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不是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则天不是传说-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一切又不是绝对没有可能。因为经过12年的职场历练和这段时间的人生洗礼,武则天深深懂得:机会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靠创造出来的,只要善于创造并利用机会,理想就一定能实现。这既是武则天事业成功的法宝,也是她的人生座右铭。 。 想看书来

潜伏的日子,不放弃理想(2)
高墙森森的寺院,不可能给武则天提供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她只好自己创造机会,她要把创造出来的机会利用在李治身上,这当然要在感情上做文章。
  武则天对李治仍然是有感情的,至少她思念李治,期盼李治。当然,她思念和期盼李治的终极目的是希望他到寺院来,把她接回宫。对此,她是望眼欲穿!
  一定要让李治知道,她是多么的思念和期盼他。只有这样,李治才会动心,才会想起她,才会把她接回宫。于是,她就围绕如何思念和期盼李治这个命题大做文章。
  武则天才智过人,很快就做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首题为《如意娘》的情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看石榴裙。
  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在这首诗里,武则天把自己描写成了一个情痴和色盲,痴得憔悴支离,盲得看朱成碧。思念一个人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感动。写了情诗,还捎上一条石榴裙,顺便勾引一下李治,那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妙。
  有情人终相见
  情诗写出来后,是要送给李治看的。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表明李治看到了这首诗,因为他去见武则天了。
  李治即位后,在工作上一刻也不敢怠慢。正因为此,他才忽略了武则天。可看了武则天的那首诗(也许看到了那条石榴裙)后,他的心一下揪紧了:她是我深爱的女人啊,我怎么把她忘了呢?如今,她跌进了万丈深渊,我却无动于衷,真是该死!何况我对她曾有过承诺。她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这般思念我,真让我感到愧疚!
  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一定要去看看她,把她接回宫!
  李治刚刚作出这样的决定,就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抨击。因为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我们说过,他当初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有三个原因,如今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也有一个重要原因:父亲死了,作为儿子,他要守孝3年(唐代一般为27个月),在这3年期间,只有在父亲忌日这天,他才可以入寺进香,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见到武则天。但仅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够,前提条件是需要李治在父亲忌日这天,选择去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进香。
  尽管有这么多的前提条件,但李治最终还是到感业寺见了武则天,这足以说明他们在见面之前已互通信息。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这天是李世民的周年忌日,也是武则天期盼已久的日子。这天,李治要到感业寺为父亲进香,他约好了要和武则天见面。李治选择到感业寺为父亲进香的机会见武则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皇家寺院林林总总,感业寺并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庙,如果李治必须要在这里为他进香的话,那就先得给朝臣们一个理由。
  谁也不知李治是如何说服朝臣们的,但皇帝总不是白当的,某些时候,说话一定得管用!
  总之,李治拍了板,他决定去感业寺。这次机会对于武则天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她又把这次机会看作救命稻草。只是,一年未见,李治变得风华更茂,她却变得憔悴不堪。忆往昔,两人是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哭泣声,随后便是无穷尽的相思倾诉。史书记载大抵如此:“忌日,上(李治)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这个场面是非常感人的。擦干眼泪之后,他们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大家可以深入想象。但需要提醒一下,想象也要有个尺度,因为李治这次给他父亲进香是组团来的。
