目的,不是为了‘取’,而是为了‘扰’!”

    “‘袭’而不取?啊……”郭嘉仔细地思量了韩非的话,突然似有所悟地说道:“主公难道是想佯攻宁武,实取他处?”

    “不错!”韩非边察看地图,边点头说道:“适才奉孝你的顾虑也颇有道理。若是我军径取宁武,不免会伤亡惨重,此举疏为不智。本太守的意思是只以部分人马前往宁武附近实施袭扰,做出一副攻城的架势。如此,一则也可监视匈奴人的举动,二则又可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使其放松对其他地方的警惕。我军则寻机从他处进袭匈奴!”

    “主公此策极是可行!宁武乃是匈奴至重要关键之地,为南面之屏障,若宁武告破,纵然于夫罗能从城中逃得性命,他匈奴也必然大失威信,届时,墙倒众人推……故如今敌军的注意力定然是全部放在宁武县城安全上,只要主公使一路军马摆出袭宁武的姿态,于夫罗定会加紧从各地抽调军马前往宁武助防。但如此一来,其他治地的守备必然变得更加薄弱!这正是主公这一路军进袭的好机会!”贾习眼中现出精芒,出声说道。

    “主公,那咱们究竟要进袭何处?”张颌急切的问道。

    “我意自此进袭!”说着,韩非的手指敲到一处,沉声说道。

    “阴馆?”张颌轻呼出声,但随即有些疑惑地说道:“主公,这里合适 ;吗?先不说阴馆现在是雁门太守郭蕴的治所所在,会不会与我军让路,单其西北不足五十里处,便是匈奴军又一驻地麴县的所在啊!”

    韩非知道张颌的疑惑所在,不过,郭蕴会不会给予借道……先不说他韩非是为了搭匈奴,单就韩非暗里是他郭蕴的妹夫,就没有不借的理由!至于阴馆临近敌军又一驻地麴县,阴馆又是匈奴人重点注意之一,在此进军很容易引起匈奴人的注意,容易暴露目标而且还可能遭到拦截!点了点头,韩非笑着说道:“借道很简单,本太守有十成的把握,那郭太守会借道的。过了阴馆之后。第一个准备攻略的地方就是麴县,先把这个匈奴人的驻地敲下来!若能顺利突袭麴县得手,我军便可挥师西进,乘匈奴人大军主力精锐尽陷于张燕胶着而实力严重不足、又被我军拖在宁武这防守薄弱之机,以迅雷之势,我军直指武州!”

    顿了一顿,韩非又继续说道:“当然,如此速攻之战必会有一定风险,但是,却不无成功的可能。而且,一旦成功,收益将是难以想象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行军打仗怎么可能不冒风险!张颌赞同主公的速战计划!”自己的疑惑被解除后。张颌身为武人的好战个性立即展现了出来,朗声说道:“主公,若要挥军北上西进,张颌愿为先行。”

    “任峻亦愿请命为先行,恳请主公准许!”见张颌请命,任峻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说道。

    哪一个武将不热血?

    继张颌、任俊之后。甘宁、裴元绍、贾逵等人,就是最沉默少言的高顺也站了出来,纷纷请命,要为这一战。

    “先期过阴馆突袭麴县。由于只能动用少量军马,确需一干练之人领军。伯达、儁乂、公孝、兴霸……你等几人之中,能担先行之责、甚至能随本太守过阴馆进袭武州的,以你等之才,皆可当此重任。但是,本太守尚需留你们几人中的一人,坐镇这代县,待我军北上之后。代县便是联结我军和后方的要冲。地位异常重要,万不可有所闪失,还要于宁武对峙。将敌军的注意力拖在这里!”韩非将目光凝聚在几员大将的身上,沉声问道:“你们几人中,谁愿为本太守镇守代县?”

    “主公,末将愿领此重任,镇守代县,必保其不失,将敌军拖住!”就在因为韩非问谁愿意留下来镇守代县后,刚刚还争个不停的几人,却是纷纷闭上了嘴巴。半晌,一个声音响起,应道。

    韩非寻声望去,见正是任峻,不由暗中点点头,称道:“伯达擅守,守中有攻,能有你坐镇代县,本太守却也放得下心来。伯达,代县的安危就交到你的手中了,本太守手上人不多,与你留下两千军兵,如有意外,可向兴霸、元绍他们求援,以其水军现在所在,接应代县当是来得及。”

    “是,主公!”

