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的关心。
篝火熊熊燃烧着,照的大家暖洋洋的。此地地处小兴安岭深处,根据情报,敌人还没有渗透到这里来,现在安全的很。
入夜,纷纷扬扬的大雪静悄悄飘落下来。
静谧、柔美;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然而至,如梦如幻地朦胧了大地,为小兴安岭披上了银装,雪下得很大。大片大片的雪花,从乌沉沉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林,夜里很寂静,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偶尔发出咯吱一声响。
☆、大战爆发 (34)
森林、河流、树木,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万里山川,变成了白皑皑的世界。
大雪足足下了一夜,到了早晨依然没有停歇的样子。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马迁安等三个人轮流照料着火堆,在这个雪夜里才没有让火熄灭,熬过了寒冷的一夜。
现在最低气温不会超过零下20度,就这样冷!马迁安早晨起来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感慨前两年抗联的艰苦环境。多少个雪夜就是这样度过来的。
雪下的太厚,无形中造成了几人行走不便。再想骑马奔驰,不太现实了。匆忙对付点干粮,几人牵着马匹徒步开始行军。
李四清拉着自己的马,嘀咕着要不要翻身骑上去,被张小花听到数落了一句。
“看不清道路,当心折了马腿再把你摔沟里去,那你可就赔了!那句老话说的啥?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这意思吧?”
“不对!应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小花你刚学会认字,别瞎甩词!”李四清横了张小花一眼,暗自得意。
“对!我说的就是这意思,反正就是那啥,就是说心里没数吃亏了的意思,泪满襟了!”
张小花与李四清斗嘴打趣,丝毫没有影响到马迁安的思维。
马迁安走在最后,眼看着漫天大雪,思绪早已飞到了黑龙江边。
第371章滑雪比赛
黑龙江边,凌晨时分,一支长长的马拉雪橇队伍过江行动进入了尾声。
这是一支早就隐藏在苏方密林中的运输队伍,领头的人是魏拯民。魏拯民一直负责新兵训练,也负责对大小兴安岭的抗联队伍进行武器弹药补给工作。
雪继续下着,白茫茫一片。
眼见得队伍的尾部渐渐远去,魏拯民才郑重的拍了拍站在他身边的韩仁和,与他珍重的道别:“小韩呐,这批弹药千万不能有闪失,如果这批货出了事,被日本人发觉,苏方就会真的断绝这条补给线的,事关重大一定要谨慎。”
韩仁和原任一路军警卫旅政委,后调任抗联在苏后勤基地和新兵训练营基地,任新兵教导一团团长,今天带领着两千多新兵押运数百辆雪橇,载着上百吨的弹药和武器,对山中的抗联进行第一次补给。
自从7月初R本与苏L达成停战协议前,抗联得到一次弹药补给后,三个多月的时间没有得到像样的弹药补充。
苏方担心对抗联进行大规模补给会被R本人发现,一直限制魏拯民有所动作。如今山中抗联经频繁战斗,弹药消耗极大,许多自动武器已经断了“粮草”,被迫拿起缴获的日军枪械进行战斗,武器方面的优势已经大大缩小。
☆、大战爆发 (35)
这种状况急在杨靖宇等抗联将领的心上,经魏拯民与苏方不断交涉,甚至将官司打到了共产联盟主席季米特洛夫案头,才争得苏方同意在天气的掩护下输送一批弹药给抗联。
苏方担了风险,所以话也说得很严肃,不希望这种补给事件被日方发现,一旦发现则全面断绝今后的补给行为。
魏拯民对这批货极为重视,他深深的忧虑也感染了韩仁和。韩仁和面色严肃给魏拯民敬了一个军礼,庄严的承诺愿意用生命作保证。
“放心吧书记,这批货要有了闪失,我提头来见!”
