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山军-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谭人凤与宋教仁不由得长叹了口气。龙谦刚才的一番话,霸气尽露。不过也是实情,如今的世道,还真是谁拳头硬谁就说了算。林述庆气昂昂出兵南下的情景宛如昨日,当初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转瞬间便烟消云散了。

“也用不着叹气。”龙谦换了语气,“最终我们不是坐到一起了吗?我想二位是有机会逃出武昌的,但二位不愿意走而留了下来。这说明二位对我龙谦还是抱了希望的,认为我们之间还存在着共同的语言。对此,龙某深为感谢。所以,二位不是战俘,而是蒙山军的贵客。从另一方面谈,二位之前献身反清大业的功绩,既为龙某所景仰,更会被历史所铭记。”

“多谢龙先生这样看。”宋教仁轻声说。龙谦肯定他们反清的功劳,心里舒服了许多。

“当然要这样看。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要面对的,是如何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龙某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在当前局势下,只要是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祖国,愿意为复兴祖国而奋斗,就是我的同志,就是蒙山军的好朋友。满清已经退位,孙文先生在上海成立的民国临时中央,代表不了中国广大阶层的利益。所以,我诚挚地欢迎二位留下来,不是做朋友,而是做同志,我们一起来建立一个民主、文明、进步的新中国。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洪粤诚有些不舒服。尽管他知道,招降纳叛是任何一个开国之君所必须的。秋瑾则对龙谦的态度感到满意,她希望龙谦能够容纳同盟会于新政府之中。

“我想当面请教,我确实听到一些传闻,”宋教仁问道,“龙先生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共和政体吗?”

“没错。共和是大势所趋。龙某绝不会为一己之私开历史的倒车。但共和不是目的,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强大的,不受列强欺凌的,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的伟大国家才是我们的目的。”龙谦稍微停了一下,“我已请秋瑾女士代表我前往东南,再次敦促东南诸君认清形势,早日停息战火,大家一起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宋、谭二人对视一眼,没有吭气。

“至于二位,我已经表示了我的愿望,留下来,一起商量组建我们自己的国家政权。”

谭宋二人未借混乱之际脱身,本就存了对孙黄事业失望之心态,而龙谦之前派遣洪粤诚前来商谈之一系列表现也是促使二人留在武昌的重要原因。但龙谦亲口说出招揽之意,俩人却慎重起来,他们也算知名人士了,不想再踏错一步。

“多谢龙先生看重。不过,我想请问龙先生,你要建立一个什么国家呢?她的政权组织是什么形式的呢?”宋教仁迫不及待地问道。

“钝初先生此问大有深意。”龙谦微笑道,“说来也许你不信,我这是第一次谈及此事。不信,你可以问南劭先生及秋女士。”

洪粤诚看了眼龙谦,在俩人初次见面时,多少涉及了未来的政治设想,不过,那次谈话未及深入。后来倒不是龙谦不信任他,而是事情太多,龙谦集中精力应对清廷对蒙山军分化瓦解的攻势,而他则将精力全部投入了组建政党一事上。现在宋教仁问及龙谦将要建立何种国家,洪粤诚不由得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聆听龙谦的回答。

“钝初先生,石屏先生,我心目中的国家是一个政治民主、民生幸福、外交独立、国防强大的国家,是一个有着公平、公正制度保障的国家,更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百姓要有公民意识,要懂得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官员要接受百姓的监督。法律要完善,司法要独立。任何人,包括我在内,不能有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力。假如我出任总统,我住什么样的房子,领多少薪水,拥有什么样的权力,百姓是知道的,并且通过国会来监督我这个总统是否违纪。我们数千年所实行的封建君主制度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什么圣人,全国的百姓,只要他拥有公民权,理论上都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我所希望建立的政府,没有不受监督的个人,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但也不能搞成菜市场,什么都讨价还价,乱糟糟没个权威。我这样说,你们满意吗?”

宋教仁当然满意。龙谦不甚符合逻辑的叙述透露了几个重要的信息:国会,总统、司法独立、公民权。无疑,这完全符合宋教仁的政治理想。但在洪粤诚听来,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了。他自认识龙谦以来,觉得龙谦身上理想化的东西不浓,很多事情处理起来比较圆滑务实,甚至有些权谋的味道。处理广东问题以及蒙山军内部的派系之争,龙谦都有枭雄气质,但那是谋取天下的政治军事领袖所必须的素质,满口仁义道德的圣人只能被人供起来敬仰,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受教了。”宋教仁站起身,对龙谦鞠了一躬,“如果龙先生朝此方向努力,宋某愿意追随。”

