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灵帝派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军,负责保卫京师;又在洛阳之外的重要关口,设重兵加强防守。同时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北军五校尉和地方官兵入冀州,围剿驻守在巨鹿、广宗一线的张角等黄巾军主力。
同时任命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隽率领马步军四万与人进军颍川,围剿控制着颍川、陈留。汝南。陈国等黄巾军南方主力彭托、波才一部。
……………………
“殿下,子寿来消息了!”
一声满是喜悦的低呼之声突然自刘辩的偏殿门外响起。而与此同时,荀彧的人影也自偏殿的一侧闪了出啦。
此时的刘辩正端坐在云床之上,饶有趣味的看着一本古朴的孙子兵法。
“哦……!子寿来消息了。好、好。太好了。文若快些将子寿的消息说出来!”刘辩一惊,挥手放下手中的兵书,也没有去管脚上并没有穿着鞋,就神情焦急的翻下云床,向着荀彧走去。
看着刘辩这焦急的神情,荀彧也很是理解的一笑,可以说,荀彧刚刚看到刘辰传回来消息的时候,并不比现在刘辩的神情镇定多少,毕竟。根据他和刘辩等人商量的计策,刘辰在黄巾军之中所处地位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所有行动。或许应该说是,刘辰如果能否打进张角的权利核心,是刘辩所有后续动作的直接基础。
“殿下。你是不是该先上坐?”骤然听到如此好消息,荀彧也不再保持那旷古不变的沉稳,而是轻笑着调笑起刘辩来。毕竟虽然此时的刘辩年岁还小,但那份沉稳与镇定,即使是荀彧自己,有时也会觉得可怕。
“呃……!”
刘辩一愣,随即才发现自己的举止有些失态,只见其尴尬的一笑。也不理会荀彧的打趣,走到荀彧身侧。挥手将荀彧手中的竹筒抢到手中。
撕开竹筒的封签。一方素色的锦帕就落到刘辩的手中,刘辩神情一喜,也不顾现在窘迫的举止,直接就当着荀彧的面将锦帕展开。
“殿下,子寿不负所望。现以彻底融入黄巾贼军之中,现添为贼酋张角帐下亲卫长。殿下可以展开后续行动。黄巾军后续行动情报,子寿会适时的将消息传报给殿下知晓。子寿拜上!”
映入眼帘的是数行苍劲的字体,这字体,刘辩很是了解,正是他派往颍川、冀州为张角报信,以求取得张角信任,借机融入张角黄巾军体系的刘辰。
“好……!子寿果然没有辜负我对他的期望!”刘辩抚掌而笑。神情兴奋至极。
荀彧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但在他那眼眸深处,还是不难看出一丝的窃喜。刘辰行动的成功,却也代表着荀彧他为刘辩所处的谋天下的大计可以执行了。
一个谋主,一生之中最幸福的不是功成名就,不是荣耀故里。而是亲眼看着自己所出的计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历史,或者说是左右着历史的进程,这种成就感,才是一个谋主一生最为幸福的事情。
而刘辩能够听从荀彧他谋天下的惊天计划,更是将此计划付诸与行动,这本来就是荀彧很是窃喜。而更让他惊喜的,还是亲眼看着这份旷古未有的计划缓慢的向着成功之路发展。这才是最让他兴奋的。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今日子寿能够赢取到贼酋张角的信任。从今以后,我们就能够对黄巾贼军的一切行动了如指掌。而如此一来,殿下所设定下的后续计划也可以开始了”荀彧神情一震,面含笑意的向刘辩说道。
“文若太过自谦了。如果不是文若你先为我设定下贯穿数十年的发展大计,今日子寿之行岂能成功?要说功劳,文若当居首功啊!”刘辩神情兴奋的看了荀彧一眼,见其也是面带喜色。又想到以后光明的前景,刘辩不由的向荀彧说道。
“荀彧不敢居功,身为殿下之臣,为殿下出谋划策是臣下该做的!”
