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汉-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滹沱河历史名称多异。《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秦称厚池河。东汉称滹沱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

    在很早以前,传说深泽县境内的滹沱河里有一个水头,经常在半夜里带着水来淹没村庄和良田。

    那时,有个叫张大胆的人,为了治服河水,他在一天晚上,拿着赶山鞭,蹲在滹沱河边上。等到半夜,只听呼呼山响,那个水头带着水来了。它长的就象个山羊,头上长着两个长长的犄角,它走在前边,后边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张大胆一见,大喝一声:“好孽障!”一赶山鞭打掉水头一个犄角,流的血染纤了河水。水头马上就撤回去了

    可是,滹沱河的水头还不甘心,就用那一个犄角光往北拱。所以过去滹沱河总是往北滚岸。

    张大胆见还没有把水头治住,就用赶山鞭赶来了两座大山,一座叫北山,一座叫南山,把滹沱河夹在中间,这就叫“两山夹一河,想挪不能挪。”从此,滹沱河就再也无法乱滚了。

    后来,滹沱河两岸村庄的人们,为了纪念张大胆这个制服水头,平息水患的英雄,故借此将滹沱河岸边的两个村庄改村名为“南中山”北中山”,沿用至今。

    南山,一片地势较为复杂,容易隐藏的河域之中,停靠着整整二十艘并不算大的战船。滹沱河南岸,乃是一片小树林,树林之中,影影绰绰,足有近千人隐藏其中。

    这两千人之中,为首那一员大将,身材高大,样貌很是年轻,头上包着一抹青巾,身上也不过是穿了一套并不沉重的竹甲,腰带短刀,整个人透出一股极为凌厉的威势。若是南方人士在此,定然能够认出,这员大将,乃是水军将领打扮!

    身旁一人,也是同样的打扮,此二人,正是韩非手下的两员大将,为首者,正是甘宁甘兴霸,旁边一人,正是裴元绍。

    水军将士,和在陆地上作战的其他将士,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水军将士需要在船上作战,而一艘船的载重有限,决定了水军将士不能穿戴太过沉重的衣甲。另外,水军将士的兵刃,也多以短兵为主。

    “兴霸,匈奴的向代县运粮的队伍出动了吗?”一旁的裴元绍突然问道。

    滹沱河贯穿宁武与代县,为了运粮的方便,匈奴人征集了不少民用的船只,专为运粮而用,虽然习惯了马背上的他们坐船很是不适应,但是,实在抵拒不了那顺流直下的速度,尤其是眼下与汉人开战之时,粮草的及时与否,更为重要。(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匈奴(五)
    乌孙是汉朝在西域的重要盟邦,公元前2世纪末期就与汉朝“结为昆弟”。因此保乌孙就是保西域。公元前71年(汉宣帝本始三年),汉朝统治阶级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蒲类将军赵充国等分别领兵出塞,偕乌孙对匈奴进行夹击。匈奴人民闻汉兵至,纷纷远徙。汉兵因未按预定期限到达目的地,校尉常惠乃与乌孙合兵击右谷蠡王庭。俘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公主)、名王、犁汗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九千余人,牛、羊、马、驼、驴、骡等七十余万头。单于怨怒,于当年冬自统兵击乌孙,颇有俘获。但当要返回时,恰值天气骤冷,突降大雪,深丈余,人畜多冻死。于是丁灵乘势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给壶衍鞮单于以沉重打击。也在此时,狐鹿姑一支没落,直至今天,已是匈奴小姓部落其中的一员,若不是有狐鹿姑的今朝崛起,怕匈奴人都会忘记了这一支曾经的辉煌。

    “这……”狐鹿姑略一犹豫。

    “你们几个,快招呼其他弟兄护卫将军离开!其余人跟我来,拼得一死也要挡住敌人!”那匈奴大汉厉声呼喝命令道。

    三四十名匈奴士兵听从那大汉的命令,护拥着狐鹿姑迅速向南逃去。临别之前,狐鹿姑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名“忠心耿耿”的大汉,但天色实在昏暗,只能隐约从他所着服饰看出似乎是一名什长,形体较为粗壮,其余的相貌特征就完全看不清了。

    或许是那名大汉的死战真的起了效果,狐鹿姑一行人一连狂奔了四五里路,都未被敌军骑兵追上。但眼见就要抵达代县城时,身后的马蹄声、喊杀声又再次响起,而且以较快的速度接近过来。

