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过客·偶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海·过客·偶拾-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依然踪迹沓然。大殿前不见有香烟缭绕,两三位洒扫的僧人和几个中年的女工作人员只好坐在太阳下懒洋洋地闲聊。我们穿过了天王殿,巍峨的大雄宝殿已在面前。
  不过阿育王寺之所以成为江南名寺并不是因为巍峨壮观的建筑。它的历史久远,可以上溯到晋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当年有人在此发现了一座舍利塔,后来被认为是阿育王所建的八万四千座释迦牟尼舍利塔之一,故建亭供奉。五世纪初南朝宋元嘉初年建寺。南宋时为著名的“中华五山”之一。
  释迦舍利塔殿在大雄宝殿之后,匾题“妙胜之殿”,为寺中最著名的所在。我们在殿前遇到一位从中原到此挂单的年轻僧人,他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谈锋很健。我们除了谈当今的佛寺和僧人之外,也谈起了阿育王寺的历史。
  据佛教传说阿育王为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为音译,也有人译为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他是第一位在历史上统一了全印度的国王。据说他在即位之初诸多暴虐,信奉佛教之后要求人民节制欲望,清静内心,不杀生,不妄语,多施舍;遵守社会等级制度,尊敬父母尊长,并善待奴隶和仆人。他除了把自己统治国家的功绩和对国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壁和石柱上,即著名的阿育王摩崖石刻和阿育王石柱之外,还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他的善行被当时的佛教徒所称赞,被尊为佛教的“护法名王”。。 最好的txt下载网

山阴道上(3)
阿育王在位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68至前232年之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代末期,国家间争战不断,天下百姓生灵涂炭。要统一中国的强秦已经崛起并正在横扫中原。为什么当时在印度的所建的一座舍利塔会经过了漫长的两汉,三国悠悠五百余年,而在西晋初年才在中国被发现呢?
  这个问题可能不会有答案。但其实有没有答案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的延续,宗教的流传已经蕴含在其中。阿育王寺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古意盎然的气氛深厚浓重,徜徉徘徊在其中,只会感到身边矗立着悠悠的千百年历史,空气里弥漫着无限空灵虚无的岁月,而心生一种感悟。悟,原是禅宗的立宗之本。大大小小的悟有许多种,可以说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感悟和觉悟中循环着。但此悟不同彼悟,多数人尽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真正的悟,因为悟是最简明却又是最深奥的。悟,可以易如反掌,可以难过登天。环顾四周,无论是一身袈裟的僧人和偶然而至的我们,对这座古老的佛寺而言都是川流不息的过客之一。在一千五百年的岁月之中,人们为寻求觉悟而来,寺外的山河已经天翻地覆,苍海桑田。但这“悟”,却从未因历史和世界的不同而有丝毫改变。了绝尘缘的悟者因为得悟而欣喜吗?世间未悟者的痛苦悲伤是因为没有觉悟吗?我走出阿育王寺,门口游人依然稀少,但香炉上的烟已经开始冉冉升起了。
  天童寺其实离阿育王寺不算远。因为都在鄞县境内。开始是一条土路,再从外山门有一条松荫夹道的清幽石板路通向座落在太白山山麓的寺里。正午的气温和暖,路旁宁波乡下初冬的景色愈加显得温和了。成片高大的冬青树翠绿着,夹杂着颜色从淡黄到深红的秋林。田畦里种着不知名的作物,地头的成片芦花正在抽穗,土坡上的野草已经枯黄。在道边成排的蜂箱旁边,农人赶着黄牛走向远处粉墙黛瓦的村庄。周围安静和谐,甚至听不到村庄里的狗吠鸡鸣。面对着这个村子,我想起了父亲。
  父亲一九一七年出生在宁波乡下一处我不知道名字,可能和我眼前这个小村庄很相似的村落里。祖父母年纪不大已操劳成疾,但家中依然贫寒。后来祖父去世,患有青光眼的祖母靠做手工活供养父亲读完小学。对我父亲来讲,童年艰苦的生活令宁波老家不能给他带来太多美好的回忆,但使他生成了坚毅的性格和要苦读成材的决心。同样作为宁波人,父亲的哥哥后来从商致富,而他自己选择了不断深造,最后终于成为工程学术领域里一位权威的道路。
  天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虽然年代不如阿育王寺悠久,但寺的规模远比阿育王寺广大。从七塔苑开始,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经楼、罗汉堂、钟楼、御书楼,巍峨的殿堂依山势而建,层层深入,周围有碧翠的群山环绕,寺中清幽静穆如世外一方净土。
  沿路边看边走,最后到了位于高处的藏经楼。脚下天童寺殿堂楼阁的层檐翘角和层层叠叠的黄墙黛瓦错落有致地连绵成片,一直到和寺外碧色浓郁的古松林相连。回望我们的身后是青翠的群山如屏般矗立。宋代王安石当年游天童寺,曾赋诗赞美古寺和周围的景致:“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天童寺的历史源远流长,建筑宏大雄伟,周围景致清幽如画,已奠定它可以跻身江南名禅寺之林。但事实上最难得的是它自南宋之后有名僧辈出。宋代名僧正觉住持天童寺三十年,提倡“默照禅”,与临济宗的“看话禅”对立。看话禅始于唐代,参禅顿悟的“话头”多为古人参禅的一句“无意味语”,例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念佛的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等,据称如果是功力深厚者,可在忽然间将妄念粉碎,顿悟自心佛性。“默照禅”以默照二字为修习要诀:默谓离言默契,照为灵明不昧。这种禅法可溯源于达摩祖师的“壁观”,但身为曹洞宗名僧的正觉将曹洞禅宗绵密细致的风格发挥到极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山阴道上(4)
十二世纪中日本僧人荣西到天童寺学禅。十三世纪初日僧道元入宋,从天童寺如净禅师求法,归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至今不衰,并尊天童寺为其祖庭。
  走出法堂前庭,几位僧人正在闲坐晒太阳。偏院里晾晒着一箩箩饱满的白果(银杏)。尽管僧人的生活看上去悠闲无忧,但今天还有多少人会真正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呢?佛门后继无人,好像正觉般的名僧还能从这片土地上产生吗?
