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在大唐-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柴令武问了半天,不得要领,这才说道:“‘长安公子’可有婚配?”

武元庆这个到也知道,因为前些天也有人前来提亲,想要将自家妹子嫁于杨悦,虽然提亲人将杨悦当做男子,但武元庆回过杨夫人,知道杨悦还没有定过亲,因此说道:“回柴驸马,还没有。”心中暗乐,莫非这个柴令武与杨悦不打不相识,也要将他的妹子嫁于杨悦?

他那里知道,柴令武因为听了房遗爱说法如果不娶杨悦,只怕房遗等人终是不肯放过杨悦。他一直辗转翻侧,怕杨悦真的被众人报复,因此一直在心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僵局。况且他对杨悦已十分的衷情,心里也不免存着要与杨悦结为夫妻的念头。因此听说杨悦未有婚配,十分高兴,脱口而出:“这么说武家娘子还未婚配?!”

武元庆一愣,这才明白原来柴令武已知杨悦是女儿,看他的神情显然对杨悦生情,心道:“不打不成交,莫非柴令武对杨悦有意,柴家可谓京城显贵,父子二人皆尚公主,特别是柴令武的母亲与当年圣上一母所生,情义相投感情十分要好,因而柴家在众皇亲中尤为显赫。如若两家联姻当真是再好不过。只是他已是驸马,以杨悦性情岂肯嫁给他作小?而且巴陵公主怎么可能同意?杨悦也不是好惹的,如若自己这里应下,等到她得知,只怕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因而淡淡地应道:“柴都尉原来对舍妹十分了解。”

柴令武点点头说道:“岂只了解……”想起与杨悦在芙蓉殿的事情,心中一片温馨,面上微红。

武元庆见他一脸迷情,心道:“莫非他与杨悦已私下里有什么约定?否则怎会知道杨悦是女儿?若果真如此,我又何必从中作恶人!看来这丫头来路不明,自己也知道,因而甘心作妾?……”想到此心中冷笑,而上却笑得更欢了,说道:“原来舍妹已对你说了,柴公子一表人才,难怪舍妹对柴公子令眼相看!”驸马都尉自来是驸马的职位,武元庆将柴都尉改成了柴公子,显然已对柴令武另眼相看。

柴令武不傻不呆,虽然被杨悦多次捉弄,但一向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见武元庆如此说,心中一阵狂喜,心道:“她对我令眼相看?难道她对我也十分……喜欢?”

武元庆看他一脸欣喜之色,心中终是担心杨悦的脾气怎会向人作小,为了稳妥起见,问道:“只是巴陵公主那里怎么办?”

这个问题,柴令武已经想了许久,说道:“武大哥放心,我决不会亏待武家娘子,便是软磨硬泡也定要让圣上舅父答应,与公主并列为夫人。”

其实中国古代也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是后面多加了两个字——“多妾”。即“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三妻四妾,这“三妻”不是同是可以有三个妻子,而是妻子死后或者被休之后再娶的“正妻”,同时有两个妻子的事,不是绝无仅有,而是少之又少。如果非要追溯的话,那便是舜的二位妻子“娥黄女英”吧。当朝的确也有一例,便是尉迟敬德的两位夫人,同时受过李世民的册封,两位夫人不分大小。

武元庆听了大喜道:“若果真如此,我与母亲也就放心了,我等在此静候你的佳音。”心想自己从此与柴门结为姻亲,在朝中也便有了依靠。

二人兴奋的畅谈许久才依依分手。却忘记了这种想法近似于幻想。

且不说李世民答应不答应,只杨悦这里听了前因后果,早已气得柳眉倒立,大怒道:“柴令武这斯一向与我作对,这一次又是听了哪个混蛋的指示,前来消遣本公子,实在可恶。”

当下便要去寻柴令武晦气。被杨夫人好说歹说,才劝住。

第五十七章 先进技术

不过,杨悦顾不上理会这些事儿。这些日子她几乎忙得分身乏术。每日都在蜀王府的西院度过。与众人一起商议“天下诗社”的事儿。

既然存了让诗社自负盈亏的心思,杨悦便想着由诗社自己出版发行诗刊。大家反对诗社与生意连在一起。杨悦便说服李愔另外成立“公司”——印书行,负责诗刊的印刷与发行。

虽然李愔一再表示诗社的费用不用杨悦操心,但见杨悦一再坚持。便依着她所说,收购了一家印书行,改头换面,叫做“天下印书行”。杨悦则不失精明的提出二人各占股一半。李愔大笑,依着她写了文书,一个出资一个负责策划,一人一半。

杨悦自己并未想过是要占李愔便宜。她有自己的打算,怎么说她是后世来人。不会先进技术,但至少听说过。“活字印刷术”在中学的语文课上学过,是宋人毕升发明,其精妙先进之处自不待言。即然来到唐代,顺便进行点技术革新,也很有必要。“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一点基本经济常识中学政治课上能学到。在杨悦看来李愔与自己合作,不是自己占便宜,反而是李愔占了大便宜。

