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兵力超过了两千人,仅靠光明寺周围的建筑群安置不下众多人马,所以山寨的兵力分成了三处,总舵所在的光明寺驻扎了老营和四个战队约千余人,东、南两个小寨,各驻扎了大约五百人。
龙谦的第八队驻南寨,南寨也称咄咄寨,与其同驻南寨的还有六队和一些勤杂人员,包括十六名妓女。
蒙山虽然险峻,但通往山上的道路并不只是西路一条。其实东、南都有道路上山,东路自蒙阴亦有大路登山,但路况不如西路。曹锟既然将大营扎在平邑寨,主攻方向肯定是选择西路了。蒙山贼们不知道的是,曹锟在东路留下一个战斗力最强的营,加上蒙阴的驻军,专司防守,曹锟认为足以挡住蒙山贼了。曹锟是这样设想,假设贼人主力从东路突围,那么他们也就放弃了地利,或者将地利攻守异势了。只要东路的那个营凭借器械精利挡上二日,西路主力将占领蒙山贼巢,那样西路主力居高临下,与东路夹攻贼军,更易收功。
除却东西两路,南路亦可登山,但均为羊肠小路,从南路抵达光明寺需要翻越荒无人烟的山岭,空手登山尚且费力,更不要说携带枪械弹药的正规军了。因为蒙山贼有从南路下山劫掠的教训,曹锟行文沂州,令其派出三个防营哨队把守南线,确保贼人不从南线漏网。
指挥南路军的是山东记名提督蓝暮光,官至虽然高于曹镇守使,但手下的兵力却弱于武卫右军,所以蓝提督的职责只是防御兼报警。
曹锟率两个步营加炮队主力的武卫新军当仁不让,作为西路进攻的主力,承担犁庭扫穴,一举荡平蒙山贼巢的重任。
被沂州官府称为蒙山贼的老营是一座叫光明寺的庙宇,庙里的僧人十年前早已逃亡不知何处,几大殿的佛像也破损不堪了。自蒙山贼占据光明寺,昔日圣洁的佛教场所终日飘荡着酒香肉味,传来的都是猜拳吆喝的声音,再无一点佛门净地的圣洁庄严。
不过今日,光明寺却没有往日的嘈杂,处处透着紧张压抑的气氛,大殿里,大头目们正在对着一张手绘的地图议事。
官军进剿的消息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秘密一样难以遮掩,早已在十天前传到了蒙山老营,留守老营的大当家孙德旺快马召回领军在外的二当家刘豫才,商议对策。刘豫才力主在官军合围前便撤出蒙山,向沂州转进,待官军力疲粮尽时再杀回老营。刘豫才还文绉绉地爆出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乃兵家制胜之道也。”虽然刘豫才在众当家中文化程度最高,但刚才那句掉书袋的话是说不出的,孙德旺立即判定刘豫才又受了龙谦的影响。
孙德旺却考虑老营经营不易,一但撤离,金银珍宝可以带上,但粮食房舍自然要烧掉,即使他们不烧,官军也不会给他们留下。何况当家的多有家眷,小脚女人骑不得马,行不得步,如何跟上大军的行军速度?所以孙德旺否决了刘豫才的意见,坚持守山。他认为官军进剿也不是第一次了,蒙山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山上粮草充足,我们可以守得久,官军也未必耗得久。到时候他们即使不给我们打垮,也会因粮草不济乖乖地退兵。
刘豫才有些担心,“大哥,这回来的不是一般的官军。是朝廷最知兵的曾在朝鲜立下大功的袁世凯的部队。之所以袁世凯这狗官一来山东便对我们下手。这次朝廷派武卫新军进剿蒙山,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袁狗官立功心切,怕是早有计谋。我觉得还是小龙子说的对,新军初来,必定抱有立功受赏的心态,自然有锐气。等他们扑了空,找不到我们,那股气也就泄得差不多了。这就是兵法所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啊。到时候我们追击,截击,怎么打都由着咱。”
