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秘密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淮海战役秘密战-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指挥所是间很简陋的农民房舍。借着昏黄的灯光,刘协侯看到军官们脸色凝重,表情肃然,有点像图画上庄严的塑像。他们似乎已经预感到将要发生重大的事情,静静地等候着上校团长——他们信得过的顶头上司开口宣布。
  屋子里一片沉静,空气似乎快要凝固了,连掉下一根针也能听得出声音来。
  刘协侯以严峻的目光扫视了大家,然后清了清嗓子,说:“眼下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阎王殿。就这样给他们卖命,当牺牲品,让老婆当寡妇?让孩子再也见不到爸?”团长提出的问题非常现实、尖锐,一下子戳到了军官们的心坎上,使他们深深感到现在已到了生死存亡、面临最后抉择的紧急关头。
  

二十年磨一剑(5)
刘协侯继续说:“廖师长和我与大家同患难、共甘苦,打了多少年的仗,像亲兄弟一样。我们认为用美国人造的枪炮打自己人,打内战,有什么意义?我们为谁打这个仗?过去打小日本,我们流了那么多的血,死了那么多弟兄,打胜了还不是大官们升官发财?我们再也不能为黄维卖命打内战了!所以廖师长想给大家找一条活路——起义。在目前,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别的都是死路。”
  按照国民党的国法、军纪,公开煽动部队叛变投敌——用我们革命队伍的话来说是起义,那是杀头的罪名。但在场的军官听了刘协侯的话,却并没有什么异样。当此人生命运的180度大转折关头,他们严肃、镇静、沉稳。刘协侯感到他们似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心里早已有了这样的准备。
  刘协侯接着讲了起义的纪律,要大家立即回去掌握好部队,但暂且不要向下传达。要做好保密工作,行动前不得稍有泄露。事关每个人身家性命,走漏了风声就误了大事,到那时别怪我不客气。
  回到师部后,廖运周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四个师齐头并进突围,黄维把一一○师放在中间,两翼都是敌人,后边还跟着十八军的一个主力师,谁知道黄维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难保他这样部署不是为了对付自己,以防不测?……
  还使廖运周揪心的是:杨振海能不能完成此去的任务?会不会像张士瑞一样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万一他不能于凌晨3时前赶回,那么,天一亮黄维就要开始突围,起义将成泡影。如果让黄维兵团跑掉了,简直就是对党对人民犯下罪。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怎么对得起人民?
  在焦急的等待中,凌晨3时不到,杨振海终于回到了师部。廖运周如释千斤重负,一把握住杨的手,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联系上了吧?”
  杨振海高兴地点点头,对廖和在场的地下党委成员李俊成、廖宜民汇报说:“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真是太凑巧了,当我作为‘俘虏’被带到解放军六纵司令部时,值班参谋原来是我的老战友武英同志。一见面,他就喊我老伙计,还把我带去见中原野战军南线总指挥、六纵司令员王近山同志、政委杜义德同志和作战处长贺光华同志。他们听了黄维兵团的突围计划后,说我把这样重要的情报及时送到,表示非常感谢!他们听说廖师长要在这个时候带全师起义,认为这是一件大事,都非常高兴,表示要给我们大力协助。王司令员还向刘、邓首长作了汇报,得到了刘、邓首长的批准。刘、邓首长还指示王司令员要亲自安排组织好起义的接应工作,保证把一一○师拉过来。邓政委还让转告廖师长,已指示地下党迅速把汉口的家属转移,请师长放心。王司令员和我还一起研究了起义的有关问题,并要武英同志画了一张行军路线图,指示解放军部队插上高粱秆作路标,要我师沿路标前进。要起义官兵人人在左臂扎一条白布条或白毛巾作标志,规定两军接触时打三发枪榴弹作联络信号。并要我们经过解放军前沿部队驻守的阵地后,到罗集附近的大吴庄、西张庄会合,那里会有人接应。王司令员特别强调起义的时间要提前,最好在天明前全部通过,然后他们就把口子全部封死,不让黄维的后续部队乘机逃跑。”
  杨振海说完后,即将带回的行军路线图庄重地交给了廖运周。
  廖运周接过线路图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是一张极普通的纸条,纸条上简明扼要地标出了村庄的位置、起义部队开进的路线、不能越过的界限以及解放军接应部队的位置等,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看完线路图,廖运周心里涌起了一种莫名的兴奋,激动的心情非笔墨所能形容。是啊,盼了多少年、在敌人营垒里20年来翘首以待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他想,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行军路线图,而是自己回“娘家”的通行证,也是全师五千多官兵走向光明的通行证,是指引这次起义取得胜利的保证书。小小纸条重千斤,价值连城啊!
