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迈了几步,就被从椅子上一跃弹起的谭忆,一把拽住胳膊,急道,“你先别走,听我解释,师弟,师弟……”
黎鸢听见他焦灼的呼唤,身子就像被针扎了一般,一下挣开他的手掌,疾奔了出去,头也未回地跑回自己房间,紧关上门,虚脱般倚着门扇,慢慢瘫坐在地上。
“小忆哥……”随着口中的呢喃,泪从她眼眶中缓缓溢出,滚落一脸。
自从她改换了男装,另取了名字,便是要刻意掩饰女孩儿身份,此后的一切进程,美貌或心思,都只为了复仇而存在。
再不允现实之中有半点的儿女情长,可以占据心底,扰乱计划。
而那柄扇子的主人,那个或许名叫绰鹏的少年,也逐渐化为了一个美好的符号,镜花水月般空幻,偶然在心底闪现,提醒她岁月更迭,世事变迁的最初,曾有过一瞬一息纯净的情谊……
可是,小忆哥,快乐而又踏实的小忆哥,是从何时开始识破的她的乔装?
又要怎样才能令他不伤心……
那厢里,谭忆跌坐回椅子上,一边懊丧自己太莽撞,说错了话,一边捧着那碗逐渐变凉的面,怔然发呆……
二人经过此事,竟似有些生疏起来,彼此见了面,甚少言语,双方面色都有些不自然,再也不能像往常那般,毫无顾忌地嬉笑玩闹。
如此过了几日,就连谭钟岩也察觉出了一些端倪,十分不解,闲暇之时,守着黎鸢,笑问谭忆,是否与师弟闹了别扭。
而谭忆期期艾艾地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倒是黎鸢在一旁调皮一笑,冲师傅乐道,“天冷人话少,我和小忆哥,想着现下一定要保存体力,熬过这个冬天,把所有的话,留到明年开春一起说。师傅,到时候,你可别嫌我们聒噪咯。”
说完,她冲着谭忆使了个眼色,谭忆心中一荡,怔了下,方“嘿嘿”一笑,戏谑道,“还保存体力呢,你这一番滔滔不绝,早把定下的规矩给破了……”
黎鸢不服气,横他一眼,一撇嘴,“是师傅问,我才答的,要不,先破规矩的肯定是你。”
谭钟岩若有所思地看着这对斗嘴的师兄弟,眼底滑过一抹不易察觉的伤感,不过也就霎那,他便笑了笑,不以为意,任由他们闹去。
黎鸢与谭忆两人本都是善良剔透的性子,经过这么几天的冷战,在心底均极不自在,都想着如何令对方舒心畅意才是。
经由谭钟岩这么一插手,反而歪打正着,破了二人之间进退维谷的僵局,使他们都将那一页暗自隐去,依旧言笑晏晏、相亲相睦。
只是,从此后,无论白日里如何收敛含蓄,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眠的,不再是黎鸢一个人,还多了隔壁的谭忆。
他时而对窗发呆,神色怅惘,时而眸光发亮,柔情似水,时而又忍不住咯咯傻笑,一脸欢快。
那个没心没肺的乐天派憨小子,从这个冬至起,一去不返……
90崖边孤影(1)
因黎鸢辨认药材的功夫极有根底,眼力又好,且擅长闻味识材,所以她主动揽下了大部分采药、分药的活计。
而几乎每次上山采药,谭忆都会如影随形,唯恐她一人在外,会有个什么闪失。
然而近来隆冬难熬,尤其是老人与孩子,免不了有个伤风感冒,因此,这段时间,医馆里比别的时节都要忙碌,而相应的,隔壁连开的药铺柜台更是生意红火,谭忆帮衬着父亲打理一切,逐渐有些分不开身。
这一日吃过早饭,黎鸢又要背起篓筐,去西山采药,谭忆见她孤身一人即刻启程,顿时一脸愁容,扯住她的衣袖道,“师弟,你等到午后,我陪你一起去吧。”
黎鸢知他心思,笑着宽慰道,“小忆哥,你不用担心,西山你带我去过无数次,我现在熟得很。”顿了顿,又说道,“若是熬到了午后,一去一回,就费不少时辰,哪里还能采药?放心好了,到时不仅我会平安归来,还会带来满满一篓子的奇珍异宝呢。”
谭忆见她说的信心满满,也就未再多加阻拦,只眼望着她身影消失在门外,心下怔忪不已。
彼时天高云淡,微风和煦,黎鸢一路奔走,倒也不冷,待她一气上了西山,反而热出了一身汗来。
她虽未有武功,但身姿轻盈,于山间腾挪闪避,毫不费力,不到一个时辰,已将药篓填满了多半个。
她心下暗喜,昔日与师兄一起上山,一路玩闹,一路采药,虽然不寂寞,但将大半时间耗在了嬉笑之上,反而不如今个独自一人办事利索,看来以后这差事,还是单枪匹马更有效果。
黎鸢一边想,一边越过山顶向那侧走去,平素,他们只在这山的东半侧活动,从未去过西侧,今日趁着时辰尚早,她便生了去那边探一探的心,指不定会有更丰富多样的药材,在彼处翘首以待呢。
境况与她料想的所差无几,西侧林木比之东侧,更加郁葱繁茂。
而林间花草繁盛,竟隐着不少价值不菲的珍奇药材,她一路走下来,惊喜交加,匆忙采撷间,不知不觉,已顺坡下了山,到了西侧山脚。
篓筐中早已被塞得满满当当,看着山间还有不少沧海遗珠,她心下遗憾,顿足叹息,若是,若是带了小忆哥同来,两个人两个筐篓,收获岂不多了一倍?