  李治能到寺院看望武则天,说明他并不是薄情寡义、言而无信之人。他的到来,给武则天带来了无限希望。在她看来,黑暗的日子即将结束了,她依稀感到,身后那座熟悉的城市,那个她工作了12年的皇宫,在殷切地向她招手……
  武则天潜伏时期的心得和处事法则:
  1. 处于职场低谷而又无法跳槽时,就要忍辱负重,这样才能巩固已有地位,而不至于下岗失业。这个时候,要正视自己的缺陷,设法改正和弥补这种缺陷,并进行修炼和充电是最好的办法。
  2. 即使失去了工作,也不要轻易放弃理想和追求,因为理想是人奋斗和追求的精神动力,没有了它,人将变得一无所有。
  3. 即便跌进万丈深渊,也一定要积极创造机会让自己翻身,并要做好翻身之后的准备,因为机会和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武则天,皇后喊你回宫受宠(1)
一个意想不到的贵人
  见了武则天后,李治就坚定了接她回宫的决心。可面对满朝文武大臣和三宫六院嫔妃,他怎么也无法开口言及此事。毕竟武则天是他父亲的女人,现在她又是尼姑,他就是有再大的勇气和决心接她回宫,也无法改变她的身份,更无法向天下人昭告:武则天是我李治的女人。
  就像武则天入寺之前那样,李治又陷入了无限痛苦的漩涡中。这件事实在难以向人启齿,但他特别希望有人能帮他。
  令李治万分欣喜的是,这个人很快就出现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人是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当时全国五大姓氏的太原王姓,她是山西祁县人,身份很尊贵,她的从祖母是李渊的妹妹、李世民的姑姑同安长公主。她的父亲王仁佑原为罗山县令,后来升为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刺史。母亲柳氏也出自高门,后被封为魏国夫人。舅舅柳姡В╯hì)在贞观年间是中书舍人(正五品),后来升任兵部侍郎(兵部副部长,正四品),李治即位后,任命他为中书侍郎(负责中央决策的副宰相,正四品),第二年就升任中书令(负责中央决策宰相,正三品)。
  王皇后不仅出身高贵,长得也很美,在同安长公主的推荐下,李世民把她选为李治的妃子。王皇后知书达理,又很有教养,李世民生前对她特别满意,逢人便说“她是我的好儿媳”。
  王皇后不育失宠
  李世民眼中的好儿媳,并非是李治眼中的好媳妇,李治并不宠爱她,最大的原因是她不能生育。李治在即位之前,就生有四子二女,分别是长子李忠,次子李孝,三子李上金,四子李素节,两个女儿分别是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其中长子、次子、三子是李治与宫人刘氏、郑氏、杨氏所生,宫人就是地位较为低下的宫女,没有任何名分,因此她们的儿子永远是很平民的庶子。
  四子李素节和两位公主是萧良娣所生。请注意这个萧良娣,她是李治即位前后最受宠爱的人。因为她接连为李治生了三个孩子,而且她是后宫所有为李治生育子女者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女人。
  良娣是太子妾的称号,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萧良娣能够为李治生育一儿两女,说明她不是一般人。原来,萧良娣也出自高门大姓——南方贵族兰陵萧氏,她的祖上是南朝后梁帝室。萧氏家族当时也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是隋炀帝杨广同志的萧皇后,另一个是大唐开国宰相,李治的太子太保萧瑀。萧良娣长得也很美丽,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她一点也不比王皇后差。
  在如此同等的条件下,萧良娣又为李治生育了一儿两女,其中小女儿宣城公主出生时,正值李治即位前后,这足以说明她是李治当时最宠爱的人。
  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一,李治大赦天下,大封朝臣。正月初六,他把萧良娣封为萧淑妃,把那个不能生育的王太子妃封为王皇后。按照“贵、淑、德、贤”四妃排位来看,萧淑妃排在四妃中的第二位,虽比王皇后低了两个级别,但她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却是相当的高,无人能够替代。
  顺便提一下,李治即位前后除了宠爱萧淑妃外,还宠爱徐婕妤,徐婕妤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之前的竞争对手徐惠的妹妹。姐妹俩前赴后继地成为武则天的情场和职场竞争对手,说起来很有意思,不过都没咋地。
  仅凭不能生育这个因素,王皇后理所当然失宠。因为在中国古代,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道理,王皇后贵为皇后却不能生育,实在为当时的伦理和舆论所不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武则天,皇后喊你回宫受宠(2)
除此之外,王皇后失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的性格和李治不和。史书记载,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也就是说,她是一个刻板稳重的人,不会迎奉讨好别人。说白了,就是不会在老公李治面前撒娇。李治是个重情之人,注重儿女情长,他很想跟王皇后卿卿我我,可王皇后始终是那么的一本正经,久而久之,他就会感到厌烦。
