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桃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桃源-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芜。做自己想做的事之类的,如今人家没什么,自己反倒疑神疑鬼了起来。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高文举苦笑着回过头,又向梁斌问道:“你爷爷借了人家多少钱?”

梁斌眼珠向上一翻,想了想。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反正很多就是了。爷爷买了两心的向依旧没恢复过来的娘亲望了一眼,眼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高文举觉得这小家伙思路挺清晰的。而且言行举止也很有教养的样子,他本就喜欢小孩子,并且又特别注重亲情,梁斌方才的一番举动被他看在眼里,早就生了几分欣赏之意,如今见他一副浑然天成的质朴之态,自然不愿看着他小小年纪却被此事羁绊,微笑着抚着他的头道:“你放心,凡事总有解决的办法,你要相信你娘。”

梁斌剐言重重的点点头道:“我相信娘亲。娘亲最有本事了,她不会让爷爷把小姑卖掉的。”眼神中,竟然露出一丝自豪来。

正埋头在谢玉英怀里低声抽泣的燕儿听到他的话,身子轻轻一颤,扶着谢玉英的胳膊慢慢正了身形,擦了擦脸上的泪痕,调整了几下呼吸。强自露出一个笑容向谢玉英点了点头,又对儿子道:“少在这儿耍贫嘴,快去看看你爹把小姑接回来了没。”

梁斌很兴奋的应了一声,转身就向门外跑,燕儿连忙喊了一句:“慢些跑,仔细摔跟头!”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向那名叫圆子的小厮打了个眼色,圆子紧追着梁斌跑了出去。

梁斌和圆子走后,燕儿起身走到柜台后面,取出一块写有“东主有喜。停业一天”的牌子,熟门熟路的挂到门外,又张望了一番,这才回身走了回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众人道:“让诸位见笑了。”说着话,很镇定的为众人重新沏了茶。

谢玉英一言不发的望着她忙活。直到她重新坐到自己身边时才开口道:“孩子挺亲你的,真好。”

燕儿点点头,两眼又是一红:“奴婢就是再苦,听到他叫一声娘亲。心里也满满当当的,就觉得做什么都值了。”…引英揽着她的头笑了笑!“你怀真是容易知足梁杂伯,可是仗着孙子的势了。这一辈子,有你受的了,呵呵。”

燕儿无奈的苦笑一声:“说到底,也是一家人”家事如天啊。”

高文举听在耳里,心里顿时生起了一阵敬意,虽然两人说的很隐蔽。可他也听出里面的味儿来了,搞了半天,原来这梁斌竟然不是燕儿的亲生子啊。可方才看粱斌那样子,哪里有一丁点后娘的感觉?这样的女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绝对的贤妻良母啊,就冲这一点,就当得人尊重。况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做后娘的还常常要接济耸公婆婆,这就更值得尊重了。

想到这里,高文举突然说了一句话:“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

这突兀的一句话顿时将屋子里的气氛打破了,寿昌和柳三变以及朱家兄弟都很好奇的看着他,完全不明白好端端的怎么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而谢玉英和燕儿则先是低头沉思了一下,接着又对视了一眼,然后则是一脸的恍然,两人再望向高文举的眼神就稍稍有几分敬佩之色了。

燕儿见高文举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迈步走到他面前,盈盈一拜:“奴家谢过公子向护之情。”她说的回护之情是指高文举方才在儿子面前说那句相信娘亲的话语。这句话面上是讲给孩子听的,实际上却是说给谢玉英和燕儿的。这种情况下,他既然能说出让粱斌放心的话来,自然也就是有了出算了。而最难得的是,他却并未向孩子说明自己会出手,而是让他认为此事是娘亲解决了的。虽然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劝慰之语。可这其中的关系却大有文章。既巧妙的表示了自己绝不坐视的态度,又不动声色的维护了燕儿的面子。

高文举也不推辞,坦然受了她这一礼。既然打算帮人忙了,就要表示出一点诚意来。如果这时候推脱不受人家的礼,那就有可能会引来误会了,搞不好人家还以为你有什么别的目的呢。

燕儿施礼之后,高文举开口道:“谢姑娘是我的朋友,她的姐妹自然也是我的朋友了。梁夫人且放宽了心,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这句话一出口,谢玉英和燕儿都是一脸的感激,两人眼中都是一副激动的神情。这个时代,不管你如今是个什么状态,只要曾经在欢场混过日子,在世人眼中,那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大多数人只要知道你有过这等经历,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会说什么当你是朋友之类的话。就算真的会当你是朋友,那也没人敢当众把这话挑明了说,传了出去,这都是坏名声的事情。尤其是一个身有功名的举子,要是让人知道他居然和这种人交朋友,那可就很尴尬了。