  下午在宁波市内转了转,到天一阁的时间已经时近黄昏了。
  建于明代的天一阁外形清隽朴茂,古韵盎然。院内参天古树成荫。太湖石叠成的假山苔痕处处,愈显幽静峻秀。如镜的池塘反映着粉墙黛瓦,修林古树,绿意深浓。水榭、游廊、古阁、假山,在这片城市的山林之中混然融为一体。水碧,山青,竹翠,树绿。这座曾经藏书多达七万余卷的天一阁的书香古韵就在这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里淡淡地飘来。
  夕阳透过树荫把暗淡的光斑印在古阁深色的窗檽上,在这些窗檽里所藏的几万卷书因为乾隆皇帝的赏识,天一阁成了著名的“南北七阁”之一,从此名闻中国。
  天一阁因为藏书万卷而得清帝之赏识,虽在江南但名闻全国。不过在清一代,同样在江南只因藏有一书而被杀被剐甚至祸延九族家破人亡的例子却不在少数。
  与宁波同处浙江省的南浔在清初年间发生了一起堪称清代甚或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文字血案:南浔庄廷鑨“明史案”,全案历时两年,七十二人被杀,数百人发配充军为奴,只是因为一本书——《明史辑略》。
  清廷将此书定以谋反罪之后,除了从参与此书出版直到被诬告的人都无不被处以酷刑灭门惨死之外,就连购书、藏书者都被处以极刑:浒墅关榷使李继白遣仆在苏州购得此书,被定购逆书之罪与仆人及书店店主同斩;湖州府学教授赵君宋因藏书一本,处斩。
  看看吧,这些藏书者触目惊心的下场。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统治者要靠“*”和“文字狱”来统治和控制文人的时候,就连藏书者也常常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因为所藏的书便是证据确凿的罪状。所以当我再面对着夕阳余晖里的天一阁,我想藏书富有者如天一阁的主人,在悠悠的四百多年里,他们的心曾经不安过吗?
  普陀山
  从宁波我们去了海上佛国普陀山——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中我们踏足的第三座。作为现今中国最富裕的东南方唯一的一座佛教名山,相对于五台山的隆重深厚,峨嵋山的庄严肃穆,普陀山称得上是金碧辉煌。
  从慧济寺而法雨寺,从法雨寺到紫竹林,再从紫竹林到普济寺。看不完的善男信女,僧人游方。身旁游人如鲫,眼前香烟缭绕。*的钟声、木鱼声、颂经声回响在耳边。这就是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中国百姓心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曾经显灵的地方。高达三十三米的观世音菩萨铜像矗立在海边,俯视着普陀山,俯视着人头涌涌的一处处名寺大庙,俯视着从天下赶来普陀山的一众苍生。
  我想每个人在普陀山得到都不相同,有人得到了安慰,有人得到了感悟,有人得到了希望,也有人得到了解脱。
  当我们离开普陀山的时候,金色的夕阳下这海天佛国无处不是金碧辉煌了。
  绍兴
  如果说绍兴在中国是一座名人的城市,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古人上至大禹、勾践、王羲之、陆游、徐渭,今人秋瑾、徐锡麟、蔡元培、鲁迅、周恩来,他们的遗迹都可以在绍兴找得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山阴道上(5)
对我来说,它更是母亲的祖籍,外公就出生在这里。
  到绍兴时已是黄昏,下着不大不小的冷雨。湿漉漉的街道映着昏黄的路灯,竟有一种淡淡的古意和愁思。
  晚饭想吃地道的绍兴菜,吴先生介绍咸亨酒店。“不是那个喝老酒的小酒店,是旁边那座咸亨大酒楼!”正好,早就想去的地方。
  当晚的花雕醉鸡酒香扑鼻,霉干菜爆河虾咸中有鲜味,清蒸白鱼味清而甘,霉干菜烧肉味厚不腻,配上咸亨酒店自酿味甘醇厚的太雕酒,让我对绍兴的地方菜有意犹未尽的好感。
