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说张爱萍。他回到华东军区之后,把部队的各项工作安排好,就和叶飞一道去了朝鲜。
  当时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值金城战役开始。他们俩跟着志愿军第9兵团的26军行动。尽管这两位属于考察、“见习”的将军不过只是到处听听、看看,但张爱萍一边听、一边看,一边却在举一反三地思考着东南沿海可能发生的战事。
  我志愿军在金城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张爱萍又和叶飞一道到了板门店和开城,参观了那里的谈判会场。正在组织谈判的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兼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向他俩介绍了有关情况。
  在返回平壤的途中,叶飞的汽车在前,张爱萍乘坐的美式吉普车在后。由于是夜间行驶,他们的汽车为防空袭,一路上总是不敢开灯。尽管道路不平,车速却一直很快。
  行进至下半夜,月明星稀,鸟雀乱飞。张爱萍发现给自己开车的驾驶员有些困倦,便提出替换他一会儿。也就在他们两人调换座位的当口,前边叶飞乘坐的汽车不见了踪影。张爱萍遂提高了一挡,加快了速度。汽车倒还灵便顺手。张爱萍和驾驶员都感到轻松、惬意。
  正当美式吉普像一头小公鹿一般飞快地向前疾驶时,忽然朦胧中地面上一道黑影横在面前。张爱萍下意识地迅速踩了一下制动。他下车一看,原来是一条河流横亘在车前,桥梁被一炸两截。真悬啊!汽车的两个轮子已经压到断桥的边缘,如果再晚两秒钟刹车,其后果就不堪设想。
  张爱萍把美式吉普倒了回来,心中倒担忧起叶飞乘坐的车来:他们的车子是下去了还是拐弯了?张爱萍同驾驶员向前探着身子,用目光仔细搜寻。不一会儿,叶飞的车按着喇叭从右边赶了过来。原来他们是一时走岔了路,落在了后面。
  在平壤一个很大的山洞里,金日成主持召开的庆贺金城战役胜利的大会。张爱萍同叶飞参加了这个大会之后,就回到了北京。
  这一行他们在朝鲜战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深入思考了许多问题。首先是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军队首次投入了现代化战争,而现代化战争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尽快加速现代化建设;其次是与强手交锋、在异国作战,并取得了胜利,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借鉴。 。 想看书来

备战中国东南角(12)
张爱萍自言自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一定不能忽略这笔财富!
  他和叶飞又一次进到中南海,在菊香书屋向毛主席汇报了在朝鲜的观感、体会,表示回到东南沿海的指挥岗位后,一定要借鉴朝鲜战场上的经验,抓紧做解放金门的准备。
  毛主席十分赞同他们的观感,并说:板门店谈判,美国最近就要签字停战。如果我们再进行解放金门这样大的战役,美国必然要干涉。这样,解放金门的战役可以暂时停止……
  张爱萍想:主席说“暂时停止”,并没有说“长期停止”,而且此役的停止不等于解放其他岛屿战役的停止。因此,机场和海坝还要继续修,其他准备也都应照常进行。
  回到华东军区之后,张爱萍立即向陈毅司令员作了汇报,并建议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对金门之外的其他岛屿的解放问题。同时建议从北向南,先解放大陈列岛。
  一个健康的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但一个健康的民族绝不会惧怕战争。作为军人,他们的思维与我们有着必然的不同。军人血液里流淌的首先是“尚武精神”和“英雄主义”。
  陈毅望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参谋长,赞同地说:“你就放开手脚组织行动吧,你能决定的事你就大胆决定,必要的时候可以以我的名义……”
  听了这些话,张爱萍清晰地感到,一种兴奋、企盼的感觉在自己心底生出,顺着血管和神经朝全身扩散。
  1953年10月,金风送爽,桂子飘香的时节,毛泽东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刘庄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
  这是一座典型的田园风光式的别墅,背靠青葱滴翠的山林,面对碧波浩渺的湖水,在滨湖的浅山坡地上,坐落着几处匠心独具的庭院。紧挨在原先庄园主人起居室的侧面,耸立着一幢船形的大客厅,厅堂修建在湖水上面,四壁和房顶都镶嵌着水晶玻璃。四围的湖光山色,透过明净豁亮的玻璃映入厅堂,令那些围坐在厅堂沙发里与会的人们,顿时感觉置身在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图中央。
  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将军,正襟危坐在会场中央的沙发上,不紧不慢侃侃而谈地汇报着朝鲜停战后的斗争形势,他那口浓重的湖南乡音,飘缭在一片欢欣快慰的眼波之中。
  毛泽东坐在紧靠湖面窗前的一张大沙发上,嘴里噙着烟卷,悠然自得地过他的烟瘾,空气中弥漫着芬芳馥郁的烟味。杨勇口中的战争风云,只勾起他的记忆和慰藉,此外还有对在战场上献出生命的志愿军官兵的伤感。他是个永远注视前方的人,对这场雄伟壮烈的战事,只引起他一声“俱往矣”的赞叹。
