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撤销,部队归华东军区管理,陈毅11月以后从上海到南京,主持华东军区工作。
可见,陈毅在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总部实际履职的时间为:1947年1月至10月、1948年4月至5月。这与郭化若所指出“就三年解放战争而言,陈、粟始终在一起只有11个半月,大部分时间不在一起”的结论是一致的。
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上)(1)
一、中原战局形成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
战略构想的最早起源:粟裕“子养电”——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灭国民党军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南线大决战。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被基本歼灭,华东、中原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蒋介石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然而,囿于解放军当时诸多公开文告一类的署名,蒋介石及其统帅部当时和事后都未弄明白,在淮海之战中,谁是他们最主要的直接对手和关键人物。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陈谢、陈粟两路大军相继跟进中原,全国的主战场由山东转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原战场上,蒋介石调集了90个旅的强大兵力,除防御重要点线外,还组成6个强大的机动兵团,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在各个要点之间往返驰援,进攻人民解放军。此时,刘邓、陈粟、陈谢大军各自分兵作战,如果只由1路大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获全胜,如果等3路大军集中又常常失去战机,只能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有时甚至连中小规模的歼灭战也打不成。特别是被围困在大别山地区的刘邓部队,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无法集中行动,处境十分困难。因而,此时的中原战局形成了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
从山东战场转战中原豫皖苏战场的华东野战军,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以后,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粟裕,面对这种僵持状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迅速扭转中原战局,进而夺取战争的胜利。
粟裕分析后认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以后,在数量上和技术上仍然处于劣势。国民党军队依然可凭其数量、技术上的优势,在局部地区组织战役进攻。因而中原战场出现反复拉锯的僵持局面。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①即必须集中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粟裕准确地预料,只要解放军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并在数量上、技术上取得优势,就能在中原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全国的政治局势也将迅速变化,战争即可迅速获得全面胜利。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时的粟裕。经过几个月的探索研究,1947年12月10日,粟裕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其中说:
“目前敌人虽已被迫作全面防御,但尚有一定兵力,作为其攻势防御之机动使用。观其目的,不仅在破坏我建设新解放区,而且企图争取时间,以待其新军之训练,或政治阴谋之从容布置。因此,目前江北(中原,鄂豫陕及豫皖苏)敌我是处在反复的拉锯形势中。这种形势,本给我们以有利而且多的运动战机会,但由于新区反动势力未完全打倒,反动武装未肃清和新区群众尚未完全发动,故使我们难以保密和及时捕捉战机。而敌人则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我兵力分散时则进犯,我集中兵力时则后缩,敌我兵力相等则与我纠缠,不让我安定休整。在上述情况下,我一个战略区之兵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取全胜;如待三个战略区兵力集中,则又失去战机。而敌人则利用其较我优良的运输条件和建制的临机变动,以集中或分散对付我军。但我军则因缺乏固定补给来源和足够的运输能力,又不便长期集中强大的兵团于一个地区(或方向)作战。因此,建议三军(刘邓、陈谢和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较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我们一军如不担负打援,兵力是够用的)。只要邻区能及时协同打援或钳制援敌迟进,歼敌一路是很可能的。在此区歼灭战结束,敌向此区集中,则我又分散或转至邻区,总以何区便于歼敌,即向何区集中。如此能有两三次歼灭战,则形势可能变化。”②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上)(2)
这是一个对中原和全国战局全面分析以后得出的科学战略构想: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在解放战争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他的构想不仅关系战略全局及其未来发展,而且与中央军委一再强调的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以及避免打大仗的意图不同,就在前一天的12月9日,粟裕还收到中央军委电示:“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③因此,他虽然准备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向中央建议,但采取了格外谨慎的态度,没有马上发出电报,而是在不断缜密地思考。直到经过40余天的考虑,并通过平汉路战役的实践,证明集中兵力打大仗初步可行之后,粟裕才毅然于1948年1月22日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上报中央军委并告大别山区的刘伯承、邓小平。
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规定,“子养”即1月22日,此电即军史上凝结着粟裕军事智慧结晶的“子养电”。
粟裕曾经说:“进行一个战役,首先要从战略上考虑,战役要同战略相结合,当前要与长远相结合。”④他在《粟裕战争回忆录》中还指出:“作为战区指挥员,应不断地研究、分析敌我力量的对比变化,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敢于适时地把战局推向新的水平,而不能坐待条件完全成熟。从孟良崮战役到豫东战役,再到淮海战役,都使我体会到这一点。”他在解放战争中关系到战争走向、成败的关键时刻,自觉提出的这个关系全局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是极为突出的。这一成熟的战略思想,成为以后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最早构想,在他不久再次直谏中央军委之后,逐渐得到全面的实现,被历史的发展轨迹证明是十分科学的,对扭转中原战局,进而以不断的大规模歼灭战消灭蒋军的主力于江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战略。
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粟裕再次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粟裕
同志在干部大会上作动员报告。
粟裕的“子养电”发出时,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已做出分兵南进的战略决策,决定从中原战场上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迫使中原战场上的部分国民党主力部队回援,以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
