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过一会,就见张三小姐一脸迷惑的走了进来,她随着门转了好几圈,直到现在才又走进来。
这扇会旋转的门,当然是出自小芋之手,由于没有电力,只能算是半自动的,门里有个小机关,如果有人顺着推一圈,它就能依靠这个力量自己再倒着转两圈,就想拧紧了的发条。
张三小姐就是这样随着门转了两圈,直到门没有了动力,她才又回到了走廊门口。
“看吧,我就说她肯定是转够了两圈才进来,果不其然。”一位小姐得意洋洋的朝其他几人笑道,把手伸到几人跟前。
几人不情不愿的拔下头上的簪子,交到她手里,瞥了张三小姐一眼,不屑道:“哼,还以为多厉害呢,原来也是个笨的,害的我们输了簪子。”
张二小姐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拉着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张三小姐快步从几人跟前走过去,连两边的东西都没心思看了。
“二姐,别走这么快嘛,刚刚那些东西我们还没看呢。”张三小姐撒娇道,看旁边有个宽敞的隔间,里面也有好几个人,连忙闪身进去了。
张二小姐瞪了她一眼,独自生者闷气,也跟着走了进去。
“呀,这个摸了手好光滑呀!”张三小姐摸着自己的手,刚刚有个女子给她在手上摸了一点东西。
她凑近闻了闻,“好香啊!”
第七十一章 财源滚滚
“这个可是我家小姐请白大夫特地研制出来的,擦在手上,可保一天双手润泽光滑,还特别的香。”旁边的女子道。
之所以不是婢女,是因为这些女子穿着得体,举止也优雅大方,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一点不差,所以这些小姐们才没有把她们当成一般的婢女使唤。
张三小姐新奇的摸摸这看看那,完全一副好奇宝宝的架势,连听到自己素来不喜欢的王小姐都没有发脾气。
“二姐,你快看这个,这个可以擦脸哦,也很香呢。”张三小姐欢喜的叫着。
话说这位三小姐平时不喜欢琴棋书画,就是对这些美容的东西喜欢的不得了。
张二小姐走过来,也试了下那种香香的药膏,果然抹在手上又滑又润,拿在手里不舍得放手。
“这个东西要怎么卖?”张二小姐问道。
女子微微一笑:“这个擦手的是十两银子一盒,三小姐手上那个擦脸的是三十两银子一盒。”
“呀,这么贵啊。”张二小姐咋舌,她一个月拿的份例也才三十两银子而已,竟然只够买这一小盒东西。
女子苦笑道:“这药膏里面的东西可不便宜,就像您拿的这盒,里面加的有百花露,有珍珠粉,鹿茸,人参,还有一些其他珍贵的药材,王家倾尽家资也只做了这么几盒,整个世间再找不出更多的了,卖完的话就要再等一个月。”
女子的话让张二小姐更加舍不得放手了,她是真的喜欢这东西,虽说贵了点,但对于她来说,也只是一点点银钱罢了。
没过一会儿,两位小姐手上就多了许多小东西,其他小姐也不例外,这些没见识过购物风暴的小姐们,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一个个老老实实的买了很多东西。
男宾那边此时却是鸦雀无声,一个大大的屏风阻挡了众人的视线。
这边进门就是一个大大的厅堂,当然,也要先过旋转门,不少人同张三小姐一样,跟着门转了好几圈才进到大厅来。
一楼的大厅里靠南的窗子被打通了,形成一个个大大的落地窗,窗户大开着,阳光洒进来,可以看到窗外垂着大片大片的吊兰。
室内众人的视线紧紧盯着屏风后那人,屏风是透明的,再加上外面射进来的强光,正好可以让人把东西看的清楚,却看不到人脸。
只见屏风内女子拿起一个小沙壶,一会腾起如飞起的彩蝶,一会又如飞龙化雨般低低落下,动作优雅至极,赏心悦目,茶水潺潺流出,精准的倒进小杯子里。
不知何时,空中响起古筝的声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腾起若龙心若雨,婉转若碟骨若风。
此茶原为九天露,琼瑶入口韵味生。”
茶水被分发到诸人手里,有人忍不住吟道。
“好茶,好诗!”一位外地来的士人抿了口茶水,赞叹不已,心道这古陵镇果然人杰地灵,今天能品到如此美妙的茶水,不虚此行了。
接着,那一段茶与人生的经典话语,就从屏风后女子的嘴里轻轻咏出。
她手上的动作不停,配上那悦耳的话语和空灵的琴音,气氛风雅至极,顿时让人陷入一种类似于顿悟的玄妙之中。
“此一杯梅花三弄献于诸位,饮盛!”女子缓缓开口,把众人从玄妙里拉了出来。
接下来,又换了好几位女子,表演了几种不同的茶艺,每种又有不同的名堂和口味,众人的情绪也随之高低起伏。
正当众人意犹未尽之时,就有打扮的干干净净的小厮上前介绍说,接下来若想再饮可以去雅间,想喝哪种茶,只需点了,就会有专门泡这种茶的姑娘,单独泡给他一壶。
只是,一壶茶十两银子!
