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占“钢铁堡垒”一江山,给签字不到50天的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以最有力的回击,不仅使台湾当局上上下下心惊肉跳,而且还使得华盛顿当局也惶惑不安起来。1月18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共和党在议会中的领导人诺兰等人到白宫,向他们通报了一江山的战况,研究了对此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同一天,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举行记者招待会,表明了美国对此事的看法和对策,其要点是两条:第一,一江山岛对于保卫台湾并不是很重要——这个守军不多、易受攻击的岛屿,对于蒋介石的台湾防务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第二,如果联合国出面调停,促使国共双方停战,美国政府将不表示反对。
  对于杜勒斯的这个谈话,敏感的西方记者立即发表评论说,第一点表明尽管美蒋之间有“共同防御条约”,但杜勒斯的这个讲话明白表示,美国没有意思保卫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大陆沿海岛屿;也就是说美国第7舰队不会出动去参加一江山岛或大陈岛方面的战斗;第二点更应特别注意,美国企图通过联合国出面干预国共之间的这场内战。
  在杜勒斯举行记者招待会的第二天,艾森豪威尔总统也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他更加明确地告诉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们:“我希望联合国能作调停人。无论世界哪一处发生战事,终归是一个火药箱,是有爆炸的可能的。联合国对于此事,能否尽力,我不能够确定。因为双方均将认为此事系属彼等内政,而拒绝调停也。”
  美国当局的这种言行进一步加深了台湾国民党官员们的苦闷和恐慌情绪,他们认为,杜勒斯的讲话无异于告诉共产党,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向大陈列岛发起进攻。原本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抱有很大信心甚至是迷信态度的国民党官员们,开始对这个“条约”的作用产生了怀疑。

胜利的回声(2)
合众社1月19日从台北发出的消息称:闷闷不乐的国民党领袖预言,共产党的行动将发展到最高点,那就是不久将企图全面进攻主岛大陈,以及台湾以北250英里的这个有战略意义的前哨群岛中的其他岛屿。一位国民党领袖在表示个人意见时说:“共产党将一个接一个地占领我们的岛屿,美国第7舰队在这方面将屁事都不做。”
  蒋介石对于美国政府让其从大陈岛撤军的暗示,佯装不睬,置之不理,故作姿态地声称“对任何岛屿都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坚持”,“大陈岛将准备作最后的战斗”。蒋介石虽然口头上强硬,但事实无情地摆在他面前,如果继续顽抗下去,大陈岛上的守军将会遭受与一江山岛同样的命运。一江山岛距大陈岛不远,解放军的榴弹炮可以控制整个大陈岛,封锁住港口和机场,岛上的2万余名国民党守军马上就要面临着补给方面的困难。最后,蒋介石只好屈从美国第7舰队司令蒲立德的建议,同意在第7舰队的协助下,从大陈列岛撤军。为此,2月5日,蒋介石召集手下的将领们制定了一个秘密撤军计划——“金刚计划”,并派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亲自到大陈岛指挥守军撤退。
  其实,在一江山岛被人民解放军攻占后不久,蒋经国就奉父亲的命令来到了大陈岛。蒋经国十分了解父亲的心思,一上岛就开始秘密做撤退的准备。1月26日,在蒋经国的授意下,大陈岛行政专员沈之岳发布公告,要求岛上的老百姓向外岛疏散,“以策安全”,并且规定在2月2日前“至各该县政府登记,以便准备交通工具”。对于“疏散”的理由,公告中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最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这是为“确保民众生命”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布告张贴出去后,在大陈岛上引起一片恐慌和混乱,许多人常常无数次地在梦中惊醒,惊慌不已,大汗淋漓。这是蒋经国始料不及的,他急忙开始在大陈岛到处巡视,安抚人心。
  但是,大陈岛上的居民还是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在没有人“自愿”去台湾的情况下,国民党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对大陈岛上的居民采取了严密控制和武力威胁等暴力手段。他们以原保甲组织为基础,成立了所谓“大陈民众疏散指挥部”,沈之岳任总指挥,大陈本岛2个乡,1个镇各成立“疏散”总队,各保成立“疏散”大队,3个或4个甲为“疏散”中队,自上而下地对全岛居民进行严密的控制,强制撤离。他们还派出特务到处散面谣言说“共产党来了,要把大陈岛的人全部杀掉,大陆的人都快要杀光了”。还说:“美国舰队快要来了,一个大兵舰能装7000多人,上有飞机,下有兵舰,不去不行。不论什么人,不能哭,只准笑,哭就是脑筋不清楚,谁不愿意去台湾,谁就是共产党”。
  无论是这些国民党保、甲长和特务们如何地恫吓,还是有许多居民不愿离开自己的乡井。于是,国民党特务和警察机关便开始拘捕居民,借以威慑所有不愿离开的人。渔民王守鉴等19人就是因为不愿去台湾而被特务抓起来关到了洋岐岛。王守鉴的儿子王其昌觉得父亲不愿去台湾没有错,当居民集合时,他借口肚子疼想躲藏起来,结果也被警察给逮捕了。
  被强迫“疏散”的居民们哭哭啼啼,都很担心一家老小抛家舍业后到台湾如何生活?蒋经国故作一脸沉痛状的解释说:“我们*复国,是一件大事,为了百年大计,一时的忍痛,是不能避免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胜利的回声(3)
