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风月- 第8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戳髀冻稣饷炊嗄甏游从泄拿H缓臀薮搿�
    他并不是出自什么贫寒之家;祖上原本也是有名有号的人;可小小年纪就作为俘获的幼童被净身送入宫中;过的是动辄得咎的日子;谁会没有怨恨?可是;日复一日地被教导忠君;节义;勤勉……自然而然就潜移默化成了后来的他。尤其是他侍奉李隆基多年;君臣相得;并不完全是主仆情分。眼看李隆基登基之后;那些功臣故旧几乎就没有几个全始全终的;他一味固守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的宗旨;可何曾想到那个被弃若敝屣的人轮到了自己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喃喃自语念叨了这么一句;高力士却不知道这是在感慨自己;还是感慨远在长安的天子。正如同他对鱼朝恩所说的那样;他不认为这样一件严重的事件能够善了;即使那个被生擒活捉的刺客能够熬刑;可能够熬三五天还是十天半个月?更何况;军中上下已经群情激愤了;杜士仪忍得住;郭子仪这些大将忍得住;可底下的人忍不住;如果说安禄山那场叛乱是自上而下席卷北方;可接下来……只怕会是自下而上的一场巨大风暴
    在满城大多数人都沉浸在一片梦乡之中时;范阳节度使府的节堂却是灯火通明。安禄山珍藏的那些南海蜜烛;如今被杜士仪毫不吝惜地拿了出来;整个大堂中整整点了二三十支;奢侈程度比长安城那些王公更甚。可是;整整一个多时辰过去了;齐集于此的人却没有一个开腔发话。直到外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紧跟着;一个熟悉的人影踏进节堂;众多人方才抬起头往来人看去。
    正是阿兹勒
    “元帅;各位大帅;将军。”阿兹勒简单地躬身行礼之后;直截了当地说;“那个刺客招认说;收买他行刺南阳王的人是内侍省一个内常侍;不但给了他一千贯钱;而且还以他的家人性命作为要挟;让他无论得手与否都必须自尽。我已经让人根据他的描述;画出了一张画像。”
    随着阿兹勒展开了带来的一幅画像给众人;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紧紧皱起了眉头;却仍然无人开口。这时候;阿兹勒看了一眼杜士仪;便开口说道:“此前我奉元帅之命;留守长安;暂时驻扎大明宫后禁苑;常常随同左右监门将军姜四郎和窦十郎出入宫中;内侍监中但凡品级高一些的宦官全都认得。在我随同杜元帅从长安启程的时候;被供认出的这个人确实在内侍监中任内常侍;正五品下;通判省事;论起来也就仅次于寥寥数人。
    从前袁思艺等人闻达时;他并不显眼;也并非御前最得用的人;陛下从马嵬驿回宫之后提拔成内给事;也只是论资排辈;矮子里拔高子;不算出奇。姜四郎此前因为永王父子之事;清洗过一次兴庆宫;内常侍有一人因和执役兴庆宫的内给事程元振有关;受到了牵连;此人方才从内给事升迁到了内常侍。”
    这样不带任何偏颇的叙述和评语;却让阿兹勒的话更添分量。如果他直接说指使此事的便是当今天子;尽管大多数人会信之不疑;可总有人会有几分疑心;可现在按照他的陈述;指使刺客的人是按部就班地升迁;反而引来了一阵嗡嗡嗡的议论声。
    “就这些了么?”杜士仪终于开口问了一句;见阿兹勒点头;他便淡淡地说道;“让他将供词画押;然后你保存好这幅画像;记住;此人不能死了”
    “是。”阿兹勒连忙答应;随即问道;“高大将军的其他随从;南阳王的那些随从;还有龙武军的将士;可要另行甄别?”
    “不用了”杜士仪缓缓站起身来;一字一句地说道;“就在回到幽州城后;南阳王已经亲口对我说过;除了高力士;还有他身边绝对信得过的那个鱼朝恩;除此之外的人;全都留在这幽州城河北初定;我本来打算在此好好安抚这饱受战乱的二十四郡军民;现在看来;却是不得不往长安城走一趟诸文武听令”
    众人不意想杜士仪今夜竟是不和他们商量;现在就要做出决定;一时霍然起身;但脸色心情却是截然不同。
    p:月底倒数第二天求下月票;谢谢大家
    
   

第1246章 目标长安!
    尽管是在室内,但因为如今已经入夏,节堂中大门敞开,正好通风,屋子里点着的蜜烛火苗上下跳动着,将每个人的身影都映照得老长。
    “张兴!”
    “在!”
    “任你为范阳节度留后,权领经略、支度、营田、登籍等诸留后事。仆固桶⒐烹咳怨槟泖庀碌髋伞!�
    杜士仪第一个开口,点的就是张兴的将。张兴立刻出列受命,可心中也好,脸上也好,全都没办法生出什么喜悦。他只是凛然受命应是,没有多说什么别的,行过礼后就默然退回了自己的位子。
    “侯希逸,李明骏!”
    “在!”