收到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逐字加以圈阅,在送给周恩来、任弼时,以及正在中央驻地杨家沟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传阅时,他特别注明:“再送毛。”⑤但经同陈毅等人复议,特别是刘伯承、邓小平也于1月26日致电中央军委并粟裕等,认为:“我们目前情况是部队极不充实,弹药亦渐感困难。如无友邻协助,至少将十一师(即整编11师)调走,部队集结均发生困难”,⑥毛泽东决定坚持既定决策。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电告粟裕,指令他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电报认为,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正是在这一天前后,陈毅兴奋地作诗一首:“小住杨沟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要擒王。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五年胜利今日卜,稳渡长江遣粟郎(粟裕)。”
显然,对于改变中原以至全国战局,解放军高级领导人中此时存在着两种战略设想,一个是分兵渡江南进,一个是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粟裕在反复思考哪一种设想更为切合战争实际,更能迅速取得全国战争的胜利。
3天后的1月31日,粟裕复电中央军委,重申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在军事上,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⑦
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上)(3)
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特意把原定于2月1日动身返部的陈毅留下来,再次一起研究。陈毅依然表示支持中央原来的决策。2月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也给中央军委发来电报,主动建议:他们也“可以组织两个有力支队,继粟裕之后渡江南下牵制敌人一部兵力,一支出川、湘、鄂,一支出湘、鄂、赣,二、三两月做充分准备,3月底或4月初行动,并以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率两个旅加强江汉军区,包括经营鄂西及汉水中流在内。”表示了对中央决定粟裕率部渡江南进的支持。毛泽东见电后十分高兴,亲自于2月6日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电,完全同意他们2月4日的建议。⑧在多数人热烈支持的情况下,毛泽东复电粟裕,所部按原计划行动。
然而,敢于坚持主见的粟裕并未放弃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一方面按中央军委的要求做好南进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继续反复分析研究敌我双方情况,寻求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案。
粟裕认为,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彻底打败蒋介石,中原和华东解放军还要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将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消灭在长江以北。从当时敌我态势来看,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分兵渡江南进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正在成熟。华东野战军三个主力纵队渡江南进,虽然会威胁和牵制敌人,但是难以实现中央预定的战略企图,特别是不能调动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国民党主力军(包括刘邓极盼调走的整编11师),相反却会分散和减弱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场的兵力。权衡利弊得失,粟裕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夺取全国胜利。
4月18日,粟裕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再次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电报说:
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方(陇海路北)作战,以便得到足够的炮弹、炸药、手榴弹之补给(新区因情况不能生产),发挥现有装备之作用而大量歼灭敌人(现在的敌人处于交通便利的中原,如无相当炮火,难于歼灭),并求得雨季与夏收前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及淮北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歼灭仗,使这一地区人民能较安定地得以夏收,才能使我军尔后有粮食等供应与得到人民积极的支援。如中原三大野战军不能于最近有效地打几个歼灭仗,则将增加其他野战军的负担,待敌后调旅及新训师完成后,则又将增加我们的困难。⑨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粟裕在电报中还提出,如果中央军委同意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那么可以在打完第一个歼灭战以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与刘(伯承)、邓(小平)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这预计在徐州地区进行的第二个歼灭战,已经成为淮海战役的最早战役方向设想。
粟裕再次独树一帜的建议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从1946年七战七捷开始即对粟裕的建议从善如流的毛泽东决定,请他到中央当面陈述理由。在4月底到5月初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等五大书记听取了粟裕的当面汇报,最后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采纳他的建议。
从“子养电”到“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战略建议,是粟裕对扭转中原战局,夺取全国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杰出贡献。中共中央于4月30日决定同意粟裕的建议,“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它对此后南线作战的整个进程,包括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证明:如果当年没有粟裕将军卓越的胆识,一切从战局的实际出发,及时地向中央力陈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也许就不会有浓墨重彩、极其辉煌的淮海战役的伟大篇章。”历史实际的发展与粟裕的设想惊人地相似,在第一个歼灭战豫东战役、第二个歼灭战济南战役、第三个歼灭战淮海战役以后,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个时候渡长江,已经不是三个纵队南进吸引国民党军主力回援,而是百万雄师下江南了。
淮海战役第一功臣(上)(4)
三、淮海战役名称的由来:粟裕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唯一由战区领导人命名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1948年6月,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进行的第一个歼灭战——豫东战役,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并推动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发展。实践证明,在中原黄淮地区确有大量歼敌的必要和条件,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而分兵渡江南进以改变中原战局的决策则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因此,豫东战役以后第7天,1948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再次调整原定战略部署,指示:“粟兵团应在现地作战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歼灭五军、十八军等部,开辟南进道路,然后南进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