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福-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嬷嬷看着她,点点头:“奴婢自是要看着奶奶好好的,才肯走的。”

    陈氏眼泪蓦地迸出来,扑到她怀里。

    林嬷嬷抚着她的发,也红了一双眼眶。

    谁说主子就是主子,仆人就是仆人?有时候主仆之间投缘了。也跟亲人没什么两样。

    无言地流了半日泪。林嬷嬷将她扶起,吩咐春蕙打水进来,亲自侍候她洗了脸。然后安排了明日早上该用到的首饰,便就退出来,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屋里。

    屋里坐着白栀,她的亲孙女。

    “阿嬷。东西拿来了。”白家祖籍广东,如今家里头还保留着岭南一带的某些称呼。白栀见她回了屋。遂将手上两个小纸包递过来,说道:“廖大夫说这东西去湿是极好的,但一定要大火煎透,不然吃了会成痴瘫。重则还会死人的。”她细细地叮嘱。

    白栀如今在西跨院那边的玲珑阁当差,玲珑阁靠近药房,因而她与廖仲灵十分熟络。

    林嬷嬷将纸包打开看了看。揣进怀里,淡淡道:“知道了。是从外头买的么?”

    “在坊外济安堂买的。”白栀说道。说完仍有些不放心:“每年府里不是都有去湿药派下来么。阿嬷怎么自己熬上了?”

    “你管这么多做什么?”林嬷嬷回到椅上坐下,重又执起杯子来,半日道,“别往外说去。”

    白栀见她面色不豫,连忙点点头,退下了。

    林嬷嬷看着手上的纸包,站起来,也悄无声息地出了院门。

    转出庑廊却猛地与人撞了个满怀,接而就有人斥道:“谁走路这么不当心?没见着咱们奶奶在么?”

    林嬷嬷连忙抬头,只见刘氏正率着两名丫鬟站在屋檐底下。

    “原来是三奶奶!是奴婢无礼,望奶奶恕罪!”

    刘氏打量她脸色,笑道:“原来是林嬷嬷,这么急是上哪儿去?”

    林嬷嬷含笑俯身,“人老了,怕积食,饭后上天井里溜两圈去。三奶奶可是寻我们奶奶?真是不巧,奶奶今儿有些头疼,故而方才已经歇下了。”说着她指了指陈氏已经熄了灯的窗口。

    刘氏收回目光,笑道:“那真是不巧,我改日再来。”

    林嬷嬷目送着她离去,直到她身影被院角一丛芭蕉挡住才转过身来,往四房里小厨房去。

    刘氏走到穿堂,忽然回头看了眼林嬷嬷离去的方向,顿了顿,示意秋满:“去瞧瞧她做什么。”

    回到房里不久,秋满就回来了。

    “奶奶,林嬷嬷拿着两包附片,在小厨房里拿了碾子碾粉。”

    “附片?”刘氏倏地皱起眉来。而且还是两包?!

    附片这东西平日里就算做药,也就是几钱就够了,她弄了两包,而且还研碎成粉?

    刘氏脑海里忽地闪过个模模糊糊的猜测,而紧接着,她也被这个猜测给惊到了!

    翌日一大早,陈氏便带着春蕙等人与沈夫人华夫人及华氏一道进宫了。

    没有了这么多位主子,府里仿佛一下子空荡起来,就连秋桐院这边也感觉到了。

    伍姨娘近日已伤好了许多,可以偶偶坐坐板凳了,也可以顺着院子走上三四圈,但是身上的伤要全好恐怕还得个把月。

    早饭后她在院子里晒了会太阳,正要回屋去,正房里的小丫鬟进来道:“林嬷嬷说趁着今儿得空,先把月例钱给发了,大伙儿快去前头找冬莲姐领吧!”

    府里向来是十五发月例,但各房里也自有各房的安排,今儿才初十,听到提前这么多日可领钱,丫鬟们个个都呆不住了。伍姨娘看见她们个个两眼放光,遂笑道:“那就去吧!左右是林嬷嬷的话,奶奶又不在府,你们领完快些回来便是。”

    丫头们纷纷道谢去了。

    她往梧桐树底下站了会儿,便也转了回房。

    太阳晒得浑身懒洋洋,她拖了大迎枕歪到榻上,扭身向内睡了过去。

    片刻,有脚步声进来,到了床边,便有人轻轻拍了拍她,应该是七巧她们回来了,她懒怠动,轻轻嗯了声,又接着睡过去。

    但紧接着,却突然有只手紧紧捂住了她的眼鼻!力气那么大,仿似是要置她于死地!

    她意识倏地惊醒过来,张嘴想要大喊,但在这时候却有碗散发着浓浓药味的水液猛灌进了她的嘴里!她几次试图大喊,结果却只是导致药水吞得更多!

