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警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央警卫-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我们来说,现在不是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043不无忧虑地说。
  “我们要阻止这场谋杀?”
  “视情况而定,必要时,可能需要牵制蜥蜴行动。”043说。
  “听说*派了103反间谍小组来台州负责侦破蜥蜴组织。这个小组你摸过底没有?”胖子问。
  043摇了摇头:“有部分情报,但参考性不强,对103不是特别清楚。”又信心十足地笑道,“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已是第三次执行这类任务了,台湾、日本、香港都去过,还没失手的时候。”
  胖子皱了皱眉:“这次不一样,这里不是香港台湾,也不是日本,是中国大陆。你要对付的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支顶尖的特工队伍,可要小心了,不能小看了他们的能量。”
  “我的东西准备好了吗?”043似乎不满意胖子的絮絮叨叨,也许他认为胖子低估了他的能力,就转移了话题。
  “好了。”胖子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包裹递给他。
  是伪装身份用的,退伍军人的全套装备和身份证明,这些都是早就准备好的,足以应付常规的检查。043穿上军装后,俨然一个刚刚退伍的解放军军官。
  “从现在开始,我叫林子善。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部队营级退伍文职军官。”043亮出特制军官证,狡黠地一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964年10月18日06:36 台州
清冷的秋风掠过树梢儿,在枝间盘旋,红叶翻飞,哗哗作响,有如雨落。李猛和袁智强踏着落叶,穿过树林,走向老人尖的最高处。
  登高远眺,整个城区一收眼底,城虽不大,但错落有致,翻卷的阴云下,古老的麻芝街与银亮的月河交相辉映,仿佛一黑一白两条缠着的绸丝带镶在大地上,配上老人尖满山遍野火烧般的红叶,有一种让人心悸的另类美丽。但李猛和袁智强没有心思欣赏这美景,他们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那个在山上某处窥视唐小六打拳的神秘人——“省略号”。“省略号”既要接收唐小六用打拳发出的信息,又要避免直接接触,逃避嫌疑,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定距离,正大光明地公开活动。有活动就一定有踪迹。找到他或她留在现场的踪迹,成了当务之急。
  唐小六交代,他每天都在固定的位置练拳,那就是山顶凉亭东北边靠巨石的一块小空地上。两人来到那个空地上,揣摩起那人躲藏的最佳位置,一旦确定这个位置,对缩小暗查范围和锁定嫌疑犯很有帮助。
  因为有巨石阻挡视线,所以东北边的山上基本可以排除,而东边和东南又是下行的陡坡,更不可能是最佳位置,剩下的几个地点就很好确定了。西边有一个小平地,略高于凉亭,一般是戏剧票友们聚会的地方,早晨来这里练练功,吊吊嗓子什么的。离练功场十米处,是一幢小木屋,但很多年没人居住,都要垮了。
  李猛让袁智强在唐小六所在的位置打拳,自己跑到各个可能地点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唯一可能的地点,就是那个戏剧票友练功处。从这里,唐小六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看得非常清楚。
  “红袖戏剧社?”李猛和袁智强不约而同想到从张菊家里搜出来的那本戏谱,不禁惊喜万分。这下子,就靠谱了,全城的戏剧工作者或票友本来就不多,天天来这里练功的就更少了,很容易就能圈定几个重点的嫌疑人。
  果然没错,当他们把这个重要发现报告给范哲,用不到半小时,几个嫌疑人名单就摆上了桌面,几乎每天坚持上老人尖练功的只有五个。三女两男。
  李美娟,女,红梅越剧团演员,小旦,26岁,家住小相居33号。
  林婉芬,女,黄岩越剧团演员,31岁,擅唱青衣,家住麻芝街269号。
  宫琳,女,顺达机修厂职工,33岁,家住和平里96号,越剧爱好者。
  江涯,男,乱弹老艺人,59岁,家住陈家里53号。
  陈国光,男,40岁,东方红酒厂车间主任,越剧爱好者。
  这五个人,谁是“省略号”?由于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先仔细暗查他们的经历和出身背景,只有都先暂时控制起来。
  “立即采取措施,临时控制这五个人的活动,进一步排查。”范哲下令。
  可是很快,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回了范哲这儿——李美娟失踪了。
  李美娟就是“省略号”?
  她是畏罪潜逃?还是被人灭口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64年10月18日07:19 台州
“三套马车!”
