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将入夜,温情拂面。却吹不暖杨悦心中的冰冷。
街上的人流匆匆,大概是急着赶回家去。杨悦走在人群里,没有人注意到她。更没有人知道她想要说话,想要呐喊。
一辆马车斜刺里冲过来,几乎冲到她的身上。好在马车夫及时刹住了车,车夫咕哝了一句“找死啊”,继续前行。
杨悦无奈地苦笑。她所有的想法,有谁会听?
杨悦感觉自己如同尼采一样,像他那样大白天打着灯笼在大街上大喊“上帝死了”。然而当众人们穿过时,只能说他是一个“疯子”……
杨悦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像尼采一样的孤独。世人皆醉我独醒……
“公子,真的是你?”一个惊喜的声音向杨悦走过来,拱手行礼。
“哦。”杨悦去看,终于回过神来,看到是蜀王府的长史。
“卫士说有人在这儿站了好半天,一动不动,原来是公子。”蜀王府长史殷切而又有点纳闷的看着她,“不过,蜀王不在,他跟江夏王到河北道巡视去了,前几天听说已到了易州。难道公子不知道?”
“噢。”杨悦四下里去看,发现自己原来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蜀王府门前。
李愔当然不是单单巡视去了,杨悦自然知道。他不过是跟江夏王去选兵、练兵了。至于长史不知还是故意如此说,她也无心去想。
杨悦暗自苦笑一声,李愔与她原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自己竟然不自觉地来到这里。想想自己与尉迟洪道、杨豫之、李愔,一直以来是自己最要好的兄弟,一起玩,一起谈古论今,一起办诗社……
“要不要进去待会儿?”蜀王府长史恭敬而热情地邀请。眼前这个轻纱敷面的绿衫女子可是名震士林的才女,而且是蜀王最喜欢的女人。总有一天,她会嫁给蜀王,长史到是很乐观地在猜测,因而对杨悦更加的友好。
“进去?”进蜀王府见那个毒辣的独孤美儿?杨悦可没这个兴趣,摇了摇头想了一下,说道,“我去西宛看看。”
穿过月供门,蜀王府通向“天下书诗”的门前大内禁卫早已撤走了,只有蜀王府的两个卫士看门。
也许熟悉的地方,能给人力量。杨悦走进西宛,脚下不自主的不再飘乎。甚至忘记了自己身着女装,径直大步往总裁办里走去。
这儿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血,在这儿有知己、有朋友,或许这个地方才会有人听自己说话,才会有人能听懂自己说的道理。
杨悦越想越明朗起来,时代要进步,要去除它的不合理,只有引导,引导大家走向更加先进的文明……
傍晚时分,天下书诗很静。杨悦走进总裁办,没想到总裁办里还有人,而且不止一个人。
裴炎、苏味道、王勮、王勃等人都在,包括乔知之竟然也在。自从乔知之与长安公子在曲江宴上一起深谈之后,大起知音之感,虽然长安公子一时不在,乔知之却是越来越积极,常到书社来。
“你找谁?”看到有一个轻纱敷面的女子走进来,王勃第一个奇怪地问道。
杨悦没有答话,径直往总裁室里去。
众人原本坐在李愔的副总裁室里谈论,看到杨悦往总裁室里闯,已跟了过来。
杨悦坐到总裁桌旁的椅子上,感到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四下打量着自己的办公室,与过去没有两样。杨悦终于感到力量又恢复过来。这儿有自己的诗刊、报刊,这儿有自己的喉舌,这个地方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世人。
看着这个女子奇怪的行为,众人怔怔地发愣。
“公子,是你?”苏味道、裴炎等人,突然惊喜地叫道。
“公子?”只有两个人奇怪的望向众人又看看杨悦,不知所云。这两个人,一个是王勃,一个是乔知之。
杨悦一呆,想一想自己的行为的确有点奇怪,难免会让人产生怀疑,但没想到自己轻纱掩面也会被众人认出。
“你们怎么会认出是我?”杨悦讶道。
“果然,是公子回来了。”众人笑了起来。
“公子?”王勃狐疑地望向众人,“她明明是个女人,你们怎么叫他公子?”
“子安最近可有什么诗作?学文可有长进。”杨悦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看到王勃,突然想起卢照邻,二人的年岁到是十仿。王勃的确在诗社,那卢照邻却是个药童。
“你怎会知道我的名字?”王勃惊奇的望了杨悦片刻,突然呆呆的张大嘴巴,惊叫一声,“公子,你是长安公子?你怎么变成了女子?”
“长安公子?”乔知之也充满惊奇地上下打量杨悦,“你怎么可能是长安公子?”
