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终日。我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天生就是一个忧郁的人吗?为了“一枝巢”,真的得费这么大的劲吗?
张翥的归属感是我所无法体会的。我在想象着他的身上一定有我们临汾人的某些性格,尤其是河西一带的俊朗与若有若无的释然。我们河西一带的人是洒脱的,在临山的地方,粗旷成为一种骨子里的东西。我本人也是山里人。就在我们襄陵一带,一说我从浪泉下来的,人家有时候会失口说我是山里人。我一听就想笑,山里人怎么了。的确有一种山在眼前,巢穴天边的感觉。当然除了归属感之外,还有人们与生俱来的占有感。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谁也不是谁的。亲情也不是亲戚的,关系也不是好朋友的。我想用辨证来反驳,可是我又无法不说黑格尔的那句话“存在即合理”,既然人们都这么说,那么它一定是有一定道理的。那就暂且默认了吧。
2008…08…14 14:04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蜕庵岁晏遣怀(3)》
书舍如僧舍,心闲与静宜。
写多髡兔颖,藏久王跗ぁ
宦迹年劳见,生涯日历知。
未应同与俊,肯负沃洲期。
第一句诗让我感到了心声的共鸣,可最后一句却让我莫名其妙的伤悲。与谁期,都不如独对镜中的自己。停瑉hòng 虫咬;被虫咬坏的。肯,愿意的意思。
书斋就想僧舍般沉闷
闲适的心和安静和为一体
写得太多,弄秃了我的毛笔
窝家太久,蚀坏了我的被褥
事业在一年年劳累中显现
生活从一张张日历中看清
没有同你相生精彩
宁愿失掉我们的约定!
不意间把这首诗翻译成一首低调的情歌。把老垂的作者幻化成自我。多少个约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兑现,又有多少个交往中的不虞发生。颔联和颈联的转折并不能改变首联的路线,我们依然从尾联的低调中回归到了首联的忙里偷闲。
忧郁其实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从第二只从树上爬下来的猴子就开始有了。因为第一只猴子留下的脚印让第二只猴子感到了天然的自卑和奔跑的东西。第二只猴子一定比第一只猴子跑得快,而第三只也在超越着第二只,这是原始轮回的开始。第n+1(n≥1,n属于正整数)只猴子总是时而忧郁,时而激昂的向前奔跑,把一个个阿甘甩在身后!跑着,跑着,就跑出了一段生活,路边的野草,路边的水洼,路边的树杈,路上的其他猴子,路上的昆虫,路上的野兽,有时同行,有时休息……
2008…08…15 12:25 。。
襄汾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西花园》
别墅连城曲,幽栖绝点尘。
云山常在眼,簪绂若为亲。
篱外饶君子,床头足圣人。
无边风景好,来往不嫌频。
昨晚临睡前,翻到这首诗,甫一读完,就觉得把这首诗献给我们临汾人圈子是非常合适而且精彩的,至少于我本人对各位朋友的态度是契合的!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把友谊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个“喜好”,有许多人误解了我。许多人在我的生命中来了又去,走了又回来,我始终不变的信念,就是用心来对待每一个我生命里的人。有人说过我是博爱的,可是我说我自己是自私的。因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我爱的别人越多,我就越加的爱自己,难道这不是自私吗?
