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权,你不许骗我!”蔡琰明亮的大眼睛凝视着孙权,带着一丝希冀,颤声道。

    “孙权从来没有骗过你,以前不会,以后不会,我说能把蔡老头带回来,就一定能把他带回来的!”孙权神色淡定,身上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自信。

    “我相信你!”蔡琰这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安静下来,装过身去才看着蔡丰,轻声的道:“蔡丰,你把这一年蔡府发生的事情,和父亲的身体状况都和我说说。”

    “诺!”

    蔡丰尖锐的目光带着一丝敌意看了看双手抱着蔡邕的孙权,沉默了一下,才对自家的小姐点头。

    “蔡丰,你和我来!”

    等蔡丰汇报完毕,蔡琰还在自责自己不再父亲身边侍奉的时候,孙权叫来小欢子和几个小侍女服侍蔡琰,然后把这个蔡家的护卫蔡丰叫进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你来江东,是蔡老头的安排,还是徐庶的安排?”孙权凝视着青年,冷声的道。

    “是元直少爷的安排,老爷不知道。”

    蔡丰听到孙权对蔡邕的称呼,眉头顿时皱起,目光之中有一丝不满,不过还是低声的回答道。

    “他有什么话给我?”孙权心中一动,眯着眼。

    “元直少爷说,老爷的决心很大,软的是不行了,要来硬的,所以他需要权少爷的帮助。”蔡丰对于徐庶这个蔡邕的关门弟子很尊敬,急忙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孙权双眸一道精芒划过,顿时明白了徐庶的意思,叹声的道:“徐元直,你不是要求蔡琰入长安,你在和我玩心眼,要我派人去长安。”

    “你不想违抗师命,就把主意打到我头上,以后就算蔡老头不满,也只能把气撒在我身上,你可真是够阴险的。”孙权有点苦笑不得,这个徐元直第一次玩心眼,居然是给自己挖坑。

    (今天事情多,来不及三更了!只有两更)
第一百一十章 战船研究基地
    吴县西侧城外二十多里,临近太湖的一个港口之上,一座占地超过百亩以上的坞堡,背靠青山,门前渡口,依山傍水,耸立其中。

    这就是整个吴郡最大的造船厂,不过前几任吴郡太守对吴郡水军忽略,这个造船厂在灵帝中平年间就已经开始荒废了。

    直到最近现在孙坚建立了将军府,才下令重开,成立江东战船制造工坊,以董其为监令。

    孙权更是在吴郡各地之内,一口气召集了上百个懂得制造船只的工匠,还募集了上千学徒,进驻此地,开始对江东水军所需要的战船开始制造和研发。

    这里虽然已经荒废了,不过还保留了不少原来制造船只的工具和地方,只要有人,有材料,随时都能制造出斗舰和艨艟这些战船。

    不过对于孙权来说,制造内河用的战船不过只是一个借口,他对这个船坞最看重的是能研发出航行大海的战船。

    这里已经成为孙权的研发战船的一个基地,周围已经让孙权调来了数百精锐的江东水军,重重戒严了,没有通关文案,谁也无法进入。

    坞堡很大,房屋成排,朝着太湖的方向,建立好几个渡头,董其站立在最大的渡口之上,已经没有落魄的憔悴,整个人精神多了,好像年轻的好几岁,正在意气风发的给孙权讲解,从太湖之中捞起来的那一艘会稽水军的楼船。

    “公子,这艘楼船还能继续用!”

    董其仔细的检查了这一艘有些残破的楼船,长长松了一口气,眉头舒展而开,道:“公子缴获的那一艘会稽水军的楼船就是三层楼船,高十丈一尺三,全长十八丈二尺五,应该是当年我师兄亲自建造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年,其中的主体结构我都了如指掌,虽然底部让人凿沉了,只要修补一下,还能用。”

    “你师兄?”孙权微微一愣,双眸迸发出一道精芒,急着问:“在哪里?”

    “我师兄原来是会稽山阴船只制造监令,造船技术纯火炉青,当年某在会稽学造船,师傅没多久就死了,技术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他,不过他三年前也已经病死了。”董其微微叹了一声,神色之中有些怀念,道。

    “哦!”