“知之不用猜了,是我。”杨悦微微一笑。轻纱落下,众人长叹一声,同声大笑。
杨悦不想再装男子,她想回这里,以女子身份回这里。原先或许她还没想过,但刚才她下了决心。她要回到这里,回到这里与众人一起探讨这个时代的不合理。引导天下书诗的舆论。
然而她如果再以长安公子身份出现,难免会被李世民听到。以女子身份,可以轻纱掩面,反而不易被人发现。而且天下书诗从初建开始,就已经表明,无论男女均可参加诗社。自己以女子身份加入再正当不过。
想通此节,所以杨悦刚才进来的时候,已做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她原本想假托长安公子的妹子的名义加入诗社,但她没想到这么快会被众人发现。心下不由暗奇:“你们怎么一下便猜到是我。”
苏味道与裴炎等人却相视一笑。
“我们早就知道了。”苏味道笑道。
“早就知道了?”杨悦纳闷地问道,“你们怎会早就知道我是女子?”
“六殿下平日对你的态度,大家早已疑心。”
“曲江宴之后,长安公子才惊天下,却突然失踪,六殿下四处找你,几近发疯。”
“后来六殿下打猎被弹劾,听说是一个女子招他回来,大家便猜想定然是公子。”
“公子突然消失,而宫中突然多了有关杨贵妃弟子的传闻,大家已知道定是公子无疑。”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笑。
乔知之至此时,才如梦方醒,半晌笑道:“好一个风流潇洒的长安公子,原来是女子。”
第一百二十九章 情与礼
见提到李愔,杨悦不由微微皱眉。显然大家都有所误会。只是她也不想纠正,反正借了李愔之名,或许在这里行事,会省去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她现在麻烦够多了,可不想再闹什么绯闻。
“无论我是女子还是公子,我不过还是我,与原来没什么两样。我没有变化,只怕是你等知道我是女子,反而不肯接纳。”杨悦笑了笑说道,这个时代男女不平等,她已深有感触。
裴炎当先摇头说道:“公子成立诗社时即已说过,天下诗社无论男女,无论贵贱,只要有才,只要喜欢诗,便可加入诗社。更何况公子之才,士林震动,我等只有敬重叹服,岂敢心存半分小觑。”
“我们早已猜到公子是女子,一向对公子心服口服,这些日子,天下书诗,没有总裁,简直没有了主心骨一般。”苏味道也笑道。
众人纷纷点头大笑。
“以后我会常回诗社中来,不过,不再以长安公子身份出现。我是长安公子这件事儿,还请大家保密。”杨悦下定决心,为了不再出现更多杨豫之与武照这样的悲剧,怎么都要努力一把,把自由的爱情观灌输给大家,沉吟一下说道,“否则,我会有不少麻烦……”
“这个自然。”
“大家知道轻重。”
……
众人见说,赶忙点头。
闲话一会儿,王勮问道:“公子今日怎会突然想到回书诗来?”
想起杨豫之,杨悦不由微微叹气,心情大是低落。
“是因为杨豫之杨公子?”苏味道看了杨悦的脸色,立时猜到原因。
杨悦点了点头。
“公子却也不用太过担心。刚才我们几个正在议论此事儿。杨豫之虽然杀人,到也不是十恶不赦之罪,不会被判死罪。”裴炎说道。
“死罪?”杨悦自见到杨豫之,心中一直在自责懊恼,还未及细想,忘记了杨豫之是杀人之罪,按唐律“杀人者死”,应当是死罪。此时听了,反而一惊。
“我们刚才讨论过了。若奏请‘议章’,豫之之罪顶多不过流三千里。”王勮安慰地说道。
“议章?”杨悦对唐律也算是十分熟悉了,但对议章还是有点不太了解,“何为议章?”
“自《周礼》以来,向有‘八辟’之法。我朝法令之中有‘八议’之说。若合乎八议之人,可以奏请‘议章’减罪。”
“‘八议’?哪八议?”
“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共曰‘八议’。”
这个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还好理解,无非是皇亲、故旧、贤能功臣之流,只是议勤、议宾是什么意思,杨悦有点不太明了。
裴炎解释道:“勤者,谓有大勤劳,如远使绝域,经涉险难者。宾是先代之后,《礼》云‘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
杨悦这才明白原来古人对先朝之后代也以礼相待。然八议之说,无非是古代特权。
杨悦暗道,虽然她心中希望杨豫之减刑,却又对此有些不平,不由说道:“八议,不过是统治者之特权耳。法津面前应人人平等,如此这般,是欺天下百姓不能立法也。”
对于杨悦“人人平等”的论调,天下书诗的精英阶层到也不陌生,先前为此还曾特地议论辩证过。
“公子所说也不全对。虽然议亲、议贵、议故乃是贵族特权,但议贤、议能、议功却是重贤能、赏有功之意,到也无可厚非。”
杨悦此时也无心讨论这个“八议”该是不该,只问道:“若论‘八议’,豫之够得上那一条?”