  

二十年磨一剑(6)
杨振海还汇报说:“王近山司令员表示准备派代表秘密前来,帮助和协助一一○师起义。”廖运周听了更为高兴。
  廖运周和李俊成、廖宜民、杨振海一起,按照王近山司令员提出的三条要求,对起义有关事项再一次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部队的动员、对国民党特务“人民服务队”的处置、行军队伍的编成、联络的方法、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地下党委成员的分工,等等。最后决定于凌晨6时即天刚拂晓时出发。
  大家认为,最紧迫、最难处置的问题是:一一○师被夹在突围部队中间,突围时间又一样,这就使得解放军接应部队很难把本师“挖出来、拉过去”。
  怎么办?
  廖运周看了看表,时间已快4点钟了,离起义时间还有两小时。这两小时在廖运周的一生中,他说比两年还要难熬。他一方面焦急地等待着解放军派出的代表及时赶到,一方面在心中盘算着怎样改变起义的时间和突围时本师的具体位置。考虑再三,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决定再“诓”黄维,让他改变计划。与此同时,廖运周也想亲自到兵团去看看动静,实地观察一下情况有无变化,以免被动。再就是稳住黄维,给他再送去一颗“定心丸”,免得他临时变卦。
  黎明前的一段时间夜色最浓,廖运周带上警卫副官闵金锡,摸黑径直来到了兵团部。
  突围大战在即,生死存亡在此一搏,大概黄维也是彻夜未眠,他见廖运周夤夜前来,当即询问了一一○师准备突围的情况,特别问了最新侦察到的“敌情”。
  廖运周乘机说:“我们派人进行了侦察,刚刚返回,发现了当面敌军阵地的结合部,比较薄弱,有空隙可钻,我军如能提前到拂晓前行动,最为有利。为此敝职特来向司令官请示。”
  黄维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决策很满意,很自信,对廖运周报告的“敌情”毫不怀疑。他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廖运周乘机又献策说:“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不如用三个师好,把十八军的主力师留在兵团部作预备队,这样可以随时策应第一线作战。敝职请求打头阵,让我师先行动,如进展顺利,预备队主力师可以迅速跟进,以扩大战果,取得突围的胜利。”
  黄维一听哈哈大笑,大概他认为自己选准了突围先锋,更不知这是廖运周之计,因而显得非常高兴。他连连拍着廖运周的肩膀说:“还是冠渊兄(廖运周字冠渊),好同学,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挑。”
  廖运周心里暗暗好笑,但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诓”黄维说:“我们便衣侦察到的敌人结合部,随时可能会有变化,我们请求提前行动。”
  黄维当即允准,说:“好,有机会就行动,要当机立断。”他顺手取出一瓶法国名酒白兰地,笑着对廖运周说:“老同学,这瓶白兰地藏之久矣,一直没有舍得喝,现在我敬你一杯,预祝你取得胜利,突围成功。”
  这时,第十二兵团副参谋长韦镇福少将也在一旁。黄维转身对他说:“来,你们是同期同班同学,你也敬老同学一杯。”
  廖运周豪爽地将两杯酒一饮而尽。他对黄维、韦镇福每人各回敬一杯,说:“请司令官和镇福兄放心,你们就等我师的胜利消息吧!”
  廖运周告辞时,黄维、韦镇福一直将他送到门口。廖毕恭毕敬地向他们敬了个正规的军礼。他心里想:你黄维的确是个很有两下子的指挥官,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回你是彻底地失算了。
  武英与廖运周商定了起义行动方案。营以上军官一致表示:“愿意跟老师长走!”廖运周布置警卫副官闵金锡:“起义时不准任何外人接近我。若有人强行接近,就打死他!”