刘辩的话在一瞬间,好似一股初春的暖流涌过荀彧的心头,虽然荀彧此时也非常满意刘辩的称赞,但还是恭敬的谦让着。
身为一个谋主,眼见自己所设下的计谋获得成功是一份喜悦,而获得投身旗下殿下的赞赏,却也不能不说是一份喜悦。
淡淡的点了点头,刘辩才向着自己的脚下看去,见此时的自己居然没有穿鞋就跳下云床,不由的畅笑起来。不过此时刘辩难得的放肆一回,他也并不想如此快速的就从新做回那一贯冷静的自己,而是手中拿着记载情报的锦帕,快速的在偏殿之中渡着步子。或许这正是刘辩的习惯。每当有重大决定需要他思考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在屋内来回走动,或许正应了现代那一句话,动动更健康。
“文若,现在卢师傅的军队到了那里了?”刘辩沉思少许,随即抬头,双目灼灼的盯视着荀彧,沉声的问道。
见刘辩如此快速的就能从那份喜悦之中脱身,再次恢复了以往的沉着冷静,荀彧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第七十三章 寻找精兵
“殿下,按照时间推算,现在卢中郎将所率领的北方五校尉应该已经接近冀州的广宗、巨鹿等张角的老巢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朝廷的军队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和张角的黄巾贼军主力开始碰撞了!”荀彧沉默少许,随即面带犹豫的说道。
“居然如此的缓慢,如果从卢师傅从洛阳启程算起,已经将近半年时日,北方五校尉的军队居然才开始行动?”刘辩一惊,显然没有想到,大军开拔居然会如此的缓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卢师傅以前毕竟都是文臣,今日突掌帅印,指挥难免会疏忽一些,在加上北方五校尉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收服的,所以耽搁些时间也是在所难免的!”荀彧苦笑了一声。满含遗憾的说道。
“恩……!事情确实如此,是我太过焦急浮躁了!”刘辩轻叹了一口气,随即沉声说道:“文若,传信给卢师傅和子寿两人,命他们相互配合,在保证子寿在黄巾军之中安全的情况下,尽快的将冀州的黄巾军剿灭,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将张角等黄巾军的贼酋活捉。毕竟如果战事太过延长的话,黎民百姓就太过受苦了一些。”
听了刘辩的话,荀彧的眼睛骤然一亮。在其内心深处,虽然理智的告诉他,如果这般急躁的就将冀州的黄巾军围剿,对刘辩以后的计划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刘辩如此重视百姓的生死,却也让荀彧很是欣慰。
“属下遵命,不过殿下,现在黄巾贼军刚刚兴起,正是军心大振的时机,如果现在就和张角贼军死拼的话,即使有着子寿在内传递消息,恐怕对官军造成的伤亡也会非常的眼中,是不是先暂时拖上一拖。哪怕是先暂时放松一下对张角等人的围剿,那可以避免官军太过重大的损伤,而且,这样一来,也更能为殿下的后续计划增添一些的把握!”荀彧犹豫少许,还是决定放弃众多百姓的一线生机,为刘辩争取更加有利的机会。
刘辩轻轻的摇了摇头。虽然内心深处一份理智在告诉他,荀彧的做法是现在最和事宜的,只有将外面的叛乱拖得更长久一些,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让其发展自己隐藏的实力。但刘辩的内心还是有着一些的不忍。毕竟那死伤的百姓官军并不是简单的战报数字,更多的,还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所以,刘辩虽然此时心中有些犹豫,但是还是决定尽早的结束冀州的战争,只要能够在暗中发展出一部分自己的势力,也就有了和何进等人叫板的本钱。至于朝廷之中的争斗,刘辩还是觉得,以后还是会有机会的。
“文若不必多言,就按照我所说的去传信吧。在给卢师傅的书信之中,你不妨直接明言,如果不必围剿的黄巾军,尽可能的去收编。然后,将这些收编的黄巾军之中挑选精装之辈,暗中训练成一支可以完全依靠和掌握的军队。”刘辩挥手打断了荀彧的话,沉声的说到。
荀彧见无法劝解刘辩,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毕竟他在过的冷静,如果不是出于必要,也并不想如此轻易的无视掉众多鲜活的生命。在那时候的汉朝,黄老之说盛行,荀彧还是相信,如果因他而覆灭了太多的人命的话,恐怕会有伤天和,最少也会减损他的寿命。
“恩……!”刘辩见荀彧并没有再过反对,沉吟了少许,随即向荀彧问道:“公达去颍川、汝南等地帮助张辽募兵,现在情况如何了?”
提到荀攸,荀彧的神情稍微的有些怪异,但在犹豫少许之后,荀彧还是回答道:“情况不太乐观,居公达传回来的消息,即使借用我荀式一族在颍川数百年的声望,也支募集到三千将士。不过在公达传回来的消息之中,却也说明,这三千将士,都是精装英勇之辈。其中很多的人,居然都是公达通过关系,从死牢之中寻到的杀人犯等!”
“杀人犯嘛?”
刘辩稍微的一愣,随即就已经醒悟过来,心中暗自感叹荀攸的细心与谨慎,虽然这段时间来,荀攸和张辽招募的兵勇并不算太过,但却是也是费劲了心机。
毕竟那时候招募兵勇,大多都会是无法生活的流民和百姓,这些人都是为了生活所迫,才会到军营之中讨口饭吃,而这些新的兵勇,因为没有见过血的关系,即使是投入到战斗之中,也并不会有多大的效果,而荀攸这次虽然招募的兵勇不算太多,但却因为其中有着众多见过血的杀人犯的关系,在战场之中,实用性应该会比刚刚放下农活的流民百姓要好上许多。如果按照综合实力推算的话,刘辩相信,这微弱的三千人,如果经过简单的训练的话,战斗力应该不会比招募五千流民要低。或者,还会更加强悍一些。
“恩……!此事公达做的很不错。”刘辩满是赞赏的感叹了一声,随即对荀彧说道:“文若。一会你也派人,前往汝南,告知张辽和公达,让他们携带着招募的兵勇北上投身到卢师傅旗下,有着卢师傅照料,想来应该会能够让张辽很快的积累到战功。并积累下一些威名。有着这份战功和名声,在冀州的战事结束,让张辽投身到大将军帐下,应该能够得到重用的!”