“官军的德行就那样,新军和绿营又能有多大差别,不过是军饷足,武器好罢了。”孙德旺摇摇头,“当年你们在河南,我们兄弟在沂南,杀的官军少了?新军的兵也没长三头六臂。怕什么,我们顶就是了,我们有千余打过仗见过血的弟兄,说个以一当十也差不离。至于粮草,咱老五是个土财主,善于理财,寨子里存粮不少,至少可以支撑三个月,我们可以顶,官军未必行。他们呆上几天,粮草不济就乖乖地撤回去了。”
这里不便说出口的便是,刘豫才与孙德旺总有些不合卯。当初,出身捻军余孽的刘豫才和周花南带着数百人从沂南来投,孙德旺大度接纳,山寨力量顿时增强了一倍有余。以后的岁月中刘豫才用谋略和战功证明了他的勇与谋都在孙德旺之上。而孙德旺却因为山东绿营的无能,早已被花红柳绿的安逸生活消磨的失却了锐气。
不出龙谦所料,孙大当家的意见得到了除周花南外其余头领们的赞同。于是便确定了依托地利内线作战的原则。现在的情况是,武卫军来的比他们想象的快,也猛。昨日探子来报,西路官军已经占据了张家寨。张家寨卡在蒙山由西出山的必经之路上,如果不理不睬,要不了两日,官军便进抵牛头岭,逼近光明寺了。
“不能让他们占据张家寨!”闻知消息的孙德明找到其兄,强烈要求乘官军主力未至先击溃其占据张家寨的官军前锋。
张家寨就那么点小,充其量最多塞上二百人。
孙德旺同意弟弟的看法。于是召集其余几位当家的合计,决定日落后偷袭张家寨。地形那是无比的熟悉,这仗赢起来应该不难。
“龙谦不是说这股从直隶来的官军快枪多吗?那我们就抢他一把。”孙德明咧嘴大笑。他只有三十出头,但头发开始谢顶了,这使得他有些显老。
“老三也晓得洋枪的厉害了。”刘豫才笑笑,“听说袁世凯小站练兵,请的教官都是德国人。我还听说德国人打仗最厉害,在朝鲜和东北将北洋精锐打的丢盔卸甲的东洋兵都是他们的学生啊。”
“二哥不要长他人志气。”孙德明不以为然,“我们又不是跟德国人打仗,官军的那点德行你还不清楚?他们也就是欺负几个老实百姓。”
蒙山贼们如今也知道了不少洋人的事。虽然他们大都是些走投无路的农夫。地处山东让他们占了信息超前的便宜。数年前的甲午战争日军登陆威海,前年德国人因他们的传教士被杀,出兵占了青岛,让他们发现传说中的洋人离自己其实并不远。
“我听龙谦也这样说过,德国陆军第一。这股子官军如果真是德国人训练出来的,我们还是应该弃山他走。”说话的是四当家周花南。
“别听龙谦那个毛小子胡说八道。他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孩子,知道什么德国陆军第一!他去过德国?”孙德明不满地说,“弃山别走?去哪里?屁股后面跟着几千官军,哪个寨子给我们面子?如果按他说的办,这几千号人,一下山就散了。”
“既然新来的袁抚台不给我们活路。退路是没有了,”孙德明说,“打胜了留在蒙山也罢,去费县,平邑或者蒙阴都行。但是如果被这伙直隶来的官军打败,我们即使下山也是丧家犬。老三说的没错,张家寨非打不可。”
刘豫才也认为击败官军才有转圜的余地。这伙人里,数奔波数省的他见识广。蒙山寨四处劫掠,与周围村寨积怨甚深,就像当年的捻子,一旦失败,连村民们都变为极为可怕的敌人。
“大哥,小龙子虽年轻,但他读过书,见过世面。首战必胜的道理的确精辟,不然我们就可能陷入被动。打张家寨也不是不行,还是派龙谦带人做一次侦察才好。”周花南心底还是觉得龙谦主张的弃山他走的建议是对的,但现在的形势看来,主张正面迎击官军的主意显然占了上风。
“侦察?张家寨的情况谁不清楚?侦察什么?时间对我们不利,官军一但站稳脚跟,偷袭就难了。”孙德旺再点了袋烟,瓮声道。
“必须这样办。不然狗日的不知道马王爷生了几只眼!”性格火爆的三当家孙德明大声道,“我带人去打张家寨!咱们地形熟,哪年不进出几次?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刘豫才和周花南其实也没有经见过被龙谦吹嘘的简直是神兵的武卫新军有多厉害。但他二人对龙谦极为信任,所以刘豫才问,“老三,你怎么打张家寨?就这么冲下山吗?”
