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山军- 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那篇通电虽然蹩脚,但声明建立民主共和之国家,这就是希望啊。”蔡元培深恨专制,看到龙谦的通电,自然高兴万分。

“孑民!依我看,君主立宪才是王道。共和?民主?谁懂这个?民主就是无主,共和就是不和!龙谦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自掘坟墓!推翻满清之时,或许就是天下混战之日!”

“纯儒!怎么这样说话?我不同意。”

“人之本性,在于私利当头。你知道我是信奉荀子学说的。若是他建立新王朝,他这班手下虎狼之将冲着开国公侯的诱惑,自然奋死争先,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若是依美利坚立国之法,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连大臣都是一拔拔换,以宁时俊为例,他会甘心?对了,还有关外吉林,方知龙谦多年前即布下如此厉害的杀着,那些人之所以响应他的号召,难道也是为了民主共和?”

蔡元培定定地看着许文夫,忽然发现自己这位朋友有些看不懂了。

一队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来,军旗招展,军歌嘹亮,在学生及百姓的欢呼下朝城外开去。

“但愿早些归于一统,天下太平……”许文夫又想起苏州的儿子,昨夜老妻力劝自己南归故土,躲开这战乱之地。他说,此战一开,神州处处是战场,苏州膏腴之地,岂不是应了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老话?哪里也不去了,就在济南决生死吧。想起自己的儿女分散,更觉心乱如麻。

正文 第十二节 中枢

载洵贝勒的府邸在西单甘石桥,他是已故光绪帝的六弟。

鹅卵石石径上走来一位年轻的亲王,身着领口、肩头装饰着的红绿两色宝石的奢华礼服,黑色主调,下摆过膝,头戴装饰了羽毛的船形帽,脸上无可掩饰地浸润着忧郁。

“五哥,您怎么来了?定了吗?怎么定的?”来人是载洵之兄醇亲王载沣,如今的大清摄政王。载洵扔下手里的报纸,迎上前去。

今天中枢召集会议研究突然变化的局势,载洵是无资格参加的,他没想到王兄竟然来到了自己的贝勒府。

载沣立住脚,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六弟。然后俯身捡起脚下的报纸,果然,头版果然是广州首义的消息,当然京师的报纸是不会用“首义”字样的。

“老六,恐怕你还要当一回出使敌国的差事。”

“什么意思?”

“北洋军调不动,半个月里都没有完成集结,除了第三镇行动迅速,其余三镇……”

“怎样?”

“徐世昌说,非得请出袁世凯!”

载涛瞬间就明白了!脸色登时就变了,“铁良怎么说?”

“铁良能怎么说?冯国璋、段祺瑞都在使劲帮腔,”本来载沣对铁良把持陆军部有些看法,甚至有过调端方替代铁良的念头,但现在看来,铁良是对的,而且是绝对忠心的,“总不能将几个镇的统制都换了,即便换了统制,下面的协统、标统呢?难不成你全部换掉?那还指望得上吗?”

载洵大怒,“如果熬过这一关!一个个都凌迟了!”他使劲一跺脚,踩在刚才读过的报纸上,那份报纸的头条写着——继三藩之乱后的最大危机来临。

这天是7月29日。蒙山军发出震惊天下“勘电”的第二天。军机处召集“扩大会议”,研究急剧变化的形势。广东(其实还有广西)、山东、吉林先后举起反旗,打懵了本来自认为兵力对比占优的陆军部,之前残存的一丝丝幻想全部破灭了。

残存的什么幻想?铁良在拿到郑笃具有战略价值的情报后,意识到中枢的力量其实并不占优了。但还是存了一个建立在人性弱点上的希望,那就是龙谦对山东及关东的掌控并没有那么强。他已经离开山东三年了,关外他从来就没去过,算起来至少也五六年了,他那些党羽们未必会听他的话,如果争取时间分化瓦解,尤其是对关外十八镇,采取怀柔手段,或许能消弭大祸。所以,铁良与良弼、荫昌等密议后,认为先集中北洋主力击破山东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正确路径。所以,中枢在接到郑笃密报后并未改变对付龙谦的大方略,只是密电唐绍仪、朱家宝等关外大员二十镇不稳,要他们多加防范。特别指示朱家宝,如果有稳住十八镇的办法皆可施行,收买、包括刺杀十八镇主要将领都可实施。

但是,“勘电”一出,吉林、山东立刻响应,彻底击碎了中枢的那一丝幻想,而广西第十镇断绝了联系,而龙谦出现在广西的传说更是令铁良如坐针毡,局势竟朝着最不利的方向滑了过去!于是,在铁良的强烈建议下,载沣在奏报了早已惊恐不堪的隆裕太后之后,于29日召集了军机处会议,铁良、良弼、荫昌等满族军事人才以及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等北洋大将都列席参加了,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现在去和龙谦和谈显然已是妄想。他要的是皇帝的位子,还有什么高官显爵可以打动他?所以,中枢一致决定武力讨伐。