听见刘辩的话,荀彧稍微的有些失神,随即就已经明白了刘辩话语之中的用意。
两人商谈完朝廷之中的一些事务,随即刘辩就和荀彧欢喜的交谈起来,而在这时,刘辩才豁然的想起,此时的黄巾之乱,正是大汉朝廷政权最后的尊严被践踏,而四方诸强趁势而起的时候,历史之上,不论是董卓还是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凭借着在黄巾之乱之中累计的战功才慢慢的走上了争霸的道路。
“文若,我一直让你派人四处留意现在朝廷的动向和曹操董卓几人。现在可有什么消息?”刘辩眉头紧锁,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变动。
第七十四章 操
荀彧很是惊异的看着刘辩,很是疑惑,为什么眼前这个殿下,居然会频繁的留意一些现在还是微末小吏一般的人物,如果按照荀彧自己的意思,这些微末的小吏那里需要让刘辩注意,但他荀彧到底还是刘辩的臣子,虽然很是疑惑,但还是尽心尽力的为刘辩留意着朝廷之中的动向,更加注意着曹操董卓几人的情况。
“殿下,臣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你会一直关注和留意曹操、董卓这几个籍籍无名之辈?虽然他们确实也是一时良才,但也犯不着浪费了你的心思和时间,有这份时间和精力,臣下以为,你还是应该用在朝廷之中的争斗之上的!”荀彧思考了少许,还是忍不住的劝解起刘辩来。
听见荀彧谈论曹操董卓几人那轻视的语气,刘辩刹那之间甚至感觉到有些好笑。不过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刘辩就已经明白了荀彧这一番话的原因。毕竟此时董卓曹操几人,在朝廷之中还是一个微末的小吏,或许在这几人之中,董卓的实力还算不错,不过也只不过是不错而已,一个小小的东中郎将,一个朝廷之中的中级军官,居然连将军职位都没有混上的小官,居然也会让深谋远虑的刘辩花费精力去关注,确实非常的让荀彧奇怪。
不过不管荀彧如何的言辞与不满,刘辩还是并没有对董卓曹操几人稍有疏忽,刘辩更是穷尽自己所有的权势与人手,对曹操和董卓施以打击和压制,为的就是避免以后,如果有机会,让董卓和曹操两人得势之后,凌压与大汉的皇权之上。
“文若。那你到是跟我谈谈,在你的眼中,董卓和曹操两人究竟如何?”刘辩并没有去直接回答荀彧的问题,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荀彧,沉声的问道。
荀彧奇异的看了刘辩一眼,虽然心中很是疑惑刘辩的问题,但是还是在短暂的思量之后,沉声的对刘辩说道。
“殿下。自从你让我留意董卓与曹操以来,在段时间里,我倒是特意的留意观察过与这两人有关的事情。”荀彧紧锁着眉头,沉默了少许,好似在组织着自己的语言一般:“董卓。出身微末,是凉州商贾世家出身。不过如果刨除他的出身的话,董卓其人,倒是有些可圈可点之处。其人作战勇猛,每逢战事则身先士卒。在凉州军队体系之中也有着一些威名,不过其人生性太过阴沉贪婪。如果用一个动物来形容的话,那么我认为,董卓其人如狼。正如世间所言的那一番话一般,狼性千里吃肉。只要殿下能够掌控住一定的权势,董卓这种人还是很好控制的,而且以董卓的性格,或许在以后还能成为殿下的马前卒。”
听见荀彧的话,刘辩的眼睛不由的一亮,随即就沉寂了下来。可以说,荀彧对董卓的形容一点也没有错,依照董卓那残忍嗜杀、贪婪成性的性格,确实与狼的习性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有一点荀彧却是低估了董卓。董卓虽然生性如狼,残忍、嗜杀,但是董卓却有着一种连狼都不具备的性子,那就是野心。而且董卓的野心和其他人的野心并不完全的相同,如果是如张辽、荀彧等人的话,他们的野心也只不过是建功立业,荫及子孙。但董卓却截然不同,他的野心是想某超篡位。如果有董卓实力足够的话,刘辩毫不怀疑董卓会对他露出那残忍嗜杀的面目来。
至于荀彧所言的,收服董卓为自己的马前卒,这点刘辩虽然有些心动,但在思考之后,还是决定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依照董卓那残忍成性的性格,刘辩没有一丝的把握,可以将董卓完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