    “快,快……千万要赶在敌骑追上之前,到达城门!”狐鹿姑嘶声吼道。

    或许是因为城门在望的缘故。跟随在狐鹿姑身后的数十名士卒爆发出无比的斗志,发足狂奔起来,不多时已经来到代县城下。

    “是我,快放吊桥,开城门!后面的敌人要追上来了!”狐鹿姑放声朝城头大喊道。

    “是将军!快…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城头上的军士立即辨认出喊话之人正是狐鹿姑,又听到后面果然有追兵喊杀。忙不迭的下令开启城门。

    “啪嗒!”吊桥被迅速放下。

    “嘎吱……”城门被缓慢推开。

    “快,拉吊桥,关城门……”一越过吊桥,狐鹿姑立即大声喝令道。

    但话音尚未落,狐鹿姑便感觉自己失去了重心,被人从马背上拽了下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随即几把刀迅速架在他的脖子上。

    “汉龙骧将军麾下大将任峻任伯达在此,谁敢轻举妄动,狐鹿姑便要人头落地!”随着喊声的落下,接连“啪!”“啪!”的两声,连接吊桥的两根粗壮的缆绳,被任俊手起刀落。齐根斩断。自此,代县城南门守军收起吊桥的念头被完全打消。

    由于主将落在敌人手中,投鼠忌器的匈奴军守城士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该当如何是好。要知道,一般匈奴人所统帅之兵,大多都是自己本部落的人,这样一来,忠心方面没问题。虽然狐鹿姑部落小了点,没那么多的人可供他挑选,但万把人的还是没问题,也就是说,代县里的守城的士兵,全部是来自狐鹿姑部落的。

    “不要管我,快……”小半晌后。被摔的晕头转向的狐鹿姑似乎才弄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那些“忠心护卫”在自己身旁的几十名士兵根本就是敌人所伪装的,由于天色太过昏暗,又急于逃命,根本就没有机会来仔细辨别一下真伪。结果……就这样轻易地被对方将城池给诈了开来!

    “娘的!不想死就给老子住口!”任俊狠狠地朝狐鹿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他尚未出口的话又给踢了回去。“我家主公所率大军即将赶到,尔等再不归降,妄图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随即,任峻低声对身旁的一名士卒说道:“快,发信号!”

    “是,将军!”这名士卒迅速取出一把隐藏起来的小型手弩,又从身侧布囊中抽出一支特制弩箭。箭上弦,弦拉开!

    “嗖!”弩箭带着异常尖锐的呼啸声冲天而起,声音遥遥地传三四里远开外。

    而这时,韩非的前队,距离代县城也不错只有五六百步的距离罢了,听得信号的声音,韩非忙喝令三军急行。五六百步的距离,对于全速行进的骑兵而言,不过是转眼的工夫罢了。随着大队的骑兵杀进城中,原本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守城士兵也不得不老实了下来。见韩非已经杀进城中,任峻一面留下两、三人看守狐鹿姑,一面亲领另外几十名步卒冲上城楼,将惶惑不安的守军控制住。

    “伯达,城门就交给你了,稍后儁乂就会赶到!”韩非抬头对城楼上的任峻大声喊道。

    “主公放心,交给末将了!”任峻充满自信的高声回道。

    “好!”随即,韩非转头对典韦等人说道:“公孝,你到上一批兵马前往其他三门,不令一人落网!子昭、梁道,咱们去城守府,若能擒斩得丘浮尤鞮,则此间之事可定矣!”

    “喏!”

    ……

    代县城守府议事厅中,丘浮尤鞮正忧心憧憧地来回踱步。自狐鹿姑率军出城之后,丘浮尤鞮心中就感觉很不塌实,而且这种不安的感觉愈发变得强烈起来。与年轻气盛、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狐鹿姑相比,丘浮尤鞮为人行事要沉稳得多,而且和狐鹿姑不同,丘浮尤鞮对汉人的文化很赶兴趣,相当于半个汉人通,故尔,对韩非的事迹也有一些耳闻,料其并非什么寻常之辈,甚至可说是当世的英杰。就连神勇过人的并州无敌之虎——吕布也是败在了这样的人手中,可见其可怕。

    这样的对手岂能等闲视之!

    但狐鹿姑执意要出城追击,身为下属的丘浮尤鞮在苦劝无果的情况,也只能由着他去,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狐鹿姑能够小心谨慎一些!

    “哎……”丘浮尤鞮止住了步子,眺望着厅外的夜空,怅然叹了一口气。

    “嗖……”忽然间,一个异常尖锐的呼哨声隐隐的传入议事厅中。

    南人的响箭??!!!

    丘浮尤鞮微一楞神,便立即反应了过来。

    “怎么会有响箭?是谁射的?”丘浮尤鞮略一沉吟,随即大步走出议事厅,寻得一名府中的守卫士兵问道:“刚才那声尖锐的呼哨声是从什么方向传过来的?”