    孙权闻言,神色之中微微有些失望,要是论起造船的本事,会稽的工匠基本是上排名第一的,他招募的这群造船工匠,虽然都是吴郡人,但是技术大部分来自会稽。

    会稽郡之中的那一个属于郡守府管辖的大造船厂,本来就是完好的,程普接手之中,如今已经继续开工了,开始为江东水军制造战船了,不然孙坚也不敢让孙权贸贸然的扩建三万江东水军。

    毕竟对于孙坚来说,孙权的这一座船坞才重新开张,多久能造出战船,孙坚自己心中的都没有底线,自然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这里。

    “公子,这些天船坞里面的破坏战船我都看了一边,除了这一艘楼船,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主体建全,能修补的。”

    董其转悠了一圈,把所有战船都检查了一遍,神色凝重,恭敬的道:“至于其他的,恐怕就要拆开了,重新制造了。”

    “有三分之二能用,也不错了!”孙权对于这个数字很满意,问道:“董公,这些还能修复的战船你们全力动工,要多久才能修复?”

    江东水军现在急缺战船,这是批战船投入使用,最少能让他们在训练的时候等到满足。

    “现在船坞已经有上百师傅,还有公子招募来了上千学徒,如果材料充足的话,一个月,老夫有把握把它们修好,重新下水!”董其沉吟的一下,才谨慎的道。

    “好!”孙权神色之中露出一抹喜意,道:“材料的事情你开一个清单,我会督促的将军府的人以最快的速度送来,其他的那就麻烦董公了。”

    “此乃其之职也!”

    董其目光闪亮,应声点头。

    “董公,给我展示一下你想要建立的新楼船吧!”

    这时候整个船坞之中都是一片的忙碌,孙权和董其在两人船坞之中转悠的一圈,走进的一个宽敞的厢房之中,里面一个高大的案桌之上摆满了十几个小模型楼船。

    “让我也看看,你想要制造的楼船到底如何?”孙权走上去,拿起一艘小模型船,凝声道。

    “公子,现在江夏,豫章,会稽,九江的楼船大部分都是三层,十丈左右高,二十左右长,能承载的将士约莫千人,不过因为高度和重量有些偏差,楼船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

    董其的性格就有点想后世的那些科学家技术狂,即使这些年落魄,没能造船,对于战船他依旧保持这一种沉迷式的研究。

    说起这个,他就有些激动了,看着孙权,开始分析他研究的楼船:“楼船,是水上的一种城堡,以舵掌控,四周有橹杆稳定,作为战船的主要核心,上面设立垛口,以皮革包裹之,以防御之用,装有强弩,射程在五百步之内,还装有拍杆,用来投石,不过因为高度,缺少重心,稳定性不高,容易翻船,这个稳定性的问题,一直没有人能解决,有人想要降低高度,不过相对来说就褪去了楼船的提点。”

    董其拿起其中最大的一个模型船,目光凝住,沉声的道:“我和师兄五六年前在一起的时候曾经研究过一种巨无霸的楼船,一共十五丈,五层高,长三十一丈,能承载三千将士,上面安装三面风帆,以风力的稳定。“

    “就是这个?”孙权眯眼,伸手接过的模型船,仔细的观察,双眸一道精芒闪过,沉声的问道:“不过,的确是一艘好战船,你能把它制造出来吗?”

    “公子,这不过是我和师兄当年的一个设想,这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不宜建造!”董其咬咬牙,很想说可以,但是他的确没有把握能造出来。

    如果仅仅是三层的楼船,他熟悉,有经验,也有信心能建造出来,但是这种巨无霸的楼船从来没有人建造过,其中造价太高,要求太高,万一造出来,无法使用,就罪过了。

    “有问题就去克服!”