  就在范哲等待“省略号”的调查结果时,杜丽转来了总部的密电。密电上提醒他们,台湾特务杀手组合“三套马车”极可能已潜入台州,将担任“刺刀密令”的暗杀主力。
  对于“三套马车”的说法,范哲在以前的情报中也略有耳闻,他只知道,那是蒋介石为了在台湾清谍和铲除政见不和者而有意培养的几个王牌杀手。但关于“三套马车”的具体信息一直搞不到,“三套马车”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故事,一种恐吓,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蒋家故意夸大的威慑性假情报。
  现在总部既然发来密电,说明“三套马车”还真有这么回事。密电上说,三套马车其实指三个杀手,台湾一些好事者帮他们起了三个外号,一个叫铁猴子,一个叫万里针,还有一个叫水鬼,各有各的看家本领。假如真像传说中所言,这个杀手组合令台湾军政内部闻风丧胆,那么,103即将面对的敌人,将会比“蜥蜴”更加复杂和凶残。
  山雨欲来风满楼。
  范哲望向窗外的层层铅云,握紧了拳头。敌人越是强大,任务越是紧急,压力越大,就越能激起他的斗志。
  他叫来了李猛。
  “我有些担心昨晚出现的那个狙击手。这是我们一块很大的绊脚石,很危险,这块石头必须尽快搬掉。你是狙击专家,我想听听你的看法。”范哲让李猛坐下。
  李猛想了一下,说:“敌人在暗,我们在明,这是我们的弱势,根据昨晚的勘察,敌人的武器和技术很可能在我们之上,这也是我们的弱势。但是,狙击和反狙击更多的是智力的较量。”
  “哦?鉴于目前的情况,我们该怎样反狙击呢?”范哲向前倾了倾身子。
  “我们有地理资源和人力资源。狙击需要占领制高点,在M首长访问过程中,他要迅速找到的理想制高点,这对于一个刚到这个城市的狙击手来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只要在访问路线途中清除这些制高点,他的狙击任务就比较难完成。另外,要加强巡查设岗工作,一个人拿着把狙击枪到处跑,毕竟不现实,虽然努力隐藏枪身,但马脚还是很容易露出来的。”
  “不错,这是他最薄弱的地方。”范哲点头赞同。
  “我打电话问过气象台,这几天风比较大,这对我们有利。风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狙击的精度。”李猛又说,但随即又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范哲问。
  “我担心,他会转而对我们警卫人员下手,制造漏洞和恐慌。“刺刀密令”很可能是一个协同性的暗杀行动,狙击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范哲脸色凝重,把桌上那张总部的电报推到李猛面前让他看,李猛的猜测正是范哲的想法,“三套马车”就是这样一个协同性杀手组合,加上在暗处统一指挥的老奸巨滑的“蜥蜴”,敌人的力量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计。
  “三套马车?”李猛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组合。
  “这个狙击手很可能就是三套马车里的一员——‘万里针’,这说明,三套马车已经开始针对性的行动了。我们一定要赶在他们实行暗杀任务之前,粉碎它。”范哲停顿了一下,说,“把星火他们都叫过来,通报一下这个新情况。”
  103小组又集合了。一夜未眠,但所有的成员并无倦容,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紧张的工作。
  除了范哲,其他人根本没听说过“三套马车”,可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正在面对的,也许是103组建以来最为凶险的敌人。
  破坏与暗杀行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能力与机会,带着很深的个人烙印,一个人或几个人策划的刺杀事件,却足以震撼世界。这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快的政治投机行为。去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被美籍古巴青年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刺杀,真相至今扑朔迷离。以肯尼迪为诫,刺杀行为的不可确定性让各国首脑警卫伤透了脑筋,纷纷加强了各自的安全工作,但仍是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生怕出一点差错。
  虽然有情报提前透露了敌人的“刺刀密令”计划,给103赢得了一天的宝贵时间来对付“蜥蜴”,可到现在,对手仍躲在不可知的暗处。时间在飞快流逝,危险越来越靠近,死亡的气息也逐渐浓郁起来,像一只从远处潜行而来的暗鬼。
  拆掉“马车”,揪出“蜥蜴”,是范哲现在最大的愿望,也是103最大的愿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危险,能让他们翻不得身的危险,已悄然逼近。
   。 想看书来

1964年10月18日07:29 台州
环卫工人李二虎拉着辆三轮垃圾车穿过大操场,秋风一阵紧似一阵,让他感到了冬的寒意。天凉下来真快啊!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各个垃圾箱清理垃圾。那个时候,不像现在都使用一次性垃圾袋,而是在各个居民点设立若干大垃圾箱,用大石板围构成八仙桌大小的圈,居民们直接把垃圾倒到圈内,每天由环卫工人去清理干净。大操场边上的垃圾箱是李二虎负责的最后一个垃圾点。
  李二虎在垃圾箱边停下,从车上拿了把铁锹,就开始整理。今天的垃圾真多,满满的,李二虎有些叫苦。
  铲掉几锹后,他的铁锹突然触到了软软的东西,很大,像一麻袋棉花,但又比棉花硬一些。
  是什么呢?
