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没有记错,江东的历史之上,只有陆逊的字才是伯言吧。
“嗯,陆伯言,南海太守陆俊的长子,现在他不叫陆议了,上个月,陆康给他改了一个名字,陆逊,陆逊在书院,虽然是最年轻的,但是无论天资还是学问,不下任何人之下,而且他能挑起士族在江东书院的大梁,不简单的少年。”蔡邕眯着眼,道。
“靠,原来在这里。”孙权一听,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一直找不到陆逊的,原来一开始陆逊不叫陆逊,难怪自己翻遍的江东也找不到一个叫陆逊的人。
陆逊,凭借着夷陵之战,扬名天下了,他可是历史上,凌驾东吴十二虎臣之上的,东吴四英杰之一。
第二百三十二章 蔡邕的请求
江东书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蔡邕一袭灰色的儒袍,头戴玉冠,须发整齐,走在书院的春花绿叶的小道间,而孙权像一个乖顺的小喵咪一眼,紧紧的跟在他背后,距离一步之遥。
“孙仲谋,其实说起来,老夫还要感激你。”
蔡邕耳边听着从各个教室之中传出来的一阵阵读书声,心中有一种很满足的自豪感,一边走一边道:“如果不是昔日你强行把老夫从长安带出来,恐怕老夫一辈子也无法见识这等的文道盛况,作为江东书院的祭酒,麾下八千学子,也算是门生天下,老夫已经死而无憾。”
江东书院,如今乃是当今天下第一学府,一共两届学子。
八千多朝气蓬勃的少年,同时在一个书院之中求学的状况,在以前的蔡邕,心中是一件无法想象的。
“伯父,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
孙权能感受到蔡邕心中的那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对他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
江东的教育还是落后的不能再落后的。
孙权轻轻的停住的脚步,目光看着江东书院之中的一颗大树,坚定的道:“伯父,总有一天,我孙权会要天下人人识字,人人读书。”
“人认识字?人人读书?这是一个多美好的愿望,希望真的能看到那一天。”蔡邕闻言,也停下的脚步,他的老迈而锐利的双眸看着一个个教室之中,一个个在勤奋好学的学子,脑海黄志忠浮现的一丝的憧憬。
“伯父,会有的,一定会有这么一天的!
孙权目光坚定,道:“这将会仲谋的一个奋斗目标,一年做不到,仲谋就用十年去做,十年做不到,仲谋就用三十年去做,三十年做不到,仲谋就用六十年去做,穷尽仲谋一辈子,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
“好!”
蔡邕也目光璀璨而清澈,死死的凝视着孙权的身影,一字一句的道:“孙仲谋就凭你这句话,你抢亲的事情,老夫就当你年少轻狂了,老夫就算阔出的这个老脸,也为你在士林之中抹去这一个恶名!”
蔡邕在士林之中的名气如今已经攀升至最巅峰,他要是出面,孙权这点恶名还真的不算什么。
“伯父,恶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孙权摇摇头,微微一笑,道。这是他特意造出来的恶名,也是他的想要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
“哼,就知道你这个小混蛋是另有意图。”
蔡邕虽然只是一个书院祭酒,不理会江东事务,但是在朝廷风风雨雨几十年,自然明白所谓的这事情背后对于江东政治意图。
要不然就凭孙权做出这等有辱门风的事情,以他的刚烈的性格,就算是死也不会让孙权走进蔡家一步,更不要想接近蔡琰。
“伯父,你乍翻脸比书还快的。”
孙权摸摸鼻子,有些抱怨的道。
“哼,你做着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昭姬啊,老夫没有替昭姬给你几个大嘴巴,就已经不错了。”
“对不起,这是我的疏忽!”孙权也知道,如果以后他迎娶蔡琰,这事情会带给蔡琰一个不好的名声。
“哼,若非昭姬倾心于汝,老夫就算拼上这个条老命,也不会让你靠近昭姬一步。”
“我错的,下去一定注意。”
“还有下次?”
“绝对没有了!”
两人一个使劲的骂,一个使劲的认错,最后顺着小路,越过几个教室,走进了一个庭院,庭院上面挂着一个横牌匾:春风斋!
这是老师的办公院落,还有老师们备课的地方。如今江东书院学子八千多,老师也有一百多人,可为是集合的江东的无数儒者之地,文气冲天。
“祭酒大人,你回来了。”
“权公子。”
“权公子安好!”