但是在众人看来,出“头脑”的杨悦实则是占了李愔一个大便宜。甚至连尉迟洪道都觉得杨悦是个“财迷”。

杨悦心中冷笑,一心想让李愔看一看自己不是吃白饭的,见李愔说盘下印书行,便吵着去参观。说自己有绝妙的方法可以降低印刷成本。

李愔虽然买了印书行,但对买卖不感兴趣,只是派下人处理。见杨悦对此有兴致才会陪她去看,否则大概一辈子也不可能到“印刷作坊”里去。

富嘉谟、裴炎等人不感兴趣,在如今已是“天下诗社”社址的蜀王府西院,继续商讨诗社成立大会的具体安排,距离大会成立之日只剩四天。

尉迟洪道向来跟李愔一起混,如今又对杨悦十分佩服,见二人去哪里,自然也跟着去哪儿。

唐代印刷术延用隋朝以来的“雕版印刷”,而且还可以套色,印刷出来的书籍已十分精美。杨悦参观完印书坊,装模作样的赞叹几句,心中却在窃喜,看来自己的“活字印刷术”要排上用场了。

当下将作坊里负责印刷的师傅找来,把“活字印刷术”的概念向他讲解一番。

没想到老师傅却连连摇头:“公子所说的方法,我们也想过。刻字容易,但排版实在是太难。从几千个活字里找出要用的字,还不如立时雕刻一个快,太浪费时间。而且作坊里的师傅们大多不识字,有样照样雕刻可以,但如果用活字排版,非得读书人来作不可。读书人谁又喜欢作这种生计。”

杨悦立时有点傻眼,没想到如此先进的技术,却原来如此不实用。想了想不甘心地说道:“找字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按一定规律将活字放好即可。但是雕版的师傅们都不识字么?你们平日怎么雕版?”

老师傅笑道:“虽然不识字,但有样学样,只要写出来的字,蒙在版上描出样,我们照着雕就行了。再说,那些图画样本用活字版没法印出来,还得用雕版……”

“啊?原来如此。”杨悦心中不由大声叹息。看了看李愔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嘴角带着三分戏谑。想着自己来时一路上还在大吹特吹自己有顶顶好的方法改进技术,不由脸上一红。偏偏李愔看到她的窘态,笑得太欢了。连尉迟洪道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杨悦想了想不甘心地说道:“但是雕版印刷显然有自己的弊病,万一刻错一个字,整篇就得重刻。岂不是浪费?”

老师傅摇头笑道:“公子过虑了。师傅们技术都很娴熟,不会出错。”想了想又说道,“万一出错,到是可以用公子的法子,先将那个字抠下来,再用一个活字补上。”

杨悦这才找回点面子。忙说“再好不过”,挥手让老师傅下去。

李愔与尉迟洪道早已笑得喘不过气来。杨悦瞪二人一眼,从作坊出来。心中郁闷,看来历史靠不住啊。活字印刷术貌似先进,却原来如此。

“天下印书行”在东市的东面,距离蜀王府不远。从印书行出来,三人穿过宣阳坊向北走。杨悦因被二人笑,心中气恼,自己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坊中巷里本来就窄,杨悦又一面走一面走神儿,走到平康坊的十字巷口,竟然撞了人,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婢。手里拿着一篮果子,斜刺里出来,没看到杨悦的马,等看到闪避时,有点晚了,一下坐倒在地,篮子里的果子撒了一地。

杨悦吓了一跳,忙摞住马,跳下来。看那小婢没有跌伤,才放下心来。一面帮她捡地上的果子,一面说“对不住”。幸好果子用纸包住没弄脏。

小婢那见过一个大男人,或者说一个骑马的贵公子如此和蔼。刚才她自己不注意,走得急,差点撞上马,却没想到对方不住口的道歉。心中感激,待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杨悦,却脱口叫道:“长安公子。”

杨悦看了看小婢并不认识她,不由暗自纳闷。那小婢见杨悦发呆,却也会意,莞尔笑道:“妾是绿箩娘子的婢女。公子不识得妾,但妾却识得公子。我家娘子对公子可是倾慕已久……”

原来是绿箩娘子的婢女,对于绿箩娘子杨悦印象很深,特别是在芙蓉园见到她与江夏王在一起,是个十分大胆的娘子。杨悦不由笑道:“原来是她。你家娘子可好?”

小婢见杨悦记的绿箩娘子,弯眉一笑:“我家娘子常掂记着公子,公子如果有空,不如到我家去坐坐。”

杨悦心道,去招妓?还是免了吧,没来由又会被绿箩娘子追着题诗。便说道:“我今日还有事儿,改日再去吧。代我向你家娘子问声好。”

小婢却也极懂人情世故,见杨悦推妥,自然不敢勉强。小婢自看到杨悦,惊喜之下只顾着说话,一直坐在地上忘记起来。

杨悦已将地上的果子全部捡到了篮子里,见她还不起来,笑道:“你还要坐会儿?”