能来到这里的都是颇有身家之人,而且大都是不问世事的读书人,十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只不过相当于请朋友的一顿饭,或者几张纸罢了。
茶的意境才更可贵!
因此厅中之人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结伴去了雅间。
茶楼后面带了个小院子,装修的很精巧,小芋半躺在榻上,翘着二郎腿,一手捧着茶杯,一首拿着点心吃个不停。
王员外静静的站在窗前,从他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茶楼里的一举一动。
不一会肖管事过来了。
“老爷,初步统计,已经净赚了近千两银子。”肖管事擦擦头上的汗,激动的不得了,他从没想过赚钱原来这么容易,跟白捡似得。
王员外愣了下,“这么快?”
“是啊,您是没看见,那些人出手有多大方,本来小的还担心把价格定高了,没有人买,结果现在根本不够卖的,已经有人嚷嚷着愿出双倍的价格购买。”肖管事感叹道。
不用他说,王员外也知道说这话的必定是那些小姐贵妇了,这些女人的消费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觑。
“预计今天能赚多少?”王员外忍不住问道。
一听这个,肖管事裂开嘴笑的见牙不见眼,伸出三根手指,“至少可以净赚三千两!”
“这么多,”这个数字超出了王员外的预料,一向不喜欢过问这些俗事的他听了也心头跳个不停。
一天就三千两,那一个月最少估计能进账几万两,这么大的一笔银钱就算在京城也算的上巨富之家了。
还真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虽然之前家里的欠债解决了,但为了租下这间茶楼,王家还是被抽调一空,若是茶楼不能赚钱的话,那王家的日子可就凄惨了。
“嘿嘿,我就说不用担心的,不过再过几天的话应该就没有这么多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小芋吃完点心,拍了拍手,提醒肖管事道。
肖管事嘿然一笑:“这个小的自然省的,那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不过她用一次,下一次估计还得来,反正早晚都是咱家的钱。”
王员外笑着摇摇头,不理会这个高兴的傻了的家伙。
高兴的情绪会传染,整个茶楼似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喝茶的。
而此时的京城却又是另一幅场景。
第七十二章 局势
京城的秋天冷的比南方早,十月的天已经非常的冷。
“爹,那些人果然是冲着奏折去的,一路上一直找机会打探奏折的下落,客栈里,街上,山口,各种手段用尽了,幸好之前得到芋儿的提醒,要不然这次可真着了他们的道了。”孙永军一脸后怕道。
在他面前坐着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长的很是魁梧,面容黝黑,神色严肃,他正是当朝尚书孙崇武,孙永军的父亲。
“瑜儿?她不是——”下面的话老者没有说出口,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孙永军嘿嘿一笑,终于可以告诉老爹这个消息了,之前在客厅可把他憋坏了,因为兹事体大,所以几人决定小芋的事情还是瞒下来为好,但孙尚书是一定要告知的。
“爹,告诉您老一个好消息,青辰当年可能真的没有死。”孙永军笑着道,想起了之前与小芋相处的情景。
孙崇武一下子站了起来,猛烈的动作把椅子都给带倒了,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儿子,颤抖着问道:“她现在在哪里?”
“之前应该是在一片竹林里,现在的话,还不能确定。”
孙崇武神色黯然的垂下了头,半响没有开口。
孙永军就把小芋破解了那张密信的事情告诉了老爹,又把小芋的遭遇也一一说了出来。
“说是被伤了头,记不清以前的事情了,只记得是去寻亲的,幸好那小丫头聪明,自己逃了出来,正好遇到了润之,就把她给救了出来。”润之是王员外的字。
孙崇武这个时候已经镇定下来,听着儿子的描述,心里不禁疑惑重重,“确实是青辰的女儿?”