春风斋之中,坐北向南,东西南,十几个宽阔无比的厢房,盘坐的不少的老师,有的提笔在案桌上批批写写,有的三三两两,商讨文学,气氛好的不得了,一看看着两人进来,一个个老师站起来,恭敬的打招呼。
“徐守老师,把你班上的那个学子韩涛给某叫来。”
“诺!”
蔡邕走进来,对其中的一个中年老师,简单的吩咐的道,然后直接带着孙权走进的春风斋的最里面的独立厢房。
这个厢房有三十来平米,装修简单,一个屏风,一个案桌,然后就是一排排书架,书架上面摆设着密密麻麻的书籍。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幅字画,提笔的有蔡邕自己,有当代的名士,充满着一丝丝书香书气的气息。
“祭酒大人,学子韩涛报道……大都督,你也在啊?”
韩涛穿着江东学院的校服,长高的不少,仅仅比孙权矮一个头,也成熟的不少,身上有一抹沉稳的气息,很大气。
“孙仲谋,这是你的人吧,恶名昭彰的锦衣卫都弄到的书院里面来的,你是这么教人的?”蔡邕目光看着韩涛,面色有些冷冽。
这是他把孙权找了的其中一个原因。
“伯父,小涛的确是我的人,也是锦衣卫的一份子,但是他也是一个求学的学子,难道他做错的什么吗?”孙权不解,赶紧问道。
“哼,做错的什么?我来告诉你,去年十月,新入学的一批学子之中,无故退学三人,十一月,无故退学两人,十二月,无故退学四人,今年一月,无故退学三人,二月,无故退学七人……”
蔡邕面容阴沉,一字一字的冷声念出来,最后才道:“这些退学的人,都是你的这个好手下做的好事,要是不查,也许老夫还蒙在鼓中。”
“小涛,怎么回事?”孙权一愣,看着韩涛,问道。
“大都督,我……”韩涛咬咬牙,不愿意说。
“说!”孙权大声的道。
“诺!”
韩涛一看孙权铁青的面容,只好无奈的解析道:“大都督,自从天下各诸侯得江东的活字印刷术之中,天下大兴书院,豫州的颍川书院,荆州的鹿门山书院,冀州的邯郸书院……所以我就想,想要插入锦衣卫的暗子,就要从最开始做起,我就打算在他们的书院之中发展锦衣暗子,但是进入书院的都是有些能力学子,我手中没有好的人选,只能从江东书院挑选人。”
“混账,我江东书院乃是天下学子求学之地,不是你锦衣卫的后花园,他们都是一个个求学心切的学子,居然被你锦衣卫忽悠来做探子。”蔡邕大怒。
“伯父,消消气,消消气。”
孙权也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了,韩涛这事情做的没有错,错就是错在被蔡邕给发现的马脚,蔡邕对对锦衣卫的影响本来就不好,这一下好的,更加的有意见了。
“孙仲谋,这事情,你锦衣卫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不然不要怪老夫翻脸。”蔡邕吹胡子瞪眼睛的,他把江东书院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谁来捣乱,他就可谁拼命。
“伯父,已经送出去的人,也收不回来了,这样吧,我保证,这事情以后一定不会出现,小涛,快过来,立刻向蔡祭酒道歉。”孙权一看蔡邕这气势,有些头疼了。
“祭酒大人,对不起,此事与大都督无关,乃是涛自作主见,涛错了,涛愿意受罚。”韩涛恭敬的道。
“韩涛,念你初犯,今日就从轻发落,一日之内,本祭酒要看到一本手抄的《欧阳尚书》,从今往后,若是再犯,莫怪老夫把汝之名割出江东书院。”蔡邕沉吟的片刻,才冷冽的道。
若是其他人,就算是孙权的心腹,他也早就革掉的江东书院学子的名册,但是韩涛父亲是韩馥,昔日韩馥和他也算是有些交情,如今韩馥不在的,他对韩涛也有一份责任,想要韩涛好好学习。
“诺!”
