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三,又来到了师父家中练功,师父同样吩咐坤三站桩,这一次坤三很快乐的应允了师父的话,在一旁站起姿势来,还对师父说:“师父,您去泡茶喝,我自己站就行了。”
师父,一听,顿时愕然,心想这家伙心里在捣腾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不对劲,不可思议,挠挠发际,回到座位上喝茶去了。平常叫他站,一百个不愿意,纵使不说出来,但还是隐藏不了言行或是脸sè,今天奇怪了,好,为师就看看你这小子在想干嘛!
快乐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师父喝茶喝得有点饱,连打了几个嗝。坤三还是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也没说任何话,也没任何难堪的表情。
这样的场景是令人尴尬与充满sè彩的,特别是当人心里无形当中有了个期盼或是认为接下来会是怎么样,对,是期盼与预期与现实不合符的时候,难免会让人产生莫大的心理落差。但这个人不是坤三,而是他的师父。
师父走到坤三面前,看看坤三的姿势,表情,丝毫察觉不到有半点的难受之情,看到坤三一副轻松的样子,师父突然哈哈哈大笑,对坤三说:“看来你已经学会如何调整自己,让自己去放松了,对,就是这个样子,保持下去,上次给你说的调身,就是这样,现在在桩法里边如此,这只是第一步,以前你师爷教授我时,一句话也不说,摆好姿势就转身走开,那时师徒之间比较严肃,徒弟对师父恭恭敬敬,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像你,这么爱顶嘴。”
“师父,我哪有顶你老人家的嘴。”
“还说没有,现在就顶了”师父紧接训话。
“坤三啊,你现在这一姿势做得挺好的,可你在站的过程中,心里在想些什么啊?”
“师父,想其他事情啊,想到我同学们的笑话,我其中想笑的,但不敢出声,所以就没表现出来。站得累的时候,我就想想放松一下,调整调整,就不累,所以就能站那么久。”
“嗯,不错,现在可以教你新的功法了,在此调身的基础上,还需要摄心,所谓调心也。”师父振振有词的说到。
“什么叫摄心啊?如何调心啊?”
“坤三,来,进去屋里坐下说”
坤三略做收功,轻松开步进屋去了,与师父坐在一旁,师父倒了杯茶给坤三,便说了起来。
“坤三啊,你有文化,什么是心啊?”
“心????”坤三一时语塞,没能回到上来。
“那你知道心的组词和成语有哪些吗?”
坤三思考了下,说:“开心,伤心,忧心,心烦,心乱,心痛,揪心,心猿意马,心想事成,心烦意乱,粗心大意,心不在焉,心安理得……”
“很好,那我说一句,你听听,这个心的成语,我没有文化,不知对否?”
“还记得我俩初见面吗?我是不是打得你心服口服?心惊胆战?一开始站桩你是不是有过心烦意乱,心不在焉的情形?”
“师父,您说得是,这样都给你看得出来”坤三如实答道。
“而今天,你是不是平心静气的站桩,站完后心旷神怡,心平气和啊?”
“好像是,只觉得可以站得好久。”
“那就是了,佛家里边讲,一切唯心造,太极拳里边要修好这个心啊,摄心,调心基本道理都一样。”
“那师父,如何去调这个心呢,如何做到呢?”坤三越发兴趣想知道,感觉师父虽然文化低,但讲起道理来俨然一哲学家似的。更深深佩服师父的修养了。
师父站起来,练起了太极拳,一边练一边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讲得就是这颗心,在拳论了,太极先辈们提出了静字,这个静字很重要,当你把握了静的jīng髓,你的功夫拳艺必定突飞猛进。”
说完,师父也收功,缓缓走到座位上,这一幕让坤三很是陶醉,师父的拳架飘逸而不轻浮,柔韧不软弱,正所谓刚柔相济,轻灵圆活。坤三忍不住的鼓起了掌来。
师父接着说:“只有让自己心静下来,才能把握自身细微的变化,才能察觉一些平常不能察觉的jīng妙变化,你明白吗?古人立字很严谨,一个字就是一道功夫。”
“师父,我谨记在心,可如何做到静呢?”