有一句经典的关于友谊的比喻叫做:友谊是一株树,(TREE),这里有对友谊最好的解释。
T:Trust(信任);
R:Respect(尊重);
E:Exchange(交流);
E:EmotionalSupport(精神支持)。
让我们暂时回到诗歌中吧,回到情景中的真实:
我的小屋在村子拐弯的地方
静幽栖息,没有一丝尘埃
抬头可见白云苍山
推门欢迎如亲贵朋
篱笆外站着三两个君子
木椅上坐着三四个智者
美好风景无边无际
来来往往流水泻地
那天晚上我们的父母在胡同口摆上桌子玩升级,我们在一旁跑来跑去,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捉“明火虫”(萤火虫方言),一会儿站在桌子周围指手画脚。有人没主了,有人双扣了。我家门口的几棵虫蛀的榆树陪着度过了多少乡村的夏日。
那天晚上我们在大学校园的草地上读书,每个人都念出一句诗。有人说“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如你曾焕发过的明亮,只有你!有人说“我临行立下了誓言,请听: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有人说“One min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一分钟的时间,字句在忘川中沉没。”
那天晚上我们在网吧里玩了反恐,玩了星际,玩了红警,屏住呼吸谁也不肯让着谁,每一次牺牲都觉得自己要在下一局中战胜对方。在电子地图上搜索你的位置,偷袭成功后,target,正中目标。有人遗憾,有人得意。
那天晚上我们站在广场上,看着纳凉的人们在跳舞的队伍中翩翩起舞。站在你的身旁,哪怕就一秒钟,我也很珍惜。优雅的身姿点燃了广场的清爽,我在一旁听你耳语。有人在跳,有人在看,有人在笑。
这首诗的作者是襄陵“邑人”邢让,字逊之。襄陵人。年十八,举于乡,入国子监。为李时勉所器,与刘珝齐名。登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2008…08…16 11:49
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祭邢祭酒先生》
这首诗祭奠的应该就是《西花园》的作者邢让。
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总是有许多朋友,其中不乏仰慕者。表达一丝爱慕和崇敬是自然而然的。想象着晚年的邢让回到家乡襄陵,肯定有许多乡间贤士和书生晚辈去拜访他,而他讲起自己人生的经验,契阔言谈中对每一个聆听者都会有一定的教诲!
作者吴文举的资料,我手头没有,想来也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书生吧!
师道尊天下,才名重翰林。
诗书陶士术,霖雨济世心。
杨柳风吹面,梧桐月满襟。
何年资讲益,重听杏坛琴。
在教师节的时候可以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当中的恩师情结。
您的地位天下尊崇
您的才名学界共睹
诗书风雅陶铸士子的心术
甘霖般教导有助益天下的伟大心灵
如杨柳间微风拂面
如梧桐上月光满怀
何时重来
再次听听您那琴瑟之音般的教诲
大凡歌功颂德的作品看起来都有些造作,但是细心品来,还是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仿佛自己的心中也该有这样一个榜样,有一天自己也要做一个德高望重的贤人。
2008…08…18 19:30
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省耕十咏》(1)
只有长官一级的人物能够有“省耕”这样的气派。李咨是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的襄陵知县,“为政廉平,吏事明达,尝置二牌于县门外,民有善不善者,各书于上,以示劝惩。用是多化恶为善。甲辰岁凶,煮粥以捄,全活者甚众。又纂修县志,增祀乡贤。擢升湖广道监察御史。”这是一个有所建树的县长。
这组诗歌应该是县长检查农民耕种时所留下的。孟子里有“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说法,当是关心民情的好领导的做法。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首《燕村蔬圃》
花村过雨后,缓辔试闲行。
隔叶莺交转,穿篱菜乱生。
青梢存嫩湿,红树款新晴。
欲唤园丁语,恐为林外惊。
从诗句里可以看出明显的乡村风貌。一字一句中让我感到古人与西方作家细腻的相似性。近代西方的表现主义源出于美术界,后来对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到了细节无所不达的地步,很让人觉得震撼。我记得卡夫卡有一段谈论如何描述雨滴落下的感觉的话,让人体察到诗人把自己幻化为了雨滴,包括在空中飞舞的各样姿势都在清晰的陈现。不过说起来,人们的心灵都是相似的。景和情交融是不变的心理过程。
放松马缰缓缓地
走过雨后美丽的村庄
隔叶黄鹂鸣叫不停
嫩绿的蔬菜恣肆生长
湿润的树枝饱有绿色的清新
高大的乔木诉说着雨后初晴
想要和园丁聊一聊
只怕惊扰了树林外的行人