韩涛一听,额头不由得渗出冷汗,恭敬回应的一下,才走的出去,去抄书了。
“伯父,此事是我的疏忽,我保证,锦衣卫绝对不会在江东书院打主意。”孙权看到怒气未平的蔡邕,赶紧保证的道。
“若有下次,莫怪老夫翻脸,老夫直接告到将军府。”蔡邕知道一个政权总有黑暗的一面,但是他绝对不允许黑暗的一面玷污的这个儒道圣地。
“我明白了。”
孙权闻言,不由得长长松了一口气,赶紧点头道。
“对了,看看这个,这才是老夫这一次找你来的正事。”蔡邕面容有些严肃,把一份将军府的文书递给孙权。
“这是什么啊?哦,原来是将军府想要书院提交一批学子,立刻举孝廉,去交州任职是吗?。”
孙权摊开文书,仔细的一看,琥珀般的眸子立刻眯了起来。
江东即将攻取交州,这一战江东上下都信心十足,但是就算江东军打下来了,想要迅速平定,那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官吏去填补空缺,孙坚的将军府一时间也无法挪出这批官吏,注意就打到的江东书院的头上。
蔡邕目光冷然,轻声的道:“老夫是想你你劝一权孙坚,收回成命,此事太急了,如今江东书院的第一批的学子的学习还不到两年的光景,时间太短,如果举孝廉,只会拔苗助长,对学子的未来大有影响。”
“既然下的文书,就代表征东将军府已经下的决心,父亲也不是不明白江东书院的状况,若非真的没有办法的,也不会把主意打到江东书院。”
孙权沉吟的一下,解析的一下,最后想了想,一个道灵光划过脑海,双眸之中突然迸射出一抹光芒,低声的道:“而且,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第二百三十一章 布局徐州
锦衣卫衙门,大堂。
“大都督,交州之战意义重大,以你在江东的资历,就算不做主将,副将你也可以去争一争啊!”
李涅的目光微微眯起,看着神情依旧坦然的孙权,一抹深意的光芒划过,低声的道。
江东开启交州之战,算是迈出的江东的范围,开土扩疆,所以交州之战对于江东的意义非凡,交州之战的主将是孙策他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但是孙权不愿意去参加交州之战,他就有些不甘心了。
“争什么?打仗而已,有什么好争的?”
孙权盘坐首位,正在审视手中的一份从徐州百户府传来的情报,听到李涅的话,神色不变,依旧淡定,微微抬头,琥珀碧幽的眸子若无其事的看了一眼李涅。
“大都督,此战不仅仅关乎江东的未来,更是关乎主公的心态,这也算是主公的一个试探,万一……”李涅咬咬牙,目光之中一抹狠色划过,他心中很清楚,如果孙策主持这一战,在江东打下来了一份威望,那么孙权想要继位江东就的希望就变的小了。
“老李,你想说的是江东继承人的问题是吗?”孙权闻言,目光突然一冷,直接冷冷的打断他的话,道。
“嗯!”
李涅坦然的点头,神色带着一丝的希冀,凝视着他。
“老李,我不会争的,也不想争,这事情我一早就已经表态了,长幼有序,我是不会和大哥争的。”孙权摇摇头,坚定的道。
“大都督?”李涅闻言,微微皱眉。
“老李,我知道你的心,但是你的希望最好不要放在我身上,我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孙权面容淡然,告诫的道,他自然明白李涅的小心思。
李涅才能横溢,饱读诗书,聪明绝顶,但是出身寒门,缺少安全感,小心思很多,现在他把希望大部分寄托在孙权身上,自然不希望孙权退让。
“大都督,主公如今正值壮年,现在你说此言尚早。”李涅倒是没有灰心,只是淡淡一笑,嘴角勾勒起一抹蕴含深意的笑容。
未来的变数太大了。
孙权耸耸肩,他也知道李涅这种人,意志坚定,轻易不会下决定,但是下的决定就没有这么容易改变。
“老李。看看这个!”孙权把徐州的情报递给李涅。
“陶谦死了?死前居然把徐州牧的位置拱让给刘备?”
李涅目光微微眯起,消瘦的面容的之中一抹讽刺的冷笑,道:“陶谦早不死晚不死,这个时候死,刘玄德啊刘玄德,你可以瞒天过海,只是做的太明显了的。”
“你认为是刘备动的手?”孙权目光一动。
“太明显,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陶谦的死和肯定刘备脱不开关系。”
李涅点头,沉吟的一下,才解析的道:“不过能在徐州让陶谦‘病死’的,刘备做不到,能让事情做的完美,让徐州人信任的,只有一个,徐州的大鳄,陈家!”
“陈家,陈登?”
孙权目光之中迸射出一抹亮光,陈登,这是也在一个汉末猛人。
“徐州陈家,徐州士族之中的第一世家,陈圭和陈登父子都很有名望,刘备此人也算是雄才大略,他居然能收复陈家,收复陈家就等于得到徐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