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驿馆里的申包胥却等候不得,不吃不喝,日日在秦国朝堂外哭泣,由最初的嚎啕大哭,到渐渐嗓子哭哑,只至气噎失声,最后竟然哭得眼泪流干,从眼角里流出的都是鲜血。形状及其凄惨,令人不忍目睹!
最后值殿的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向秦哀公禀报:“主公要救楚国就速速给他答复,不救也要尽快回复,否则那申包胥可能就要哭死在这里了!”
秦哀公这两日也甚是烦恼,救吧,怕秦国实力不济,救不得楚国反给秦国带来战祸,不救于理不合,真是愁肠百转,烦恼不已!
今日听得值殿官员来报,心怕这申包胥真的哭死在秦国,岂不是给诸侯笑话!想罢,不敢怠慢连忙出来看望申包胥。
到的申包胥近前,秦哀公愣了!
他不敢想象,在这短短的几天一个人竟然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这申包胥来时是一个身材魁伟的大汉,身高九尺,膀大腰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壮汉!而现在,仅仅几日不见,此人竟然瘦成了骷髅!骨瘦如柴,憔悴不堪,似欲迎风而倒,但犹自哭泣不止,眼里流的哪里是泪?分明是鲜血!一滴滴鲜血砸在地上,也砸在秦哀公的心上!
哀公的心灵颤抖了,他小心的上前问道:“你就是楚国的大夫申包胥么?寡人怎么人不出来你了?近邻有事我秦国焉能不帮?申先生何苦如此?”
申包胥见得秦国哀公过来,听得秦哀公说话,一个长头跪在地上,颤巍巍道:“主公说话可是当真?”
哀公道:“当然当真,我秦国说话可曾有虚?”
申包胥听得此言,心中大喜,奈何他身体太弱,大喜之下竟然昏死过去!
秦哀公本是性情稳重,不露声色之人,今见楚国竟有如此忠臣,禁不住心潮澎湃,感动不已!心想:“假如我秦国也有这等人士,何愁我大秦不能统一天下!”
情动之下,他蹬蹬蹬几步走进大殿,对诸大臣宣布道:“寡人已下定决心,援助楚国,诸位不必再争!”
反对援楚的几位大臣心中暗暗纳闷:“主公这是怎么了?为何一出去就改变了主意?”
见哀公已经决定,其他人也不好再加以反对,于是决定次日出兵,派子蒲、子虎为帅,率领五百乘精兵,火速赶往楚国,援助楚国退吴!
秦军火速前进,风驰电掣,只消两日,到得楚地稷地,在稷地安营扎寨,稍事休息,然后发动进攻直捣吴军!吴军在攻克郢地时就采取的这种战略,火速进军,不宣而战,攻其不备。没成想秦国比他还快,还绝!猝不及防吴军被打得大败!
这时楚国的百姓也加入了抵抗侵略的行列,昭王长庶兄子西建树王旗,安定人心,招集散兵,组织抗战。其他各国也纷纷加入战争,越王允常见吴师主力久出不归,乘隙袭扰吴国。整个楚国大地纷纷扰扰,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子蒲、子虎帅秦国大军,出武关,过申县,败夫概王于沂邑(今河南正阳县境)。与此同时,散而复聚的楚师败吴师于军祥(今湖北随州市西南)。秦师纵横于方城内外,楚师出没于汉水南北,楚人则支援秦师和楚师而阻扰吴师,吴师穷于应付。
是年秋,楚秦合兵击灭为虎作伥的唐国。夫概王不告而别,率所部回国,自立为王,阖闾见前方大势已去,后方大患日亟,当即命全军撤回吴国。
且不说吴国国君阖闾回国*夫概,把夫概赶到了楚国; 楚国收留夫概,封之堂溪(在今河南西平县),号为堂溪氏。这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此事后话,不提。
且说秦国大军元帅子蒲、子虎,见楚昭王归国,仍以郢地为都,楚国暂且无事,遂带兵回国。
秦哀公在位三十六年去世。这哀公是个爱好和平,性情平和之人,他在位期间,秦国基本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哀公去世后,太子夷公早死。夷公的儿子继位,这就是惠公。
惠公即位后,秦国仍保持和平发展的国策。
惠公元年(前500),孔子代理鲁国国相的职务。
秦惠公五年(前496),秦国近邻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欲知晋国发生了何等大事,请继续关注本书! 。。
第七十二回 六卿争权乱晋国
第七十二回 六卿争权乱晋国
欲说晋国之乱,必须从一人说起,此人就是赵简子。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奠基人。