    “老先生,你也留在代县吧,本太守不想看到代县有一丝的危险,对,一丝也不行!”韩非沉声说道。

    “是,主公,老朽定不会有负主公所托,辅助任将军守好代县!”

    “兴霸,本太守命你统领锦帆营主力开赴宁武与匈奴人周旋,以策应我军的这次行动。周旋之时,只需采用游击骚扰战术,不必与敌正面消耗。具体如何作战,由兴霸你自行临机决断,不必向本太守请示!另外,元绍你带上一部水军进驻宁武境内,继续从匈奴人的手中抢粮食!”韩非转头对一旁的甘宁、裴元绍说道。

    “ ;是,主公!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托!”甘宁虽然对不能充当先锋有点遗憾,但也知道自己肩头上的担子意味着什么,当即,与裴元绍起身,凝声应道。

    “如若突袭武州,单是我们手上的这些兵马,还远远不足,这样吧。。。。。。”

    ……

    阴馆,郡守府。

    身为一郡的太守,郭蕴可以说是最窝囊的一个了,最起码在并州是这样。汉末时期,雁门郡领十四县,可到了郭蕴这里,真正属于他掌控的,也只有了阴馆这一作为郡治所所在的县城,其他的诸县,不是被黑山军张燕占了去,就是被匈奴人强据,每日活在这两伙人的强势下,郭蕴真想推掉这个官不做了。

    朝不保夕啊,说不上哪天,战火就烧到了他这阴馆的头上,届时,无论是张燕还是匈奴人,他郭蕴拿什么去抵抗?

    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郭蕴,太原阳曲人,东汉大司农郭全之子,官至雁门太守。郭蕴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世家子弟,不过,其本人并没有什么,才华算中等偏上,要不是有家世在,也不会有今天的太守之位。不过,他本人不怎么样,他儿子却很是牛x,其子郭淮,字伯济,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大将军,封阳曲侯。建安年间(196-220)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称帝后,赐郭淮爵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正始元年(240),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又升迁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正元二年(255)卒,追赠大将军,谥贞侯。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曾有言说:“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作为一个能与张辽、徐晃并称的人,可见其才、其能。

    郭蕴,就是郭淮的父亲。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匈奴(八)
    箭只飞出,噗噗插入了那十艘船只之上士卒身上,与此同时,那十艘船只也飞速接近着一百六十艘匈奴军船只十余丈。而就是此刻,那船上匈奴军将校猛的脸色一变。

    “不对,那十艘船上,不是敌军,而是……草人?”

    那飞速向匈奴军一百六十艘船靠近的十艘船只,竟然根本就不是什么士卒,而是一个个穿着士卒衣装的草人!另外,那十艘船上,除了草人之外,还铺了一层层的干草,干草之中,似乎还有其它的东西……

    十艘船速度飞快,在猛烈的偏东风作用下,眨眼间已经到了匈奴军一百六十艘船三十丈左右!

    而就是这个时候,韩非军水军的另外十艘船上,那一千士卒,却是飞快拈弓搭箭,箭矢箭头之上,都是包裹着一层沾了火油的棉布,点燃之后,一只只火箭飞快向着匈奴军这边射来!

    火箭的射程,够不到匈奴军那一百六十艘船上,但是,却能稳稳射到那十艘正向着匈奴军一百六十艘船靠近的船只之上!

    呼……呼……

    十艘战船之上的草人、干草,遇火即燃,眨眼间,已是形成了十艘熊熊燃烧的火船!

    匈奴军船只顺流而下,速度本就达到了极至,再加之韩非军水军的船只顺风而来,三十丈距离转眼而至,几乎是那些匈奴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十艘火船,已然是冲到了匈奴军一百六十艘船中间!

    砰!砰!

    有两艘火船与匈奴军船只撞击,登时承受不住撞击力,碎裂了开来。

    轰!轰!轰……

    而就是下一刻,这两艘碎裂的火船之上,却是猛地发出连续十几声爆炸之声,一团团火球从这两艘火船之上迸射而出,散落到了附近十余艘匈奴军船只之上。这些匈奴军船只之上立刻燃起一团团火焰。紧接着另外八艘火船之上同样是发出声声爆炸声,登时之间,一团团火球漫天飞舞!

    “火油!是火油!”

    乌累若鞮在这一刻,脸色大变!

