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言所言是理。但当下我军连番挫败,士气低迷,更兼魏寇有那郭奉孝出谋划策,倘若贸然进取,反难取好。此下,该当若何?”
“如今战事紧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有一计,倘若能成,可教那数十魏寇,尽葬身于火海之中。不过此事,还需得潘文珪相助,方可事成。”
陆逊神色肃然,一双皓目璀璨光亮,刹时间好似尽夺帐内光芒。鲁肃听之,jing神大震,速速而道。
“计策如何,伯言快快道来!!”
此下,帐内众将纷纷把目光投向陆逊。陆逊拱手称诺,浑身迸发一股骇然气势,煞是威风,遂疾言厉色而道。
“彼军势大,我军若要以少击多,唯有出奇制胜耳!!我此计乃连环计也,计计相扣,方可事成。一者,大都督需得立即重罚于我,以证法度,责罚之时,虽于寨中辕门,好教三军将士看见。此为苦肉计也。而魏寇细作打探此事,必会回报曹操。而我这数日,看这气候,不出数日,必有大风,足会持久七、八日之久。魏寇多数乃中原之人,日夜在这船上操练、安寝食宿,必会水土不服。此时我却教一员心腹将士,暗里前往魏军大寨,先见潘文珪,教其献计曹操,可以铁链相扣,将船只相连,如此一来,便可减弱其军水土不服之状。然后又教潘文珪引见,就与曹操言我遭大都督重罚,怀恨在心,日夜气闷,yu要投降大魏。曹操素来多疑,但却又听细作早前来报,知得我确实被大都督惩罚,待其疑心一消,便约定时日。那时大风正紧,我领军相投,却又于船上放置硝石引火之物。而后在如此如此,数十万魏寇必将葬身于火海也!!”
陆逊侃侃而言,众将听得无不变色,鲁肃更是惊为天人,叹声而道。
“伯言之才,实乃胜我百倍矣!!”
陆逊惶恐作礼,直道谬赞,然后又神色一沉,带着无比沉重的叹声,徐徐而道。
“此计若成,魏寇必败无疑。但恐瞒不过那郭奉孝啊!!若有万一,我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矣!!到那时,数十万魏寇便将长驱而入,东吴将有灭国之灾。”
陆逊此言一出,鲁肃还有一众将士皆是面色一黯,都是迟疑不决。就在此时,吕蒙虎目一亮,握拳在手,慨然喝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我等已无退路,何不孤注一掷,就势一搏。成矣,败矣,皆为天命耳!!”
吕蒙喝得字字铮铮,掷地有声,众人面色大变。甘宁、凌统、丁奉等将相视一眼,皆齐齐而出,大声附和。鲁肃脸色连变,双手拧紧,青筋凸出,沉吟许久,却摇首拒道。
“兹事体大,还需禀报吴侯再做定论!”
鲁肃话音刚落,吕蒙、甘宁等将皆起急色,疾声相劝。就在此时,帐外一声响亮而又浑厚的笑声骤起。
“战事紧急,岂可延误!孤认为此计甚好,何不一搏!?”
声起处,帐篷不知何时打开。只见孙权身穿一袭龙威紫金大袍,腰系虎头玉带,迈步而入。在孙权身后,顾雍、步骘两人文臣,一同随入。鲁肃还有帐内众将连忙相迎,请孙权坐于高堂。不一时,孙权坐定,碧目生威,颇有几分枭雄之色,淡然而道。
“国有累卵之危,孤不yu在吴郡坐以待毙,故前来督战。前番战事,孤已有所听闻。时下形势于我军大有不利,若不出奇制胜,倾力相搏,魏寇迟早渡过长江,侵犯东吴国境。刚才孤在帐外,已然尽听得伯言所言,此计大妙,孤认为可行之。”
孙权话毕,诸将无不jing神大震。这时,顾雍却是脸带愁绪,出席拱手而道。
“王上且慢!倘若此举不成,功败垂成,如今国内仅余不足五万兵力,如何抵挡魏寇虎狼之师耶!?”