  看得出来,由于顺利地争取到了起义的最好时机和最有利位置,廖运周心里格外高兴,步履也显得非常轻快。
  然而要带一个师“杀”出敌营投奔解放军,也决非“小菜一碟”,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很多困难,而眼下最大的难题,还是主要干部的态度问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十年磨一剑(7)
近些日子,廖运周曾让三二九团团长刘协侯利用长期的同事关系,对第二副师长杨柳营(第一副师长欧阳春甫已有意安排他离开部队去汉口)、参谋长洪炉青透过风。杨柳营是湖南湘阳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毕业,参加过北伐,以后长期在汤恩伯部队里工作,当过吴绍周部的主任副官,在鲍刚部队里当过团长,和廖运周是老“同仁”了。参谋长洪炉青是湖北人,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当过国防部下属的炮六团团长、八十五军的副参谋长。杨、洪二人都比较正直,对蒋介石打内战有自己的看法,平时考虑问题也较明智。他们都很聪明,敏锐地感觉到了部队到淮海后已陷入绝境,可谓进不得退不得,横竖死路一条,因而也在暗暗地考虑出路问题。刘协侯虽然没有点破将要起义,但彼此可谓心照不宣。
  说来也巧,廖运周从兵团回到师部后,解放军中野第六纵队派出的代表武英也已到达了师部。杨振海将武英领到廖运周住的内室,向廖作了介绍。这时地下党委成员李俊成、廖宜民也在场,武英和他们一一握手致意。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廖运周吸着烟,手里拿着红蓝铅笔,在昏黄的蜡烛光下,和武英一起仔细地看着那张行军线路图,并听武英说明了有关情况。大家还研究了途中可能遇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临机处置的各种方案。
  廖宜民和李俊成建议让三二九团作前锋,让三三○团当后卫,廖运周带师部机关和直属部队居中,便于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进行指挥。廖运周很干脆地同意了,说:“就这样办。”
  廖运周对李俊成和廖宜民说:“你们两人就留在师部,协助我全面指挥部队。请武英参谋和杨振海到三二九团去,协助刘协侯团长组织和指挥部队。刘团长要走在前卫部队的最先头,便于临机处置一切。”廖运周的意思很明白,请武英也走在前面,以便与解放军及时沟通、联系,临时不致发生误会。毕竟是刀对刀,枪对枪,已经对阵厮杀了多日的生死对手呀!
  警卫副官闵金锡护送廖运周回师部后实在太疲劳了,就到警卫排和衣躺下小憩。谁知一躺下就听到师长的警卫员来找他,说师长要他快去三二九团把刘团长请来。闵金锡就高声吩咐让特务连张奚来派人去请。不料被廖运周听到了,廖纠正说:“不行,你要亲自去请,不要派别人去请。”
  闵金锡刚走到半路,迎面碰上了刘协侯。两人一起大步流星地到了师部。廖运周见闵金锡回来了,问道:“门口谁站岗?”
  闵金锡回答:“席云清。”
  廖运周吩咐:“你叫他到二门去,无论是谁,要进来,都要先向我报告。不经我批准,任何人都不能让他进来。”
  廖运周和武英及地下党委成员李俊成、廖宜民及杨振海等人紧急磋商结束后,廖运周先找到副师长杨柳营和参谋长洪炉青,诚恳地说:“黄司令官叫我师突围打头阵,明摆着是让我们去送死,当牺牲品。为了全师五千多弟兄的生命,我利用朋友的关系,已经和解放军联系好了,利用今晚突围的时机把部队拉过去,从此脱离内战深渊,不知你们两位意下如何?”
  杨柳营和洪炉青是明白人,在当时的特定形势下,他们见起义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再说也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心愿,所以很爽快地表示赞成起义。洪炉青还表现得很积极。
  廖运周又亲自打电话给三三○团团长金汉章,急切地说:“汉章,你赶快来,我有要事和你商量,队伍交给副团长指挥,听命令准备很快集合。”
  金汉章很快骑上马飞奔师部,不到十分钟就见到站在门口等候的廖运周。见面后廖运周一边紧握住金汉章的手,一边喜滋滋地说:“汉章,现在我要回家了。”金汉章心里一怔,眼下战火正烈,师长怎么要回老家呢?
  未等金汉章开口询问,有人在喊廖师长,好像有什么急事,廖运周只说了句:“你快到前面去,协侯会对你说的”,说毕转身就离开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十年磨一剑(8)
金汉章没走几步,刘协侯急匆匆地跑步过来了,一见到金汉章就说:“廖师长决心马上带我们两个团起义,我们就要走了。你赶快打电话要副团长把队伍带到双堆集南面的小李庄集合。先什么也不要说,集合后师长会对大家说的。”
  金汉章是湖南人,毕业于中央军校成都高教班,1941年调到一一○师工作。他为人正派,思想进步,深受廖运周的赏识,有意将他安排到三三○团当副团长。因为这个团的团长陈振威非常###,廖运周想了很多办法,后来通过上层关系把他调走了,让金汉章当了团长。这是廖运周为起义而苦心安排的一步“棋”。现在,终于到了金汉章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金汉章立即打电话命令副团长黄玄令迅速集合队伍赶往小李庄。
  廖运周在师部张罗完毕后,低声对警卫副官闵金锡说:“你的愿望实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