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陶会长的电报?他怎么知道如何跟我联络?”
赵北接过电报,看了眼密码代号,不由微微一愣。前段时间他整肃部队,削山头,牵连到了光复会势力,熊成基派来地那几个“监军”不服,跟他理论却又说不过他,只好去安徽告状,走之前赵北特意送了那几人一笔路费,顺便叫他们给熊成基带了本电报密码,准备以后联络时用,但不想熊成基的电报没来,陶成章的电报却抢先到了,想来是那几个人没去安徽,而是去了上海租界,直接向陶成章告状去了,不过看在那笔“路费”地面子上,或许他们改了主意也说不定呢。
说起来,自从起义之后,他这个“光复会员”还从来没有跟自己名义上的领袖联系过呢。
田劲夫说道:“陶会长说,根据可靠消息,袁世凯正在与英国、法国、俄国商量借洋款的事情,据说折合几千万两银子呢,陶会长担心这里头有什么猫腻,往年伪清朝廷借洋款,无一不是拿咱们中国的利权抵押,这一次袁世凯打着伪清地幌子借洋款,不知道抵押了咱们的什么东西。陶会长的意思,请总司令出面,向袁世凯探听探听。”
“陶会长也挺幽默的么,我向袁世凯打听?袁世凯这次的借款若是真有什么秘密的附加条款地话,他袁某人会指着自己的鼻子跟我说‘我卖国了’?我去问地话,只怕也问不出什么道道。”
赵北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善后大借款”,当时地那笔借款是袁世凯用来镇压“二次革命”的,现在这笔借款如果成立地话,袁世凯想干什么似乎也不难推测。
“那怎么跟陶会长回电?”田劲夫问道。
“不忙回电。咱们先发个通电。”
赵北淡淡一笑,背着手说道:“咱们要用通电告诉全国,告诉全世界,现在革命仍在进行,中国到底是共和还是君宪,谁也不知道,这国体尚未确立,怎么能够向外国借款呢?所以,无论是北方摄政大臣政府还是南方革命政府,均无权单独向一国或多国财团商借洋款,如果一意孤行,则我全国士民百姓绝不认帐!没有南方革命政府的代表签字,公元19C9年1月1日之后的所有华洋债务一律无效!至于南方革命政府的借款签字代表嘛,共和军先推举两位,一位是共和军总司令赵振华,另一位是光复会领袖陶焕卿,借款合同上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签字,伪清朝廷连一个便士都不许借!”
参谋急忙将这通电内容记下,趁这工夫,田劲夫将另一张电报纸递给赵北。
田劲夫说道:“汤化龙他们已经到了上海,请示总司令,下一步如何行事?”
赵北看了眼电报抄稿,说道:“回电,就四个字:便宜行事。汤化龙是聪明人,他自己应该知道怎么做。另外,他在上海谈判,不仅要谈共和的事情,也要谈宪法的事情,现代国家,宪法是立国之本,法律之源,现在先把宪法的框架搭起来,听听各方意见,等国体确立之后,这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宪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0章 干部培训学校
化龙确实是个聪明人,接到赵北的那封“便宜行事”报后,他压根就没去会晤南方谈判代表团,而是径直去了张园,投帖拜会了张园主人张叔和,又通过他约见了北方和谈代表团的副大臣尹铭绶,试图抛开同盟会和光复会,以南方革命势力全权代表的身份与北方代表团单独进行议和谈判,因为他知道,目前的南方革命势力中,唯一有实力与北洋军抗衡的只有共和军,无论是同盟会的武装还是光复会的武装,都无法单独与北洋军正面对抗,即使是两家联合也做不到,这不仅是军队素质的问题,更是武器装备的问题,共和军手里掌握着一座大型兵工厂,而其他的革命势力不具备这一优势,南方的大型兵工厂不是掌握在北洋军手里,就是被立宪派视为禁脔,只有汉阳兵工厂才是革命派的依靠。
得知汤化龙与北方代表团接触的消息后,南方代表团立即召开会议,紧急磋商的结果,就是伍廷芳辞去南方和谈全权代表之职,并由其提议汤化龙继任。此时伍廷芳乘坐的邮船已经驶到日本,这位清廷委任的前任驻美、墨等国出使大臣立即发出通电,宣布辞职,并推举汤化龙继任和谈全权代表。
通电一出,世人盛赞伍廷芳高风亮节,但同盟会和光复会却是有苦说不出,现在南方革命看上去虽然声势浩大,但那只是表面现象,革命军的困难很多,缺兵、缺饷、缺械弹,各省的立宪派又不愿合作,而且列强一力维护北方袁世凯,强行截留关税余额,使得革命军政府财政极度困难,如果列强真的打算进行武力干涉,革命军根本无力抵抗,遍观南方革命势力,唯一有较强实力的只有湖北地共和军,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控制着全国最大的兵工厂,所以,共和军实际上充当着革命急先锋和顶梁柱地角色,也是南方革命的风向标,如果与共和军发生,对于南方的革命是很不利的,万一将共和军逼到袁世凯一边,则同盟会和光复会将失去一位最值得拉拢的战友,如此分析,还真得把和谈全权代表位置让给共和军的人不可!汤化龙是赵北推荐的南方和谈代表,是共和军地代言人,由他做南方全权代表,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至于总司令提议的那个“四方会议”,同盟会和光复会却是敬谢不敏了,与其坐在一边给人当花瓶,还不如把全权交给这位汤代表呢。