“哼!曹孟德篡位,夺以社稷大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番他屯兵数十万于此,对东吴势在必得,岂肯善罢甘休!?我军若不拼死相抵,实乃坐以待毙耳!!”
孙权冷哼一声,碧目暴射两道jing光,怒声大喝。顾雍闻言,长叹一声,退回席去。鲁肃见孙权战意昂然,心中壮之,忿然而出,跪伏在地拜道。
“鲁子敬愿效以死力!!请王上下令!!!”
“我等皆愿效以势力,请王上下令!!!“
鲁肃话音刚落,吕蒙、陆逊、甘宁等将皆纷纷跪伏请命。孙权见诸将皆愿效死而战,心头一定,遂便慨然下令,依照陆逊之计,各做调拨,又教众人暂时隐瞒他在军中之事。号令下落,孙权神色一凝,柔声与陆逊谓道。
“却是苦了伯言你了。”
“逊深受国家恩德,无以为报矣,唯有途脑肝胆耳!!“
陆逊双手一拱,厉声喝道。
且说在另一边,魏军再挫吴军,曹操率诸将归寨,大喜过望,犒劳三军,又重赏郭嘉。郭嘉欣然接受,却又暗中将赏赐之物,教姜维分予军士。
当夜,在曹操虎帐之内,歌舞昇平,众将兴高采烈,饮酒作乐。曹操坐于高堂,一双如能吞天的细目,光芒四射,纵声笑道。
“今日之战,朕之十万雄军,足以将吴贼吓得闻风丧胆。如今吴贼连番折损,兵力仅有数万,不足为虑也。依诸位卿家之见,该当若何!?”
曹操笑声一落,曹仁虎目生光,慨然而起,拱手而道。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步骘身入魏寨
“吴贼锐气大挫,所谓一鼓作气势如虎,陛下何不教三军整备,择日大举进军,一举渡过长江,杀破吴贼大寨。到时,我军于陆地作战,区区吴贼鼠辈,如何能抵挡我数十万雄师!?”
曹仁话毕,席下诸将纷纷叫好。曹操大笑不止,曹仁所言正合他的心意。此下曹操却又向郭嘉暗投眼色。郭嘉脸上嘴角含笑,微微颔首,亦是认同了。曹操心中大定,遂便下令,教三军整备,蓄势待发,整备完毕,便大举攻打吴军大寨。宴席上,一众将士无不大喜,眼看自军战况占尽上风,不需多久便可攻克东吴,班师回朝。不过此中,却唯有一人,脸色yin晴不定,郁郁寡欢。此人正是潘璋。不过此下众人皆沉溺在欢喜之中,却无人留意这东吴降将。
忽然,在宴席右侧边上,刘晔低声谏道。
“所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陛下竟然yu要大举动军,何不先遣细作到吴军寨内一探究竟?”。。
曹操闻言,亦觉是理,遂便应诺,教刘晔自行办理。魏军内细作打探之事,素来由刘晔操办。刘晔拱手领命。当下曹操见调拨已是七七八八,便与一众文武大肆纵欢。
就在此时,一阵飓风袭来,帐外旌旗忽地倒塌,发出一声巨响。帐内众人皆是一惊,曹操面色一变,却忽听到席下一阵吵杂声乱起,盘子、杯盏落地。曹操仿佛有所预料,心头仿佛被割开两半,急转眼望去。只见郭嘉不知何时倒翻在地,鼻子、眼角、耳朵、嘴角上皆渗出血液,触目惊心。在旁侧的姜维,脸色剧变,满脸恐惧之色,泪流如泉,大叫师傅。
“奉!孝!!”
