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为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好,说的好。”张佳木不再夸他,只是对着年锡之道:“打你的人,当然就是和我过不去。你道万斯同这厮是好好的来寻你么?我一来便知道,他最近是新得了靠山家财能通神,不寻个靠山心里也不踏实。但曹家和我,还有石家,究竟哪家靠的过,也很难过。这子,没准儿就是要试探试探,看是我硬,还是曹家更硬。”

说到这,在场的人只要知道端底的,心中无不是大感佩服。

万家在京中经营多年,孙春阳南货铺子和万家比只是号头家才是浮在水面下的巨兽。在大明,商人地位低下,比起普通的农民都不如,特别是国初这些年,太祖一高兴,手一划圈,三万商民往凤阳。

于是好多商人就得无条件搬家,从江浙搬到凤阳去。

再一划手,又得继续搬家。

总之,在早年,商人不如猪狗,也就是勉强能保性命,家产什么的,根本不必提起。

万家能在这种局面下保有财富,并且长袖善舞,越做越大,靠的就是在政治上也投机。在政治上没有靠山的家族除非是书香世家,不然的话,在大明是注定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最近朝中势力分野严重,非白即黑,局面表面上平稳,实则已经快到图穷匕见的时候。在这会子,做一点试探,倒也算是正确的选择。

可能动了年,张佳木投鼠忌器,而万家又能在曹家那边买好,一举两得,试探自然就成功了。若是张佳木反弹,可以看曹家的反应又是如何,又或是曹家借万家看看张佳木决心有多大?万家其实就是过河卒子,走过了,能不能保住,就得看命了。

张佳木嘴角微微上翘,这其中的弯弯绕,实在是太多了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四十八章 踏实

“总之,”张佳木向着年锡之道:“这件事,和你有关,又和你无关。总之,我做什么决定,那就是什么决定,你可以打听,可以问,但事后绝不能怀疑,否则的话,你现在就可以离开。”

自从这个年轻人跟着张佳木后,事事都是张佳木教导,向来也是和风细雨,有什么教什么,虽然年锡之其实比张佳木还大,但已经把张佳木当叔执辈来看,所以此时看到张佳木一脸严峻,正颜厉色的样子,年锡之虽然不怕,却也知道事态严重,当下忍不住大声答道:“是,我一定跟着大人走到底,请大人放心。”

“你说这话,我可开心的紧。”张佳木似笑非笑,年家的势力是他们自己瞧不着,其实在张佳木的班底中,也是极为要紧的一环。否则的话,也不必在开头年锡之还没有显示出资质的时候就用心加以栽培了。他看了看不远处已经转头离开的崔浩,叹道:“看吧,这就是一个和我走的越来越远的人。”

“崔兄将来会后悔的”年锡之斩钉截铁的道。

“何以见得呢?”张佳木笑道:“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他为什么要后悔?”

“我了解崔兄。他是一个想做事,想为百姓做点事的人。但说实在的,我辈读书人要么依附内侍,要么也得结党,不然的话,无以自存,连自己都保全不了,又何谈建功立业?依附于人,就难免要背着良心做事,而一结党,则无事不以党羽为重,时间久了,党中生党,流于意气,好事也办了坏事,内耗,就完了事。”

“说的好”张佳木夸他道:“真真是有进益了。这些事,谁和你讲的?”

张佳木虽然不大读史书,甚至连当今皇帝都不大清楚,但明亡的历史好歹知道一些,他知道明亡是因为内{文}争内耗为主,而其中{人}的党争,也就是东林{书}和齐楚阉党等诸党的争{屋}斗占了主要原因。双方都觉得自己正义,但其实背后都是内侍太监,争来争去,彼此都不是为了国事,而只是流于意气,到最后被人一锅烩了了事。

“呃,这个……”年锡之一脸愕然,吃吃半天之后,才答道:“前唐牛李党争之鉴,就是学生所说的,大人可能翻阅的时候,没有注意吧。”

张佳木现在也在恶补历史,从史记开始,列朝的什么正史野史没事也抱一本翻翻。只是他虽然融和了记忆,繁体字也看的懂,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又是武臣家里出身,幼学底子实在是很一般,当时的史书竖排繁体,看着也实在是费力,所以说是恶补,多半是他自己躺着时叫人读给他听,不然的话,他断句都很困难。

这倒也不能怪他愚笨,实在是平时太忙,偶尔得闲时听听,有趣的记得一些,没趣的恐怕也忘掉的多。

他再聪明,也并非是完人哪。

当下听得年锡之的话,张佳木也颇觉尴尬,这书定是有人替他讲过,不过自己含糊弄忘了。当下便吱吱唔唔的道:“嗯嗯,我记得,牛李党争么,这怎么能不记得。”

“是,大人天纵英明。”年锡之忍住笑,答道:“自然一点就透,学的很快。”