“当然不是。”孙德明虽然鲁莽,但并非愚蠢,“既然官军武器好,咱就不跟他白天见仗了。晚上,晚上我们偷偷摸进去,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正文 第三节 失败的偷袭(一)
按照孙德旺主持军议的结果,蒙山寨主力不等官军上山便主动出击了。
张家寨是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曾经拥有百余户的村子如今不足百人了,寨墙已经残破不堪。对于蒙山寨却意义非同小可,因为这个寨子位于山寨出山向西的咽喉。
于是做出了偷营的决定。孙德旺派人召集各队队长军议,吩咐宰一口猪,让今晚出征的儿郎们饱餐一顿。
带队的是三当家孙德明,出击的兵力为第一、第三和第八三个步队和三个充当辅兵的缁兵队,总计共五百战兵和近四百缁兵,携带了约一百八十支洋枪,其余的都是大刀长矛,弓弩等传统的武器了。缁兵的武器连大刀长矛也不是人人都有,他们是准备跟着战兵冲进庄子抢东西的。山寨以劫掠为生,官军正是最好的抢劫对象,枪支弹药不必说,军服,皮靴都是山寨的紧俏货。山寨的寨规,除却如洋枪类的军械,一般性的东西谁抢着归谁。按说缁兵是捞不着什么东西的,但孙德旺与刘豫才判断,既然官军将张家寨作为进攻蒙山的前进基地,必然会囤积大量的粮食,而粮食正是山寨最紧缺的物资,所以,跟随战兵出整的三个缁兵队除了带着必要的担架,更多的人拿了绳索扁担口袋等,准备将张家寨的粮食等挑回来。
出击部队乘着天黑,向驻扎在山下的官军发起了偷袭。
凡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凡是江湖便有派性。蒙山寨两千余人马,实际上分了两大派,孙德旺兄弟的坐地派和刘豫才周花南的外来派。五当家农孟夫本是蒙阴富户,携巨款投奔蒙山寨的时候,刘豫才和周花南还在河南转悠,所以农孟夫也可以算作坐地派。
出击的第一队是孙氏兄弟的亲信战队,第三队却是刘豫才带上蒙山的老底子,加上一个以最近几个月才由上山的杂兵组建的第八队,这样的安排彰显了渗透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庸之道。
对大头领这样的安排,几个头领都没有异议。
对于出击部队的头领,周花南提议由八队队长龙谦带领,但孙德旺以龙谦资历太浅、无法服众为由拒绝了四当家周花南的提议。周花南之所以提名龙谦,是因为这位入伙时间虽短,但能力出众战功屡立。在周花南看来,组建最晚装备最差的第八队实际战力却是山寨第一。不过除掉周四当家,没人承认这个判断。
山寨对外征伐一般都是三当家孙德明负责的,自孙德旺占据蒙山即如此,面临强敌,孙德明亲自带队出征是理所当然。周花南建议再派一个战队,但孙德明认为晚上的摸营是偷袭,不在兵力多而在于出其不意。只要以突然袭击的办法击溃官军前锋,这仗就赢了一半。
孙德明的看法得到所有头领的赞同。这年头打仗就是打的士气,首战得胜,胜方的士气便提起来了。而另一方必然气沮,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八成要失败。
戌时队伍出发了。刘豫才赶到部队出发地,看着三个步队在用过丰盛的晚餐后乱糟糟地整队。太阳早已落山,光明寺前的空地上挤满了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喽喽兵们。春节已过,但春天尚未真正到来,入夜后的山顶寒气逼人。刘豫才和周花南巡视着正在列队的队伍,周花南低声叹息道,“八队成立最晚,但是已经超过咱们老三队了,你看人家……”
刘豫才的目光早已定在整队完毕的八队身上。说乱糟糟其实不确切,龙谦的八队便很安静,百余人的队伍排成了三人一列的横队,龙谦正站在队前讲着什么,大概是今晚作战的注意事项吧。
“原来都笑话小龙子整天练队列是吃饱了撑的,依我看这才是练兵的秘诀。这些屁也不懂的家伙硬是让他练的有规有矩。真是奇才。”说话的还是周花南,“早些让小龙子统抓山寨练兵就好了。”
“他资历太浅,且来历不明。大当家有顾虑也是正常的。”刘豫才凝神细听龙谦讲什么,但山上起了风,他们处在下风口,怎么也听不清楚。不知为什么,刘豫才没有挪步过去,站了一会儿,紧紧身上的皮袄,转身向他的老部队三队走去。
周花南没有动。“来历不明?”他琢磨着刘豫才的话,想着龙谦这个总给他带来惊奇的小子。龙谦是去年初夏上山入伙的,当时是自己的侄子,现今三队队长周毅将其带上山的。周毅下山办事,遇上了迷路的龙谦,双方发生冲突,龙谦单人匹马将周毅数人击倒,展现了精湛的武艺。但被几支洋枪逼住,只能束手就擒。一旁观看的周毅顿起爱才之心,一番交谈,竟将这个看上去威猛之极的大汉带上了山寨,成为蒙山寨的一员。
按照龙谦自称,他祖籍是太原府人,在数年前席卷直隶山西的大旱灾中全家饿死,自己跟着村人逃难来到山东,又与村人走散了,直到遇到周头领。不过在周花南看来,龙谦这番话破绽颇多,光绪年间的“丁丑奇荒”山西确实是重灾区,据说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但龙谦的叙述中破绽极明显,其一是龙谦的口音,不像软塌塌的山西话倒像是京师的官话口音,其二是他强壮的身板,哪里像是逃荒要饭的摸样呢?
不过虽然心存疑虑,周花南还是留下了龙谦。山寨的人很多都有些不愿意对人言的案底,毕竟是响马土匪嘛。
以后的时光龙谦便走进刘豫才和周花南的视野。刘、周二人都有些文化,跟满腹经略的龙谦更容易沟通。周花南惊异于龙谦的本领,不仅武艺出众,山寨的一般人根本在他手下走不了一个回合,而且显示的武艺看不出门派但极为实用,拳击,摔跤,飞刀样样拿手,偏又不肯说自己的师承来历。这也难怪,总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江湖异人,不肯透露自己的师门秘辛。但是令周花南惊奇的是龙谦对于快枪也极为精擅,枪法简直就是百步穿杨。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