曹操浑身颤抖,惊呼一声,猛地发作,推翻几子,脚步一错,竟从高堂上翻滚落地。顿时帐内一片大乱,有一些人赶去郭嘉那里,有一些人赶往曹操那里,七嘴八舌,乱叫一通。曹操状若癫疯,竭斯底里,不断唤着郭嘉的名字,更兼不顾形象,就在地上爬去,推开众臣,扑向郭嘉。众臣纷纷让开,曹操双眼尽是惊恐之色,眼见郭嘉七孔流血,浑身颤得更加厉害,疾声咆哮道。
“快!!快请太医!!!快呐~~!!!谁敢怠慢,朕便斩谁的头!!!!”
曹操嘶声乱吼,众文武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四处乱窜,连忙奔出帐篷,纷纷去唤太医过来。一阵混乱后,数个太医急急前来,在曹操怒吼之下,如若受惊的兔子,连忙跪下告罪。曹操见状,怒气一冲,猛地伸手一扯其中一个太医的衣襟,当头咆哮喝道。
“快快诊治!!若贞侯有个万一,你等皆要陪葬!!!”
那太医闻言,吓得五魂六魄都惊飞了,连忙爬到郭嘉身旁,为郭嘉探脉。另外两个太医,则在唯唯诺诺地拨开郭嘉的眼皮,亦在诊断。四周文武,见曹操气得满脸苍白无色,急劝息怒,小心龙体。曹操把手一招,大喝住嘴,摇摇yu坠地站了起来,细目却死死地看着那数个太医。
过了一阵,那数个太医面面相觑,皆露出死灰之色。曹操看得,踉跄数步,厉声吼道。
“贞侯病情如何,还不快快道来!!?”
那数个太医中,一人姓王,名吉,颇有急智。当下为保xing命,连忙秉道。
“陛下息怒,贞侯前番感染风寒,此下不过旧疾复发,兼之近日未经调养,故而如此。依微臣之见,贞侯万不可再有操劳,可暂且在寨内歇息,但病情好转,便叫人遣回荆州,调养百日之后,自然无患。”
姜维闻言,眉头一皱,眼眸如若刀锋,猝然眯起,望向那叫王吉的太医。王吉被姜维这一盯,顿时心头一颤,连忙底下头来,不敢对视。曹操听了,却是脸色有所好转,冷声向两位两个太医问道。
“王吉所言,可否属实!?”
“陛下不必多虑。王太医医术高超,我等诊断后,亦是此果。”
那两个太医暗暗相视后,急出言禀道。曹操听罢,方才心头大定,遂教左右将郭嘉送回其帐篷歇息,又细心吩咐姜维还有那数个太医好生照顾。姜维听令,yu言又止,不过却想到郭嘉曾经有过吩咐。姜维终究还是忍住了。若是平时,姜维这一阵神色变化,曹操早就看出了究竟。不过此时曹操心急郭嘉的病情,思绪大乱,故而未有察觉。
郭嘉忽然病倒,曹操急得几乎大开杀戒,宴席自然是不欢而散。就一夜间,暗中变故极多,将来战事究竟如何,可谓是充满了变故。
次日,在吴军寨内,只听闻鲁肃连声咆哮,仿佛震得方圆数里内都在摇晃。不一时,陆逊被两员军士推出,陆逊恨声不绝,状若疯狂,满是不甘。那两员军士,把陆逊推到辕门之下,取来两杆军杖。须臾,一阵阵巨响,伴随着痛呼声,传遍了整个营寨,就算在寨外数里,亦听得极为清晰。且说鲁肃先前有意调开江上巡逻船只。魏军细作乘一小舟前来,正值江上雾大,魏军细作听得惨叫声,连忙赶去看望,就在百丈之外,隐隐看得陆逊被两个军士杖打,顿时脸色连变,不自禁地越靠越近,只见陆逊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惨不忍睹。魏军细作看得皆不觉吸了一大口凉气。就在此时,寨内一阵怒吼声起,原来那魏军细作靠得太近,被寨内吴兵发觉,大喊奸细。小舟上的魏军细作,连忙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待吴兵小舟纷纷在江上涌动之时,那些魏军奸细早就乘小舟逃远去了。
另一边,此时鲁肃虎帐内,咆哮声已然停下。须臾,数员斥候赶来禀报,言魏军细作已逃去了。鲁肃坐于高堂,闻报一喜,却稍有顾虑而道。
“曹操素来多疑,此去若只派寻常之辈,只怕反而误事。还需有口齿伶俐,兼有胆气之人前往。不知何人敢前?”