    “你二人此刻就回平卢去,营州柳城郡北接室韦,平州北平郡东面则是新罗,之前新罗既然曾经打算趁火打劫,如今也需得提防。虽说朝廷制令尚未下达,但你们先把平卢军节度和安东都护的职责给我挑起来!”
    张兴坐镇幽州权领范阳节度留后事,这还在众人意料之中,但侯希逸没想到杜士仪竟直接就把自己和李明骏都撵回平卢去了!他正要张口争取一下,却见杜士仪脸色凝重眼神严厉,分明不容抗辩,他只好低头应道:“谨遵元帅军令!”他都答应了,李明骏亦是无话可说,也唯有躬身应命。
    “郭子仪,程千里。”
    “在!”
    “河北全境亦已收复,叛军虽仍有零星小股兵马潜藏各郡,降卒亦多,然则已经用不着那么多兵马,你二人预备一下献俘献捷之事,随即清点麾下兵马,河东主力可从飞狐陉及井陉关回太原,朔方主力可从军都陉回朔方。此前我拨给你们的降卒可一并带走,你们带着功劳最大的一批将士,随我回京献俘献捷即可,人数你们自己定,不可超过两千人。”
    郭子仪和程千里同时一愣,随即如释重负。如果杜士仪这时候怒发冲冠,要求三军回师长安,逼问天子这一系列事端的真相,他们就算不答应,麾下的将士也定然会一口答应,可杜士仪竟然已经暗示他们可以把主力遣退回朔方灵武和河东太原府!尽管朝中尚未传来献俘献捷的命令,这样私自把主力给拉回驻地也同样不合规矩,但两镇当初出兵就已经是擅自行事,倒也不怕被人挑刺。可以说,杜士仪在盛怒之下,已经尽量考虑周到了!
    如此一来,讨公道的成分就大过又一场兵变!
    “元帅放心,我这就去办。”郭子仪在言简意赅答了一句后,又补充道,“既然元帅定了额度,我就挑选有功将士两千人回长安献捷。”
    程千里见郭子仪已经明确表态,他也立刻接口道:“我便和郭大帅一样,也遴选精锐两千人!”
    仆固怀恩见还没轮到自己,脸色有些难看,可下一刻,他就听到杜士仪开口叫道:“仆固怀恩!”
    “在!”仆固怀恩这一声答应得比谁都响亮,可是,在杜士仪点到他的名字后,他发现杜士仪盯着自己的双眼一动不动看了许久,最后仿佛叹了一声。
    “令仆固怀恩即刻清点所部,五日之内开拔,回安北牙帐城!”
    这竟是连献俘献捷都不让他去了!
    此话一出,别说仆固怀恩本人大为意外,郭子仪和程千里,侯希逸和李明骏,全都意外得无以复加。在一瞬间的冷场之后,仆固怀恩顿时怒了,他也不接令,大声叫道:“元帅既然要回长安,为什么不带我去?行军打仗,我哪点不如老郭和程千里?”
    “这不是行军打仗!”杜士仪一句话把仆固怀恩给噎了回去,见其面色涨得通红,他便稍稍放缓语气,淡淡地说道,“李光弼镇守安北牙帐城,虽然必定可靠,但漠北各部林立,情势复杂,若有万一,则要断送了多年基业。而且,除了你之外,还有谁有足够的威望把这一支凯旋之师完好无损地带回去?等你抵达之后,我自会向上请命,让你接替我为安北大都护。”
    “不,我不答应!”仆固怀恩想都没想便一口拒绝,不等杜士仪开口就耿着脖子说,“之前元帅在洛阳接到圣命回长安,却让我们三军合攻邺郡,自己在长安险些被那昏君暗算,如今元帅又要回长安,却不带我安北牙帐城这些子弟兵,若有万一,回头我仆固怀恩就是横剑自刎,也无颜去见军中袍泽?”
    他一面说,一面用示威似的眼神瞅了一眼郭子仪和程千里,这才看向了张兴下首的陈宝儿:“至于带兵回安北牙帐城,季珍足可承担重任,他这个安北大都护府司马早已令军中心悦诚服!”
    杜士仪一个个大将点过来,只有仆固怀恩非但不领军令,而且还讨价还价。可这时候他一个人自成一列,毫不畏惧地和杜士仪对视,看上去却不显得萧索,自有一股凌人的气势。
    杜士仪一手把仆固怀恩提拔起来,给予各种上阵历练的机会,直到如今造就了一员悍将,此时此刻却不由得有些头疼。
    “元帅,下官一介谋士,而如今长安城无需奇谋,要的却是能够令人心服口服的勇士,就让仆固将军随行回长安吧。”陈宝儿终于出声打破了这有些僵硬的气氛,见杜士仪恼火地瞪了自己一眼,仿佛不满他竟和仆固怀恩串通一气,他便笑了笑说,“再说,朔方和河东全都是节度使领衔回京献捷,元帅既然打算举荐仆固将军接替安北大都护,却不让他回京接受万众欢呼,岂不是对仆固将军不公平?”