  比起王皇后,萧淑妃却是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而且特别会来事儿,所以她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李治的魂勾走了。
  谁把我老公的魂勾走,我就跟谁急!王皇后心里虽然愤愤不平,但她拿萧淑妃毫无办法,谁让她的身子骨那么不争气呢?这也是她的难言之隐啊,她时常为此伤心难过。她越难过,就越仇恨萧淑妃,她怕萧淑妃的地位日趋上升,最终危及自己。
  很快,她所担心的事发生了。原来,李治即位后,在册封四个儿子为王时,破例把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封为雍王。这可不得了!因为雍指首都长安及其周边地区,雍王就相当于首都长安市市长,这个职位仅次于太子,一般封给皇后除了太子以外的其他儿子,李治却破例将其封给萧淑妃的儿子,这说明他有晋升萧淑妃母子的意图。
  最为重要的是,李素节是李治所有儿子中职位最高的一位,如果时机成熟,他很有可能被晋升为太子,太子即位后,他的母亲就成了皇太后,那就没有王皇后什么事了。
  如果不出意外,事情也许会按照这种态势发展。王皇后极度不安。
  自掘坟墓的愚蠢决定
  绝不能让萧淑妃抢走了我的位置,我一定要打倒她,就是打不倒她,也要让她失宠。就在王皇后冥思苦想如何打倒萧淑妃时,她得到了一个重要消息:李治去感业寺见了武则天,据说场面很感人,事情很蹊跷,他们的关系很不一般。
  王皇后是怎样得到这个消息的呢?前面我们说过,李治是组团去的感业寺,他组团入寺进香是公开活动,随行人员就少不了有媒体记者,甚至有王皇后的狗仔,她自然知道一些内情。我们也可以猜测,李治当太子期间,偷偷摸摸地和武则天搞姐弟恋时,王皇后也是知道一些内情的,但这只是猜测,也难说历史果真如此。
  知道内情的王皇后,就开始琢磨了:李治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感业寺见武则天,场面是那么的感人,说明他们旧情未了,而且还深爱着对方。同时,李治能去感业寺见武则天,就说明他想接她回宫,只是碍于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以及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的势力而束手无策罢了。
  不难看出,李治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却没人能够帮他,那么我呢?我可不可以帮他呢?当然可以!他李治想接武则天回宫,不就是想跟她长期保持情人关系吗?她武则天不就是一个年近30的尼姑吗?他们不就是一往情深吗?我就帮他们实现在一起的心愿吧,他们就是再相爱,又能怎样呢?这跟我的地位比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明白了这层道理,王皇后眼前一亮:我一定要帮他李治一把,我是皇后,我有能力和办法帮他,也只有我能帮他。我帮了他,他就能记住我的好,对我好一点。更重要的是,我帮了他,他就会把爱和注意力,从萧淑妃身上转移到武则天身上来,这样的话,萧淑妃就失宠了,我就有办法对付她了。
  王皇后竟然想帮李治接回情人武则天,实在令人难以理解,这就跟今天受了委屈的妻子,还帮着有了情人或二奶的丈夫找三奶一样。其实,但凡为情所困的女人,都容易犯傻,甚至傻到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的地步。王皇后真的很傻,因为她的下场比这更惨,她这是在自掘坟墓!这是后话。
  《资治通鉴》中关于王皇后帮李治接武则天回宫的事,有这样一段记载:“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乃召武氏入宫,潜令长发,以间良娣之宠。”
  这段记载非常明显,就是说王皇后召武则天入宫,是想把她当作一枚棋子,利用她来离间萧淑妃。拿定主意后,王皇后就差人到感业寺喊话:“武则天,皇后喊你回宫受宠,你快点蓄发吧,等你头发长好了,我们就来接你。”
  得到这个消息,武则天喜极而泣。一年多的痛苦悲伤,终于过去了,一年多的默默等待,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她能不喜极而泣吗?此刻,她只盼望头发快长起来,快点长起来……
  

现在低调点,将来会好过点(1)
二度进宫
  大约在永徽二年(651年)八月的时候,武则天的头发长好了,基本恢复了原状。她这次长发是受了王皇后的“潜令”,潜令也就是密令。王皇后密令武则天长发,自然有她的道理,因为她要接的是一个正常的宫人,而不是一个尼姑。如果把一个尼姑接回宫,还跟皇帝有染,那就必然会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这时,李治27个月的守孝期已满,他渐渐地在皇位上坐稳了,也考虑过接武则天回宫的事。在他看来,这事行得通,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臣们把他和武则天的事淡忘了,甚至忘掉了武则天的存在。尽管如此,但他还是无法向朝臣们言及此事。
  正在李治感到为难之际,王皇后找来了,王皇后是来请示他批准武则天进宫的。王皇后做法正中李治下怀,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要向李治请示呢?因为皇宫每进一个人,都要经过皇帝签字批准,王皇后请示李治,表面上看是履行程序,实际上就是向他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