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首先,发明这条方程式的人是世界财经行业的杰出人物,无论学历、经验和样貌都绝对完美。否则,这条方程式不会被美国财经界奉为金科玉律,即是美国人说的依着它来发誓的东西(swear by it)。

第八章 涉及次贷的各方实情(6)
第二,公式本身并不复杂,计算简单,总之一定可以计算出大家都想要看到的结果。
  第三,相信没有人会细心研究这条方程式,最低限度,借钱买房子和放债收息的人都没兴趣去细看这是什么东西,也更加没有人会去质疑这公式的准确性。
  第四,简单易用,无须打电话跟借款人聊天,更无须拿次贷档案研究。只是坐在办公室看几条曲线,输入一些数字就有结果。
  好了,现在该来看看现实的情况,公式到底如何应用。
  例如:某房贷公司替100位没有足够入息的人做了100份次贷,每份次贷30万美元。这些人买了100栋住宅。这些次贷的总金额达到3000万美元,但是全部次贷合约都没有核实入息证明,更加不审查借款人的背景。房贷公司将这些次贷交给次贷放款人,次贷放款人找证券行担保,证券行运用这条公式计算出进行信用违约互换的每年保金是总金额的%。于是证券行发行信换证券给次贷放款人,担保次贷证券。次贷放款人得到担保之后,跟借款人订立次贷合约,付钱给房贷公司再转给借款人买房子。证券评级机构为这份次贷证券和信换证券评级,评级标准也是以这条公式为依归。用计算器计算过之后,数字没错、公式正确,便给予AAA评级。有了这个评级,证券商可以将次贷证券和信换证券挂牌自由买卖。次贷放款人每年需要为信换证券支付15万美元保金。一旦出现借款人违约断供情况,发行信换证券的证券行便要向次贷放款人支付损失的金额。
  很不幸,第一年完结时,有一半借款人断供。次贷放款人向证券行追讨1500万美元赔偿金,可是证券行早已将信换证券卖掉,已无赔偿责任,于是次贷放款人千辛万苦找到信换证券的最终承接者,即有责任按照信换证券作出赔偿的公司,结果那却是一家在商业大厦天台非法搭建、连档案柜都没有的小公司。该公司的资本只有100美元,次贷放款人只好撇账14;999;900美元。
  单凭一条公式,以次贷经纪和次贷借款人虚报的资料作为依据,就能计算出借款人的实际断供机会率,这根本就是再荒谬不过的事情。但问题不是出在这条公式上,祸根在证券业的基础,证券行连债务供款人是否仍然在生都不得而知,就发出保证供款责任的信换合约。
  这条公式唯一能告诉我们的,是年薪千万美元的银行和证券大亨如何陷入次贷风暴,令银行和证券公司损失数以万亿美元的资金,还会令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家园和毕生积蓄,还有全球股市和汇市的动荡。
  美国政府正在努力调查评级机构,在次贷证券的评级上是否有违法行为,相信会有评级机构的主管,要为此事负上法律责任。
  附带一提,有些美国人认为评级机构已公开评级标准,只是投资者没有好好阅读细节,即使评级机构将劣质次贷证券评为AAA级,投资者也应该察觉出问题。投资者的损失是源自自己的盲目。笔者虽然同意投资者是应该做足功课,保障自己的投资,但是怎么说评级机构都难辞其咎。
  六、证券业数据分析和公布数据混乱
  次贷风暴之中,引致散户对市场情况不明不白的,还有证券业的数据不够清晰这个原因。证券行或银行发布的消息有时错漏百出,甚至故意虚报次贷证券的投入程度,连证券行和银行都搞不清次贷证券的情况,散户当然更加混乱。
  证券业对数据分析独有一手,散户若依照业内人士的分析作出投资将会无所适从。同一数据,由不同的证券公司分析会有不同结果,可以说一绝。证券业业内人士也争论不休,对证券分析没有全面理解的散户,就更加不用说了。
  以笔者过往持有的基金为例,每半年定期寄来一本厚厚的基金报告书。内容琐碎,叫人越看越胡涂,就算用心看完那本百多页的报告书,也未见得能完全明白该基金的情况。
  证券业公布的消息就更加难以尽信。例如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于2008年2月宣布,错误低估持有的抵押债务证券金额,因而需要更正及增加撇账。内部调查显示,是银行内的职员故意算错该等证券的价值的。
  还有,贝尔斯登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向联准会求救的前一天,贝尔斯登的执行总裁史华兹还在电视节目中声明,银行没有资金周转问题,而且来往账目上有170亿美元资金的剩余。