“那当然,长的与青辰像了个十成十,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而且她还认得纸上的字,当初咱们找了那么多大儒,可都没有谁认得那字,肯定是青辰教她的,”
说着,他又唯恐父亲不信,把王员外的调查结果也抖了出来。
“而且我听润之说去她之前待的那个村子里查了,她说的那些话确实属实,一个九岁的小丫头也不可能有那么深的心机,而且她刚到妹妹家时还遭遇了刺杀,调查结果是京城的人所为。”
孙崇武点点头,沉思了很久,把整个事情又想了一遍,脸色一下子变的难看了起来:“她一个人到的古陵镇,那青辰岂不是已经?”
“这个,还不能确定。”孙永军神色也暗了下来,妹妹的死一直是两个人的心结
孙崇武摇了摇头:“唉,罢了罢了,这么多年了,估计那边也在找她们母女,而且他们比咱们知道的消息还多,不然不会那丫头一出现就遇到了刺杀。”
“那妹妹的下落呢?”孙永军问。
“派人私下里全力调查哪里有竹林,悄悄的进行,别正好给了那边的人可趁之机,现在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宁可谨慎点也不要暴露了青辰的藏身之所。”
孙崇武神色严肃,仔细的叮嘱了儿子一些注意事项,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瞪着眼道:“你这趟回来,怎么没有把那孩子带回来给我瞧瞧?”
“这不是路上实在凶险嘛,而且那丫头与润之相处的不错,润之认了她为义女,”孙永军见父亲神色不对,连忙解释道,说到最后忍不住酸溜溜的“那家伙现在可享福了。”
“没把人带回来你还有理了,瞧你那点出息,几个小毛贼就把你给吓住了。”孙崇武愤愤的说落儿子,没见到外孙女的老人表示很愤怒。
被严重鄙视了的孙永军一下子绷不住了:“我错了,爹,下次一定把人给您带回来,这次实在是那孩子还小,这么远的路,我自己都顾不过来,若是让小芋再出什么意外,我怎么对得起青辰,而且润之也不想我把人带走啊。”
孙永军阴险的把责任推到了妹夫头上,果然见孙崇武指着他的鼻子就骂起了王桓。
爹,您老人家骂人时能不指着我吗?
不过按照老爷子的话说,指着你骂是给你面子,所以这句话他没敢说出口,好不容意把责任推给了王桓那小子,可不敢再引火烧身了。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暴脾气,一点就着,近几年年纪大了才有所收敛,不过对着自己儿子就完全没必要了,完全是怎么畅快怎么来。
“嗯,看你认错态度良好,这次就饶了你,你这次估计还会被派到南疆,念在那丫头年龄还小,等过几年再把她带到京里吧。”
孙崇武屡屡胡子,一派宗师气度,只是最后一句嘟囔暴露了他的不满:“王桓那死小子,都这么久了还不给老子来封信。”
“父亲大人英明!”孙永军赶紧马屁奉上。
当今天子儿子不多,最有机会争取皇位的就两位,一个是二皇子楚轩,一个是五皇子楚珏。
自从大皇子不幸去世之后,二皇子作为长子被立为太子的呼声一直很高,他本人也比较聪慧,很得那些文官的支持,而五皇子母妃是元贵妃,元贵妃娘家是卢国公,在朝中很有权势,所以五皇子的支持者也非常多。
最近随着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众臣立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两位皇子都在忙着拉拢重臣,作为兵部尚书的孙崇武,自然是两方都极力拉拢的对象。
不过这么多年孙崇武一直都是保持中立,没有加入任何一方的意思,这也使得尚书府的日子越加难过,受到两派人马的打压。
所以孙永军回京路上所遭到的刺杀,还真说不准是那方人马动的手。
寒风吹走树上仅存的那片树叶,打着卷落在高高的殿堂里,无人理会。
“咳咳咳……”大殿里想起一串嘶哑的咳嗽声,坐在高处的那人穿着明黄色龙袍,正用力捂着胸口。
“皇上,您怎么样,要不要宣太医?”屈函站在那人跟前,神色担忧道。
那人摆摆手,又过了一会,咳嗽声终于停了,那人平静了下道:“你接着说。”
“孙将军回程时总共遭到了八次劫杀,还有说不清的鬼蜮伎俩,小子观之似是冲着他身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