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还存着这样的坏心约我!”卢八娘呸了一声,一扭身走了,“那时我就不该理你!”
第百一章 世子亲事牵动众人杨萍拒婚谋求立〔一〕
司马十七郎与卢八娘甜蜜地回想起他们初识时的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可是他们说起来还是蛮有趣味。
“是啊,那个时候我就想哪怕是动手抢呢,也要把你娶回来!”
“你还真坏,”卢八娘笑着也说了实话,“不过我也不是只带了桃花去的,桃花爹带了几个人在下面等我们,你要是心怀不轨,哼哼!”
司马十七郎并不奇怪,他早就知道王妃很有手段,“幸亏我仪表堂堂、相貌英俊、文武双全、胸怀大志,你一见面也就喜欢上我了。”
“那时候我才没有喜欢你呢。”
“同意嫁我就是喜欢我了,”司马十七郎说了后也觉得有些勉强,便自己更正了一下,“反正你很快就非常喜欢我了。”
“就算是吧。”卢八娘躺在司马十七郎的怀里心情很愉悦,便很痛快地答应了,然后她就想到了旭儿,“我希望旭儿也能娶到他喜欢的女子。”
正常的婚姻应该遵从父母之命,当初自己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司马十七郎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又受到卢八娘长久的影响,竟然立刻就赞成了,“是得要儿子自己喜欢的。”
“我觉得旭儿还太小,他大约还不能真正懂得男女之情,我们可以慢慢挑几年。”卢八娘说:“你成亲时是十八岁,我觉得那个年龄正合适。”
“我那时是没办法,旭儿自然不会这么晚,再则他早些成亲你也能把府里的事情交出去,享享儿媳妇的福。”
儿媳妇?卢八娘努力地适应着,是的,她会有儿媳妇的,最少三个,但愿可不要有什么前世无所不在的婆媳矛盾!然后她将飘荡开的思路收了回来,“总不能为了我享儿媳妇的福就让旭儿成亲,成亲是为了旭儿过更幸福的生活,所以要等他再大一点再成熟一些的时候。”
“你不想早些要孙子吗?”
“我们有三个儿子呢,孙子急什么呢?”
司马十七郎不得不叹服,当年他和王妃没有儿子的时候,王妃虽然急但还撑得住,不像自己有时怎么也藏不住焦燥的情绪。现在他们有了三个儿子,个个出色,可见很多事真不是急的,
“那好,就再等等,而且这两年我们总要回京城一次,旭儿娶一个京城贵女也可以。”
好久以前起,朝廷就让淮北王入京,不过当年离开京城时,司马十七郎曾发下誓言,不尽得河南之地不复入京,他也曾以此为理由拒绝了朝廷多次。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朝廷积弱,对他的威胁不复存在,而功成名就后司马十七郎的想法也变了,还是在定北城时,他就流露出回京城想法。
对此卢八娘也是赞成的,淮北——现在还这样称呼,其实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国家,与京城的交集是必然的,只是怎样的交集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她不知道也不想干涉,交给司马十七郎处理好了。
至于旭儿会选淮北的女孩还是京城的女孩,卢八娘都没有意见,她很满意自己为旭儿争取到的条件,更满意司马十七郎的让步。于是又说了些闲话,两人才睡下。
隔天卢八娘叫来卢苘,直接对他说:“旭儿还要过两年再娶亲,而且我也不打算让他娶卢氏女,你觉得怎么样?”