小婢被她戏笑,脸上一红,忙爬起来,没想到起得急了,脚踠一扭又坐倒在地。这一次却痛了个嗞牙咧嘴。杨悦看到,忙去扶她,小心问询。

这个功夫,李愔与尉迟洪道一直在后面看着杨悦与小婢。特别是杨悦帮小婢捡果子,尉迟洪道没什么想法,李愔却看着看着,眼中露出一丝欣赏。待见那小婢受伤,李愔也跳下马,帮小婢扭了扭脚踠,见没伤到骨头,向杨悦笑道:“别担心,不严重。”

杨悦迟疑地道:“这个你也懂?没伤到骨头?”

李愔点头笑道:“这点功夫不过是常识而已,放心吧。”

杨悦见他如此有信心,也放下心来。点头向小婢说道:“你叫什么名字,看来我不去拜访你家娘子也得去了。”

小婢忙回道:“妾唤作阿玉,有劳公子了。”

杨悦将阿玉扶着上马。正待上马一起与小婢共乘,却被李愔一把拉住,低声说道:“傻瓜,你若当街与她共乘一骑,不把她羞死才怪。”

杨悦大奇,这才发现刚才自己抱阿玉上马,阿玉早已羞得双颊飞云。想起自己是“男人”,不由哑然失笑。

却听李愔又说道:“你不如跟我共乘一骑。”

杨悦脸上一红,见李愔似笑非笑,嘴角微微上翘,带着三分戏谑看着自己,啐他一口:“想得美。”

把阿玉的果篮捡起来,正要递给阿玉拿着,自己牵马而行。突然望着果篮里用纸包着的果子发愣。

阿玉看到,善解人意的说道:“正想要请公子到坊中吃果子,不知公子可否赏脸。”

杨悦微微一笑,知道阿玉误会,问道:“我只是看这包果子的纸很特别,不知是什么纸。”

李愔注意到杨悦的异样,看了看笑道:“不过是普通的蜡纸,有什么特别?大街上满地都是。”

“蜡纸?”杨悦心中一阵狂喜。

“铁笔、蜡纸”这在杨悦小的时候,是老师印卷子常用的东西。如果用蜡纸刻字,油印,即快捷又省钱,岂不是大大节省成本。唐代原来已有蜡纸,只是不知与后代用的刻字蜡纸是否一样,忙细问:“这种蜡纸能刻字么?”

李愔摇头,不知她要说什么。

阿玉却笑道:“能啊,姐妹们常用蜡纸刻花做样,再用颜色印染到纸上,十分方便。”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杨悦哈哈大笑,兴奋地抓住阿玉的手叫道,“太好了,你真是我的福星。”

阿玉不知所措地被她抓住手,更加羞得满脸通红。

李愔看杨悦兴奋却不知她为何兴奋。杨悦也不解释,只神秘地笑道:“到时你便知道了。这一次绝对是最最先进的技术。”

这时候尉迟洪道也看出点门道,向李愔哈哈问道:“长安公子是否看上这丫头了,怎么对她如此好。”

堂堂一个贵公子为一个小婢牵马。在大唐时代,奴婢的地位连歌妓都不如,象杨悦这般不顾身份,为阿玉又捡东西又牵马,当真是天下奇闻。

不过在杨悦看来再自然不过,首先她撞人在先,已有十分的歉意。其次,小婢受伤虽然并非她所撞,但也是因她而起,送她回去义不容辞。再说,即便不是她的原故,出于人道主义,送她回去也再平常不过。

听了尉迟洪道的问话,李愔笑着回了句:“谁知道。”也不上马,牵着马与杨悦并肩走。尉迟洪道见二人都不骑马,也牵着马走。

三个锦衣公子,牵马送一个婢女,简直太骇人听闻。这儿离教坊不远,巷子里不少人识得阿玉,早已指指点点,窃窃私议起来。不一会儿一巷子里便站满了人,出来看稀罕。阿玉坐在马上即幸福又兴奋,两只小脸早已变成了一块红布。

教坊在平康坊东南堣。没走多远,便到了教坊门口。杨悦三人牵着马迎着众人各种复杂的目光走过去,身后传来啧啧叹声。

教坊师父早得了消息,一齐攒在门口。听阿玉讲了经过,众美妓早已对长安公子青眼有加,一齐向杨悦抛过媚眼来,闪了杨悦个目不睱接。

绿箩娘子过来相陪见礼。见到不只是长安公子,还有蜀王殿下,另一个不认识但也是贵族少年。忙请到坊中雅室去坐。这里杨悦却也来过,当日花魁大赛之后,便是到这里吃酒。叫做“怡香楼”。他们所坐的雅室还有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做“绿水”。

绿箩娘子当日便十分衷情长安公子,见杨悦到来,更是十二分地殷勤。又约了几个姐妹来陪三人吃酒。却都是当日的花魁娘子,其中黄四娘、妖娆娘子、窈窕娘子等人都在。只有花魁之首罗素女娘子不在其内。

杨悦不由诧道:“罗素女娘子怎么没来。”

绿箩娘子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