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为力。
“皇上,其实从前次钱虎送上来分析鞑子的军事情报看,鞑子很可能会在明面南下,而且还是山东。如今他在登州训练军士,正好让他锻炼一下,待明年鞑子南下,让钱虎作为主力军,在山东打一场。消耗鞑子的有生力量,这是比较稳重的布局。”王承恩道。
这份战报及其鞑子战略上的分析很有见地,他赞同钱虎的观点,所以在这里提出来,正好可以让钱虎大胆的在登州练兵,为明年重塑大明的国威,提升辽东抗击鞑子的士气。
让那些投靠鞑子的汉奸们瞧一瞧,我大明乃天朝上国,不是他们一个蛮夷之地便可以为所欲为。大明有的是人才,并非只有一个袁崇焕。
“嗯!”崇祯手在案牍上敲了敲,沉思片刻,叹道:“我大明若是多有几个钱虎这样的能臣干将,也不会落入到如此这般田地,竟然让野猪皮打压如斯,让一个蛮夷占据了我大明辽东一地,损失了战略纵深。至今一直未有取色,实乃大明不幸。”
“皇上,钱虎要求的工匠是否给以支持,他如今在登州发展火器抗击鞑子,如今很有趣色,从他几次对鞑子作战可以看出,钱虎的确没让皇上失望。如今吴三桂和左良玉都拥有一部分钱虎手中的火器,杀鞑子虽然没有钱虎那么厉害,但是也算是转变了我大明防守的态势,偶尔也敢独自进行野战。”
“他要的工匠给他,只要是能实心用事,一心为国,朕都同意他的请求。把天津的那些工匠都划到钱虎登州去,让他们研发火器,我也想看看钱虎还有多少手段没有使用出来,他在继续续立上一场大功,那么朕才有理由为他封赏,提升他,重用他。”崇祯狠声道。
王承恩知道,皇上现在是很想用钱虎在辽东抗击鞑子,收服那些失地,可是整个朝堂都反对,作为皇帝虽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但是也不能刚愎自用,这样会使他在大臣中的威信和名声。
毕竟天下治理还需要这些人来治理,而不能仅仅只有钱虎一个。国之根本依然在这群人手中掌握着,历朝历代,在所有大臣的反对下,一般皇帝都不会继续执行他的法令。
否则会得到一个昏君的名声,标榜中兴之主,标榜一代明君的崇祯,他当然不会这么做。虽然心里恨得牙根痒痒,然表面上依然是一个善于纳谏的皇帝明君样子。
第一百八十五章 钱虎密折(1)
第一百八十五章 钱虎密折
原以为钱虎将会沉寂一段时间,避过风头,所谓木秀于林大风摧之,恰恰解去了崇祯的疑虑。对钱虎的担心纯属庸人自扰,钱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畏惧。反而上了密折,这令崇祯欣喜若狂。
在看到上书房外小太监急匆匆进来后,送上的密折,王承恩接过密折,然后看到密折上的署名,直接递给了崇祯,恭敬道:“皇上,这是钱虎上来的密折。”
崇祯打开密折大体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哈哈大笑:“这个钱虎,让朕感到意外。竟然有此胆魄,实乃罕见。汉有霍去病,朕有钱虎敢做他人不敢做之事。”
随即又重新阅览一遍后,笑着把折子给了王承恩,道:“现在朕算是放心了,以为他会老老实实的呆着,不过他的计划太过于大胆。你看看上面他是怎么说?”
王承恩在没有知道里面的详细情况,他不敢直言,而是慎重的接过密折,然后越看心里越惊,这个钱虎,还真是胆大妄为,难道不知道孤军深入的代价和危险?
