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着力量,只等着瞬间爆发。
轰隆隆……
就如同是闪电撕裂静寂的虚空。整个海面沸腾了,百丈方圆的海面猛然下陷了三尺,紧接着,这片海域的中心位置似乎汇聚了足够的力量,带起滔天地浪潮朝上喷涌,不费丝毫力量就冲到了近乎十丈。
层层浪花包裹中,骇然露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玄黑色带子,仔细开来,分明就是一条黑色巨蟒,这巨蟒又粗又长,纵然蜿蜒着蛇身,似乎长度也不下于十丈,蟒蛇身体比成年大汉更加粗壮,最为恐怖的是巨蟒地头颅,狰狞可怕,斗大的眼珠如同夜明珠般在萧瑟的夜风中,寒光凛然,令人寒意顿生。
莫说常人,纵然是身怀绝艺的武林豪杰看到如此恐怖的海底巨兽,只怕也要吓得腿脚酸软,身体颤抖连话也说不出来,就是睡梦中也要惊出一身大汗,但那黑色人影却是踏着巨蟒高昂的头颅,随着奔腾涌动的巨浪朝海岸上飞去。
强大的势也有终结的时候,巨浪冲到了约莫十五丈的力竭,眼看就要落下,巨蟒仰天嘶吼一声,仰着头颅,蛇身摆动,敏捷灵动至极点,竟像是那水底蛟龙腾身跃空,巨大的身体将浪涛搅成粉碎,浪花四射下,又往上冲出了十丈左右,这才止住了前进的势头,此刻,那嘶吼犹在海平面上空回荡。
那黑影叹息了一声,仰首望着冥冥夜空,道:“也难为你了……去吧,去吧。”
巨蟒好像能听得懂他的话,蛇身蜿蜒着朝海面落去。
骤然间失去了支点,本该下降才是,黑影竟硬生生的就凭空止住了下落的趋势,袍袖猎猎迎风,铺展开来。似乎以真力激发风浪,像是火箭般冲天而起,数十丈垂直的墙面根本阻止不了他上升,弹指间就跃上了海岸,如落叶般飘落于沙石之上。
这黑衣人负首而立,长发披肩落下,半掩面目,脸容甚是清秀,却又予人一种凛然生威的感觉。
他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岁模样,又好像弱冠少年。就那样悠然自若的站立在沙石之上,神情雍容而冷静。
经历了无数风尘,万里跋涉,横渡危险重重的汪洋大海,他一身黑衣早不复光鲜,此刻浑身湿透,沾满了沙石尘垢,显得敝旧不堪,但他那洒脱的神情,态度之从容,足以让人觉得他穿的不是破衣旧衫,而是身着锦黄帝袍,戴着紫金帝冠,如那高居龙庭的帝王,巡视着他的领地与臣民。
海风萧瑟,像是低低的呜咽,孤凄的吹拂着,浪涛拍打着海岸的声音异常分明。
低低的一笑,那黑衣人收回注视于星辰河汉间的目光,一只手却是抚摸着两鬓间的发丝。柔顺、漆黑的发丝在指间滑落,那黑衣人望着夜幕下的天地,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微笑却终于浮现在了脸上。
“惜别数载光阴,终自那西方苦寒之地回来了……。”
“为了弥补五行神通的破绽,昔年本帝不得不远走西方,今夕归来,也不知昔日的故人尚有多少,还能否记得本帝?”