可转念一想,若有他在,岂能有机缘翻山越岭,得逢良地?
不禁哑然失笑,心生自嘲,原来她亦与常人一般,贪心不足。
是时,已到正午时分,金乌罩顶,灿光缭绕。
有些倦乏的黎鸢正准备找个地方歇息片刻,无意间向西方一览,不由怔住了神,眼见得前方一片阔地,金草铺展,如锦被华锻,软绒簌簌。
而这阔地,方圆大约几十亩,竟是三面环山,一面悬崖,形同一个簸箕一般。
她忙奔了过去,似发现了乐园一般,欢喜不已,心下想着,改日一定带着小忆哥一同来此处玩耍。
就在此时,她四下环顾,心旷神怡,突地怔住不动,不远处的崖边,立着一个黑影,苍茫一线间,随风一吹,似乎摇摇欲坠。
“不好!莫非此人……要寻短见?”黎鸢以手掩唇,惊叫一声,未及细想,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去,想要赶去救人……
91崖边孤影(2)
待她疾奔到崖边,见那人双足紧踩壁檐,正垂眸下望,身形随风飘飘,轻薄如一孤叶,情势十分危急。
黎鸢大惊失色,来不及呼喝,便疾步上前,一把扯住那人的臂膀,用尽全力,拽了回来。
两人同时踉跄几步,重心失衡,双双跌倒在草地上,离峭壁边缘已有一丈之余。
“总算有惊无险……”黎鸢长吁了一口气,看向那人,眸光一怔。
对面竟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婆婆,一身黑衣打扮,身形瘦峭,双鬓斑白,但容颜秀美,依稀能看出年轻时必定俏丽无双。
她此时瞪着黎鸢,脸色不满,眼底溢出疑惑,半晌突问道,“你拉我做什么?吓了我一跳……”
黎鸢被她这么一问,反而有些纳闷,莫非她不是要寻短见,可是又为何立在悬崖边上……
来不及细想,她讷讷言道,“婆婆,你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么?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你还是放宽心,好好活着吧……”
那婆婆脸上滑过讶异之色,望着黎鸢,忽地一笑,“你……你以为我要跳崖寻死?”
黎鸢迟疑道,“难道……不是么?”她心中还有一句未出口,纵使你不刻意寻死,如此危险的行为,岂是人轻易能做的,万一不慎,坠了下去,那可如何是好?
那婆婆却不答她话,转头看向崖边那浩渺浮空,神色落寞,语气凄凉,“你倒是提醒了我,活着有什么好,倒不如杳杳一身,没入崖下,生死无踪,一切看造化罢……兴许能碰上他们……”
这还是不要命的想法啊,黎鸢心头一凛,看着她,急切地道,“婆婆,死有何益?不过是弱者的逃避之法。你若有冤屈,求死,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
她说到这里,思及自身,不由一阵酸楚涌上心头,哽咽着一字一顿,“不如好好活着,至少还留存着一线希望,韬光养晦,报得大仇。”
那婆婆似乎被这话中所含的诚意撼动,怔怔地回望她,眸中幽明不定,似有情绪在兜兜转转,片刻后方叹了口气,“可是……我并没有任何冤屈,我只是……觉得人生百无聊赖……不想活了……”
她话音中,透出一股深深的萧瑟寂寥之意,黎鸢听罢也不由一阵心灰。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百味杂陈下,心态若不能调适得安稳平和,确实度日如年……
可是,还须拿些宽心的话来慰藉这婆婆的心才是,黎鸢沉吟了半晌,抬眸柔声道,“婆婆,人常说,生死有命,老天已冥冥中有所决定,你又何必人力改变?早晚都有离开的那一天,又何必急于一时?不如平心宁气,赏景品人,静待流年,也是乐事一桩。”
那婆婆听了此言,原本黯淡的眸子,竟也瞬间盈出一片笑意,“好孩子,你的话真受用,婆婆喜欢。”
黎鸢见她如此,喜道,“那……婆婆你不自杀了?”
92崖边孤影(3)
那婆婆哈哈一笑,掸了掸身上的尘土,站起身来,“我本就没想自杀,是听了你的话,才心中一动,起了此念的。”
黎鸢一呆,脸上羞惭,愧道,“对不起……是我太鲁莽了。”说着也起身,向婆婆施了个礼,然后将散落在地上的药材一一拾起,重放入篓中,背在身后。
那婆婆不以为意,见她如此乖巧,眸底滑过一抹慈和,“你这小姑娘,倒也真有趣……”
黎鸢一惊,下意识闪身退后几步,仓促问道,“婆婆,你……你怎知我是个姑娘?”