“很好,这个问题很好,会提问题就是进步的开始,有疑惑才会有收获,这是为师最希望看到的。希望你多多提问,进步才快。”
师父表扬了坤三一番,可坤三似乎在彼此的交谈当中不能自己,师父的话像是水过鸭背一样,听完就听完了,丝毫没起作用。
师父接着说:“来,继续站桩,你不是思想开小差吗?这叫心不在焉,心如何在焉啊?那就把心安在一处,以此处替代你繁乱的心念思维,拳术里叫做意守或是守窍,但不可牵强,要纯任自然。”
坤三边听师父解说,边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思想,几经习练,已经初有心得,欣喜之感悠然而起,来不及报告师父,师父便说:“回去多加练习,记住我的话,好好思考,证到身体上去,便是功夫了。”
坤三连连称诺,时间也不早了,便收拾了行装,与师父告别,临走前师父嘱咐:“坤三,回去好好练,这个法子要练个半年以上,期间有问题可以联系我,不必大老远往我这边跑,多花时间练功。”
“好的”坤三便与师父礼别。返回学校了。
学校的生活,很是轻松与自在,很多不自律的学生便变得更加的松散与萎靡,坤三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课堂,饭堂,如常的rì落rì出,好在坤三不忘练功一事。
学校的树林里,是一个空气极其新鲜的地方,有湖面,有大树,很适宜站桩,没课的早晨,当舍友还在满嘴角流着口水发着美梦的时候,坤三轻手轻脚的梳洗完毕,便来到了湖边,选了个安静的地面站了起来。
校园的晨光,尤为唯美,款款下落的阳光,透过叶缝洒了下来,湖面没有半点涟漪,练小鱼儿也生怕打乱了这静谧的空间,停在水中,沐浴着怡人的晨曦。
坤三见此,顿生心欢,让自己融入此景象当中,慢慢地,慢慢地,坤三好像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没有烦恼,没有牵挂,心里静静的,感觉甚是舒服,时间一长,只觉腹中暖暖的,暖融融的像是冬rì的太阳,慢慢的渗透到了全身,周身毛孔像是洗完冷水澡一样,清爽通透,很是舒服。
一阵铃声,下课铃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也热闹起来了,坤三便定了定神,静了静心,收了收功。环视了周边,看看手机,哇,已经站了有两个多小时,早课已经上了一节了,好在今天没有课。回想了刚才的情景,坤三周身还暖融融的,很是舒服,暗想,也许这就是师父说的静吧?便兴奋得打了个电话给师父汇报了此种状况,师父电话那头传来声音说好好保持下去,就这样。还有努力,不要执着这些感觉,要纯任自然。
就这样,坤三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站桩,慢慢地也就杂念也没那么多了,人也比以前jīng神多了,走起路来也轻快了不少。对于如何快速入静也很有把握了,便想起去找师父,一来见见他老人家,二来也能让他指点指点。
………【第四章 传授秘法3】………
禅宗数息法甚深,不是凡人不成佛
道藏调息导引术,万卷经书道婆娑
坤三拨通了师父的电话,几句问候,便邀约师父练功时间,师父也很快定出了见面时间。
往常一样,坤三收拾好行装便出门往师父家奔去,路上车水马龙,这城市的喧嚣让坤三很不习惯,望着车窗外,高楼大夏,幢幢刷刷而过,像是一出老古黑白电影,虽然没有宏伟的音效背景,也没有华丽的言语台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没错,人们的yù望与追求!不尽感慨,究竟是好是坏?留给历史长河中那是段怎样的记录与评述……
坤三想想未来的自己,竟也担忧起来,大学新生时的那种豪情壮志早以被时间磨灭,剩下的却是疲惫不堪的空壳,暂且苟活寄生此世而已,是成熟还是世俗了?人世种种情怀不也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么!
想着想着,就到了师父家门口了,敲了敲门,师父走出来迎接。坤三见面便礼貌问讯“师父最近可好,好久没见您了?”
“安好勿念,进来聊”师父说话也文绉绉起来。听得坤三有点寒毛直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香茗,青瓷杯,紫砂壶,古sè古香的茶几,多美的一幅画面啊,增添几分禅味与道息。
几口热茶,余香沁鼻,师父说话了,“最近功课忙不?”
“都快毕业了,不是很忙”
“功夫练得怎么样了?有何体会?”
“师父,这次过来就与您分享我的感受心得的。”
坤三口沫横飞的把自己的练功心得说给了师父听,说着说着,还走到一旁比划动作,知道是在分享体会,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一老一少在说相声呢。
师父拿起茶杯,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入神,茶也顾不上喝了。时而点头称是,时而皱眉思索,样子真是可爱万分。坤三说完了,连忙拿起茶杯一口而尽,也顾不上品不品茶了。问:“师父,你觉得怎么样?”