但汤化龙是著名的君宪派,对于“共和”一向不感兴趣,这一点同盟会和光复会也都知道,他们不明白赵北为什么要把这个君宪派人物派来充当和谈代表,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汤化龙绝不会看同盟会地脸色行事,他有自己的打算和目的。
为了弄明白赵北派汤化龙充当和谈代表的真正用意,同盟会和光复会派遣了刘~一等人立即乘船西行,到湖北去探个究竟,与此同时,一直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的清廷也被这一奇怪举动弄糊涂了,他们也派出了自己的信使,想去湖北看看那位嘴上大叫“铁血共和”地赵总司令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除此之外,赵北关于国际贷款一事的通电也让袁世凯焦躁不安,为了早日完成南北和谈,早日将外国借款弄到手,袁世凯也派了他地幕僚阮忠枢去了湖北,试图与赵北建立直接联系。
当各方密使、信使星夜兼程向武汉赶去的时候,以汤化龙为首地南方和谈代表团与以唐绍仪为首的北方和谈代表团正式开始了谈判,双方唇枪舌剑,引经据典,似乎都在坚持自己一方地立场,但让人们觉得奇怪的是,无论是坚持“君宪”的一方,还是坚持“共和”的一方,都在谈判中有意无意的提到了清室退位让国的话题。
……
上海租界的南北议和会议正式召开,与此同时,华中地区的革命事业也在向深入发展,在共和军总司令赵振华的亲自关心下,一所革命干部培训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这所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学员。通过考试地学员按照成绩被分为中级与高级两个班。高级班培训期半年。中级班培训期一年半。培训合格之后可以直接分配到各个政府部门工作。
由于招考公平。工作待遇好。第一期学员地招考仅用了半个月地时间就已完成。鉴于邻省应考者仍在络绎前来。而基层干部又严重不足。所以这第一期培训班在春节过后就立即开班授课了。至于那些没有赶上考试地应考者。则在补考合格后统一编入见习公务员行列。先在政府部门熟悉工作。等第一期培训班结业之后再入校深造。
在第一期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湖北都督、共和军总司令赵振华不仅亲自出席了典礼。而且发表了一番演讲。除了鼓励学员认真学习之外。还就最近地国际国内形势做了一番深入浅出地分析。在讲话地最后。还对欧洲巴尔干地区地“波斯尼亚危机”进行了评论。
“……众所周知。欧洲正处于战争地阴霾之下。由于巴尔干地区地‘波斯尼
’迟迟得不到解决。欧洲人民仍将继续在战争地威s:兢。……其实在我看来。‘波斯尼亚危机’完全是奥斯曼帝国腐朽、黑暗、愚昧统治地必然结果。只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仍旧处在奥斯曼帝国地野蛮统治之下。欧洲就不可能有和平。
现在地世界是一个分化地世界。一条叫做‘文明’地分隔线将不同国家分成了两类。一类叫做‘文明国家’。一类叫做‘野蛮国家’。很遗憾。奥斯曼帝国就属于后者。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亚洲,或者非洲,所有的现实都表明,奥斯曼帝国在每一个地区的统治都伴随着经济衰退和文化落后,奥斯曼帝国所征服的每一个地区,除了满目疮痍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
所以,我个人认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如果想走向文明世界,就必须向欧洲国家靠拢,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文明地欧洲才能将两国带向繁荣与和平,而欧洲诸国之中,最有文明气息的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是维护欧洲和平地坚强柱石。
虽然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但毫无问的是,没有人愿意选择战争。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野蛮世界需要和平,文明世界也同样需要和平。我衷心的希望此次‘波斯尼亚危机’能够得到和平解决。在此,我以个人名义祝德国与法国和平共处,同时也祝欧洲永久和平!”