黑衣婆婆微微一愣,脸色凝滞片刻,须臾,朝黎鸢身上看去,眸光审视,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叹道,“认出你是男是女,对旁人也许不易,对老身,却并不难。”
黎鸢心下奇怪,莫名起了惧意。
那婆婆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脸色重转慈祥,笑道,“好孩子,你怎么这么胆小?婆婆有位故人,在你这般年纪之时,也爱男装打扮,最初……我亦被她骗过,兄弟相称,后来,才知是位姐妹……”
说着她似乎陷入了对往事的怀想,转头望向崖边,眼神空蒙迷离。
黎鸢也随着她的目光向南望去,远处崇山峻岭,绵延不绝,与这峭壁一起,鬼斧神工般,围构了一处幽谷神潭。
良久,黑衣婆婆转头看她,突问道,“孩子,方才听你开解我时,说过一句,‘亲者痛、仇者快’,我见你神色有异,你心里……是不是藏有什么冤屈?”
黎鸢一怔,心下情绪翻涌,望着婆婆那柔和的脸色,探究的目光,终还是将一切,咽了下去。
这过往痛事,只自己每日暗地里,咀嚼磨砺,便已足够,又何必说与人听……
何况,面前的这位婆婆,年老体弱,满腹心事,又何苦把自己的辛酸叨念给她?
黎鸢勉强笑了笑,“没有……我不过是将那说书的、戏文里的词,搬出来用了一用。”怕她不信,又添了几句,“我平时就爱看这些,曲折离奇、快意恩仇的戏文,看的时候就很投入感情,看后也久久难以回神。”
黑衣婆婆听了,半信半疑地“哦”了一声,也未再追问,又转眸看向远处。
而黎鸢,亦强打起笑脸,继续陪她赏这一方乐园。
冬日静谧之景,萧瑟中透出无限绚烂,须有心之人方能意会。
黎鸢在这悄逝的光阴中,逐渐淡然下来,与那黑衣婆婆同坐草上,不时对视一笑,心意相通,又间或聊上几句,言语契合。
不过几个时辰,亲切的感觉,竟似已识了多年的老友一般。
眼看金乌偏西,再不回去,师傅与小忆哥必定焦急万分,黎鸢忙向那婆婆辞别,“婆婆,我要走了,你也回去吧,太阳再落一些,天就寒凉了,你身子单薄,别受不住。”
那婆婆听了此话,转头看她,眸中蒸腾出一片薄雾,亮晶晶的,对她微微颔首,“那你回吧,我也马上离开……”
黎鸢点点头,背起药篓,冲婆婆一挥手,就要抬脚,忽听得婆婆又问,“孩子,你……你经常来此处采药吗?”
93崖边孤影(4)
黎鸢顿住脚步,笑道,“我时常要来采药,但都是在西山的那一侧,今儿个是头一遭来到此地。”
那婆婆“哦”了一声,目光紧盯着她的眼眸,像是一个讨要玩具的孩子,语气祈求,“那……你能不能每次采药的时候,都过来陪陪婆婆,说说话儿?”
黎鸢见她眼中似泛起朦胧水雾,心底一软,忙许诺道,“这有何难,婆婆,只要我来采药,便必来陪你聊一会儿天。”
黑衣婆婆听完此话,展颜笑起来,模样无比开心。
黎鸢在恍惚中,忽略了她的年纪,仿佛觉得面前人,粲然笑靥,娇俏可爱,仅是个年方二八的佳人……
婆婆敛起笑意,沉吟片刻,柔声说道,“孩子,你以后叫我珍婆婆即可,我几乎每日都在此地……“
黎鸢无比郑重地点点头,诚挚道,“珍婆婆,我叫……我叫鸢儿,我只要得空,就来此陪你。“
“鸢儿……鸢儿……好,婆婆记住了。“珍婆婆口中念叨着,站起身来,送黎鸢离去。
直到她没入丛林之中,回头去望,从枝叶缝隙中,依旧能看见珍婆婆那双略带忧愁的眸子,怔怔地望向自己消失的这片林地。
黎鸢不禁心头一酸,唉,这个怪婆婆,浑身上下,透着孤单之意,不知道她有无儿女……
如果有,她的儿女,又怎能舍得自己的母亲孤身只影,每日在这寂寥的山中,打发时日……
待黎鸢回到医馆之时,已是夕阳西下,倦鸟隐没,各家各户升起袅袅炊烟,备煮晚饭。
远远就望见,谭忆在医馆门前,东张西望的身影,她不禁一乐,快步向前,欢声叫道,“小忆哥!”
谭忆一眼瞥见她,欣喜顿时浮上脸庞,匆忙迎了上来,双手接过背篓,口中却不住抱怨,“是不是迷路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一步不跟着你,就出差错,一点也不让人省心……下次别自个去了……”
黎鸢横他一眼,接着做个鬼脸,笑道,“哪有太晚?太阳刚落山而已,每次跟你一起,不也都是这个时辰?你先看一下我缴获的战利品,是不是很丰盛?”
谭忆草草扫了一眼药篓,眸色闪过惊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