卢苘马上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倒也没有不高兴,“我原也想问问姐姐的意思呢,现在有了姐姐的话,回头我就让陆氏给女儿相看人家。”不过他又告诉卢八娘,“也不只我们一家,现在淮北门第高的人家适龄的女儿很多都没有许亲,特别是好女孩子都在等着世子选妃呢。”
“噢!”卢八娘抚额,“我有什么都可以直接对你说,但总不能告诉淮北所有高门大户,世子要过几年才成亲大家都别等了吧。”
“姐姐,这事我可以让陆氏慢慢透露给大家。”卢苘轻声说。
“那好,”卢八娘也认为这样很合适,“你回去后一定对陆氏说清,不是侄女儿不好,而是我不想世子娶卢氏女。淮北优秀的男儿特别多,好好给孩子选个好的,我一定给她厚厚的添妆。”
“姐姐,我明白。”卢苘早过了而立之年,又多年从政,他对儿女亲事的思考甚至要比卢八娘还要深刻,女儿如果成为世子妃有利也有弊,以他稳重的性格宁愿让女儿嫁到相当的人家,只是在世子没定亲前他也不好先把同龄的女儿许出去,好像不等王府选妃般,现在姐姐先开口了,他倒如释重负。至于陆氏,确实盼着女儿能嫁进王府,自己回去好好开导她一番就行了;卢苘回去果然吩咐了陆氏,又问了女儿的意思,还给卢四老爷写了信,很快就把长女许给了朱老御史的一个嫡孙,两家按部就班地定亲,并约定明年成亲。
随着卢苘的嫡长女定亲,淮北王世子不会早婚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很多人家马上心领神会,一时间,淮北高门停滞的婚嫁又恢复了。
就在卢八娘以为事情解决了的时候,湖阳郡主来见她,带了几株桃花盆景,“这是我想出来的法子,养了两三年才有些样子,挑最好的两盆给王妃送过来。”
摆在案上的玉石花盆里的桃树只有一尺多高,却婀娜多姿,上面应景地开了数朵桃花,令人见之心喜。
湖阳的郡主的礼物从来都有是很对自己的心思,卢八娘笑道:“果然精巧可爱,可比每天插瓶的鲜花要好多了。”
见淮北王妃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一心讨好的湖阳郡主松了一口气,又笑着说起了学堂的事,“如今淮北所有的县城都设了学堂,大些的乡村不少也已经建了,也有几个相邻村子一同建一个学堂的。差不多的人家都会把孩子送来读书识字,毕竟工厂、农场、织厂都要识字的人,只有让孩子读书将来才能有好的出路。”
“十七郎收复黄河北岸后,我们从各地的学堂里抽调些人手,在那边也办了些学堂。只不过,要想达到我们淮北的程度还差得远呢。”
这些卢八娘都知道,便点了点头然后问:“你们与礼部的人还矛盾重重吗?”
淮北的学堂最初成立时是淮北最艰难的时候,那时差不多的男人们都在军中,所以完全是由卢八娘带着女眷们为自家的孩子和孤儿们创建的。也由此形成,教育与纺织、救护、抚幼所、慈善局等几方面的机构中都有很多女性。
淮北的政治体系越来越完善后,男性官员们对此颇有微辞,特别是教育,因为它的重要性,礼部几次想全面接管过去,把女性负责人替换下来,可是以湖阳郡主、荆氏、靳氏等人为首的女人岂能同意?
于是,礼部与淮北的女教育家们时常发生一些冲突,对于这样的事,淮北王并没有如礼部的官员所盼望的那样把这些女人都赶回家,但是他也没有完全站在湖阳郡主等人身边,而是由着礼部的人不断地蚕食着女人们的势力。
在这时,退出淮北政务的王妃成了这些女人们求助的对象。卢八娘虽然不会介入到任何具体事件中,但是她还是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她们,尽管在她心中已经认定湖阳郡主等人不会取得彻底的胜利。
就是在所谓男女平等的前世,男子的实力总体上也是高于女子的,这其间的原因无需说明。至于现在,女子受到教育的水平与男子相差实在太多,就是士族读书的女子所学的也与男子不同,所以湖阳郡主等人与礼部的官员们不是一个等级的。
卢八娘基于现实的建议就是放弃一部分学堂,比如官学,交给礼部,保留一部分适合的,比如初级教育和与职业教育方面。更重要的是女子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一切最终还是以实力说话的,大家总不能一直靠在过去的功劳上,让司马十七郎等当权者为此保持现状。
“我们把官学让出大半去后好些了,大约十七郎也为我们说过话,他一直念着我们当年的辛苦。”湖阳郡主点头道:“在到河北开设学堂的事情上,我们比礼部的官老爷们要走得快多了,影响也很好。而且现在有很多学堂里读过书的青年女子加入了我们,她们的学识并不比男人差,将来她们有可能到礼部做官。”
这也是卢八娘一直非常欣慰的,她笑着说:“萍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湖阳郡主知道王妃一向喜欢萍儿,她看看屋子里并没有外人,便对卢八娘说:“提起萍儿,我有一件事想求王妃呢。”
卢八娘点了点头,心里却狐疑起来。
“世子已经十五岁了,淮北出身最好的卢氏女前些天定亲,看来世子不会在淮北娶亲了,”湖阳郡主说出了她的猜测,“现在京城的形势虽然不如我们淮北,但是那里毕竟士族云集、高门林立,我想十七郎和你一定想去京城给他挑世子正妃吧。”
“不过旭儿身边先收个侧妃服侍他的日常起居倒也适宜,”湖阳郡主道:“世子正妃的位置我并不敢奢望,但自忖侧妃之位萍儿还担得起。她与世子从小一起长大,也知道彼此的脾气禀性,也算得上是个懂事的孩子,有她在世子身边,王妃也能放心不是?”