在翻译外这首诗之后,忽然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扛着锄头的父母亲经过早晨的田地,露珠打湿了裤脚,脚丫子沾着草绿和湿泥。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走出那片农田,心里幻想着有一天和自己的妻子扛着锄头也和我的父母那样走过绿色的野外。任湿润和绿色浸润到我的生活中!怪不得现在都市的人们都在家里的阳台上摆上一盆盆花,他们一直在怀念乡村的绿色,不过至少还在怀想,这就行了。
2008…08…19 20:00
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省耕十咏》(2)
“省耕”第二首是《贾朱麦浪》,我猜测贾朱应该是个村子的名称,最后在县志中查到有个相似的地方,贾朱,离县城32里,有堡。西接白石坡、九龙山、豁都峪。是襄陵与乡宁的地界。南接太平(即今襄汾)侯村,常村界限。看看县志记述,这个地方和乡宁是紧挨着的,足见旧时襄陵还是辖域很广的呀。
漠漠平芜地,依依燕麦芃。
翠添新霁雨,浪起晚来风。
天泽元无异,恩波迥不同。
安能连万顷,顿使岁时丰。
当时李咨一行人骑着马从襄陵县城出发,到“偏远”的西南角的贾朱地界,需要多长时间呢,路上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会不会从浪泉村经过,想起来应该会的,因为浪泉村所紧靠的西山是和乡宁的煤山连接在一起的。某个晚上我从鼓楼广场步行去火车站买票,路过解放路正在施工的地段,零散的工人敲打着路面,偶尔走过一两个乘凉的人们,竟然能遇见一个熟人,从火车站出来,再步行回到贡院东街,看到曾经去过的地方,感觉到走路确实能够想起许多记忆中的片段,怪不得以卢梭为代表的许多名人都喜欢走路。
广阔平坦的草地,
茂盛的燕麦随风摇摆
新雨初晴绿叶滴翠
傍晚的风儿吹过涌起麦浪阵阵
上天的恩泽本没有什么差异
施惠的范围却迥然不同
有谁能连接万顷之田
一瞬间送来丰收的喜悦?
读完了全诗,我自己倒首先感到了一丝伤感。李咨说到了“人定胜天”的道理,却是用“不信天命”的反语阐明出来。我生来不喜欢别人对我的定性,也不相信有什么上天的造化之类的敷衍,上天是有“好生之德”,但是我们自己也有抗争的权利和必要。没有自身的劳动,谁给你送来大米和面条?很多个时候我都知道自己在不求收获的活着,但我依然坚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保持一个人去战斗的姿态,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信念。我不管世人对我怎么看待,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
2008…08…20 01:01
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省耕十咏》(3)
“十咏”的第三咏叫做《系罗镜天》。系罗(应该加个三点水部首)大概是近代的叫做西梁的地方。西梁,离县城25里,西接山崖,乡宁界。我不敢十分肯定。但是从题目中的“镜天”,可以看出那个地方一定是水乡。
谁汇系罗水,濙濙小镜天,
远涵晴日影,倒蘸碧峰巅。
一脉潜通处,齐民灌溉田。
分明清彻底,端不是贪泉。
首先将贪泉的典故给大家说说。贪泉,泉名,据史料记载,地处广州北郊30里的石门镇。传说人饮此水,便变得贪而无厌,故名。西晋时,朝廷派往广州的几任官员,差不多都以经济犯罪而被撤职查办,人们传说他们是因为喝了贪泉的水。后来,朝廷派去一位廉洁的名吏吴隐之任广州刺史,他素有“虽日晏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的盛誉。东晋时,新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路过此地闻“贪泉”之来历,大有感慨,竟连饮三杯,随后即提笔题诗於碑上:
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
纵吏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当他上任以后,时刻记住石门村民的叮嘱,洁身自好,正气凛然,赢得清官的美名,为万民所拥戴。 这首诗歌还有另一个相似版本: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西晋·吴隐之:《贪泉》
李咨在这里用“贪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廉洁志向。
是谁
汇聚了系罗的水?
如镜
如天
细流回波……
远望
晴日倒影
峰巅映衬
一贯的隐藏
水源的畅通
民众齐心
农田淋漓灌溉
这水哪……
清澈透明
果真不是那蛊惑的贪泉
水有镜子的功能并不稀奇,人心也有镜子的作用却让人思考良多。我给许多人机会,可是他们不争取。许多人借着我这把梯子获取了自己的东西,但是从来不珍惜我的付出。仿佛喝了贪泉的水,那些可爱的人们勾心斗角。在我的生活里倒影着你们可爱的身影,那些话,我其实心里都很清楚,但是我不敢说出口。我的心分明清澈见底,为何要在我身边聒噪,使得我受到污浊的干扰?
2008…08…26 10:35 。 想看书来
襄陵诗人作品欣赏之《省耕十咏》(4)
“印池”,大概是“海印地”的意思。“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当然李咨所说的“印池”更多的是借用,也许就是襄陵某个乡村古朴的寺庙前的水池吧。“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亦然,能印现一切之法。中国古人大多有佛教情结,也就是有“善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