这黑衣人正是昔年威慑天下的“夜帝”——原随云。九年前的洛阳,他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杀戮之众令他与中原武林势成水火,即使后来击败了突厥“武尊”——毕玄,解了中原武林之危,保住了中土神州的荣耀,也不过是仅能得到短暂的平静,而仇恨却是随时都可能爆发,更何况他本就决定远赴塞外开辟一方格局。
自天下第一战后,原随云就去了塞外,以他的武功,当世实是再无抗手,连“散人”宁道奇,“武尊”毕玄都已尽败于手,其他的人自然更是不在话下。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扫平了塞外各方较大的势力,收复了大明尊教,并更名为“明教”,至于塞外其他的小势力,他却是根本不放在眼里的。
到了第三年,原随云已开始逐步完善自身所学,他虽然已经站到了世间武者的巅峰,成为了武林中的第一神话。但武学修为愈加精进,他就愈能体会到与那武道巅峰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以前他还有着宏图霸业,现在占主导位置的已经变成了对武学之道的追求,武功达到了他那种层次,纵然是千军万马也势难抵挡,虽然不是那坐拥龙城,俯视九州的帝王,但若想取其头颅已非难事,站到了这种高度,看待事物的境界自然又有不同。
第八卷 遁去的一
第二回 重回东平郡,物是人已非……
借用外力虽然也是成大事的手段,但对于武者而言,却是武道攀登的障碍,若是假于外物,想要企及武道巅峰只会是个笑话。原随云能够纵横天下,无人能及,所凭借的也是一身鬼神莫测的武功。否则的话,只怕早已是尸骨无存了。
再强大的外力臂助,终究及不上自身就拥有强悍的实力来得可靠。
原随云扫荡塞外,收复西域各大势力,麾下实力其实已经极为可观,纵然仍不足以用来逐鹿九鼎,决胜于江湖也是绰绰有余了。却仍然想着在武学上作出突破,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这一点虽然重要,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他发现了原以为臻至大乘境界的明玉功其实并没有达到第九重的地步。在原随云与宁道奇决战前,他与宗师境界也不过是一线之隔,决战之后,到了面对毕玄的挑战之时,其实已经达到了宗师级数,虽然论功力仍然无法与毕玄相提并论,毕竟,毕玄精修一甲子的炎阳大法也是厉害无比,但在实质上两者间并没有分别。而且,凭借明玉功的独特性,甚至能占到上风。
这一战的结果也没有出乎原随云的预料之外,他不但击败了毕玄,更再次在武道上作出突破,经历了与宁道奇,毕玄两大宗师级高手的交锋,论修为,他已然超迈于当世武者。只是这种超越却远没有他所设想的那般大的差距,即使再度修为精进,面对毕玄的倾力反击,仍然是陷入了苦战。
…………这却是不可能的。
明玉功乃是道家最为厉害的心法,前八重境界,明玉劲力都是偏向于阴性,而到了明玉九重,那时,阴性力量已然达到了巅峰。是为至阴。
九为天地之极数,故至阴即是九阴。
道家崇尚阴柔之道,放诸于道门心法也是如此。“九阴境界”乃是道门武学修炼的最高境界,只是纵然是道门领袖宁道奇也未能达到那种地步,但宁道奇却也是厉害无比,既然无法修炼至九阴境界。就另辟曲径参悟阴阳平衡,以略逊于至阴一线的力量层次衍化阳性力量,成就了自身的自然之道。
而武学地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即是炼气士将自身与天地自然合而为一,由清静之身心,而启发自然之神觉也。自然神觉,为人固有之圆明之灵觉。为祖性中所发之元神,外混沌而内空明,先真空而后妙有。释家谓之“正觉佛性”,“圆觉妙心”;儒家谓之“太极道心”、“天地之心”;道家谓之“灵觉元神”、“灵明真性”,最后臻至无极。
所谓天地造化,阴阳化生,就是说天地开辟,混沌玄黄中衍化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衍化出天地众生。若想要天人相合,势必先悟通阴阳平衡。否则的话,一切都不过是枉然。宁道奇虽然没有在力量层次上达到九阴,却能以此参悟阴阳平衡,实是无愧于道门大宗师之名。
《易经》中以阳爻为九,九又列为阳数。所以“九阴九阳”之境的平衡才是真正地登峰造极的力量层次。虽然宁道奇也达到了阴阳平衡,但两者间完全没有可比性。
明玉功第九重境界在阴性力量上达到了九阴的层次。已经是阴性力量的极点,阴极则阳生,以至阴衍化少阳,然后逐步朝“九阴九阳”之境迈进。所以明玉八重与九重虽然仅仅是一线之隔,但两者间地威力却是天差地别,第八重与九阴尚有差距,更别提九阴九阳了。
然而,在与毕玄的决战中,原随云虽然超越了毕玄,但却没有本质上的差距,毕玄仍然能够对他构成极大威胁,决战之时尚没有所觉,塞外的两三年间已经感觉到了不妥。
原随云乃是武道大宗师,思量间已经想到了答案…………他并没有达到明玉九重。
毕玄的炎阳大法虽然威力无穷,但却还没有达到至阳境界,所以原随云吸纳炎阳之力晋升的明玉九重自然也不能衍化出九阳之力,他所达到的明玉九重当然也不是真正的“九阴九阳”平衡之境,说是“伪平衡”反而要实在多了。
原随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推演其中地破绽,遗憾的发现阴阳至境虽然看起来已经触手可及,却总是无法突破这层屏障。他的武学层次提升得太快了,终于尝到了苦果,明玉功所吸纳的炎阳之力,在决战中,不但使他修为大增,而且借此模拟出“炎阳大法”,以毕玄心志之坚也生出了破绽,这才让他乘虚而入,可以说他能击败毕玄,吸收炎阳之力占了极大功劳。