赵简子出生于世代为晋卿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先祖赵衰(赵成子),赵简子的祖父赵武(赵文子),便是晋景公初年“下宫之役”中,落难余生的“赵氏孤儿”。 赵武成人之后在晋卿韩厥的支持和帮助下,复卿爵,攻杀陷赵氏一族于灭顶之灾的景公宠臣屠岸贾,尽灭其族,报了多年血仇。终在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重踞晋国六卿之尊“正卿”的位置,复兴赵氏。
简子少年时代,适值赵氏再兴之际。家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影响,使他能深切地洞悉到晋国众卿争斗,互相倾轧的残酷。同时也陶冶和造就了他深沉不露,胆识过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称雄诸卿的气质和能力。大约就是在他三十岁左右的时候,袭爵位于祖上,为晋国卿。
公元前519年,简子继袭卿爵不久,恰遇周王室发生王子朝叛乱。初登王位的周敬王姬匄,被王子朝逼迫流寓于外,回不了成周(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赵简子初临卿位,根基尚不牢固。他瞅准这个建功立业树立威望的时机,请命于晋顷公,率军迅速地平息了王子朝之乱,佐定周敬王于成周。
简子助周王平叛有功,受敬王“王室命卿”之许,这对晋国当时的霸主地位,无疑增添了光彩。同时,也达到他牢固根基,扩大威望的目的,为赵氏下一步加强与其他五卿角逐的实力,称雄晋国,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诸侯挟天子,卿大夫挟诸侯的事件,时有发生。就是当时的晋国,也正处于晋侯大权旁落,六卿尾大不掉。公侯之尊,江河日下,风雨飘摇。
简子及时地把握这个时机,利用勤周敬王有功,敬王准他为王室命卿之隙,于晋顷公十三年(前513年)冬,征收生铁四百八十斤,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铭铸于大铁鼎上,公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他的这一壮举,不仅使其知名于天下,而且博得晋国绝大多数新兴势力的支持,成为他登上政治舞台,最有声色,引人注目和赢得喝彩的一次精湛表演。为迅速扩大赵氏势力和影响,争取晋国正卿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常言道,树大招风,地位高了不小心就会招惹什么人!
是年夏,简子令邯郸赵午归还卫国进贡的五百奴隶,拟将他们迁往晋阳。赵午虽然应诺,但在执行命令时,弗简子之意,没有把奴隶归还赵氏。赵午的抗命之举,使简子大为恼怒,为挽回影响,遂拘捕赵午,囚禁于晋阳,不久又将其杀掉。
消息传人邯郸,赵午的儿子赵稷便凭据邯郸叛乱,并窜通其舅氏中行寅(晋国六卿之一),以及中行寅的姻亲范吉射(亦为晋国六卿之一),合谋集兵攻击赵简子。
赵简子自以为行的端走得正,人正不怕影子斜,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疏于防备,采邑被三家联兵攻克。
赵简子仓皇出逃退守晋阳。赵稷、中行寅、范吉射等,穷追赵氏不舍,挥师直趋晋阳城下,困城猛攻,必欲置简子于死地,以灭后患。
这才有了前文书所说,晋国六卿之乱之事!
就在简子困守晋阳的危急关头,晋国其他三卿,即知、韩、魏三氏,请命于晋侯,率兵击败首先叛乱的中行寅和范吉射,解晋阳之危,救赵简子于倒悬。
自此后赵简子深知结盟的重要性,团结宗人和知、韩、魏三卿,进一步孤立和打击范、中行二氏。
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简子与范、中行二氏决战于铁(今河南濮阳)。这次战斗简子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大败范、中行联军,重创其锐,灭掉其有生力量。翌年,简子又出奇兵,再败二氏于朝歌(今河南淇县)、邯郸,又伤其精。
两年之后,简子倾其兵众,向范、中行大举进攻,连克邢(河北邢台)、任(刑台东北)、栾(河北赵县)、(赵县南)、逆畴(保定西南)、阴人(山西灵石)、盂(山西阳曲)、柏人(河北隆光县西)诸城。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挫败范、中行两家,结束了晋国六角逐的局面,与韩、魏、知三卿瓜分范氏、中行氏之田,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
自此后,赵简子彻底打败范氏、中行氏,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晋国的地位。
这便是晋国六卿之乱的究竟。