鲁肃此言一落,帐内诸将面面相觑,皆无人动身。一者其中大多都是口拙之人。而吕蒙、凌统口齿虽好,但身份却不符合。这时,伪装成一员将士的孙权,微微一笑,向旁侧的步骘望了过去。
步骘见之,心里会意,遂慨然而出,拱手谓道。
“大都督不必多虑。大丈夫处世,不能建功立业,实乃愧对这男儿之身。某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三寸不烂之舌,公等既捐躯报主,某又何惜微生!某愿往矣!”
鲁肃见是步骘,心头一喜,又暗暗望去孙权那里。只见孙权嘴角含笑,微微颔首。鲁肃遂jing神一震,笑声而道。
“倘若步公愿往,大事可成矣!如今战事紧急,事不可缓,即今便行。伯言之书,已修下了。还望步公速速准备!!”
步骘慨然受命,领了书,只就当夜扮作渔翁,驾小舟,望北岸而行。是夜寒星满天。三更时候,恰好到了魏军水寨。巡江军士拿住,步骘毫无慌色,稳若泰山,言乃潘璋故人,还请潘璋前来相见。那巡江魏兵将领听闻,不敢怠慢,连夜报知潘璋,却又多留了心,遣兵士报之曹操。
且说潘璋正于帐内歇息,忽听闻故人来见,顿时脸色一变,神色一凝,心知定是鲁肃教人传来密令,连忙整衣前往相见。不一时,潘璋赶到江上,见是步骘,不作声色,召步骘入帐商议。步骘气度淡然,随着潘璋,一人身入这龙潭虎穴,却毫无半分惧色。待两人入帐后,潘璋教前番随他一同降魏的心腹将士探风,然后急请步骘坐下,连忙问道。
“步公此番前来,可是大都督有何吩咐!?”
步骘神色一沉,双眸眯起,见潘张神色紧张,毫无虚假之色,心头大定,笑声而道。
“文珪深明大义,尚知国家有难,能辨别忠主,实乃我东吴之幸也。”
“步公不必多虑。某深受吴王知遇之恩,若非前番吴王有令,某岂肯苟存于贼寇帐下!步公有何计议,但可直言,某纵然是赴汤蹈火,亦觉不皱半个眉头!!”
潘璋面色一震,厉声喝道。步骘大喜,遂将陆逊计策,细细道说。潘璋听了,脸色连变,称妙不绝。就在此时,忽有将士来报,曹操下令召唤。潘璋脸色一惊,露出几分慌色,与步骘谓道。
“此必是适才有人暗通报与那老贼。这可如何是好!?”
“文珪稍安勿躁。你且领某一同前往。某自会随机应变。”
忽发变故,步骘却仍旧神态笃定,大有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的姿态。潘璋听了,胆气一壮,遂依从步骘所言,领其一同前往曹操虎帐。
当夜,在曹操帐内,曹操坐立于奏案之后,典韦如若一尊煞神般,侍立在曹操一旁。就这一人,足可堪比千军万马。少时,潘璋先是入帐,步骘却在帐外等候。曹操见潘璋进来,细目一眯,冷冷地打量着潘璋。潘璋拜礼毕,曹操并无回话,眼光寒澈,就盯着潘璋。潘璋只觉曹操目光如若刀锋一般,不断地在自己身上移动,好似能生生刺破自己的躯体,看到自己的内心想法。而就在一侧的典韦,那魁梧巨大的身躯,不时散发出阵阵恶煞之势,令潘璋不禁一阵阵心惊肉跳。不知不觉,潘璋已是满头大汗,心头一揪,猛地跪伏而道。
“臣深受陛下恩宠,却寸功未立,幸赖陛下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