    她心里涌出阵剧烈的恐慌,也顾不得身上伤势了,猛地翻身将那人双手掀开,面前赫然出现一副狰狞的面孔……

    林嬷嬷到得秋桐院,从虚掩的门里悄步入了内。

    院子里只有院角窗户底下小炉子上的药罐正在突突地沸腾着,人都被她支开了,身为四奶奶身边的大嬷嬷,她这点手腕还是有的。冬莲一时间不会理得清她故意打算的数字,丫鬟们为着早些拿到例钱,也绝不会提前回来,她有足够的时间将怀里的这一两附片粉拌入那药罐子里。

    然后等到它半熟,再将罐子端开。

    银针什么的是试不出附片毒的,纵使伍姨娘行事再当心,她也一定会喝下去。然后她也一定会因为这一两半熟的附片粉变成口眼歪斜并且无法行动的废人。

    一个废人,当然不能再与陈氏争宠,不会再受到沈宣多少关爱。

    陈氏是她奶大的,不光是她的主子,也是她的亲人。

    从前天夜里到如今,她的脑子几乎没停过,陈氏那番嘶喊,就像雷鸣一样时刻回响在她耳边——如果说她从前还有着规劝着陈氏的心的话,到前夜,她是再也规劝不出来了。

    陈家娇生惯养出来的大姑娘,变成如今这般刻薄幽怨的怨妇,这不都是沈家害的吗?沈宣明明已有婚约,却偏偏与丘玉湘勾勾搭搭,明明正妻有子却私养外室,还将之堂而皇之地带回府来!不光陈氏,应该是天底下任何人都受不了的吧?

    陈氏说的没错,她是明媒正娶的正妻,沈宣成亲不久即提出要纳妾,这般藐视她的地位尊严,那么她把丘玉湘送走又有什么错?沈夫人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还因为丘玉湘是丘家的人而对陈氏存有不满这么多年,他们沈家称得上什么诗礼之家!

    陈氏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却白耽了这么多年心狠手辣的罪名,忍气吞声了这么久,她为什么还要眼睁睁看着她自苦下去?

    陈氏对她不薄,陈家也对她不薄,她虽然不许陈氏对伍氏及沈璎沈葵下手,但却可以自己来。

    她活了大辈子,也活够了,就是让人查出端倪,也没什么。总归只要能替陈氏除了心头之忧,她就是偷偷做下这丧天良的事情她也愿意。

    她看了看手上的附片,走到窗户下,伸出微抖地双手揭开药罐盖子。

    四面很安静,安静得有些诡异,炉子就放在伍姨娘房前不远,眼下窗户半敞着,可是屋里却没有一点声音传来。

    出于多年来的谨慎,她把手止住了,伸直腰往窗户内望了望,可是这一望,便望得她魂飞魄散!

    伍姨娘圆睁着双眼倒在床畔,上半身在床上,下半身则拖下地来!衣裳凌乱,发髻松散,而双唇呲开露出两排紧咬的牙,哪里还是平日里狐媚样子?分明已经变成了一只恶鬼!

    林嬷嬷一屁股跌在地上,两腿软得竟再也站不起来了!(未完待续)

    ps:感谢独占007、高初的粉红票~    琳琅却没动。

    背对着这边的沈雁浑然没瞧见这些,她从袖子里掏出那座小银牌来,摆在桌上:“我先前在廊子底下捡了这个,也不知道三婶认不认识?”

    刘氏见到这牌子,面色忽地一凛,搁在腰腹前的一只手也不由紧握起来。

    琳琅闻言走上来:“原来是被二姑娘捡走了,我们奶奶方才正在说起它呢。”

    沈雁扭头看了她一眼,眉头不着痕迹地拧了拧。

    刘氏看着小银人底部字形独特的那个“晋”字,默了片刻道:“是你捡的?”

    “是我捡到的。”沈雁静静地端详她,点头道。

    刘氏点点头,默坐下来。她想起方才琳琅让说她眼红二房家财的那席话,也不知道沈雁听到了不曾。

    屋里忽然充满了一种莫名的不安。

    丫鬟上了去暑汤,沈雁接过来,啜了口,放在案上。

    刘氏沉默良久,笑道:“定是我昨日出外的时候不当心落在外头,亏得你这么仔细,还亲自跑一趟。”

    沈雁手指抚着杯沿,隔半日,扬唇起身道:“既然是三婶的,那我就放心了。屋里还有点琐事,就先告辞。”

    刘氏送了她到门口。转回屋来,看了眼手上那东西,随即又跌坐在圈椅里。

    琳琅道:“没想到被她捡到了。还好她没怀疑什么。”

    刘氏瞪了她一眼。

    她是府里的少奶奶,难道她以为她脑门上贴着个贼字,谁都能动不动就怀疑上她觑觎别人财物?