    张兴知道杜士仪留下自己为范阳节度留后,为的是他出身深州鹿城郡,而且辅佐以在河北道打出了声名的仆固芄桓玫毓岢购颖鼻逭商锬度嘶У淖谥迹员敢烊粘沟追铣庥沟鳎某苫昂偷厮暗牧剿爸疲伤约翰荒芨哦攀恳腔爻ぐ玻匆彩翟诓环判摹3卤Χ倘晃奈淙牛甭猿鲋冢上秩缃褚磺幸跄币丫闪朔旁谔嫔系难裟保敲凑焦Ρ氡钠凸袒扯髡鹕逶妒す卤Χ�
    于是,他也站了出来附和道:“陈司马所言极是,安北牙帐城有李光弼李将军在,可保无虞,季珍率大军回还足矣!”
    见陈宝儿和张兴全都支持自己,仆固怀恩登时大喜,赶紧拿眼睛去瞥郭子仪和程千里,又给侯希逸和李明骏使了个眼色。果然,在他那眼神威逼利诱之下,郭子仪、程千里、侯希逸、李明骏,全都少不得附和了一二。
    在这样的“压力”下,杜士仪方才勉为其难地说:“那便如此,季珍遴选出两千人给怀恩,余下的你带回安北牙帐城去。你们的动作都要快,三日之内,随我启程回长安!”
    等到众将应命而去,节堂中很快变得空空落落,刚刚一直侍立在杜士仪身后的阿兹勒方才低声说道:“元帅刚刚是真的不想带仆固将军回长安?”
    “他这个爆炭性子,我本来就是担心他把兴庆宫又或者大明宫拆了,否则又岂会不带他?”
    杜士仪嘴里这么说,心里却知道,对于这么一个结果,他在本质上并不排斥,隐隐还有些欢喜。郭子仪也曾经是他的部将,但如今却终究是朔方节度使;程千里感激他的正名提携之恩,可终究和他的牵扯不深。相形之下,反倒是朔方以及河东那些寻常将士对他更加拥戴。然而,仆固怀恩以及安北兵马不同,那是他用了很多年的心血,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带出来的,从上到下是他真正的子弟兵!
    侍立在另一边的虎牙也不禁笑了起来。可紧跟着,他就看见杜士仪回头看向了自己。
    “你这些年助我良多,却只得区区一个牙将之位,实在是不配你的功勋。单单伏击田承嗣援军的功劳,就值一个真正的将军!”
    “元帅也知道的,贵主都不居功,我一个老卒又何颜居功?”见杜士仪一笑置之,仿佛已经认准此事不肯动摇,虎牙心中感动,却还是尽心竭力地谏劝道,“只不过,此行回长安,大帅只带三镇兵马六千人,还是实在太少了。”
    “如果我真的带上十万人回师长安,只怕李隆基早就跑了!”杜士仪毫不避讳地直呼天子之名,鄙夷不屑地说道,“大唐天子弃城而逃的先例,从他身上一开,也许日后会蔚为成风。而且,这一次要的是疾如风,而不是徐如林。要的是侵略如火,而不是不动如山。”
    阿兹勒立刻试探道:“元帅要的不是兵变,而是兵谏?”
    “只要郭子仪和程千里认为我是兵谏,那就行了!”杜士仪随口答了一句,随即沉声吩咐道,“乌承恩乌承玼史朝义,还有崔乾佑那几个降将,全都给我带上。奇骏初掌河北之地,我不能给他留下一个掣肘!另外,把史思明的尸首硝制好,带回长安!”
    只可惜安禄山的尸首遗落在了战场中,到现在还没找到,可既然已经断定死活,死不见尸那也就无所谓了。而史思明的尸首,则代表整个叛乱的平定!
    走出节堂之际,见天上赫然一轮满月,杜士仪稍稍驻足,随即就对身后两个铁杆心腹吩咐道:“急令长安杜幼麟,把这里的事情都告诉他,让他给我盯紧了宫中,其他的他可以都不管,唯独不许让李隆基跑了,还有就是给我看住被供出来的那个内常侍梁若谦!半个月之内,我必带着南阳王回长安城!”
    第二十一卷男儿何不带吴钩完
    ps:月末最后一天求月票,谢谢大家不离不弃的支持!r1148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君臣倒置
    长安城中在永王父子闹出了那一场绝大的风波之后;曾经平静过一阵子。然而;李隆基在前线连连告捷之际;却又一意孤行打算册封史思明为幽蓟节度使;保有范阳、密云、渔阳三郡之事传出之后;立刻又是一场轩然大波。可天子不上朝;一心一意拿着养病当借口;纵使裴宽身为左相;十次请见都难能见到一次;其他臣子就更不用说了。这下子;再多的愤懑也就被挡在了宫墙之外。
    而因为至今尚未定下谁人监国;众多繁杂的事务全都压在了裴宽一个人肩膀上。连他自己在内;也不知道多少大臣上书劝谏;请择选贤良为中书侍郎又或者门下侍郎;又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分担政务;可奏疏送进去就仿佛石沉大海。平日里大家还能够通门路的高力士偏偏又跟着南阳王李去了幽州;姜度和窦锷虽说是左右监门将军;可他们全都放出话;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