定了这个调子就好办了。第一就是发表讨逆檄文,针锋相对地对“勘电”予以回击,号召全国一致讨逆。这件事好办,朝廷摇笔杆子的多的是,不愁炮制不出一篇好文章。

第二就是参照当初咸丰故事,允许各省招兵买马,组建团练或新军,尤其是湖南、广西、江西数省,巡抚头上都戴上了钦办团练大臣,幻想着再出一批曾左李式的人物,以挽救极端危急的时局。

第三才是最关键的,那就是北洋军的使用。

南方已乱,第八、第九两镇当然要用,但关键是直隶境内的北洋四镇,第一镇不须说,虽然没问题但战力堪忧。注定是平叛主力的第二、三、四镇如何使用是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按照事前制定的计划先攻山东还是先解决关外?这个问题是载沣提出,立即遭到良弼的迎头打击。

良弼愤怒地说,“直隶会操的命令下达已经半月,除第三镇行动还算迅捷,其余三镇至今尚未完成集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也要造反吗?”

良弼的指责立即遭到了段祺瑞等人的反击,理由是充分的,困难是明显的,第二、第四以及第六镇的行动迟缓有着若干的理由。

载沣立即瞧出了端倪,北洋出问题了!

果然,当世续大声喝止住众人的争吵,徐世昌发声了,这位曾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未及上任便被取消任命的北洋耆宿沉声道,“事情危急,须得重臣督率方可济事。非得请出袁世凯不可。”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毫无理由地罢免了老袁,现在遭报应了吧?北洋有意见!

铁良大怒,当即痛骂徐世昌居心叵测,“北洋乃朝廷的北洋,非袁世凯之北洋!难道袁世凯不出,北洋兵就不能用吗?!”

徐世昌毫不示弱,当即请求退席,“臣乃民政部尚书,不关军事。这个会议本与微臣无关。微臣举荐袁世凯出山,乃是为朝廷着想,不意见疑至此,臣请求告退。”说着,竟未得载沣允准,扬长而去。

段祺瑞随后发言,“微臣以为徐世昌的意见可。袁世凯深受皇恩,若蒙其领军平叛,必将激励将士,克奏全功。”

这又是将军,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袁世凯不出,北洋就没有“激励”,没法子打。铁良接任陆军部尚书后着力排挤袁世凯以及其心腹大将,将原带兵的段祺瑞、冯国璋全部调至陆军部当了大参谋,极为恋栈权力并迷信武力的段祺瑞早就对铁良衔恨在心了。

载沣这个刚干了九个月的摄政王遇到了最大的挑战,心里激愤,额角青筋尽露,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那桐建议休会。

几个军机在列席人员退出后紧急磋商,认为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若是激反了北洋,大清朝真要颠覆了!在张之洞因重病未得出席的情况下,几名军机议定了几件事,第一,调端方接替陆军部尚书,铁良出任两江总督,来一个对换,以缓和中枢与北洋汉族将领的矛盾。第二,派载洵代表中枢赴彰德请袁世凯出山,职务是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将袁世凯丢掉的官职还给他。直隶总督现在是虚衔了,袁世凯的任务当然是督率北洋军扑灭龙谦燃起的漫天大火。第三,由段祺瑞出关督领关外军事,以斩断袁世凯最得力的一支臂膀。派良弼为钦差大臣督办关东军事,全面负责关东战局。第四,强起张之洞使其坐镇武昌,对付南方更为巨大的威胁。这件事,却需要摄政王亲自上门,如果那位为朝廷忠心效劳了数十年的老臣身体实在不成,至少要张之洞给第八镇诸将一个明确的指示。第八镇是老张头一手所建,他的话肯定管用。

这就是饮鸩止渴!但载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山东早已秣马厉兵,这边再拖延下去,等山东抢先发动,直隶危矣,京师危矣。

休会后再次开会,载沣板着脸宣布了军机处议定的四条。这下子,除了铁良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其余众人皆称皇上英明了。

皇上还在后宫玩耍,并没有那个孩子的什么事,但只能这样说了。

会后,载沣立即亲自到了载洵府邸,交代载洵代自己去一趟河南,“事已至此,祖宗江山社稷为重,你就替为兄委屈一遭吧。这件事非你去不可,你不去,只有我去,难道你要让那个活曹操更加蹬鼻子上脸吗?”

“五哥,这样做,咱们可是将命交给了袁某人啊。”

“这一节我想过了。比起龙谦,袁世凯尚有转圜余地。而且,这一仗打下来,即便袁世凯打胜了,必然元气大伤。我们并非没有机会。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袁世凯可以降龙谦,不失游怡林泉之机,但我们可是要人头落地了!”