但此时却成了阻碍,原随云若想硬生生将炎阳之力提升至九阳之境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至少也要先悟透炎阳之力,只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决不会太短,而在这段时间内原随云的修为休想能有半点长进,不退步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毕竟,炎阳之力乃是毕玄修炼而出,能够达到如此威力,毕玄也耗费了数十年的心力,若是能随随便便就破解了其中奥妙,宗师级高手就不会如此少了。
武学之道,犹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武林第一神话,站到了当世武者之巅实在已经容不得半点退却,原随云自然不愿意止步不前。
所谓“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混沌之中,化生阴阳二气,阴阳气又衍化出五行,五行有先天,后天之分,最上一乘者,自然是先天大道。原随云想既然无法将九阴九阳修炼至巅峰,但若能将先天五行之道臻至大乘境界也不会稍弱,先天五行神通,为东方乙木,西方庚金,南明离火,北方癸水,中央戌土五大玄功,每种玄功都俱造化之力。厉害非凡。
昔年宗师之战,原随云剑意纵横,引动洛水。一剑飞仙,其时已经初悟癸水玄功。塞外苦寒之地,时而风寒凛冽,寒意如刀;时而炎阳高照。连血液也似能蒸发,原随云身负毕玄地炎阳之力,却是很容易就悟出了离火玄功。又有那风沙滚滚,沙尘迷卷,千万年间的飞沙走石,沙漠衍化,终于形成了人迹罕至,草木不生地死亡绝地,原随云深赴其间。于死地悟出无限生机而成生生不息之乙木玄功。土生木,乙木玄功既成,那中央戌土玄功原随云也参悟出了几分。
最难的反而是庚金之数,五行之中,庚金为西方之数,为了完善先天五行,原随云却也不得不在稳定了塞外局势后。也就是来到塞外的第四年孤身远赴西方大陆,其时西方大陆乱象纷呈。贵族平民矛盾严重,宗教神权至高无上,教廷奢华无度,人民困苦。而且由于人口稀少,广袤的土地没有得到开发。险峻高山丛林。深渊恶水间猛兽出没,危害巨大。这中土武林第一人踏海而来。自然是牵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以至于在以后地千年岁月里,仍然是仇怨漫天,无法消磨,却是不再一一述说了。
…………这一去,就是五年。
岁月悠悠,时光飞箭,再度踏上中原大地之时离当年地洛阳一战,已经过了九年。
九年的时间有多长,当年地童稚也该是已经成长为弱冠少年了吧,以前地莽撞少年也应该变得稳重成熟了,自然,当年艳绝天下的倾国红颜此刻怕是多已为人妇,毕竟,红颜凋零,弹指芳华老。江湖滚滚千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最新崛起的少年高手眼里,他们这些昔年曾轰传天下的人物恐怕也成为了前辈名侠。就算是众口相传中,说起来怕也要加上“上一代武林人物”等修饰语句。
原随云仰望苍穹,感慨万分。
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其中地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太极又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阴阳衍化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大乘,则再次相融重归于阴阳,所以先天五行神通实际上也是天人相合的过程。
先天五行浩瀚深渊,原随云现在远远还不能将它们互相融合,仅仅达到了小乘的境界,但五种玄功还是有着上下之分,其中参悟得最多的就是癸水玄功,毕竟它花费的时间最长,而且也是五行之道中最开始就参悟地。
天地间,癸水之精乃是先天水源,由阴阳二气衍化,大半以上都是存在于四海汪洋之内,原随云现在高踞于东海沿岸,感受着空间内大量的水性力量,却也有着想要借此将癸水玄功推上更高一层次的想法。这是天地自然予以的机会,乃是自然之机,自然之机,便是天机,便是造化。
若论对于五行大道的了解以及应用,当世再无一人能超越于原随云,凝神之间,心境自然空明,感受着海面空间内涌动着的癸水精华,无穷无尽,至高至大。对于他而言,游离于天地之间的癸水之精气再非无形之物,而不可捉摸。
海面空间内癸水之精磅礴无尽,随着一种玄奥,密不可测地弧线流动着,那无数条交织出来的流线,就像是蜘蛛网般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空间,整个天地间都充斥着水地力量与灵动。这种力量层次无人能参悟,即使是原随云也仅能略知一二,而其灵动变化更是奥妙无方,笔墨难以描述。
随着原随云的呼吸,吐纳……无穷无尽的癸水之精像是潮汐一样涌动、澎湃着流转于全身的奇经八脉之间,原随云心神无悲无喜,一片空明澄澈,无数玄奥的意识悠然浮现,通明无垢。园转流淌间摄入癸水之精,然后提存,再摄入……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地过程,但却不会枯燥,癸水之精地每一次流转都使得心神更加的宁静通透,对于五行中水性力量地应用也更加的了然于心。周天运行间,就如同天地星辰的轮转无息。随着癸水之精如体,连肉身也开始因为卒炼而升华。
反反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