“且慢。我所说的,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我也知道,我们的现状距离这个理想还很遥远。就说公民意识吧,我看没几个人懂公民与顺民的区别。我们的社会现实是,要么做管理百姓的官吏,要么做被官吏管理的顺民。偏偏缺少自我管理自觉关心国家自己履行公民义务的公民,更没有那个能力。我认为,我们目前的现状是,痛恨一切不合理的现状,等自己具备改变现状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在下层的艰难。国家不是皇帝的,也不是大臣贵族的,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但现状呢?百姓不懂为什么要遵章守纪,为什么要缴纳税赋,士兵不懂得为何作战,为何流血牺牲,官员的表现就更差了……在一个文盲率高达九成的国度,推行民主政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君权和神权是限制了公民权的两大障碍,必须用人道及科学加以破除。我听说孙先生曾有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设想,我认为很有道理。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接管满清留给我们这样一个烂摊子,消除各地形成的事实上的独立,需要很长的时间。不然,先进的政治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旧的体制已经打碎了。所以有人说,民主就是无主,共和就是不和。必须避免出现这种状况。要知道,一个坏政府也比无政府强。所以,我准备实施军事管制,先过渡一段时间,将国家真正统一起来,在基本具备条件后,再行进行某种方式的选举以成立正式之政府。当然,这段时间尽可能短一些。现在呢,我们就要着手对国家的政权制度进行研究,对宪法精神进行研究,哪些权力是要真正给百姓的?如何尽快地提高百姓们的文化水平,如何制定并普及法律?如何对各级官员实施监督?如何组建地方议会乃至组建全国性的国会?这些东西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还认为,不能因为国家基础差就放松或放慢先进的顶层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二者要同步走,逐步完善。”

“那,司令你准备从何着手呢?”问话的人是洪粤诚。他对龙谦第二段的阐述产生了兴趣,认为龙谦总结出君权与神权是国民身上两大枷锁至为精当。

“原先我准备以武昌为最高权力机关的驻地,但现在的形势要求我先要到一趟北京了。会合山东、北方两军的高层共同商定一些重大事项,谁负责政府的组建,谁负责法律的制定,谁负责外交、财政、军事的整顿。就是实施军管,也不能全由军队说了算嘛。我手下的将军们打仗还马马虎虎,治理民政就差多了。目前情况,不能将蒙山军的高级领袖们全部召至武昌来,所以,除了秋大姐要去东南走一遭外,你们几位,都跟我去趟北京吧。”

这是龙谦第一次谈及他的政治理想。谈话的几个人都没有充分的准备,也很难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来。但宋教仁、洪粤诚以及秋瑾,都隐约感受到龙谦已有将首都定于北京的打算了。

正文 第八节 湖北

确定了龙谦将去北京,也电报通知了山东及北京。但龙谦不是想走就走的。武昌的事情还很多,特别是东南用兵情况牵扯着很大的精力,大家都晓得仗快打完了,但东南仍然不能败,一场败仗将不可避免地诱发很多变数。

龙谦决定将司徒均留在武昌,总参谋部也留在武昌,继续指挥协调东南及西南两方面的进军。第七旅已经东进,龙谦决定由武昌方面负责封国柱第一师的供应,广东方面负责王明远第三师及进军西南之蓝心治第二师的武器弹药供应。蒙山军两大后勤专家,宋晋国已经在来武昌的路上,连树鹏已经返回了广东。

湖北以及湖南地位极为重要,在西南、东南未平的情况下,两湖是绝对乱不得的。龙谦深思一日,有了主意,也不同别人商量,下令王之峰将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请来面谈。

汤化龙,字济武,湖北人,是年三十五岁,祖上数代经商,家境富裕,1904年中进士,授法部主事,1906年留学日本学习法律,1908年回国参与地方自治活动,被湖北省第一届谘议局推选为议长。武昌连续兵变,人心惶惶,家人曾劝他避一避,但汤化龙拒绝了,我就在武汉,我哪里也不去。蒙山军破武昌,汤化龙躲在家里,被军情局的人请到了蒙山军司令部。

“济武先生,”龙谦热情地打招呼,“本来应当去府上拜访的,但事情实在太多,只好有劳先生亲来了。”龙谦招呼欧阳中为汤化龙奉茶,“济武先生,此番请先生来,只为一件事,就是武昌乃至湖北的政务问题,先生是湖北谘议局议长,对治理地方理应当仁不让。”龙谦开门见山。

“不敢。不知将军要汤某做什么?”汤化龙就是一个政治上倾向于立宪的社会贤达,只是在地方上有些影响,和宋教仁、谭人凤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与龙谦领导的蒙山军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龙谦派人请他来,他知道躲不过去,只能合作。

“是这样的,两湖局势已基本安定,随着河南、直隶的平定。武昌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了,当务之急就是迅速安定地方,恢复秩序,在这个时候,济武先生可不能赋闲在家里啊。我想将武昌政务托付先生,你看如何?”