韩仁和敬完军礼,带着自己的警卫员转身消失在茫茫的大雪中。雪花很快将运输队的痕迹遮掩下去。
马迁安从杨靖宇那里了解到这次补充的背景,知道近期要有补给运到,也估计出魏拯民一定会利用大雪天来搞运输,心中只是期盼着魏拯民能够成功。
马迁安除了知道这个秘密外,还知道杨靖宇调整了密营制度。
密营是抗联在深山老林中的秘密宿营地,储存有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这些都是抗联战士不可或缺的赖以生存的物资。密营的建立是杨靖宇一个独特的发明,在与日军对抗中,密营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抗联不至于陷入弹尽粮绝的险地中去。有了密营补给,抗联可以做到在山地中游刃有余,自行决定与敌战斗或避开较大规模的敌军而保存实力,从而避免因缺粮主动挑战势力强大的敌军,被迫从敌人重兵手里抢夺粮食弹药的窘境。
但无论什么举措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密营制度的建立虽然解决了战士们的后勤问题,但在实际运用中也暴漏出不小的漏洞。那就是一旦掌握密营地点的人员叛变投敌,这些辛苦建立的密营就会被敌人破坏殆尽,抗联就会陷入极大的困难当中。前两年程兵的叛变就证实了这点。
为避免再出现叛徒投敌出卖密营地点造成重大损害,杨靖宇经过一段时间琢磨,成立了专门负责隐藏粮食弹药的队伍,他将每个支队都抽调出一些思想过硬的干部战士编成了独特的分队,他们中间亦分成数支小组,将获得的粮食和弹药埋藏在不同的隐秘地点,最后统一汇报到支队的司令员和政委手中。
这种专门负责隐藏后勤物资的分队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过一段时间就轮换一批人,将新获得的物资再埋藏到新地点。这样就可保证他们每个人只知道自己埋藏货物的地点,而不知其他人藏货的地点,这样就降低了后勤物资被鬼子一网打尽的风险。即使有的人被俘说出秘密,但因他掌握的埋藏物资地点有限,也不至于对抗联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害。
☆、大战爆发 (36)
退一步说,就算是支队长级别的人员叛变,他也仅知道自己支队的物资埋藏地点,威胁不到其他支队的后勤供应。
马迁安是有权知道全纵队所有密营地点的,但他现在还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对周玉成这个政委依赖很大,有了周玉成,这些“小事”他不想操心。
张小花与李四清在前边有说有笑,情绪极为乐观。说笑了一会儿发觉马迁安半天没有说话,只是拖在后面慢腾腾的走着,一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样子。
张小花停住脚步关心的问:“咋啦?”
马迁安的心事不愿对两人说,只是淡淡的挥了挥手回道:“没咋!”
“没咋你咋那样?”张小花不依不饶。
“女孩子家家的,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马迁安不希望自己将来的老婆好奇心这样重,参与自己的事情过多。
张小花努了努嘴巴,终于没有再问。
李四清好像猜到了点什么,自作聪明的道:“你是担心大雪天吧?也是,大雪一封山,鬼子该出动了,唉!战事艰难呐!吁……”
去你的吧!哪跟哪呀?马迁安与李四清的观点正相反,大雪是我们的朋友,绝不是敌人的帮凶!以前这种大雪会给缺衣少粮的抗联造成困扰,但那是以前。现在抗联兵精粮足怎么会怕大雪封山呢?况且我们还比鬼子多掌握了一项雪地行进的本领,滑板狙击手听说过没?这些精灵般的狙击手保管让鬼子蒙头转向有来无回。
马迁安复又瞪了李四清一眼,懒得搭理这家伙。
又行了几天,马迁安几人行进到安滨纵队总部附近了。偶尔也能遇上执勤训练的零星小分队。不出马迁安所料,这些战士们无一例外都披着雪地伪装服,脚蹬总部枪械修理所出产的滑板,忽隐忽现嗖嗖的飞奔在崇山凹谷中。
小花是头一次见抗联战士换装滑板这种“新式武器”,每有相遇的战士到马迁安近前打招呼,小花都惊讶的睁大眼睛瞧他们脚上的滑板,跃跃欲试的神态跃然脸上。
“真好!这玩意真好!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东西,谁想出来的主意呢?”张小花由衷的赞叹,次数多了,马迁安也终于忍不住想小小炫耀一把,说这主意是自己去年冬天的时候建议给杨靖宇的,大部分战士还在苏L的时候就学会了。
“你?是你?真的?”李四清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也经过滑板训练,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主意是马迁安给杨靖宇出的。
喔!李四清你简直太可恶了!马迁安“恼羞成怒”了,“我说过假话吗?”
☆、大战爆发 (37)
此话一出,李四清不仅不怕,反而嘿嘿笑了起来,就连张小花都扭过头去装作没听见。马迁安尴尬之下,也只好掀开帽子摸着脑皮不好意思的笑了。谁没说过假话?都说过!不要脸的人才说自己从未说过假话呢!
离驻地更近了,马迁安不耐烦行走速度太慢,拦住一支巡逻的小分队,不由分说将马匹交给一个战士,跟他换下了一双滑板。换完滑板,马迁安对着看热闹的李四清眨眨眼,屈下身体,双臂一撑滑板杆“唰”的一声向前蹿了出去。
见马迁安甩下众人独自滑走,面面相觑的李四清与张小花紧追了几步,追到了马迁安身影跃下去的地方,这是一段下坡路。张小花看到了马迁安飞速远去的背影,看到了疾风鼓荡下那大衣下摆,像披在马迁安背后的两扇翅膀一样张开飞扬,雪浪在马迁安的脚下翻滚,远远望去,马迁安几乎成为精灵一样的形象。
张小花心中被深深震撼了,这是一项多么激烈的运行方式啊!一瞬间张小花就喜欢上了。同时心中猛然涌起一股无可遏制的骄傲感觉。
我的男人!只有我的男人才能“飞”的这样好!看李大哥那衰样,灰头土脸的,比不过俺楞子哥羞愧拉吧?
