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福-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一扫先前脸上的阴霾,摇着仍拿在手里的松树枝,呲着牙,犹如一只偷到了鸡然后正准备下嘴的老狐狸。

    沈雁袖手挺直胸膛:“那么我人在这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跟她下的?真当她是吓大的,她只要振臂一呼,包管自有大把侍卫替她把他送到皇帝面前去,还轮得到他在这里动手?

    韩稷一脸笑容蓦地敛去,神色也真正地冷下来。

    他拂袖站在原地,冷傲之中看起来也带有一丝被看穿了居心的郁闷。

    片刻他抬起头,再次深深看了她一眼,然后抬步走过去,“你——”

    “韩稷?”

    还没等他开口把话说出来,忽然有道清朗的声音充满疑虑地在身后响起。

    沈雁与韩稷齐齐望过去,只见汉白玉桥头上,忽然有率着大批随从的少年玉树临风地站在那里。

    从乌云间隙中透出来的日光映射下看去,少年身材挺拔而秀雅,神情和煦而安宁,眉目间虽微有困惑,但整个人浑身上下却透露出一股亲厚敦儒的气息,就像是从画上走下来的韩湘子,又像是戏本子里那些美辞妙语幻化出的杨二郎,竟然又是个让人一看便觉赏心悦目的美少年。

    可他身上大红底的亲王礼服与九翟冠带来的红尘之气,却又证明他的身份其实没那么神乎其神。

    能够穿着亲王服饰站在这宫宇里的,自然不会是来历不明的人。(未完待续)    不过这些眼下都不是问题,朝局瞬息万变,就如江水滔滔,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而谁当皇帝不是她最关心的,她该关心的是,怎么样保住华家不倒,然后怎么样使沈宓用权力替她和华氏撑起一片天,来保住她这一生富贵。

    就在大家静默,她也心安理得地跟着静默的片刻里,皇后忽然出声了:“姑娘如此聪慧过人,本宫倒从她身上瞧出来几分沈子砚的影子。是真名士自风流,沈姑娘率真坦然,才真叫承袭了世家风范。”

    她音容婉转,宽厚质朴,自然是在为沈雁解围了。

    毕竟淑妃身份摆在那里,又露出那么样的神情,真要从头到尾装作意会不到也很困难。

    沈雁又怎好不领这份情,当下转过身子,面朝向了她,福身道:“皇后娘娘过奖了,沈雁不会说话,头次进宫,也不知道失礼了不曾。但若有失礼之处,回头娘娘见了我父亲,还请在他面前美言几句,不然他又会罚我抄女诫了。”

    她还是个孩子,自然就要装得像个孩子。

    这下子,不止是皇后笑了,就是太后也忍不住笑起来。“这丫头,真真是个出得了场面的!哀家见过这么多进宫来的闺秀,哪个不是端着拿着,生怕行差踏错?弄得一点孩子的天性都没了,没劲得很!这丫头到底不愧是沈家的姑娘!”

    太后这么一说,满殿的命妃都称赞起来。

    沈雁也笑着,暗地里却是满心的不以为然。

    她若不是沈家的小姐,而是别家哪个无足轻重的官家小姐,今儿这副作态便是不遭重斥也是连累华氏被敲打几句的了。偏生如今因着皇帝重用沈观裕,这一点也称不上庄重的作态却成了她们眼里的天性流露,用的着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用不着的时候便什么也不是,这就是皇家。

    而太后再势利,显然也还是比不过皇后的两面三刀,一面对她百般维护。一面又与沈观裕狼狈为奸屠害她的母亲。若不是借着前世的蛛丝蚂迹窥破了他们之间的阴谋,她又岂能看得出来她温厚表相下隐藏的那副蛇蝎心肠?

    前世里的她,就是被她一句话害得蹉跎了一生。

    兴许害死华氏并非皇后的本意。可她终究是存着私心才会告诉沈观裕。若不是她有信心沈观裕会因为得到这个消息而提前做好抽身准备,她又凭什么去拿捏沈观裕为自己办事?

    他们都不是简单的人,也就不能指望她能够单纯地对待他们了。

    她捧着那两颗夜明珠,微微笑着看着大家。等她们停下来。

    她这么受欢迎,淑妃方才那番挤兑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皇后维护沈雁是必然的。因为在她并无过错的情况下,以沈家为首的那些士大夫们必然会站在她那边维护她的尊严,为了保护这层默契,皇后当然不会让沈家的人下不来台。

    淑妃纵使不挑明。大家也看的出来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她才会当着沈雁的面扯上华家,但也许她没料到这话倒被这不及十岁的小丫头轻轻巧巧拨开了锋芒,因此羞恼之余她也有些惊讶。看向沈雁的目光里除了探究,还有碰了一鼻子灰之后产生的慎重。