“啊,”汤化龙轻呼一声,他没有想到龙谦会请他出山为官,而且是大官。听龙谦口气,龙谦竟是要让他来管武昌!出任类似于武昌知府一类的职务。

“济武先生正值盛年,又留过学,学过法律,既然地方上推举先生为谘议局议长,想必先生的威信是够的。武昌已成立湖北军政府,我自领都督,不过是暂时的。军政府内部设立民政长,这个职务就是给先生的,具体负责管理湖北之民政,就算是满清时期的布政使吧。军事上的事情先生不需操心,我的总参谋长司徒均将军暂时会留在武昌主持南方军事,军队东征,粮草辎重弹药部分要仰仗湖北,我已下令调宋晋国来鄂,他是蒙山军联勤部长,是我的大管家,一直留在山东的。他来了后,担任你的副手,主要负责军队方面的供应问题。你呢,就是抓你的民政,稳定地方,旧的制度先不做改变,免得民心不安。你放心,司徒均和宋晋国都会尊重你的,你放手去做,人事上我不做限制,满清垮台了,不能出现政权的真空,先生先将武昌市政府的台架搭起来,你就是湖北民政长兼武汉市长,怎么样?没问题吧?”

“将军如此抬爱,理应效力。不过,这个位子太高了,汤某怕是做不来,万一耽误将军的大事,汤某就是罪人了。”汤化龙大喜,但总要推辞一番。

“汤先生,我们素未谋面,甫一见面就给你这样一副担子挑,实在是有些为难了。可是,汤先生,我跟你说句心里话,龙某起兵推翻满清,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新国家,不是为了自己要当皇帝过一把瘾,而是为了造福亿兆民众。汤先生若是爱我祖先繁衍生息的这片土地,爱你的家乡故里,就不要推辞了!我知道你是主张立宪的,但立宪搞不成了,满清自己错过了机会,怪不得别人。共和是唯一的结果,先生若是喜欢搞议会,将来成立国会,先生可以承担更重的担子。但眼下嘛,先生却要勉为其难,先为龙某治理好湖北。”说罢,龙谦站起身,对汤化龙深施一礼,“就算龙某有求先生了。”

“这如何敢当?折杀汤某了。”汤化龙没想到龙谦如此礼贤下士,于是答应了龙谦的要求。

“民政之要,首重钱财,”龙谦见汤化龙知趣,心里很高兴,“本来武昌藩库存银不少,但新军闹事,将这些钱挥霍了。你初上任,手里没钱是不行的。蒙山军军饷不需你操心,另有来路。此次宋晋国将军前来,会带一笔钱过来,作为你新政府的开张的经费,钱是山东的,是山东父老的血汗,是借给湖北的,等湖北政务上路后再行归还。所以呢,你要省着花。组建市政机构,聘用招募警察,抚恤困难百姓,恢复社会秩序,该花的钱当然要花。等全国平定,整顿经济秩序后,一切都会好转的。”

从来都是军队索要地方,汤化龙还真没想到龙谦会在财政上支持地方,听了很是振奋并且深为感动,“将军如此体恤地方,实乃国家之福。”

“不要这样说,咱们现在就是一家人了。以后共事的时间还长,这间总督府,就是你施政的衙门。我会让司徒总长将总部机关搬出去。你呢,抓紧考虑一份名单,将地方上的贤达都请出来,原先为满清效力的官员也可以出山,但要选择愿意为蒙山军效力且操守好,能力够的人,先将武汉三镇管好,然后在说其他州府。”

选择汤化龙是没办法的事。蒙山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支足够的文官队伍,在山东推行乡村自治以来,算是秘密储备了一批从政的人才,他们都是拥护蒙山军、积极推行乡村自治的骨干分子。龙谦指示陈超为其建立了一份档案,准备将来使用。那批人中的大部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已入了龙谦的“人才库”,陈超曾疑惑此事,认为那批人忠诚是够了,但不堪大用。龙谦并未对陈超细致解释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改变中国在于改变农村,改变农村的关键在于基层,即县、乡两级政府。那批人充任县乡官员是可以的,有了他们,就可以在蒙山军取得全国政权后使用了。至于高层,比如省级政府,龙谦反而不在意,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