此正是:纷纷扰扰春秋事,离离乱乱春秋人。此时方是风头盛,转眼变成断头人!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十三回 乱齐国田乞弑君
第七十三回 乱齐国田乞弑君
惠公也是一个爱好和平之人,他在位的十年里秦国没有大的战乱。
秦惠公在位十年去世,儿子悼公继位。秦悼公二年(前489),齐国大臣田乞杀了他的国君孺子,立孺子的哥哥阳生为君,这就是齐悼公。
这田乞为何弑君,趁着秦国无事我们过去看看。
田乞,妫姓,田氏(陈氏),亦称田晏子。田桓子之子。
齐景公时,他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笼络民心。田氏宗族益强,晏子曾谏齐景公,不听,晏子对叔向说齐国之政终将归于田氏。齐景公死后,景公的儿子荼即位。田乞同鲍牧攻杀高国,迎立公子阳生(悼王),又杀子荼,专齐国之政。其子田常(田成子)。这天常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我们以后或许会提到。
这古代的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不像现在的人,姓什么就是姓什么了,只跟父姓,而无须考虑母系渊源。
在古代,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它最早是氏族图腾标志,有了文字后,才形诸文字。而氏则是相对灵活的,氏,是部落、宗族的分支,是小宗(支系)的族号,子孙分支,就以氏来区别。他们的姓不变,而以分支的国、邑、地、官、谥、字、业等各自为氏以示区别。
这妫姓最早可推到黄帝,黄帝─昌意─高阳(帝颛顼)─舜,帝舜姓虞,舜之子曰商均,居妫(今山西永济南)。其后世,周武王克殷后,将舜之子孙妫满封于陈(今之河南省淮阳),称胡公。
可见这田乞也是个有来历之人。
这田乞弑君的动机是争权,其手段可以说自他大斗出小斗进,买好齐国百姓之时起就开始萌发了。
我们在上回书中说到,晋国范氏、中行氏作乱,范氏中行氏向齐国求救,请求向齐国借粮食,田乞心怀不轨,为拉拢诸侯,劝导景公说:“范、中行数有德于齐,齐不可不救。”齐使田乞救之而输之粟。当然在这件事上,田乞站错了队,他没想到,范氏、中行氏输了,不但输了还输得很惨!
齐景公死后,齐国相国高昭子、国惠子立景公的儿子太子荼为齐君号晏孺子,田乞不喜欢这个太子荼,他想立的人是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这个阳生和田乞关系很好,田乞自然喜欢他做齐国的国君。于是他在假装和高昭子、国惠子很好,经常在二人面前说道:“多数大夫不想让晏孺子作为齐国的国君,立晏孺子为君,大夫人人自危,必会导致齐国之乱!”
二人对诸大夫非常恼恨。
又对各位大夫挑拨离间道:“高昭子未经大家同意就强立晏孺子为齐国国君,企图借控制晏孺子来控制齐国啊!”
各位大夫见田乞如此正气凛然,自然愿意给他效劳,纷纷对他说道:“高、国二人的确可恨,如有用着我等之处尽管吩咐,我等必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田乞见火候已到,遂约同鲍牧,带领诸大夫带领精兵,攻入齐国国君府,高昭子急召国惠子应敌,力战不敌,遂杀晏孺子,并杀高昭子,国惠子逃得快,逃到了莒国才幸免遇难。
杀了晏孺子后,田乞把阳生迎接到齐国,立阳生为齐国国君,阳生谥号也是悼公,自然称呼是齐悼公。
田乞立齐悼公有功,开齐国田氏贵族专齐政的先河,从此田氏成为齐国的最大专权世家。
这就是田乞乱政的故事。
放下齐国,我们再回到秦国,这秦悼公有乃父及乃祖父之风,坚决奉行和平发展的国际政策,不参与国际纠纷,国内事务也处理的井井有条,风调雨顺,人民生活相当的富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秦国成了看戏人。当不了演员就当个观众吧!
秦悼公六年(前485),吴军打败齐军。齐国人杀了悼公,立他的儿子简公为君。
这时在中原南方的吴国自大败楚国以后,在吴王阖闾的带领下,威名远扬,愈发强大了起来。
秦悼公九年(前482),秦悼公又看了一场大戏!
第七十四回 兵不厌诈
秦悼公九年(前482),位于中国南方的吴国和位于秦国东面的晋国上演了一出吴晋争霸的好戏。
其时晋国的国君是晋定公,吴国的国君是吴王夫差。
这晋国自范氏、中行氏作乱后,刚刚平定内乱,赵简子为正卿,在他的治理下,晋国逐渐恢复实力。
吴国自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翌年,越国君主元常率师进攻吴国,阖闾亲自出征,大败越军。阖闾十一年(前504),吴师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