  他感到好奇,扔下铁锹,俯下身子,伸手就探进垃圾箱拨那袋东西。
  果然是麻袋。李二虎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麻袋搬到了地面上,解开口子上系着的粗绳。哪知麻袋大口子一开,李二虎大叫了一声,就吓得瘫坐在了地上。
  麻袋里露出的,是女人的尸体,披头散发的,睁着一双铜铃似的空洞眼睛,嘴角还挂着血。
  

2009年2月18日18:56 台州
我和林美如约来到星雅咖啡,这个位于麻芝街十字路口的小咖啡馆十分不起眼,但宁静幽雅,是个谈事情的好地方。咖啡馆内很幽暗,没几个客人,空间里轻轻流淌着马修?连恩的抒情歌曲《布列瑟侬》。
  我们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然后给那个神秘人打了电话。手机终于接通了,竟是个女孩子。她说,马上到。
  果然马上到。七时正,一个打扮时髦的女孩闪进了咖啡馆的大门,看到我们,径直走来。
  我和林美面面相觑,眼前的这个女孩不过十六七岁,怎么可能知道‘米兰’和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不过我们都觉得这女孩有点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让你们久等了。”女孩在我们对面的座位上坐下,开始自我介绍,“我叫姜茵茵,是姜仙林的孙女。”
  这么一说,就明白了。姜仙林是我的采访对象之一,快九十岁的老人了,跟老罗一样,也是自首的国民党特务。可是,在我几次采访他时,他都三缄其口,说自己记不清以前的事了。他是故意不说?还是另有隐情?
  我问姜茵茵,她短信上所言关于‘米兰’的东西是什么。
  “我是瞒着爷爷把这东西拿出来的,最近我比较缺钱用,所以……”姜茵茵吞吞吐吐地说。
  我听明白她的言下之意,有些生气,现在这些孩子过于“精明”,竟把祖父的私物当成买卖,太没有道德了,怪不得弄得这样神神秘秘的,好像见不得人。我本想拒绝她,可林美却抢在我前面开口了。
  “那得先看看是什么东西,真不真,值不值。”
  姜茵茵从包里掏出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破袋子,打开来,取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说:“这是我爷爷写的日记,里面记载了一段关于“米兰”的事情。这本日记他一直藏着,但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处的,他现在连字都看不清楚了。”
  “你把日记拿回去,我们不要了。”我打断了她的话。
  “你们真的不要了?我昨天在楼上听你们说话,看你们找得这样辛苦,而爷爷又死活不肯说,才决定帮你们的。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姜茵茵噘起了小嘴。
  “如果争取你爷爷同意,我愿意出钱买下来。”林美也说。
  “这不可能,爷爷绝对不会把日记卖给别人的。对了,里面还提到了一个看上去很可怕的行动,叫蜥蜴行动。他和“米兰”都是“蜥蜴”这个组织的人,你们不感到好奇吗?”姜茵茵好像还不死心,卖力地推销起来。
  好奇当然是有的,而且相当强烈。我和林美都犹豫了。
  “你爷爷以前写下这些东西,不怕被人发现吗?”我问,在那个年代,这可是足以把人送入死牢的证据,赖都赖不掉的。
  “爷爷有写日记的习惯,其实这些日记刚开始都用密写墨水书写的,这种墨水本来只有经过化学反应,才会看得到。后来时间长了,就慢慢自然显出字来了。这是我无意中发现这本日记时,爷爷告诉我的。”姜茵茵解释说。
  有些人就是有这样那样的癖好,写日记也可以算一种癖好吧。但做特务的还写日记,这倒不多。不管是否加密,也不管藏得好不好,总是把危险系数提高了很多,不是明智的主意。
  不过现在,我们倒要感谢一下姜仙林的这个癖好。因为有了这本日记,我们的目标一下子近了很多。比如蜥蜴行动,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的,林美也感到好奇,她爷爷从来没有跟她提起过。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关键的事件。
  “你对爷爷曾经的身份怎样看?这对你有困扰吗?”我很想知道小女孩对她爷爷特务身份的真实感想。
  “这有什么。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谁还会在意这些老掉牙的陈年往事。”姜茵茵不屑一顾地说。
  这女孩太幼稚了,历史和政治对她来说根本没有概念,我不禁有些担忧她的未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