燕儿和谢玉英感动之后,都待向他再劝解几句,高文举却微笑着举手向两人示意了一下,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了,要是解释上几句,那可就真的要坏事了。好在今天在座的都算是自己人,也没人把那几句话当真,最多也就是当成情急之中说溜了嘴罢了。

寿昌莫名其妙的看着几人的表情,突然问道:“鹏哥,你们在说什么呀?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梁夫人干嘛谢你?什么钱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最后这句却是问朱家兄弟和柳三变的。

朱家兄弟一言不发,他们虽然明白高文举的意思,可高文举的积威实在太强大,在没得到允许之前小两人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发表任何意

的。

柳三变微微一笑,对她说道:“梁夫人要借点钱,咱们这帮人,高大财主是最有钱的,当然由他出了。人家借钱出来,梁夫人谢上一句。也是应该的嘛。”

寿昌有些明白了,挠挠头道:“你们这些聪明人说话实在是太绕了。鞋子合不合脚和借钱有什么关系?是我太笨了吗?”    高文举笑道:“这个可就是商业机密了。说了出来,可就不值钱了。呵呵。”对于寿昌的天真烂漫来说,这些话是很难对她解释清楚的。既然无法解释,那就干脆不说的好。

寿昌撇撇嘴:“不说就不说,好稀罕么?”她的性子,也不过一时好奇罢了,要是兴趣不大的东西,过一会就抛过脑后了。因此,也不愿意多问。

这时候,一阵脚步声响起,人影一晃,却是梁斌抢先冲了进来。兴冲冲的喊道:“小姑回来了!”

041 梁老倌

梁老实将妹妹带回来,紧跟着他们回来的,坏有梁老寒一。哂,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在听到儿媳妇安慰的同时,老太太哇的一声哭了个稀里哗啦,先说自己对不住媳妇。接着就痛诉起了老绾的种种不是。从十几年前一直说的眼下。在抽抽噎噎的控诉丰,高文举等人断断续续的将事情的经过了解了个大概。

梁老实一家本是土生土长的汴梁人。梁老实他爹共有两子一女三咋,孩子,梁老实行大,其弟梁结实小他八岁,其妹梁欢小他十岁。梁家祖辈都是汴梁城中的普通百姓,本来家里还有三间祖屋、百十亩田地,靠着出租土地收租过活。到了梁老家他爹当家之时,由于经营不善,土地只剩下了十来亩。一家人又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于是粱老实在娶了媳妇之前就被老头子赶出了门,原因是他不愿意为儿子娶媳妇出彩礼。而且他又比较疼爱小儿子梁结实小打算把那几间祖屋传给他。

梁老实被老爹赶出家门之后。找了家饭馆去做了帮工,由于他为人老实忠厚,又心灵手巧,很快就得了大师傅的青睐,几年后尽得那位大厨的真传,并且还有幸娶了大厨的女儿,顺利的继承了大厨的衣钵,从此混的像模像样。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梁老实那位大厨岳父在一次无妄之灾中受到了牵连,被下了大牢,梁老实夫妻两多方奔走,四处求告,只因案子实在太大,最终也没能将老头保出来,几个月后,老头便被折腾的在狱中死去了。人没救出来不说,家中积蓄也因此被折腾的一干二净,而此时,梁老实的娘子却正是身怀六甲,即将临盆的时候。走投无路的粱老实很无奈,便回到家里求老爹帮衬帮衬,结果很让人沮丧,梁老绾不但不伸手搭救,反而以儿子已经牵连到岳父的案子中为由,将他赶出了门,并且不准老娘见他。据梁老实的回忆,那时候只有年仅五岁的妹妹悄悄给了自己一个饮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凄惨了,梁老实的妻子在恶劣的环境中生产。结果染了一场病,心不甘情不愿的随了老爹去了西方极乐世界,留下了梁老实抱着网出生的儿子四处乞讨为生。

在一咋小极其偶然的机会下,当时还是谢玉英身边的丫环之一的谢燕燕燕儿遇见了这奇怪的父子俩,一时善心大发,便救济了这父子俩几顿。几天后,正好谢玉英的厨子因故辞了工,谢燕燕便在出门寻找倒子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却正好得知梁老实竟然就是个厨子。谢燕燕这时母性大发,出于照顾小孩子的心思,便自己作主将梁老实招了回去。

梁老实进了谢玉英的园子之后,很快就凭着一手出色的厨艺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同时,他老实忠厚的人品也为他赢来了广泛的人缘。两年后,已经萌生退意的谢玉英开始逐一的身边的丫环谋出路,经过她的撮合,粱老实和谢燕燕喜结连理。从此成了两口子。

最难得的是,谢玉英甚至还为梁老实两口子买下了这间小店做为谋生之所,并为他们提前支付了一年的各种开销。这才让梁老实夫妻摆脱了寄人篱下的命运,从此成为自食其力的小生意人。