巡逻的战士也聚在周围瞧热闹,七嘴八舌夸奖马迁安滑的好。
“开眼啦!像飞一样!”
“那是!那是我们司令啊!当然滑的好。”
张小花听到有人夸奖马迁安,止不住的高兴,上前拍战士们的肩膀,谁夸的很谁就“享受到了”张小花笑吟吟的小巴掌。
战士们一见张小花拍肩膀以示奖励,夸得更猛了。谁也没看到马迁安在山脚拐弯处摔了个大马趴。
他妈的!马迁安爬起来伸脖偷偷瞧了一眼上边的人群,见没人发觉自己的狼狈样才放下心来。
张小花一路拍到李四清跟前,挑衅似的盯着李四清上下打量,嘴角瞥着,看神态不言而喻。
李四清挂不住脸了,劈手甩掉了大衣,跟一个战士要过来一双滑雪板踏上,头一杨一屈身,也用了一个“极其潇洒”的动作紧跑几步飞了出去。
仓促之中,李四清没有拿到滑板杆,无法掌控方向,飞了几十米后一头栽倒在山坡上,顺着山坡骨碌碌滚了下去,掀起一道雪雾。
第372章粮食问题
马迁安回到了驻地,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去了。现如今他已不仅仅是一个战斗员那样简单的身份,随着队伍的扩大,随着周边百姓不断投奔进山,队伍的人多了事儿杂了,周玉成忙不过来,也该给周玉成分担一些。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野副昌德这老小子即将动用主力清剿抗联。
☆、大战爆发 (38)
在马迁安离开驻地这一个月中,十支队的战斗主要围绕着山区边缘进行,目的是击破离山区不远的“集团部落”,消灭部落里驻守的伪满警备队,解救被迫居住在里面的居民。
当然这些被攻破的“集团部落”里,有很多人并不愿意跟着抗联走,跟抗联走?那是提着脑袋的活计,指不定哪天就完了。抗联对于愿意跟自己上山的百姓持欢迎态度,对那些疑虑颇深的百姓也不强求。
即使是每个部落中跟随抗联上山的人口比较少,但抗联攻破的部落实在是多,这个月中陆陆续续也有上千百姓拖家带口上了山。
除了抗联号召百姓进山而进来的百姓,还有一大批百姓随后不请自来,人数大约2千多人,还在陆续增加中。
抗联袭击“集团部落”并经常得手,让野副昌德极为震惊,这迫使他加紧实行一条“毒计”。野副昌德迁移百姓的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了,凡距离山区30公里内的百姓全部内迁,他准备隔绝抗联与百姓的接触,也避免抗联瞄准那些“集团部落“猛攻,获得给养,他要将沿山区30公里的地段都变成无人区。
野副昌德不管百姓死活,在初冬季节大规模迁移人口,又没有完善的安置措施,执行指令的警察或伪政府官员往往将迁出的人口随意安置,绝大多数人只得到了一个安家的地点和少量过冬的粮食衣物,只能动手建立简易的地窝子暂时安身。
没有洁净的饮水,没有御寒的房屋,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冷饿交加,死亡率居高不下,仅铁骊、庆城附近迁移的3万多人口中,一个月内非正常死亡高达1千多人,严酷的冬天就要到了,死亡态势还在上升中。这种情况终于迫使饥寒交迫的“胆子大”的百姓逃亡,听说山里有抗联,不少人偷偷逃到了山里。
这一大批人口进了山里,除了给抗联增加了一些劳动力和后备兵员,最令人担心的是口粮问题。十支队前期储备的食物在迅速减少,原本能挺上半年,现在看能坚持3个月就不错了。这令周玉成很挠头,近处的湖泊山林能抓到的野兽和鱼类、林蛙等越来越少,已经供不上消耗了。
哎吆!这还真是个新情况,自己才走了一个月,这山里的人口就增加了这么多,原本充裕的食物也不充裕了。马迁安坐在周玉成对面,拿一根手指头戳着自己的额头揉来揉去。
周玉成跟马迁安“抱怨”了一会儿粮食问题,见马迁安若有所思不吱声,只得双手一摊说道:“小马,你要是没办法的话,我只好下山抢粮了!”
抢?听到周玉成这样说,马迁安紧锁的眉头豁然开朗。
☆、大战爆发 (39)
“对!政委说得对!没粮咱就抢啊!抢鬼子他小舅子的。”
周玉成乜了马迁安一眼。
说得容易,那么好抢的?出了山还要通过没有人烟的30公里封锁线,再找到鬼子屯粮的地方与敌人重兵打上一仗,我看没等粮食运回山里我们就被鬼子包围了。
“谈何容易啊!”周玉成重重叹了口气,“你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