这也是下头老夫子们捧张佳木的话,平时奉承,张佳木没当真计较,听多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天纵英才,什么事听了一遍就懂得,这会子被年锡之一说,虽是脸红,不过他脾气向来就是如此,当下索性兜头一揖,笑道:“老夫子,不必这么挤兑我了,这样罢,回去之后,你替我好好讲几段书,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年锡之认为张佳木的天资已经是极高,象他和徐穆尘不过中人以上,但已经是考中了进士,张佳木的天资过人,如果真用心读点书,成就定然不在普通人之下。

允文允武,这才是当时读书人对自己上位的期许,象朱元璋,贵为帝王,下头的书生还在苦劝他读书,朱元璋自己也争气,开头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后来字也写的过的去,还能自己写祭文,骈四俪六,也很象个样子,也做得诗。

年锡之当然不是期盼张佳木做朱元璋,只是书生习气,无可更改耳。

当下两人相视一笑,颇有点莫逆于心的感觉,当下也不管这里了,反正差事已经交待下去,锦衣卫的规矩就是这样,就怕没有人下令,只要有了命令就有了流程,就有备案,就有人负责,只要这样,就算合法合理,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的事了。

而在过万人的锦衣卫中,缺乏的是流程性和全局性的人才,这也是张佳木如好色之徒般的追逐读书人中的优秀分子的原因所在,他很缺乏全局性的人才,至于事务性甚至是非一般事务性,比如上房揭瓦杀人放火行骗抢劫……这一类的人才他很多,嗯,真的很多。

黄二奉命留了下来,说是处死,当然也不是明正典刑,黄二懂。

等人走的差不离了,那些叩头请饶命的万府家人已经没多少力气的时候,黄二叉腰环顾四周,只见很少一些百姓躲在高处,伸手探脑的看,但绝没有人敢再靠近过来了。

“来呀”黄二一声吆喝。

“在,大人”底下过百人如雷般响亮,整齐划犹如一人。

“快着点。”敢这么和黄二说话的,除了张佳木外,就是孙锡恩等寥寥几人。这会子孙锡恩走过来,皱着眉道:“大人是叫你赶紧开他们,可不是叫你在这里胡搅。”

锦衣卫立威也是要有个度的,一会儿堵塞时间久了,知道的权贵多了,这当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锦衣卫把街道堵了太久时间,那可就是大问题和**烦了。

京师水深,没必要的话,也就不能竖立太多的对手。

今天张佳木摆明是要找曹家的麻烦,打狗要看主人,今天打的就是曹家最肥的肥狗,这一棍打下去,可是生疼生疼,接下来,可就是看曹家是怎么个反应了。

“嗯,我懂。”

黄二狞笑一声,令道:“来,这伙人冲撞朝廷命官仪驾,按律例打五棍,来,打,用心打”

在场的番子也都知道张佳木的意思,黄二的命令一下,过百番子暴诺连声,两人按住一个,两人轮流行刑。

说是五棍,其实都知道是要杖责毙命,所以大家前四棍都应付差事,噼里啪啦打的热闹,被打的人除了吓破胆的,连呻吟声也听不到几声。

但到了第五棍时,这些打惯了人的锦衣卫校尉番子们手中阴劲一使,每一棍都正好敲在犯人的背上,虽止一棍,但所有人都狂喷鲜血,甚至有人嘴里吐血内脏的碎块来。

“大人,”负责行刑的是两个百户和一个副千户,这会儿三人上前来,郑重其事的道:“人犯杖责五棍打完,十一人全部受刑不过,悉数杖毙了。”

“全死了?”黄二狞笑一声,道:“把尸体全收起来,叫他们家人来领尸,记得,不要叫人给烧埋银子了,打死人还找死人家里人要钱,太不要脸,咱们不要做这样的事。”

“是勒”

三个武官挺胸凸肚,一脸得意,大声答应了之后,才又环顾四周,这会子,所有看热闹的百姓一个也不见了,胆子比天大的人,也就是躲在屋里把窗户纸添开来看几眼,正常人都缩在房里,或是撒开双脚跑路,再也不敢留在这伙凶神身边。

这一次,板子打的山响,血肉横飞的同时,也是把锦衣卫的威风给打了出来。从仁宣之治开始,廷杖大臣就很少了,锦衣卫几乎设而不用,只是侦辑些大臣阴私,偷看人家女眷洗澡,不然就是打听了菜场上的鸡蛋几文钱一个,象模象样的写成说帖递进宫里去。