    “启禀大人,似乎是从南面城门那里传来的!”士兵迅速地回道。

    不妙!不妙!

    丘浮尤鞮深深地感到情况不妙,立刻大声喊道:“来人,即刻去城中军营招集人马随我前往南城门!”

    “备马!”

    ……

    代县城南北方向的长街之上,丘浮尤鞮率领城中军营里仅余的千余名步卒急匆匆地往南面城门赶去。行不多远,就正正地与大队疾驰的骑兵迎面碰上。

    骑兵?!!!!

    丘浮尤鞮面色立即微微泛白。不用说,这样一身装扮一支的骑兵肯定不是匈奴军所能拥有的,那……只能是敌军了!想不到,城门竟然已经被攻破!到底是谁?竟然有如此本事,几近神不知、鬼不觉地轻松攻进城内?

    “谁人竟敢犯我代县城池,与某家报上姓名!”丘浮尤鞮强忍住心中的惊恐,沉声喝道。说的是汉语,倒也是字正腔圆,乍一听,谁也不会以为这是个匈奴人。

    “丘浮尤鞮是么?本太守乃是大汉龙骧将军,太原郡守韩非韩学远是也!”对面的“骑兵”中间闪开,一头壮硕的白马闪现而出,马背上一人,借着火把的光辉,依稀可见,白马、银戟,年轻的不像话的样貌,不用细看,对韩非有一定耳闻的丘浮尤鞮也知道来人是谁了!

    韩非!

    丘浮尤鞮听得这个名字,身体不由得微微一颤。

    狐鹿姑休矣!代县休矣!

    丘浮尤鞮心中此时已经不抱任何幻想,面色瞬间如土。以狐鹿姑的武艺、征战阅历,遭遇韩非这等沙场上能胜得吕布那厮的神将,必无幸免之理,而且,此刻韩非能够领军出现在代县城中正是活生生的明证。失却了城池的防卫,以代县城中不足四千千人的守军根本就可能抵挡住敌军的进攻,仅是眼前这支骑兵就是自己无法战胜的。

    虽然,仅仅是七八百的骑兵,但是,自己手中现有的,才千八百人上下,而且,步兵对骑兵,这……

    尽管明知不敌,丘浮尤鞮却未打算放弃抵抗。转瞬之间,丘浮尤鞮做出了一个决定,随即扬起手中长刀,头也不回地大声命令道:“乌维,你速领本部军马出北门,撤回大斋,向单于禀报代县之事!”

    “大人,还是你撤吧,我愿意带领弟兄们死战抵挡敌军!”那名叫做乌维的匈奴人恳切地大声喊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匈奴(四)
    对方所用的是清一色的长枪,长度逾一丈,远远超过自己麾下军士使用的所有兵刃。而且,对方排成了密集的“枪阵”,根本就不给你任何近身的机会。更为可怕的是那如潮水、车轮般连续攻击!第一排长枪刺过去之后,这一排的士兵便立即蹲下身形,垂下手中长枪。随即,第二排长枪兵立刻跃过第一排士兵的身体,挺枪继续向前突击,随后又是第三排……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狐鹿姑哪里知道,韩非军的正规长枪,也就是韩非令人特制的长枪,比之他匈奴拥有是大大的不同。如果,韩非军的枪兵可以称之为长枪兵的话,那匈奴的枪兵,仅仅可以称为短枪兵!要知道,韩非所选的长枪,完全是迥异于常规的枪,乃是专门应付骑兵所用的扎马枪!一旦组成枪阵,即便是骑兵也不惧怕!

    一路急赶了近三十里路,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匈奴军面对如此“疯狂”的攻击,全无还手之力。每一次排枪突刺之下,都会有十数人甚至数十人倒在枪下。一时间,被击的连连后退。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必须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绕到他们身侧,才能有反击的机会!”一名偏将急声对狐鹿姑说道。

    “好!就照你说的办……”狐鹿姑原本对被动的局势已经束手无策,但听得这个建议之后,立即眼前一亮,正欲传令。

    但此时,从狐鹿姑大军的后方和侧翼,突然由远而近地响起阵阵轰隆的马蹄声,并异常迅速地接近了过来。

    至此,狐鹿姑彻底恍悟过来。这支迅速接近过来的骑兵肯定不是来自匈奴军,因为——代县的人马本就有限度,仅一万不到,自己带出了六千。剩下的也只不过才四千而已。。

    传来的马蹄声,绝对不下五千之众,即便是狐鹿姑再是异想天开,也绝对不会相信,代县会派出五千之多的骑兵来帮助他!

    中计了!代县危矣!

    “加速!加速!”

    轰隆的马蹄声也掩盖不住典韦那杀气腾腾的声声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