蒋经国自到达大陈岛后,下榻于岛上的渔师庙里。他在这座四处透风的破庙里住了近10天,日夜忙着布置、检查撤退事宜。当时最使他担心的还是撤退用的船只问题。在他到大陈岛来之前,台湾方面究竟能派来多少船只?什么时候来?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蒋介石也未向他作过这方面的任何交代。为此蒋经国在大陈岛上急得团团乱转,一直等到2月6日,他才接到台北的电报,通知他“金刚计划”开始正式实施,台湾将派出大批船队于2月8日抵达大陈岛,帮助撤退岛上的军民。蒋经国接到这封电报后,才稍稍安下心来。
  为了帮助蒋介石撤退大陈列岛上的国民党军队,艾森豪威尔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下令第7舰队和空军第5航空队为撤退的国民党军队提供掩护。以第7舰队为主,美蒋双方共调集了132艘舰艇、500多架作战飞机、万名海军人员、3000名空军人员,参与执行“金刚计划”。2月7日,这支庞大的舰队抵达大陈岛。
  为了协助蒋经国实施“金刚计划”,蒋介石可谓兴师动众。美国第7舰队司令蒲立德、美国驻台湾“大使”兰金、美国驻台湾军事顾问团团长蔡斯、“国防部长”俞大维、海军总司令梁序昭、“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蒋纬国等大员们都同时来到了大陈岛、“执行华盛顿和台北的联合命令”,督察撤退。
  据西方通讯社透露,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爆破组也登上了大陈岛,帮助岛上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所谓的“坚壁清野”破坏活动。他们破坏了大陈岛上的水库和水井,炸毁了所有不能带走的渔船。岛上的医院、学校、庙宇都被焚毁。在国民党军遗留的防御工事、居民的住房、菜地、稻田中,密密麻麻地埋下了无数的地雷。据后来负责扫雷的解放军工兵部队统计,2月13日至21日,他们在大陈岛上共扫除地雷7497个,仅在中正中学的操场上,解放军工兵就挖出了43颗美国制造的M14型地雷。
  从2月8日起,至2月12日,大陈、渔山、披山等岛屿的国民党军万人和被劫迫走的居民2万余人,分8批全部撤退到了台湾。这些和平居民是被持枪的国民党兵们押着离开故土的。
  蒋经国是最后一批撤离大陈岛的,江南在《蒋经国传》中对其撤离大陈岛时的凄凉情景作了这样的描述:
  撤离前,经国自太昭舰上带下一面国旗,举行升旗仪式。经国强自镇静勉励大家:“不要难过,不要失望,此刻我们要下决心打回来。”然后,他闷闷的领着沈之岳、刘毅夫等,走遍了大陈街道,怆怀不已的到了海边。
  守将刘廉一后来在兵舰起锚前,凄然地说:“什么都完了,落一场空!”经国没有表情。
  “一江山”战役,大陈撤退,虽没有五年前海南、舟山那么令人震撼,却因而谱出“反攻无望论”的凄厉乐意,谁再相信蒋先生“我带你们回大陆”的鬼话呢?
  2月8日,蒋介石为撤退大陈岛军队发表了《告海内外*》称此举为转移兵力,增加台、澎、金、马诸岛的防卫力量,配合新战略,避免无谓牺牲。
  人民解放军根据隔海观察和情报侦察发觉大陈岛敌人在撤逃后,立即派出部队进占浙江沿海诸岛。2月8日至14日,浙东前指所属部队先后占领北麂山、渔山、披山、大陈诸岛;2月22日,解放军出动飞机轰炸南麂山岛,岛上的国民党守军于2月25日仓皇逃窜台湾,第二天,解放军进驻南麂山岛。至此,浙江东南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1955年11月5日,毛泽东主席偕*中央政治局其他首长在上海视察黄浦江时,乘坐“港申”号轮船。他对参与指挥过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彭德清副司令员说:“一江山登陆作战,打得很好!我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的确,这次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标志着我军现代化作战样式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升,是我军战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也是迄今为止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国民党统治地域的大进军中,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最后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决战,解除了国民党对东南沿海的威胁,砍掉了台湾的手脚,战后形成新的台海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它换来了浙江沿海的和平,昭示着祖国的统一。老一辈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和他们所创造的经典战例,以及那些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和平而献身的先烈们将永载史册。
  同样是在这一年的11月初,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抗登陆演习在与一江山岛南北遥遥相对的辽东半岛举行。这次以叶剑英元帅为总导演,粟裕、邓华、陈赓、甘泗淇、萧克等为副总导演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将星云集,投入部队甚多,吸取了我陆、海、空三军在一江山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的成功经验,模拟了在敌人使用原子弹、核弹、化学武器情况下,进行海上、水下、空中拦截和抗登陆反击,使我军指战员对核化条件下的战争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也有了近似实战的现代战争经验,提高了高级指挥员和司令部机关的战役组织指挥能力,在我军历史上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EXC')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