  一待杨勇的报告歇下声来,他便把藏在胸中的话题端了出来:“朝鲜战争停了,我们身上的担子一下轻了许多,不过,恐怕还不能大意,要有所准备,防止战火又起,备而无患嘛!这两年,我们那位在台湾的蒋先生,趁我们抗美援朝无暇他顾之际,仗着有山姆大叔撑腰,很是兴风作浪,在那里做*的美梦哩!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腾出手来了,我看该集中力量解决台湾问题了!从现在起,应该就此着手准备,要长治久安,不解决台湾问题不行。请诸位就此发表意见。”
  毛泽东以纵观世界风云,总揽战争全局的智慧和气魄,清醒地看到:朝鲜战争虽然结束,美国政府既定的“遏制亚洲共产主义威胁”的总方针总政策却是不会改变的。在朝鲜战场刚刚宣布停战,美国便同南朝鲜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让南朝鲜同日本、菲律宾,在西太平洋上构筑起一道环形防线,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和封锁。早一点说,朝鲜战争刚一起来,美国总统杜鲁门便命令第7舰队出动,封锁了台湾海峡,麦克阿瑟放话,台湾是美国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整整三年,美国政府一直在给蒋介石撑腰打气,使他在福建浙江一带猖狂作乱,眼下正在忙着把台湾纳入这条防线上来,要让台湾成为这个环形防线上的重要一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如果不能有所作为,听任美国政府同蒋介石肄意活动,搞“*”、“*”或者把台湾问题“国际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界人眼里造成一种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既成印象,这样的后果,是我们共产党绝对不能允许的……在这汹涌的黑潮面前,他咬咬牙,定下决心,宁肯再忍受一下国家遇到的经济困难,宁可把经济建设的时间再推迟一步,也要腾出手来,给美国佬和蒋介石一个切切实实的教训。 。。

备战中国东南角(13)
毛泽东的提议,立刻成了军委会议的热门话题。
  头一个表示赞同的是那位敢于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现在朝鲜局势已经稳定下来,我看应该把空军移到福建和浙江来,首先夺取沿海的制空权,这样才能确保渡海部队的安全。”
  彭德怀的话刚一出口,毛泽东便高兴地抢过话来:“还有制海权!没有这两条,我们的战士跨海作战的安全就难以保证。要尽快把这两权夺取过来。”
  接下来,朱老总提出了“清理门户”的大主意:“……我认为可以分两步来走,首先是‘清理门户’,也就是把沿海那些被国民党占领的岛屿解放过来,把我们的门户打扫干净,这样既解除了对我东南沿海的威胁,打通了海上的南北航道,也砍掉了台湾的手脚,使我们下一步解放台湾时没有后顾之虑。”
  “说得好!”毛泽东听罢朱老总发言,急忙发话:“清理门户,我举双手赞成。”
  坐在一旁静听发言的陈毅怦然心动:“清理门户,我认为可以从大陈岛开始!”
  他对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形势早已烂熟于心,对解放东南沿海岛屿这盘棋,更是早已成竹在胸,因而发言中自然把“清理门户”的大主意进一步具体化了:“大陈岛是国民党在浙江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是它防御体系的核心,攻克大陈岛,能击中敌人的要害,把这个要害拿下来,浙江沿海岛屿有可能不战而克,我军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陈毅对大陈岛,可谓情有独钟,早在1952年夏天,他便让当时的军区参谋长张震拟制了一份“关于对金门、上下大陈作战方案的建议”即所谓“先南后北”方案。这个作战计划经彭德怀报毛泽东批准,正待实施期间,朝鲜战争爆发,计划被暂时撂置下来。以后,张爱萍接替张震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又制定了“先解放大陈岛,再攻金门马祖”的作战计划,即所谓“先北后南”的方针。这个计划也得到军委主席毛泽东批准同意,但同样因为朝鲜作战而停了下来。如今朝鲜停战,旧事重提,陈老总便把解放大陈岛的谋略再一次端了出来。
  “大陈岛就交给你陈毅了!”毛泽东把手中的烟蒂掐灭,莞尔一笑,从沙发上立起身来望住陈毅:“你们华东军区先拟定一个作战计划,报军委批准后实施。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
  毛泽东的话铿锵作响,掷地有声,赢得满场赞许的目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政治生活,是十分生动活泼的。后来那个曾引起世界震惊,那个在我军作战史上揭开了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第一仗的“一江山战斗”,便是在这阵满室春风谈笑中孕育成的。
  陈毅从杭州赶到南京,立刻向华东军区政委唐亮、副司令员许世友、参谋长张爱萍等传达了杭州会议精神和“清理门户”的决定,然后又邀张爱萍作了一次长谈,交代他“尽快拟出一个攻打大陈岛的作战方案来,交党委讨论,上报北京。”
  由于这个时期陈毅的主要精力已经不能不都投在上海市长的工作上,他便把这准备打仗的事,完全托付给了张爱萍:“你就放手干吧!”