  看来,有些证券业的数据分析和公布数据,都属大话西游、任意发挥。可是,散户能得到的消息却偏偏都是这样的大话西游。这种情况下,处于危机重重的次贷风暴之中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上文主要是指出关于构成次贷风暴的错误。投资者明白次贷风暴的错误,就会知道为何联准会和各国央行连番注资万亿美元资金干预市场却仍然徒劳无功。这样的讯息有助读者了解联准会、各国央行、政客、华尔街大户的行动,将会带来怎样的市场反应,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市场发展方向,有助减低投资风险及增加回报。
  对于有在股票市场上投资的读者,本章内容应该是全书的关键所在,能够为未来的投资取向带来启示。
  

第九章 次贷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1)
次贷问题仍未到达最危险时期,投资者要小心。
  ──瑞信首席经济分析员兼亚洲区董事总经理陶冬(2007年11月1日)
  深入剖析次贷风暴的本质,方能明白为何次贷总是阴魂不散。
  次贷风暴在很多人认为已经事过情迁的时候,又再卷土重来,连财经专家都估计错误。要明白次贷风暴的本质并不容易,因为这件事涉及复杂难明的美国社会、种族、法律、财经等问题。
  次贷的本质是美国文化,主要是理财态度和企业文化。银行胡乱借钱给没钱还的人,银行再将这些债务包装成证券放到证券市场让投资者购买。供款人断供,这些证券就成为废纸。银行业、证券业和地产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跟着次贷又演变成全球性金融灾难。次贷风暴是社会整体犯错下出现的问题,绝非单纯由财经界单独闯出来的祸。
  一、次贷风暴根源在美国文化
  既然次贷风暴的起因和发展都与美国的社会及文化有关,第一件事当然是要了解美国文化。
  笔者五年半前来到美国的时候,就知道美国文化难以令人明白,因为美国整个社会的文化都充满矛盾。
  举个例子,美国人重视私隐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是竖立在公众地方的信箱,却将单位号码、住多少人和住客姓名等数据清楚地写明出来。笔者不是说笑,美国的信箱上确是写明所有住客姓名。
  还有,笔者在加州住过多处两房住宅和公寓,所有的厕所也都是没有锁的。即是厕所门没有锁,只有把手。笔者真的想不通为何美国住宅的厕所会不装锁,难道重视私隐的美国人不需要保护自己最重要的私隐吗?
  现在让我们看看构成和维持次贷风暴的美国文化。
  美国的速决文化(Quick fix)相信是令次贷风暴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当美国人发现问题的时候,不会马上彻底地解决问题,只会想个简单容易的办法,胡混过去再说。例如某人每晚失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睡觉前吞一粒安眠药,虽然这样做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有很多副作用,但是这样做能够不花心思时间,能够简单地每晚入睡。这就是美国速决文化的写照。
  美国经济已因为长期过度借贷而出现问题时,美国政府没有想过要彻底解决经济问题,例如提高生产力、鼓励储蓄等。只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如退税、增加借贷额、增加消费,这些措施只是让经济继续烂下去而已。楼价下跌时,恐怕会影响经济,就由政府资助国民置业(例如美国房产贷款龙头大企业房利美Fannie Mae就得到政府资助),放松银根,让次贷放款人大开水喉;到了十足贷款也无法支持楼价时,便大量使用次贷;连次贷也不足以支持楼价时,采用低凭(low documentation),甚至无凭(no documentation)借贷,即不查证收入和资产的信贷;最后连这一招也失效时,甚至还使出绝招──负值摊还(negative amortization)。
  负值摊还就是借款人连本金的利息也负担不来的借贷,即是买房子时,置业者没有能力支付首期、没有能力偿还本金,连只供利息也办不到。在负值摊还的房贷安排下,供款人只供部分利息,其余利息成为新增本金。正常的房贷是本金越供越少,负值摊还的本金却是越供越多。
  当有一天,连负值摊还的绝招都失效时,断供急升可想而知,楼价因而大幅下调,次贷风暴实时爆发。即使到了次贷风暴爆发之后,美国人仍然以速决文化的态度对待次贷问题,这就是令次贷风暴停不了的真正原因。
  二、美国人的理财文化
  年息800%的支薪日贷款