“豫之是中书令之子,中书令是正三品职事官,‘议贵’这一条应是没有问题。”
“还有上次‘斗鸡公益大赛’,向司农寺捐献,可谓于国有功,匡救艰难。我认为‘议功’这一条也当适用。”
裴炎却摇了摇头道:“只怕此条还有异议。”
“既使此条不议,豫之至少免死罪,应该没有问题。”苏味道言道。
“如此说来,豫之该当何判?”
“或许是‘流三千里’吧。”王勮说道。
“流三千里?”杨悦没有这样的概念,“会流放到哪里去?”
“岭南道、安西都府,都有可能。”
“岭南?西域?”杨悦心中不由暗笑,在后世,这些地方都是旅游的地方。如果杨豫之去流放到这些地方,到也不是什么坏事儿。然而,她却不知道流放三千里,不是去玩,而是服流役,当苦差。
见杨悦不说话,乔知之以为杨悦担心杨豫之判刑太重,说道:“公子不用担心,只要能‘赎’,长广公主定会为豫之赎身。”
“只要不是长流,到也能接受。”杨悦怔了一会,叹口气点头说道,“我最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豫之的状态。”
乔知之点了点头:“我今日去看他,他根本认不出我来。”
“整个人如同一个躯壳,变成了活死人一般。”
“活死人?”王勃满脸惊奇地望向杨悦,道,“怎么会变成‘活死人’?”
“唉,情爱之苦,如此之甚也?”王勮叹一口气,言道。
乔知之脸上闪过一道痛苦,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杨悦看了一眼乔知之,想到他与窈娘的命运,突然说道:“我今天来,正是想要根大家谈一谈这件事儿。”
“什么?”
“不知味道准备如何报道此事儿。”杨悦转头看向苏味道,这样的大事儿,《天下新闻》不可能不报导,关键是如何报导。
苏味道愣了一下说道:“文章已写出来了,不过对豫之不大有利,正想着是否等豫之的案子定下来再发。”
不利,杨悦想到一定会不利。否则她也不会来诗社干涉此事儿。
苏味道从副总裁室将有关杨豫之的报导拿了过来。想起上次因尉迟洪道的事儿,杨悦跟大家争论,自己还差点跟尉迟洪道打一架,知道杨悦跟杨豫之兄弟情深,有点惴惴不安。
果然,杨悦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到最后已是难抑怒意。
“朝中已有人提议为武照立贞节牌坊。”苏味道小心地说道,“也算是对武家一个交待。”
“贞节牌坊?”杨悦放下报纸,有点哭笑不得,如果武照知道自己的死会换来一个贞节牌坊会怎样想?杨悦摇了摇头,死去的固然悲痛,然而现在更重要的是活的人。总不能让杨豫之再死,如果那样,杨悦真有点抗不住,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个悲剧,自己还能不能承受得了……
众人看到杨悦在房中踱来踱去,并未开口说话,面面相觑。
裴炎突然说道:“公子,若不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杨豫之无故杀人,致死两命,让杨豫之偿命也不为过。”
“偿命?”杨悦听了,愕然抬头,看了看裴炎,没有说话。
“公子说过,文章即性格,《天下新闻》要成为一个公正的人,有正义感的人。味道在这件事儿上做的没有错。”王勮有点激动地看向杨悦,“公子不能为了自己的朋友,而忘记公义。”
“忘记公义?”杨悦看了看众人,见苏味道有点委屈地看着自己,乔知之双眉紧锁,显然认为大家说的也无可反驳。
裴炎说的不错。姓郭的死的的确很冤。然而杨豫之不冤?杨豫之与武照的感情又有何错?然而,“自由恋爱”这个事情对于古人来说,实在不知应从何处说起。上次阿阮娘子的事儿,裴炎便是第一个认为阿阮娘子不应该越礼私逃,有那样的下场是必然结果,是对不安本份的小女子的一个警告苏味道的文中写的并没有错,杨悦无可指责,事实如此,而这个时代的人,为姓郭的鸣不平也没有错。
可是豫之的事情,怎样才能打动眼前这几个人?杨悦不由低头沉吟。
杨悦渐渐地安静下来。要说服大家,发怒发火都有用,真理只有越辩越明。她坐了下来,想了片刻,向众人说道:“情是什么?婚姻要不要感情?”
众人没想到她突然会问这个问题,一下愣住了。
杨悦看了一眼乔知之:“知之先说一说你的看法。”
“当然要有感情。”乔知之随口答道。这个问题,不用乔知之说,杨悦便知道他的答案。
“为何要有感情?”杨悦又问道。
“只有真正爱一个人,才会想要跟她在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