    想到这里她脸上顿时火辣辣地灼烧起来,攥住绢子恨不能把它掐进肉里去。

    琳琅挨了打又受了斥,心里憋着气。到底不敢再放肆了,她凝眉道:“舅老爷说是只有一个月的期限,如今一个月已过去了十日,若是还筹不到钱,舅老爷就只能干等着送命了!这些年舅老爷也没少帮助奶奶,趁着眼下大伙还不知道这件事,奶奶得快些拿主意才好!”

    “你到底是谁的奴才!”

    刘氏忍无可忍地站起身。抓起身边的团扇掷过去。

    沈雁在三房外头站了半日才往碧水院去。

    刘氏娘家并不富裕。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甚至如今连个体面的官职都没有。

    刘氏之所以为成为沈家的少奶奶,是凭着亡父的关系。

    刘父原是前朝言官。与沈观裕是同窗,也作得一手好文章。当年二人同在前朝任职之时,常来常往。起义大军攻打京师之时,刘父以文弱之身加入护**队伍。抵住城门阻止义军进城,最后城破。护**全军覆灭,他也跳下城楼殉国。

    当时引来无数文人士子挥泪赋诗称赞,就连陈王当时也在其灵前敬了三杯酒。只是刘父此举虽然换来无数赞誉,但刘家却失去了顶梁柱。刘家当时本就单薄,刘夫人带着一子一女生活十分艰难,时常需要亲邻救济。

    但世道那般。众人给予的帮助也十分有限,这之中也就沈观裕情况稍好些。那会儿已经在周室担任了礼部侍郎。

    彼时正好沈宦尚未娶亲,而刘小姐与之年纪相当,沈观裕钦佩刘父风骨,有心拉拔刘家一把,于是请媒结成了这桩亲事,三年前又跟吏部荐了刘氏之弟刘普在顺天府任主薄,但刘普去了不到半年便因赌钱动用了公款而被裁,如今应该是在府里守着几间店铺度日。

    刘氏婚后倒是十分自律,即使是家世寒微也甚少扰到夫家,沈宦不事功名她也不曾抱怨,妯娌之间也十分和气,在公婆面前更是低眉顺眼,博得了温良恭俭的好名声。因此平日里倒是颇得沈夫人青睐,常常被唤到曜日堂陪座打牌。

    刘氏在沈府或者说前世华氏之死这件事上露面率始终很低,更加上后来又随沈宦去了外任,沈雁十二岁回京之后也未曾见过她,所以印象十分淡薄。

    但是方才她那样的反应,落在接触不多的沈雁眼里也还是不大正常。

    尤其是她身边那个侍女,怎会这么没有规矩?主子说话的时候她居然也敢上前插嘴,若是她跟刘氏是与沈弋这般熟络的关系倒也罢了,她这不是极少上三房来么?再有,那丫鬟脸上那五道指印……是才挨过刘氏的责打?

    既如此,那就更不应该了,才被责打后的丫鬟还能这么不知高低地上头插嘴?

    福娘查问过黄嬷嬷,自打蓉园开园收拾起来三房里并没有下人在二房露过面,唯独刘氏来过两回,而沈宦最近的那次到二房来是半个月前从寺里回来后,过来跟沈宓打招呼,那么,这东西是与沈宦有私通的丫鬟所携之物的猜想也可以排除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拿着它直接找到三房来。

    可是这东西若真没有什么说不得的,刘氏就不该露出那样的表情,为什么她总觉得当时房里的气氛很诡异呢——不,结合那丫头被打的情开来看,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她进去之前气氛就已经诡异了。

    三房里也有秘密了么?

    她皱紧眉,回头再看了身后的院门一眼。不知道去打听打听会不会显得太八卦?

    傍晚大家都聚在二房正院里商谈明日进宫的事宜时,沈宓回来了。隔着屏风向华夫人问了安,又寒喧了几句,便就告辞去了书房。

    沈雁也找了个借口跟出来,问父亲道:“三叔这些日子还好么?”

    沈宓道:“挺好的。前些日子还说作了篇赋,得了老爷夸奖。——你怎么忽然问起他来?”

    沈雁呵呵笑了两声,搪塞过去。

    沈宦既然在寺里尚好,可见什么暗中与丫鬟私通什么的只是她胡思乱想了。最近府里发生的大小事虽然不少,弄得她也有些草木皆兵,刘氏那人本就会做人,又和气,那丫鬟不守规矩,兴许只是她素日待人和蔼,纵成的而已。

    她暂且把这些按在心底,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找来了福娘,“如今府里的消息我倒是不成问题,倒是府外我们缺几个眼线,你在坊间出入的多,去找几个底细干净的小厮来见我。”

    福娘点点头,想了想,便就下去了。

    按制,明日进宫面圣者皆为各级朝臣命妇,如没有懿旨示下,无诰封的女眷是没资格入宫的。所以沈雁沈弋她们俱都留在府里,而沈夫人则需要带着华氏陈氏以及华夫人进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