  好像我不知道父亲的祖居在宁波的哪处乡下一样,我也没有能从母亲那里把外公在绍兴城里的故里问清楚。既然不能一访外公的祖居,那我就告诉吴先生我们这次到来想要感受的三样东西:越中的山水、古城的文化、水乡的生活。
  为了感受越中的山水,第二天的上午吴先生带我们去了柯岩。
  柯岩的人工味道虽然稍微重了一些,但却是典型的越中山水——有山,有水,有岩,有桥,有船,有阁,有寺。
  站在柯岩山顶的寺里,正好俯视脚下的山山水水,村庄田野。淡淡的雨雾中河道纵横,阡陌相连。乌蓬船在河道间穿梭往来,烟树里透出粉墙黛瓦的村庄。这片土地就是古时山阴会稽两县的治所。细雨蒙蒙,烟雾低飘,婉柔的山水和细致的景物深蕴了江南的灵气和神韵。相对眼前有如飘逸诗篇和淡雅水墨的景物,我身后金碧辉煌的寺庙就显得太华丽媚俗了。
  雨雾中虽看不清哪一座是府山,看不见府山上的越王台,但我仍然感觉得到越王勾践曾经依靠这片丰饶多情的土地卧薪尝胆,终成复国雪耻大业的霸气。总纳山阴会稽三十六源之水的鉴湖在视线之外,但纵横相间的堤桥下又哪处不是王羲之咏鉴湖诗句“山*上行,如在镜中流”的景色?明山秀水出画家。绍兴除了生出了中国人老幼皆知的王羲之和连齐白石也想要到他门前做走狗的明代画家徐渭之外,这片山青水秀丰饶富足婉约细腻的土地,还孕育出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士伟人。
  中午还是在咸亨酒店午膳。江浙一带人士多认为绍兴菜味道偏咸,难登大雅之堂,有些上海人常说:“绍兴菜吃来吃去还不就是咸鸡和霉干菜烧肉!”但因为醉鸡、霉干菜烧肉和油爆虾等菜是我从小就常吃的,所以倒觉得绍兴菜甚合胃口。从小到大霉干菜我吃得不少,但这次到绍兴才知道此菜历史几乎与绍兴城一样悠久。相传公元前494年越国大败于吴国之后越王勾践为了复国雪耻卧薪尝胆,越国人上行下效节衣缩食。将青菜在冬季时腌制晒干常年为菜,即是霉干菜,又称干菜的由来。风俗流传至今。干菜可分白菜、油菜、芥菜三种,以芥菜为上。菜割下后,晒、洗之后腌制,待菜叶转绿,取出挤出卤汁晒干即成。后来绍兴人又在干菜中加入笋干,变成了更鲜美的干菜笋。烧肉,烧鸡,烧鸭无不味美。
  进门之前看见坐在旁边的那间咸亨酒馆里喝酒吃茴香豆的人不算多,倒很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原想这间小小的咸亨酒馆靠着鲁迅的大名就算卖卖黄酒和茴香豆大概就可以轻易成为百年老店了,但实际上它只不过是在1981年重开的。
  和其它到绍兴来的游人不同,我们决定就不去众多的名人故居凑热闹了。虽然看起来有些可惜,因为这些名人的故居毫无疑问代表着绍兴古城源远流长的文化最辉煌夺目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在咸亨酒店吃地道的绍兴菜,坐着乌蓬船到密如蛛网的河道里去看这座有两千多年历史水乡城市的真正面貌,再到古韵尚存的石板小街上去寻找绍兴的旧日情怀,也是另一种感悟绍兴文化的方法。

山阴道上(6)
戴着乌毡帽的船夫手脚并用,整只漆黑的乌蓬小船慢慢在狭窄的河道里滑行。这种船有三片用蔑竹编的乌蓬,正是好像周作人在他那篇“乌蓬船”里所说的“三明瓦”。坐这种船如周作人所写,“小船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蓬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在外面。在这种船里彷佛是在水面上坐……”我们一边坐着船,一边想着周作人对故乡的描述,两岸的景物慢慢向后退去,两三层高灰暗的小楼、各式各样的石桥、金黄色的秋树、在湖边洗衣服的妇女、刚刚下学的孩子、暗绿色的湖水……
  河边房屋的粉墙多数已经不再雪白,斑斑驳驳的污点、水渍、苔痕,如似水流年的印记。不知道外公家的祖居是在河边,还是在城里的一处宅院呢?我只是从母亲那里知道外公的家庭世代为官,是富裕的。不过他很小的时候已经离开了绍兴,学校毕业之后年纪很轻就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