    韩非军的火攻,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火箭攻击,而是在十艘战船之上摆满了密封的火油坛,上面铺上一层干草。等到靠近匈奴军之时。让这十艘战船冲击匈奴军船只,半途射出火箭,将这十艘战船变成火船。

    乌累若鞮只是算到了简单的逆流、顺流,以及箭支的射程问题,却是忽略掉了风向!以至于,事起突然。竟连一点的反应时间都没有!

    十艘单纯的火船,根本无法对匈奴军造成什么厉害损伤。

    但是,这十艘火船之上的密封的火油坛,受热之后,发生爆炸,火油喷溅而出,沾火而燃。形成一团团火球。这些火球对于匈奴军来说,却是足以致命的!

    轰!轰!轰!

    数百火油坛,猛烈爆裂了开来,沾火的火球迸射到了周围百十艘匈奴军船只之上,将这些匈奴军船只尽数引燃!甚至这些匈奴军船只之上,为数不少的匈奴军士卒身上,也是沾了火油,整个人熊熊燃烧了起来!

    便是军纪再为严明的军队中的士卒。在全身笼罩了烈火之中时,也要失去理智,这些身上沾火的匈奴军士卒立刻在自己船上四下奔逃了起来,或是在船板之上打起滚来,一些妄图过来扑火的士兵被沾到,身上也是窜起火来……

    整个匈奴军,一百六十艘大船。登时大乱!

    一些着火战船之上的士卒,试图去扑灭火焰,反而自己被引燃,慌乱之下。飞身跃入滔滔河水之中,被湍急的水流一打,便再也没了气息。

    “快退!快退出去!”

    仅剩的二三十艘没有被火油波及到的战船之上的将士,大惊失色之下,慌忙命令自己所处的船只从船队之中退出来。

    然而匈奴军这一百六十艘船只的确太过紧密了一些,操船的人技术又不咋样,船只想要调头离开,却是频频与周围的船只碰撞,“砰砰”声响之中,一些没有着火的船只竟也沾上了火焰,另外一些船只在碰撞中剧烈摇晃,无数兵卒从甲板之上落下,被河水吞没……

    匈奴人,一千人中怕是连一个会水的都没有,也就意味着,一旦落水,等待的只有死亡。

    登时,惨叫声,呼喝声,连成一片!

    匈奴军被烧死者,落水者,不计其数!

    “匈奴军,已是差不多损失两千多人了吧……”看着上游那近一百六十艘熊熊燃烧的匈奴军船只,甘宁嘴角,泛起一抹冰冷笑意。

    “战船全力开动,撞击这些匈奴军船只,把那些还没有烧毁的匈奴军船只,给我全部撞碎。这四千匈奴杂碎,我让他们一个都无法生还!”甘宁豪迈的、满是杀气的声音激昂响起。

    水中作战,和陆地作战截然不同。陆地作战,一方不敌之后,完全可以四散逃走,成千上万的士卒一下子散开,敌方根本就无法追击。实际上,冷兵器时代作战,失败的一方损失人马,绝大部分都不是被斩杀,而是在溃逃之时走散。

    正因为如此,每次大战,任何一方失败之后,都有一个“收拢残军”的步骤。

    而水中作战,若是双方没有短兵交接,双方的船只也都没有损坏的话,失败的一方的确也可以从容退走。但是,若是短兵相接,船只损坏,根本无法逃的话,那失败一方的士卒想要逃走,就只有跳入水中这一途径!而在滹沱河之上,尤其是波涛汹涌的两山下游,跳入水中,无疑就是送死!

    更何况匈奴人不会水!

    这也是历史上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在周瑜的一把大火下,所剩无几的根本原因!

    匈奴军近四千人,一百六十艘船只,几乎每一艘大船之上都燃起熊熊大火,因为阵型紧密,船只一时之间又根本无法上岸,这些匈奴军士卒,就只能在这些火船之上等死!

    至于粮草——

    甘宁虽然眼馋,但也知道,救不出来了……

    水战,有的时候,比陆地作战,还要凶险几分,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这也是历史上吴国占据长江天险,就可保一地无恙的一根本原因!

    江东水军,甲天下!

    虽然如今随着韩非的到来,很可能成为历史上的。

    一股股浓烟,从这一百六十艘匈奴军船只之上升腾而起。这些船只,平常浸在水中,木料早已经吃透了水,若是不用火油,几乎难以点燃。此刻即便点燃,火势也不算大,以浓烟为主。

    最开始,这些战船之上的匈奴军士卒乃是被火油烧死,而现在,则是被浓烟生生闷死,火油燃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