师父说:“你这小子,不去广播站做播音浪费了,口若悬河形容的就是你吧?”
“师父,你怎么知道广播站的?你去过学校?”
“笨蛋,你当师父真是穷酸太极人啊,没听说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哈哈,弟子开您玩笑,莫怪!”
“那为师考考你,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是出自哪里的?”
晴天霹雳,当头一棒,真是自己拿起石头砸自己,坤三的嘴巴惊讶得合不拢口,想不到师父还反将自己一军。
“坤三,还真不知道是出自哪里的?请师父指点。”
“你少来,《红楼梦》第十六回有云:‘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两人相视而哈哈大笑。
坤三继续拍师父马屁说:“想不到师父太极如此厉害就好,连文学也是颇有造诣的。”
“算不上什么,只是我们以前读书比较认真,不像你们,心比较浮躁,读过就不知道了,更别说是记清楚背下来了。”
“这个也是,师父,不说这些了,我想你帮我看看桩法,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坤三话锋一转,便问到。
“那你做,我来看看,今天有新内容教你”
坤三沉稳,非常有范的摆了个定式,自己调整了一会,定住不动,师父看后称赞道:“很好,看来你回去是下功夫去练习了,就是这样子。跟你说的一样,说明你是心口合一了。很好!”
坤三很是开心,第一次听到师父如此称赞自己。
连忙答话:“还是师父教导有方”。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是你努力得来的成果,值得称赞。下面教你调息功法。”
“此功法历来属不传之秘,太极有三宝,一曰jīng,二曰气,三曰神,太极练的就是三样东西,古谱云炼jīng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就是说的是功夫的进程,也是修为的境界。”
“而此调息功法与调身,调心功法相互相承,你当仔细听讲,认真研究参悟作实证。”
接着,师父便言传身教的指点着坤三,坤三认认真真的聆听师父传授。
很快,坤三便按程序做了一次,虽然不是很到位,但也有模有样。
时间过的很快,师父叫坤三自己回去研究习练。
坤三如获稀宝,心中非常欢喜,连忙谢过师父后,便回校了。
………【第五章 毕业凯歌】………
十几年书途茫茫,回首处只在眼前
问君所学有几何,修身养德心卑谦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十六年的书生,一眨眼的功夫,算算,也不过如此,时间来不及你的算计却早已悄悄溜走,留下的是岁月的沧桑还是回忆的忧伤?抑或是美好的光yīn荏苒。都在记忆里边吧,有欢乐,有忧愁。
可曾想过,十六年的学徒生活,给了我们什么?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坤三越想越觉得难堪,好像自己什么都不会,甚至连高中的三角函数都忘得不知道怎么解答了,而自己的英语水平甚至连高中都不如了,更别说背出化学元素表里边的化学元素,物理呢?地理?历史呢?坤三想想都有点惭愧,是该忘记了?还是这些知识原来就不重要,谁知道呢?
学校里充满着毕业的氛围,到处拉着毕业标语横幅,生怕学弟学妹们不知道又有一批人毕业了,毕业礼花,毕业礼服,穿得个个都像大学士,有大才华的人似的,很难看得出谁是真材实料,因为这是工厂批量生产的货件,难免质量参差不齐,也好,坤三想想自己,反正自认自己是绝对的次货了。想到此,无奈一笑了情愁!
同学们,实习的实习,上班的上班,埋头找工作的找工作,简历满天飞,看到自己的简历表,坤三除了自己的2寸相片比较帅气拿得出去见人外,其他似乎就泛泛不值得一提,甚至自己看后都觉得难为情,对不住读者。
坤三是想多了,每个学子到了毕业季都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美其名曰毕业恐慌症,因为担忧,因为迷茫,因为害怕,因为无助,你会找不着方向,读书时以为自己很厉害,什么都可以干,毕业后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干不了。
毕业照,坤三穿着学士服,带着学士帽,同学群中露出半身人脸,一脸迷茫,“咔嚓”一声,定格在这无声的岁月相片中,班上几十位同学,一律的着装,一律的表情,坤三又想,把这比喻成产品最适合不过了,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那又是什么呢?
集体照后,同学们zì yóu安排摄影组合,当然与老师拍照的是最多的了,坤三也和几位平常玩得最合拍的同学拍了相片留念,其他的热闹便与己无关,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