自从离开谢玉英的园子,自力更生之后,梁老实两口子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几年间将小店经营的红红火火,也着实攒了几个钱。有了钱之后,梁老实就打算上门去找谢玉英当面道谢,结果到了以前的地方才知道,谢玉英早已将园子转了出去,依着自己弟弟过起了平常人的生活,只是具体住在哪里,却没几个人找得到。

没找到谢玉英的粱老实挺失望。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回家的路上竟然碰到了在路边乞讨的妹妹,大惊失色的梁老实连忙将妹妹接回了店里。一问之下才知道,几年的功夫。自己的家已经彻底的败干净了。

原来梁老实那个宝贝弟弟梁结实,在父亲的溺爱纵容之下,赚钱的本事一样没学会,花钱的本事到是学了不少,小小年纪就和一群狐朋狗友们整天花天酒地,几年下来,将一份还算不错的家产折腾的七零八落。仅有的十几亩地也被他今天一片明天一片的卖光了。而可悲的是,直到他连房子也卖掉的时候,老爹老娘还蒙在鼓里呢。

梁结实将家里的房契偷出来卖掉之后,唯恐老爹收拾他,拍拍屁股走人了。这么一来,可就苦了实指望跟着小儿子享福的粱老绾了,老两口带着女儿被赶出了家门,迫于无奈只好躲在大相国寺旁边的窝棚里。整日靠乞讨为生。

知道事情始末的谢燕燕并没有说什么,默默的帮着丈夫收拾出了两间屋子,将梁老绾老两口子接了回来,从此将公公婆婆和小姑奉养了起来。

然而,事情总是不会依着人自己的想法去发展的。经过大约一年的平静日子之后,突然有一天,梁老绾提出来要搬出去住,说是自己年纪并不大,又有算自己做点事来自己养活自己。

梁老实两口子莫名其妙,在多次劝解无暴的情况下,只得为老俩口重新租了房子。工出了本钱为老两口办了个果蔬小店。这样一来。如果妥代不的生意不太好的时候,自己还能帮衬帮衬,起码将帮他们把菜处理掉。

可后来的事情发展让梁老实很无奈,梁老绾一家三口经营的那个果蔬小小店起初是瓜果蔬菜全都经营的,可没几天就转型专营起了瓜果。粱老实夫妇也没在意,可无意中听到去找小姑玩耍的儿子回来一说,这才明白,老头是觉得这个儿媳妇来路不正。怕被人说闲话或者笑话。这个事情搞的梁老实非常气愤,甚至一度产生了和父母断绝来往的想法。结果还是谢燕燕劝解了几回方才作罢。

要说梁老绾此人,脾气是很大。个性是很强,可无奈就是没有生意头脑,一个生果铺子被他折腾的几次三番的亏钱折本,可他却屡教不改。还常常亏了钱之后借酒浇愁,然后就是酒后失态,把梁欢母女俩打骂一顿出气。

日子久了,梁老实和谢燕燕都觉的老是这样出钱让老头去亏也不是个办法,一咬牙,狠狠心小将这些年攒的钱都拿出来为老两口买了一院小宅子,让他们安心的去过日子去。至于做生意的事,还是由着梁老实帮忙打理照看,雇上个帮工去作务,让他安心收钱也就是了。

还别说,有了自家的宅子之后,梁老绾还真的安下了心做起了甩手掌柜,小日子也过的有滋有味的。可人总是会不知足的,在经过大半年的平静之后,粱老绾的心思又再度活泛了,每天跑前跑后的在生果钥子里帮忙经营,几个月之后!他觉的自己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诀窍,便再次提出来独立经营。梁老实很无奈,可对于自己老爹这种追求上进的情况自然也不能妄加批评,只得叮嘱几句之后,便放手让他去做了,想着只要自己经常过去照料,想必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可正如某位哲人所说,这世上有那么一些人,成事虽不足,败事却有余。在粱老实手里虽然没什么大进项,却一直稳扎稳打有着固定收入的生果铺子,一到了他爹手上。马上再次陷入了从前那个赔钱的状态。而且要命的是,这一回,老头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让儿子帮忙了,因此还将一片好意劝解自己的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这是打算谋夺自己的家产,居心不良云云。浑然不记得自己的家产早就被二儿子卖了个干干净净的事实,更对自己眼下拥有的这一切都是这介,自己从来看不到眼里的儿子送来的这个事实视若未见。

郁闷咋小半死的梁老实从此不再过问老爹的事情,任由老爹自己去折腾。梁老绾没了儿子在旁约束督促,胆子越发的大了起来,在几个酒友的帮助下,做成了几笔大生意,赚了不少,喜的梁老绾眉开眼笑,一时的觉得自己有如姜子牙一般,以前做不成事是因为时运不济,如今老来运转,该着发财了。

两月前,梁老绾得到个消息,说有位同行由于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