景泰年间,于谦压的锦衣卫不敢动弹,东厂威风也渐渐凌驾于锦衣卫之上。百姓是最善忘的,在洪武和永乐年间人见人怕,可止儿夜啼的锦衣卫已经没有几个人害怕了。

张佳木执掌大权之后,锦衣卫形象重立,虽然很办了几个案子,但在民间形象反而更好,风评一好,害怕锦衣卫的人可就少了。

今日此事,算是给方方面面都有一个警告,便是锦衣卫的内部人员,自己也是甚觉提气。

“大人处事,嘿,真是没说的”四周的人散的差不多了,连黄二也和孙锡恩一起走了,他奉命办事,事情完了就得备案上报,所以还有屁股要擦。

留下来的只有一个试百户,带着几十个校尉看着现场,雇来几辆骡车,预备把尸体搬回去,等死者亲属来认领。

夫子们胆,畏畏缩缩的不敢搬动,校尉们看的不耐烦,便自己上去搬抬。

一个看着四五十岁大的中年汉子一边搬动着尸体,一边向着自己同伴道:“跟着这样的大人,才感觉胆壮提气,这三十多年过来了,今天可真提气。”

“嗯,有这什么点感觉。”答话的校尉是个壮棒伙子,说话也爽利,只道:“以后,踏实跟着大人干吧,吃不了亏”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四十九章 送信

王增与张佳木一揖而别,两人在西华门外分开,王增自回在正南坊中的靖远伯府去。天气和暖又不甚热,满街的绿柳青槐叫人看了满眼舒适。

街边到处都是从各门进来的乡下脑壳,看了也不惹厌,因为他们推着车或是赶着毛驴进来,卖的正是那些时鲜蔬菜。

菲菜都已经快过季了,仍然一担担的挑进来;萝卜青芹蘑菇青菜全是水嫩嫩的,一筐筐的抬了进来。

“辣椒来,辣椒来。”就在坊中最热闹的市口,有人叫卖着辣椒。

这玩意儿,张佳木自己宣传,公侯贵戚们也尝试过此味,不过,在百姓嘴里口碑不算太好。大家觉得太过辣口,不如胡椒性温而开胃,这玩意看着绿而巧,吃起来硬是霸道的紧,实在是遭不住。

王增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不过,张佳木觉得市场还有待打开,百姓一定会很喜欢这种调味品,并且会非此味不下饭,只是有待时间来叫大家接受罢了。

今春辣椒收获已经不少,但张佳木的大棚王增也看了,辣椒非得增产几十万斤不可,除了准备供应京师外,还打算向辽东输出。

“那里苦寒,”王增记得张佳木说道:“百姓冬天要出门,就得往脸抹猪油,不然非冻坏不可。冬天吃的是什么?就是一坛子一坛子的泡菜,没有泡菜,就没有下饭的物什了。这会子的泡菜又没入辣味,一味靠酸来提味道,我看,辣椒传入辽东,不光为赚钱,是一件利国济民的好事。”

自己当时说什么,也是已经忘了。张佳木为什么说“这会子”记得自己当时还苦苦思索过一段时间。不过,在张佳木身边时间越久,仿佛就听他说的越多,很多事情,自己的见解到底是什么,已经飘忽难以记忆,因为脑海中到最后剩下来的,就只是张佳木的想法了。

“王兄,”在马上一颠一颠的,王增还想着张佳木的话:“不仅是辣椒一味,弟还要去寻好几种神物,寻到了,我华夏生民可就不必再受苦了,真的。”

这句话,张佳木说的时候颇动感情,老实说,王增和张佳木感情很好,来往也很多,甚至也几次看张佳木喝醉,但这么动感情的说话,那种很动容很投入的样子,倒是真的叫王增动容。

当时是怎么答的,倒还记得。

“佳木,若是重庆看了你这副样子,必定更放你不过了。”

当时似乎是这么说的,张佳木苦笑一声,也就罢了。不过,前一阵去锦衣卫报道之后,才知道张佳木果真利用锦衣卫在暗中的暗桩,动了行人司派出行人前往南洋诸男,三佛齐、吕宋、真腊、马六甲等诸国都派出了行人出去。派出的使节团规模很,好几个番国才派两三个使者,加上随从,最多一艘福船也就够用了。

象是占城和交址,如果使者愿意的话,可以一路起旱下去,不过,那样就太辛苦了一些。所以宣德年间,使臣带些物品去易物,再带回番邦物品回来贸易,获利以贴补,当时查了出来,宣德皇帝也并没有追究,就这样算了。

这一次派出的行人们名义上是睦邻邦交,宣扬国威,自从郑和大使之后,国朝已经不再愿意负担大规模的使节团出海,那种一个大船队两三万人,除了官兵还有工匠太监等各色人群的庞大船队已经不复存在。甚至,王增听说过,在宣德年间皇帝索要宝船图样,当时的某大臣将这些图样一火烧了。

“这他娘的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啊,”张佳木是这样说烧图样的事:“就算劳民伤财,将图样秘藏也就是了,这造船用了几十万人力和数不清的物力,这才造了大船出来,就这样一把火烧了,真是昏聩混蛋,简直全无逻辑可言。”

逻辑是什么……想到这里,王增已经觉得头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