“兵家大忌啊!”崇祯看后深深吸了口气,平静道。没有因为钱虎的这个计划而大怒,也没有因为钱虎的这个假设而有所不满。其心里的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五千骑兵,从海上登陆,然后趁着大年夜,对鞑子进攻,摧毁破坏鞑子腹地中的经济和战马。”王承恩心里震惊不下于一次大地震令他感到不可思议,这个钱虎的胆子和谋略让他再一次感受到此人的可怕和恒心。
别人怕都来不及,哪还有胆子孤军深入鞑子后方,然后进行洗劫,把鞑子在大明内所做事情的来一个翻版。由此可见,在出兵救援莱州时,他怕是已经开始构思进攻辽东了。
现在崇祯和王承恩算是明白了钱虎为何不在乎灭倭寇的那点功劳,如今倭寇进犯已经不足为患。被大明已经打击快绝迹了,这次大举进攻再次粉碎后,不再会有倭寇有此胆略进犯沿海一带。
在福晋和江浙有着郑芝龙的海军,自从郑芝龙接受福晋总兵一职后,便不再有倭寇靠近大明沿海一带的事情发生,算是杜绝了倭寇的海上威胁。
“五千训练不到一年的骑兵,然后通过登州水师登陆辽东,并趁着鞑子在过年之际,突然袭击他们的重要布防地方,及其一些大型的王爷贝勒的庄园。击杀鞑子,毁去鞑子的各个大型庄园。劫掠他们的过冬物资,只要九边之地严加防守,那么也许鞑子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实力,尽数被钱虎毁于一旦。”
在看到钱虎的计划后,崇祯开始思考钱虎这次冒险的行动可行性。他并非是不同意,而是不敢相信钱虎有这个胆魄。心里正在琢磨是否让钱虎冒这个险,他不是不愿意,而是害怕钱虎出现什么意外。
第一百八十五章 钱虎密折(2)
在钱虎刚刚崛起的时候,他是在利用钱虎,并没有看好钱虎,可是随着钱虎一步步的胜利,甚至还歼灭鞑子一甲喇的实力后,他才开始重视起钱虎此人。
毕竟钱虎并非科班出生,也不是什么军人世家,而是一个实足实的军户弟子,根本没有这个机会接触到兵法一类。竟然可以取得这样的骄人成绩,他所有的战功都没有任何的水分参杂。
没有谁去怀疑钱虎的战功是否有水分,那些尸体便是最好的证明;也不是其它军队那样杀良冒功,而是实足实的军功,没有一丝一毫的参假,这才是崇祯重视钱虎,所以才会一时心血来潮而把长公主阿九喜配给他,招为驸马的根本缘由。
“皇上,老奴认为这个计划可行,若是换做其他人,老奴不敢这么做。若是钱虎则不一样,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般的人,指挥作战那是天马行空,奇谋叠出,从未失败过。既然他有这个胆子,那么皇上就当敢用。自古名将多烈士,没有一个是怕死之辈。唐朝的李靖也是如此,他们都是敢为天下先的人。”王承恩心里已经开始打算,这次若是事成,不知道钱虎给他的孝敬银子又会多了许多。
要知道一旦钱虎成功,在辽东大捷,那么钱虎在哪里劫掠来的钱财绝对不少,他当然可以坐享其成,这样的买卖值得他赌一把,反正失败那是钱虎一个人承担,若是成功了,他还有一份功劳。
以崇祯的脾性,其功劳是不会少了他一份。只要动动嘴皮子的功夫,便可以得到的功劳,不论如何投资,这一把他稳赚不赔。
心里在佩服钱虎的胆略,竟然是他见过的人中最厉害的一个,便是袁崇焕,在他眼里,最多是一个守城之将,他不死,可以保证城池不失,但是也不会取得很大的收复失地的功绩。
这是王承恩的看法,他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多少也知道一些。否则也不会坐上东厂总督的位置,他有他的用人之道和识人的本事,而非一个草包。
崇祯当然知道一些关于王承恩的小动作,不过都在他接受的范围内,历朝历代,没有一个太监不喜欢银子,只是掌握一个度便可。不可能不让他伸手捞点儿外快,这是无法杜绝的事情。
“既然钱虎敢为,那么朕就敢任命他。我大明太需要一场这样的战争,若是赢了,朕将可以对辽东一系的将领进行一系列的调动,防备辽东等将领的骄纵之心。自以为他们才是大明中立功最多,坚守大明的中坚力量,打下他们这种自傲之心。若是失败了,也不过才损失了五千骑兵,而且这些骑兵都不是朝廷银子组建,全是他从孔有德和鞑子手中劫掠而来,只要钱虎不要有个意外,相信我大明至少可以处于不败之地。”崇祯点头赞许王承恩的看法,他心里也是如此想。
第一百八十五章 钱虎密折(3)
主要一个原因能同意,崇祯心里其实也有着一股盲目的心里。其一、他需要一场大胜鞑子的捷报来鼓励军心,壮军人之胆。其二、他可以树立帝王威信,不是他用人上的问题,而是武人的无能和大臣们的不力。
自从他登基以来,很多大臣都已经开始滋生结党营私,开始还好,也在容忍之内,又有他登基一年便搬倒魏党。不过因为中原腹地,四处都是反贼四起,加之天灾人祸。有些流言蛮语在传播,说是天子失德才导致天灾人祸的降临。
这些才是他内心越来越焦急,便是他心里都有一定的认为是如此。否则为何在登基后,怎么那么多天灾降临,蚁贼是越剿越多。多少心里感到委屈,他一直兢兢业业未曾懈怠朝政。
至少在他自认比起历代先王,他都是一个勤于政事的皇帝,而不是只会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之君。虽不敢当着他人说起,但是自认为还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君王。为何他登基以来,自己那么辛苦,事事关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成效。