  当时张爱萍才38岁。但他却已经历了23年革命风雨的洗练。这个小学生时代脑袋里装满了《峨嵋剑侠》、《七侠五义》的人物,长大后又从中学老师身上学得了不少古代诗词,15岁时胸中装着“风尘三尺剑,社稷一征衣”的李杜诗魂和剑魄,走出夔门,走上革命征途。在战争烽火中,他以剑的磊落纯正,剑的勇往直前,剑的刚正不阿,剑的金刃侠风,剑的多彩多姿的神韵来塑造自己的人生,甚至连自己的名字“端绪”也改作了“爱萍”。

备战中国东南角(14)
攻打大陈列岛,将盘踞在祖国东南沿海岛屿上的残余敌人扫荡干净,是张爱萍长年揣在胸口上的一大志愿,是他多年来做梦都在追逐的一个大目标。1949年4月,他负责在江苏扬州白马庙组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从这一天起,他便从陈老总身上学得了从战略全局高度来观察华东海疆的战略态势。1949年10月1日,陈老总在天安门上,以铿锵的声音,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向全国人民信誓旦旦地放言“我华东军民一定要早日解放台湾”。张爱萍在华东海军工作的岁月里,陈老总的这个声音一直在胸中轰响。后来,在他担任第7兵团兼浙江军区司令的日子里,他对浙东沿海岛屿的敌情、地形、潮汐,对战役、战斗的进程方式做过详尽的调查,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最近两年,他接替张震将军担任华东军区参谋长职务之后,根据陈老总的意图,先后两度拟出了解放金门、马祖、大陈列岛的“先南后北”、“先北后南”两套作战方案。这些方案都经陈老总的手送到了中央军委,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同意”。只是因朝鲜战争还未结束,才暂缓了下来。到了朝鲜战争已告结束,华东部队可以腾出手来了,赶在这个时候,军委、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清理门户”的决定,把攻打大陈岛的任务“交给你陈毅了”,他,张爱萍,作为一名多年追随陈老总左右的战将,一名运筹帷幄的军师,一旦得到这个追梦成真的消息,能不热血沸腾,能不扬眉剑出鞘吗!
  张爱萍找来了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王德、作战处副处长石一宸,还有海军东海舰队作战处长王英杰、空军作战参谋袁仲仁、浙江省军区作战处长、驻台州地区的公安16师作战科长等组成了一个参谋班子。他带领这个参谋班子,登飞机,乘军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现代化两栖作战的要求,对上海地区和浙东沿海的敌情、地形,天候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经过3个月的艰苦调查,对未来作战区里的各处港湾、河流、大小山脉、海水流向、潮汐变化、内陆纵深的道路交通情况,都达到了如指掌。
  有时,张爱萍还穿上便衣,化装成渔民,带领几个随员,在台州军区海上侦察队的严密护卫下,乘坐机帆船,趁大雾天气,混杂在渔民的船群里,围着大陈岛绕了一圈,把上大陈、下大陈、披山、北麂山、一江山,这些未来作战地区的形象装进了自己的心底。
  在解放军的序列中,张爱萍不但是个好学勤思,深谙兵法,精通韬略的将军,而且是最早对现代化军事科学和作战艺术从事潜心研究,刻苦探索的高级将领之一。他明白,未来的大陈列岛战斗,同1950年前后的海南岛、金门、舟山群岛的战斗,情形大不相同。那几次渡海作战,我军天上没有飞机掩护,部队是用机帆船载运登陆的。也就是单一兵种的作战。而这次攻打大陈岛,我们已经有了海军和空军,炮兵也壮大多了,步兵更是经过朝鲜战争锻炼大大进步了。这都是我军作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条件新情况,这是一次真正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在解放军作战史上也是头一回呢。万事开头难,这个头一回,对于每个军事指挥员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军事课题,对于他,则更是面临的一个陌生而且极端沉重的任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备战中国东南角(15)
一天深夜,住在黄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