    淑妃沉默的片刻里。这边厢太后也已经赏了对玉如意给沈雁。

    大家都赏了,淑妃沉吟了半刻,也让宫女拿了对两尺高的南海珊瑚出来,赐了她。

    新春元日,送礼要成双。

    沈雁这么一轮下来,倒是赚得两手发软。

    一时间皇后挥退了些久座的命妇,又进来些新的人,来来往往倒只有包括华氏母女在内的三两户人家不曾动。眼见得窗外日光上来,廊下鸟儿争相欢唱,先前那股子暗潮倒是也已经被掀了过去。淑妃提议道:“前头只怕还有些时候才散朝,咱们不如先来陪太后娘娘抹几圈牌。”

    许多人呼应,却又不敢贸然上场。

    太后指了几个人,又叫华氏留下,然后与身边宫人道:“带沈姑娘四处转转。”

    皇后走过来道:“本宫正好坐得久了,也想走走,不如沈姑娘陪我去廊下说说话?”

    沈雁哪敢不从,遂随在她身后出了殿门。

    到了外殿,站在殿门下,皇后回头看了眼沈雁,然后往左边上了座汉白玉小石桥。

    沈雁瞧出来皇后像是有话要跟她说的样子,连忙跟上去,垂首屏息随在她身侧。

    少时,刘皇后在桥上站定了,微笑回转身,看着沈雁道:“所闻沈姑娘在金陵呆过数年,不知道在姑娘心里,京师与金陵比起来,孰好孰劣?”

    京师是北直隶,金陵是南直隶,除此之外,京师是赵氏的皇城,金陵曾是陈王的起义暴发地,以及陈王府的座落之地,刘皇后一张口便是这么要命的问题,足见来者不善。沈雁暗捏了把汗,好在她体内装的是个二十余岁历经沧桑的灵魂,否则一不小心还真就掉进了她的坑里。

    不管她是处于什么目的,沈雁垂首道:“回娘娘的话,还是那句话,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京师和金陵都是皇上的领地,这就好比一个母亲生下的两个孩子,很难说出来哪个更好。沈雁既爱京师的尊贵和繁华,又爱金陵的秀美祥和,这都是皇上福泽所赐,才有这如画江山万般面貌。”

    刘皇后盯了她有片刻,方微不可闻地点着头:“姑娘果然兰心蕙质,出类拔萃,不愧是沈宓的女儿。”

    沈雁再垂首:“娘娘过奖。沈雁一介庶民,蒲柳之姿,不敢称这出类拔萃四字,倒是娘娘的雍容宽和,母仪天下,让沈雁仰望莫及。”

    刘皇后静默片刻,微笑起来,伸出那双骨节微突的双手将她牵住,说道:“本宫真是喜欢你,要是本宫有个像你这么聪明可爱的女儿,该有多好。沈子砚,可真是好福气。”

    她目光炯炯望着她,显示出身为皇后不该有的热络,沈雁毕竟只是个低级官员的女儿,就算沈观裕已经归附于刘皇后,她也用不着对她这么热情,不是吗?

    她本身就是再聪明,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有用处的,应该是沈宓才对。

    沈雁抬起头来,正对上皇后那双幽深而莫测的目光,照目前来看,沈观裕并没有把沈宓拖进这趟浑水的打算,而刘皇后眼下的表现,难道说,她是想要自己把沈宓拉进这战圈来?

    沈雁本能地提高了警惕。

    沈家自家关起门来就是斗得再不要脸,那也是他们自家的事,这并不影响沈家各大老爷们对外齐心合力地维护着这个家族的名誉,世家里一直有不许沈家子孙与宫闱勾结的规矩,刘皇后拿华家的事私下埋汰了沈观裕这已经够了,再想来毁沈宓的清名,未免也太过份了些!

    沈雁想了想,说道:“娘娘谬赞。父亲说过,每个人的幸福都是不同的。娘娘有郑王,也是福气。”

    刘皇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然后放开她,转过身,往前走。日光透过云层洒在宫城里,她头上琳琅满目的珠翠反射出的光芒,有些灼眼。

    沈雁跟上去。刘皇后在桥下止了步,说道:“本宫回钟粹宫去,让宫女们带着你转转吧。”

    说罢顺手指了两个人下来。

    沈雁连忙点头,躬身相送。

    那华丽的大队人马顺着甬道渐渐消失在远处,沈雁站在庑廊下,抬头看了看顶上,一色的朱栏画廊,琉璃瓦上闪耀着金光,并看不出所在的地方叫什么去处。

    但是就着桥那边的永福宫作参照,大概位置她还是分辩得出的。

    她左边是储秀宫,中间有游廊连接,右边是永和宫,往前应是慈宁宫什么的。宫与宫之间除了游廊便是高高的红墙,到处都是人,却又没什么树木,在见惯了江南的婉约柔美之后,再看宫殿里的庄重宏伟,如不是四面锦绣膏梁,看着竟十分的枯燥无味。

    思维有些涣散,她伏在玉栏上,眯着眼往下看。

    沈观裕既然支持皇后,而她又要阻止郑王当太子,这么样说来,沈观裕与她也将是对立的。先假使楚王有了韩稷他们的帮助最终登上了帝位,那么楚王上位之后,对沈家又将会是怎么样一番态度?