  在说明美国人的理财文化之前,笔者想介绍一种美国人熟悉,而又没有多少香港人听过的贷款──支薪日贷款(pay day loan)。笔者最初来到美国北加州的时候,发现街上有很多财务公司,例如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的主要商业街百老汇Boardway上,就有几家财务公司,门面非常简单,招牌上都写着实时现金(instant cash)。这些支薪日贷款公司店铺数目甚至比快餐店还要多。
  支薪日贷款是借款人向次贷放款人提供身份证明及最近期的银行月结单,并将一个月后的期票交给次贷放款人,金额是本金加费用。在加州,借款人通常是借254美元,为期30日,费用是45美元。那就是说,借款人收取次贷放款人的254现金,同时将299美元的期票交给次贷放款人。根据加州法律,支薪日贷款收取的费用不能高于借款金额的15%,借款期不能超过30日,本金连费用的总金额不能高于300美元。

第九章 次贷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2)
这样看来,支薪日贷款收取的利率似乎并不高。不过,这却只是错觉,如果借款人将这笔254美元的支薪日贷款重复借贷,一年的费用则高达495美元。在美国其它州,部分支薪日贷款的年息超过800%。在加州,虽有法律监管,但是年息亦是将近200%。美国有联邦法与各州的法律,要是在互联网上跨州借取支薪日贷款,借钱利率将会依照次贷放款人所在的那个州的规定。
  美国国会已在去年立法将美国武装部队人员借取的支薪日贷款年息限在36%以下。这项联邦法也取代了个各州的法规,所以,加州的美国军人如今即使借取支薪日贷款,年息也只会在36%以下。
  支薪日贷款是名副其实的高利贷,在香港绝对是犯法的,但是这在美国加州却是合法经营。
  在次贷风暴冲击之下,美国的信贷收紧,很多人都借贷无门,唯有借这种支薪日贷款。由于加州是次贷重灾区,州内约有200万人借下了高息支薪日贷款。州议员认为如此高息贷款会令次贷情况更加恶化,建议立例监管。加州议会正在辩论限制支薪日贷款的年息在36%以下,执笔时尚未有任何结论。
  美国人崇尚消费,不喜欢储蓄。在美国,借钱消费已是文化的一部分。最有趣的是,他们似乎认为借钱消费是人生乐趣,负债越多,乐趣越大。信用卡是美国的伟大发明,一个美国家庭平均拥有8张信用卡,而且大部分美国人都喜欢使用信用卡。信用卡是部分美国人消费毫无节制的原因之一。有些美国人用完信用卡的信贷额之后,会以咭数填咭数,当填到填无可再填的时候就借取支薪日贷款,将这样的贷款一直滚存下去,即是以债还债。最后债务缠身,只能走上破产一途。
  房产是美国人的重要资产
  最直接影响次贷风暴的美国人理财文化,是将房产看成提款机。房产成为美国人最主要的储蓄工具,亦即资产。房产贬值时,美国人的资产亦随之贬值,并动摇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令美国经济陷入一沉不起的困局。
  美国并无实质储备支持美元汇价,美元并非良好的资产。但是美国人不选择以美元作为资产,只是考虑到储存美元等同失去消费的机会。用钱购买房产然后按给银行,可以将钱储蓄起来,同时又能将钱花掉。
  美国人一般视房产为资产,主要因为房产拥有以下优点:
  1。能对冲通胀风险
  储存货币作为资产,会因为政府滥发货币或者经济环境欠佳而蒙受损失。储存货币的利息收入通常不能抵消通胀。储存房产就像是储存牛或者羊作为资产一样,当货币价值下跌时,资产的价值上升,因此能够对冲通胀的风险。
  2。有利息收入
  对货币没有信心又不想支付储存黄金的费用,房产就是最佳选择。出租房产得到的租金就是从储存的资产中得到利息。一边可以得到实质价值的资产,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相当于储存货币的得益,即利息。
  3。融资容易
  对于拥有房产的人来说,要向银行借钱易如反掌。走进银行签个字就可以得到一大笔资金,即是货币。过程无需出售房产,只是以房产为抵押品。
  4。升值潜质高
  很多人购买房产是因为在所有可以用作资产的商品中,房产的升值潜质最高。在一般经济情况下,房产是带动通胀或者通缩的主要原因。由于房产是最佳的资产,炒卖房产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每个国家都曾经出现过房市的泡沬。'
  三、美国人的法治精神
  美国人爱立法和打官司
  美国是个崇尚自由的国家,除非法律明文规定,否则做什么事情都是老子的私事,任何人都管不着。正因为这样,美国一旦出现什么问题,议员就忙得不得了,立几条法律监管。州政府有州政府立的法律,联邦政府又有联邦政府的法律。法律一旦出现漏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