正文 第百一章 世子亲事牵动众人杨萍拒婚谋求立〔二〕
湖阳郡主是杨萍的亲生母亲,她一向也是个合格的母亲,对几个孩子都尽心尽力培养,努力为他们谋更好的出路。她最大的两个孩子,郑嘉和郑妙早就成亲了,日子过得都不错。她最小的儿子一直受着严格的教育,将来会接任尚家家主之位。
现在她提出让杨萍给旭儿做侧妃,一定是因为她真心认为这是杨萍最好的出路。无怪杨萍已经十八了,湖阳郡主一直没有给她定亲,原来不只是因为杨萍一直醉心于学习,而是湖阳早就打好了小算盘。
淮北最聪慧最优秀的女孩,她的亲生母亲竟然认为她给世子做侧妃就是最好的出路,尽管卢八娘是世子的母亲,但她一时还是很难接受,顿了顿说:“恐怕太委屈萍儿了。”
湖阳郡主一向自以为很能猜中淮北王妃的心思,现在见王妃的神情并无半点欢喜,不知哪里不对,明明王妃一向特别喜欢萍儿的呀?她还想过,凭着王妃的喜欢,将来世子妃进门也不好对萍儿过于严苛呢。但她听出王妃语气中的惋惜,也感觉到王妃对萍儿的看重,心里又欢喜起来。
侧妃不过是妾,湖阳郡主当然清楚,她也想女儿能成为世子正妃,但是杨家门第一般,萍儿又早早没了父亲,而世子身份高贵又一表人材,将来的前途未可限量,就是能给旭儿做妾也强于嫁到平常人家。
如果萍儿能成为侧妃第一个进淮北王府,将来只凭着这份情谊旭儿也不会亏待她,如果能生下长子就更好了,纵然不能承爵,也少不了一个郡王之位。若是将来十七郎能更进一步,那么萍儿也就一步登天了。
促使湖阳郡主如此上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淮北的律法规定世子与官员士人们一样只能有一位侧妃,这律法是当年淮北王与王妃初入淮北时制定的,一直很严格地执行着,看来近期也不会变,萍儿如果占据了这唯一的侧妃之位,至少几年内不会有大批的美女来争宠。
想到这里曾经三嫁的湖阳郡主更坚定了信念,她向王妃陪着笑道:“这是萍儿的福气,我们盼还盼不来的呢。”
且不说旭儿不会先纳侧妃进门,只因为杨萍也是旭儿的近亲,卢八娘就不会同意。但是对待湖阳郡主,卢八娘不会采取对卢苘那样直接的方法,她迟疑了一下说:“这样重要的事,我不可能自己做主,总要与王爷商量。”
虽然没得到王妃点头,但是湖阳郡主听到这样一句话也算很满意。十七郎平时对自己这个姐姐还是很关照的,况且杨萍的事他也没有理由反对。
于是湖阳郡主自觉得这事已经□□不离十了,便又与王妃说了些闲话,又去看了看捷儿和顺儿后回她在平北城的宅子。至于十七郎和旭儿,他们都在正泰殿忙于政务,她不好随意过去。
卢八娘准备在晚饭后与司马十七郎商量商量如何回绝湖阳郡主的事,结果正泰殿内来人传话,王爷和世子有事不回来吃饭了。卢八娘带着两个儿子吃过饭,又等了一会儿,不免有些着急,如果湖阳明天见到了十七郎,也许他们姐弟就会直接定下来。
等到了快就寝的时候,卢八娘派人去前殿传话让司马十七郎晚上回来,过了一会儿,十七郎果然回来了,进门便问:“有什么事?我本想和旭儿在前殿住下,与他说些娶亲的事。”
又是旭儿的亲事,卢八娘点头道:“我也想说这事,即如此你先说吧。”
“今天新归附的鲜卑贵族来拜见,不知天高地厚地竟然说要把女儿送进王府,我拒绝了,结果他们出门后就找了旭儿,说要把女儿送给他。”
随着魏帝逃到漠北的鲜卑三十六部贵族中又有人投向淮北王,司马十七郎对他们还是非常礼遇的。但是对于与胡人联姻,他的态度一直很抵触,卢八娘并不担心,却急忙问道:“旭儿怎么说?”
“旭儿当然不会答应,只说要听父母之命。”司马十七郎换了衣服坐了下来,又拉着卢八娘坐一身边,“在定北城时我虽交待旭儿一些事儿,但是那时实在太忙,也没来得及多说。今晚我想给他好好讲讲胡俗之粗鄙,我们应该如何将归附的胡人好好教化,还有如何拢住胡人。”
无怪汉人一直瞧不起胡人,胡人的很多风俗在汉人看来完全是违反礼教的,甚至大逆不道。比如鲜卑人是一夫多妻制,这与汉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根本不同的,再比如鲜卑皇族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立子杀母,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