    沈观裕自然是不会想到自己会失败的,所以他对于支持皇后这件事步履一直走得相当稳,连从前世回来的她都未曾立时看破这层关键。

    按照前世那样的步骤走,那么就算皇后最后倒了,郑王失败,楚王上位之后,也不会对沈家下什么重手,因为他不过是尽着一个臣子的本份而已,楚王就是不喜欢他,首先也会先安抚拉拢,拉拢失败才会动手。

    可是这世又不同了,因为她根本都不想郑王当上太子,而为了达到能够成为郑王有力助手的目的,也为了沈家的前途,沈观裕是必入内阁不可,作为内阁大臣,很多时候必须要明确态度来替皇后出面,那么郑王落败之时,沈观裕便是不被拖下水,在楚王面前至少呆得也没有那么舒坦了。(未完待续)

    ps:感谢as、lefeifei、网上不归人、鹏妈、满脸伤心泪、秦明玥的粉红票~~~~~~~~~~感谢白鹭梅同学的平安符,感谢吹一个糖人儿的香囊~~~~~~么么哒~~~~~~~今天三更~~~~~~~~~~~    她收了牌,跟红衣道:“你再去盯着,有什么动静即刻来回我。”

    其实她还是倾向于沈思敏不会跟沈璎勾搭到一起的,因为两者段数相差太多,沈思敏也不会轻易放下身段跟沈璎那种人勾结。不过沈思敏心高气傲,被沈宓那一挫,也很难说。倘若她们真有什么馊主意,自然还会有异动,暂且盯着,总不至于到时乱了阵脚便是。

    翌日天才蒙蒙亮,华氏就让人来催沈雁进宗祠祭祖,然后便就准备进宫磕头。

    五品以上的命妇今儿都得整妆进宫,当然像沈夫人这种行动不便的则不在此列。

    华氏按品大妆下来非常美艳,而且她也懂得打扮,因为沈雁是得了太后的懿旨特别召见,于是生怕平时拿着胭脂胡乱在脸上抹的沈雁这当口穿错了衣裳,收拾好了之后连忙也去到碧水院。

    谁知道迎面走来的沈雁却自行挑了身蔷薇紫起缠枝暗花蜀锦衣裙穿在身上,外面罩上件银鼠灰的貂皮斗蓬,头上再梳了对精巧的双挂髻,簪上珠花,耳朵上缀着简单的黄豆那么大颗的小南珠,衬着颈上那副项圈和八宝金锁,看上去通身衿持雅致又不失华贵,不由暗暗称赞。

    沈宓在正院门口见了这对母女,也是情不自禁地点了头。

    一时去到二门下,连同沈观裕一道出了府门。

    这边厢荣国公府的人也正好出门。顾颂骑着他的小赤兔,立在幽暗的天光下伸长脖子往沈家张望,一时见着有马车出来。不由把目光盯在上头,可惜帘子封得严严实实,也看不清沈雁是不是坐在里头。。

    他这里心不在焉地骑着马,沈雁倒是从窗缝里瞧见了他。若在往常早就招呼了他,但今日可不比寻常,沿途那么多同进宫去的高官贵眷,让人看见了沈家的女眷这么不庄重可十分不妙。

    华氏见她若有所思。不由握住她的手道:“是不是紧张?”

    沈雁摇摇头。她才不紧张。她跟沈宓不同,沈宓那辈人亲历过乱世。也经历过家族的兴衰起伏,所以对于命运有些本能的敬畏。而她出生时沈家已经开始复兴起来了,在门第高贵的沈家,宗室亲王权臣勋贵俱是常客。

    她们这代人没经历过那些充满着不安和忧虑的岁月。两世里她上至皇帝下至兵卒都见过,在她眼里这些人都只是身份略有不同的人而已,也许是无知者无畏,所以前世今生面对这些即使掌握着她生死命运的所谓的天家,她也一点都不害怕。

    但头次进宫要是说一点都不紧张又有点说不过去,她想了想,又还是冲华氏点了点头。

    华氏笑道:“别怕,太后很和气的。”

    说了两句话,马车就停下了。应该是在排队进宫。

    一路上跟沈雁从前进宫的流程没什么两样,朝臣们皆去太和殿叩见皇帝,而命妇们则先去永福宫给太后磕头。然后再去皇后处。之后就看太后和皇后的意思了,有看得顺眼的就留跟前说话,其余人就在指定的宫殿等候,等散朝之后与夫婿回府。

    相比较拜见太后,沈雁更好奇的是今儿永福宫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