这番讲话只是总司令“开学演讲”中地一小段,虽然篇幅不长,对于国人的触动也远远比不上袁世凯的“新年通电”,但毫无问,当它被以通电地形式拍发出去,并刊登在报纸上后,“赵振华”的名字被更多的外国人记住了。
毕竟,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很少关心国外地事情,更别提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这个通电因为满篇的“文明”,也就被人称为“文明通电”。
……
“文明的德意志帝国必将拯救欧洲,拯救世界!这不仅是我们的信念,更是我们的追求!但遗憾地是,有人在阻碍我们实现这一信念,他们就是德意志的敌人,这个敌人不仅来自于国内,更来自于国外!……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地帝国,其国际地位无论如何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不相称。拉策尔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德意志地扩张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要求,更是一个地理上地要求!德意志需要阳光下的土地!”—————德国御用报纸《泛德意志报》狂妄的叫嚣着,这是欧洲第一份对“文明通电”做出反应的报纸。
“相比袁世凯将军,这位赵北将军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点,而且,在批评奥斯曼帝国的同时,他显然忘记了一个重要事实:他的祖国也正处于蒙昧的野蛮状态。”——————法国《费加罗报》特约评论员如是评价这份通电。
“可笑的是,这个造反者竟然将文明的法国与野蛮的德国相提并论,威胁欧洲和平的恰恰就是德国。虽然这个自封的总司令妄图对欧洲事务指手画脚,可遗憾的是,他的狂妄与实力显然成反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尖刻的挖苦道。
“对于这个无知的远东军阀,我无话可说。我国外交界和法律界一致认为,《柏林条约》依旧有效,奥匈帝国皇帝和保加利亚大公的行动不仅违反了《柏林条约》,而且也是对欧洲和平的挑战!我们期望德国和英国主持公道,也期望国际正义。”——————奥斯曼帝国摄政官“大维齐”如此看待“文明通电”。
“某些欧洲国家的政客显然不知道什么叫‘文明时代’!这帮自诩为‘文明人’的家伙的见识甚至还不如一个中国人!巴尔干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正是因为这帮愚蠢的政客。或许,欧洲人的血统需要净化了,斯拉夫人、犹太人正在使整个欧洲走向衰落!犹太人现在不仅控制着欧洲的金融,也控制着欧洲的艺术领域!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艺术和思想从来没有这么危险过!而艺术和思想才是这个世界的文明象征。……”——————维也纳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刊登了一位读者的来信,不过由于言辞过于激烈,反犹倾向严重,引起维也纳金融界的不满,在压力下,奥匈帝国保安部门不得不介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那名读者名叫“阿道夫特勒”,是个乡下来的十九岁青年,自称画家,但报考艺术学院失败,目前正在一所救济院接受救济,心情压抑,愤世嫉俗,是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跟街上的乞丐没什么区别,不值得大动干戈,因此,此事就不了了之。
……
“文明通电”仅仅只在欧洲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躁动,随后一切恢复了平静,毕竟,那个古老东方国家的影响力在目前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那只蝴蝶的翅膀还不足以引起一场风暴。
第121章 稳坐钓鱼台
在南北和谈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九省通衢的武一场同样如火如荼的运动也在展开。
“新文化运动”,这是报纸上的标题,很好的说明了这场运动的本质,那就是改造旧文化,塑造新文化。
具体来说,就是废除文言文,推广白话文,而且改旧式的竖版印刷为新式的横版印刷,并全面推广标点符号,以及一种全新的“汉语拼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破除陋习的内容,比如说废除缠足,宣传禁烟,全民卫生运动,扫除文盲等等。
清朝末年,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现在,是该做个总结的时候了。
这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倡导者仍是那位引领时代潮流的赵总司令,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亲自冲锋陷阵,而是在亲手点燃了这把大火之后就躲到了幕后,操纵一家新成立的报社,将这场文化改造的触手伸向社会每一个角落。
这家报社就是“先锋报馆”,发行的报纸叫做《先锋日报》,负责人是詹大悲,湖北春人,字质存,是个年仅二十一岁的青年,虽然没人知道赵总司令为何如此重用这个年轻人,但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这位詹主笔没有辜负重托,在短短几天里就将第一份纯白话文的报纸印刷了出来,并很快销售一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枪就此打响。
让人颇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