在王承恩及其太后皇后心目中,崇祯算是一个最勤勉的皇帝。每日都是夜深人静依然在批奏章,处理各地的公文。崇祯心里的苦,他何尝不知。可是他又无能为力,派出去的监督官依然没有任何的取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对崇祯有种怜悯,多好的一个皇帝,竟然让天下越治理其越乱。他想不明白,便是好多大臣也想不明白。更何况是他身边的那些皇后贵妃想不明白,他算是所有朝代中独一份奇葩。
他是世界上最勤勉的皇帝,也是最节俭的皇帝,同样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皇帝。江山竟然在他手中丢了,最后不得不在皇宫后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结束他的一生。
崇祯已经决定,这次倘若钱虎真的能赢得这场战争,那么他便让阿九下嫁于他。至少可以保证他子孙后代的富贵,至此,崇祯才是真正的接纳钱虎,而不是让钱虎作为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在没有任何价值的时候,不要他动手,直接默许了那些文官便可以让钱虎全家斩首的命运。
要说阴狠,他自认为他算是比较仁慈的了,至少他是这么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杀袁崇焕是为了立威,若是杀钱虎,则是钱虎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帝位安全。
用公主来拴住他,让他自动放下兵权,那么大家不会出现历史上功臣被杀的情况发生。反正老朱家都是这么一个传统,开国时候,似乎朱八重便是这样剪除那些开国功臣。
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无情帝王家的手段,崇祯能这样打算在钱虎平定鞑子后,在让他卸甲归田,娶公主为妻,享受一生富贵。
赵匡胤能杯酒释兵权,虽然深得那些士子的歌功颂德,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那些文人歌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赵匡胤有着不杀士大夫的铁卷。同样是防备武人夺位的命运,武人无权,导致了宋朝空有强大的经济国力,却一直无法夺回辽东之地。
大明如今依然如此,崇祯心里明白,武人在这个时期,已经沦为文人之下,根本没有文人的地位高。这是一个悲哀而令他则无法改变,目前他根本不敢去触动这根弦。
从钱虎杀了钱士升这个佞臣后,他便感受文人在当今的威力,他同样感到一种无力感。能保住钱虎已经是他最大的努力。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驸马!(1)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驸马!
崇祯决定后,立即下旨,不过同样是密旨。在钱虎上来的密折中,要求保密,可见钱虎对朝廷大臣的不信任。为了以防万一,防止鞑子的细作,崇祯同意了钱虎的请求。
目前只有钱虎、王承恩和他三人知道,若是消息透露出去,定然是王承恩无疑。钱虎不可能透露消息,毕竟是他在冒险,也是他在执行这个进攻任务。
今日因为高兴,心情大好的崇祯来到坤宁宫周皇后处,见长平公主阿九(注:历史上记载,长平公主当是崇祯三年,也有一说是崇祯元年,不过在这里把出生提前了,为了剧情需要。原名朱徽娖,再次定位十二岁。)
同时也是在因为为自己的大女儿找到了一个好驸马而高兴,并且,掌握六宫宽严有度,后宫关系比较融洽,便是田贵妃略有骄纵之心,也会被她利用皇家礼仪约束。深得崇祯的信任,在大明末期,以张皇后即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妻子齐名,都是有名的贤德皇后。
崇祯也算得上比较幸运的一个皇帝,虽然大明在他手中灭亡,但是在身边的人愿意同他一起死的并不在少数。周皇后便是一个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而选择了殉情,张皇后则是不祥。野史记载,好像在大明灭亡后,便消失在世人眼中,不知所踪,也有一说是跟随崇祯而死。
瞧着周皇后一身布衣,心里有种感动,听到阿九和皇太子朱慈烺叫父皇的声音,儿子虽然才三岁,不过心里却说不出的温馨。感受到一家温馨的样子,难得的露出了慈爱的神态。呵呵一笑,随即摸了摸女儿的头,笑道:“以前还是一个刚刚会爬的孩子,转眼间你就这么大了,时光过得真快。”
“父皇,抱抱!”朱慈烺奶声奶气的喊道,小脸上露出了希冀之色,崇祯哈哈大笑,当即抱住大儿子,道:“父皇抱,父皇抱!”
周围的宫女看到皇上今天似乎心情不错,脸上同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过鉴于宫中规矩不敢出声,默默的看着皇后和皇上等人一起其乐融融。
周皇后见皇上高兴,当即道:“皇儿来母后怀里,你父皇也累,不要在让你们父皇不得安宁。”
“呵呵,皇儿,父皇不累。”崇祯笑呵呵地坐到龙椅上,然后把朱慈烺放倒腿上,当即笑看着周皇后,道:“朕可是为阿九选了个好驸马啊?”
听皇上这么赞扬,心里知道定是皇上看到钱虎又立大功,不过却不去干涉这些,有些可说,有些不可说。后宫干政乃皇家大忌,抿嘴一笑,道:“钱虎虽为武人,不过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阿九选他为驸马,也是皇上识人之明,知人善用。”
“父皇,我不嫁,我一直陪着父皇。”阿九撒娇道。她在被父皇选定驸马后,便一直偷偷的收集钱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