载洵并不是庸才,想一想也真是这么回事,当即表示他即可启程赴河南,但最好有个人同去。

“我知道你说谁,徐世昌与你同去。我这就给他下令。他们不是觉得袁世凯出山就可以扭转乾坤吗?那就让他去扭转好了。”载沣恨恨地说。

密切关注着中国局势的外国使节们很快就知道了中枢最后的应对措施。英国公使朱尔典给国内的报告说,“清廷无奈之下请出袁世凯是明智的,现在成为了袁世凯与龙谦的对决。这一仗将决定清国的最后结局并且深刻影响远东局势。我认为,我们的态度就是坚决支持袁世凯将军的平叛,联合可能联合的国家,在武器和军费上给予袁将军最大的支持。若允许我这样做,我将带一封私信给仍在彰德观望局势的袁世凯将军。”

清廷总算理出了一个思路。现在就看袁世凯的态度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铁良怀着怨愤交卸陆军部差事启程去南京,载洵与徐世昌火速乘火车去往彰德督请袁世凯出山主持大局的同时,而一个小人物——潜伏在北洋中枢要害部门多年,为蒙山军获取了无数绝密情报的军令司参谋段永清紧急将他获悉的重要情报交给了北京情报总站的时候,一场重大的金融危机爆发了。

这场危机摧毁了满清的经济基础,给予满清在另一个重大战场以极为沉重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大败。

正文 第十三节 橡胶危机

驻守上海的山东商业银行总裁蒋继英与在伦敦的华美机械副总裁大卫按照龙谦的十万火急指令,在1909年7月26日开始分两地抛售囤积了很久的橡胶股票,引起了重大关注。一日间交易量高达七百万两白银。次日,炙手可热的“琼州橡胶”公司从山东商业银行手中转至正元钱庄为首的三家钱庄手中,一千五百万白银流入花旗银行——这家美资银行是这笔交易的担保人。

琼州橡胶是去年突然崛起的华商公司,其在琼州投入了巨资建了规模巨大的橡胶园。曾在1909年春节前组织了一次活动,邀请了数百商户及记者参观琼州橡胶的“生产基地”,凡是去琼州的路费全由琼州橡胶承担,另外还给不菲的“辛苦费”。这本是一次出色的商业策划,报纸巨量的报道促使了琼州橡胶公司的急剧升温,国内有几家玩橡胶的公司有自己庞大的生产基地?那些橡胶园可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一度时间,琼州橡胶的股票疯长,股票市值是这家新公司所投资的十倍以上了。

格兰志公司曾有意收购琼州橡胶,尚未有结果,红了眼的华商插手了,正元钱庄等三家最具实力的钱庄联手高价买下了琼州橡胶,这笔生意谈判的时间极为短暂,原先一直待价而沽的琼州橡胶自称资金遇到了问题,只要对方以黄金、白银或者外汇支付,琼州橡胶愿意压价售出。

半天就谈妥了生意。第二天,即7月27日广州首义的那天下午,总价一千五百万两的白银汇入了指定的花旗银行神秘账户。正元钱庄发布了收购琼州橡胶公司的消息,震动上海滩。当晚,正元钱庄举行酒会庆祝这一伟业,盛况空前。

可只过了一晚,“勘电”发出,全国震动,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7月29日,在空头的发力下,橡胶股票价格一泻千里,连带着其他股票的大幅缩水,上海金融危机爆发,诱发了震动世界的橡胶危机。

当时伦敦交易所的橡胶股票已经炙手可热,一票难求,所以,华美公司将手里的股票大笔抛出极为顺利,风波并未兴起,但蒋继英的行动就完全不一样了。

清朝直到亡国,也并没有哪怕一家证券交易所。连证交所都没有就敢炒股,那自然只能炒外国股票了。当时正是“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时代,伦敦乃是全球金融的中心,更是全球制造业的大本营。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造业的新热点成为骤然升温的橡胶业。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人类在进入了依靠四个车轮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时代。人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为汽车配备了中空、充气的橡胶车轮,以减缓汽车的颠簸感,不仅令乘坐者感到舒适,也可延长汽车的寿命。这样一来,天然橡胶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潮流产品,橡胶制造业也成了当之无愧的高科技产业。英国人邓禄普1888年开始建造他的橡胶轮胎帝国,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很快成为全球橡胶的重镇。由于橡胶园的开发需要大规模投资,英国人很快想到金融融资,五花八门的橡胶股票堂皇登上了伦敦证交所的柜台。

在亚洲,英国人不仅千方百计吸引南洋华商入股,还直接打起了远东金融中心——上海的主意,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