    孙权摆摆手,不在意,凝视着模型船,道:“如果不去做,你永远不知道对与错,不建造,你看着这个模型船就能知道它的未来吗?现在,我命令你,以后你就以这艘楼船为主要,去制造出来,不过这过程你要小心谨慎。”

    “诺!”董其闻言,心中一震,神色微微有些激动,目光精芒闪闪,点头道。

    “董公,如果这艘楼船制造出来,它能下海吗?”孙权看着模型船,眸子咪了起来,有些希冀的光芒闪烁,凝声问道。

    “公子!”

    董其神色顿时有些凝重,道:“这一片幽蓝的大海,对于我们每一个造船的工匠来说都是一个难于超越的天坠,目前我们江东的所有战船,最多只能在海边的地方航行,而这艘船的设计是我和师兄的心血,如果能造出我理想中的形态,应该是能在大海航行的,最少到达夷州(后世的台湾)是没有问题。”

    江东也不会没有人对这片大海好奇,也曾经有人乘船到达夷州,不过大部分有去无回,能回来的寥寥无几,但是凭江东如今的船只,去夷州还是要看运气,运气不好的,一个风浪,船毁人死。

    “好,有希望就好!”孙权闻言,深呼吸了一口气,双眸爆**芒,大声的道:“这船必须造,无论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弄来,这一艘战船你必须制造出来。”

    “董其明白了!”

    董其从孙权的声音之中,听到了一股决心,这让他的信心更加的大了,他愿意去尝试,就是害怕没有人支持,孙权的支持让他无后顾之忧。

    “对了,董老,你这船怎么没有隔水舱?”孙权对着模型船,很仔细的观察了一番,眉头皱了起来。

    “隔水舱?”董其神态微微有些疑惑。

    “就是水密隔舱!”

    孙权看到这个造船的大工匠一愣,顿时想起来了,这好像是唐朝才有了一个造船技艺,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有,便沉声的解析的道:“把船舱隔开,分割,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水密隔舱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水密隔舱?”

    董其毕竟是一个造船大工匠,对于船只的熟悉无人能比,顿时明白的孙权的话中的意思,双眸之中顿时爆发精芒,大声的道:“公子此言大善,倒是提醒的某!”

    “董公,我知道你对战船很熟悉,但是闭门造车是难成大事的!”

    孙权感觉董其的性格之中有些持才傲物,便轻声的提醒的道:“要想造出一艘能在大海之中航行的战船,每一个造船工匠的意见都是很重要的,你必须集合船坞之中所有工匠师傅的意见,才能弥补你本身想不到的方面!”

    孙权一口气不计后果的召集的上百造船工匠,其实是把这里当成是一个战场开发研究的基地,让他们更好的交流双方的技术,从而提升战船的研发。

    “公子所言甚是,我随后一定集合众人的思维,对这艘战船进行改装,务必精益求精。”

    董其浑身一震,立刻躬身,恭敬的道。
第一百零九章 江东水军大力发展
    接下来几天,为了周瑜这个江东第一谋士的归属,孙策和孙权两兄弟算是杠上了。

    当然,周瑜这等大才的归属,做主还是主公孙坚,于是乎两人开始萦绕着孙坚,较力起来了,各自陈述所需,点名要周瑜辅助。

    将军府新建,孙坚事情本来就多,够烦的了,在让两个小兔崽整天烦出烦入的,差点没有一巴掌拍死两人。

    终于,孙坚在将军府邸热情的接见过周瑜和太史慈这两个人才之后,第三天,将军府就下了任命书,太史慈接替周泰的位置,周瑜的归属就有了下落了,水军主将。

    孙权大获全胜。

    如果说孙策是狂傲的雄狮,那么孙权就是一头狡猾的小狐狸,若是征战沙场,孙权拍马都跟不上孙策的背影,不过要是论无耻夺人,很明显,孙策远远不及。

    为了周瑜,孙权可谓是出尽说能,用尽关系来说服孙坚,最终以江东水军必须发展的大义直接压了下来,孙坚才松口。

    毕竟经历了吴县这么一次被偷袭,孙坚也反应过来了,在江东,水军的重要性超越骑兵,如今水军已经成为了江东军最大的缺口,不得不加速发展。

    将军府成立之后,张昭被任命为长史,潘凤被任命为司马,两人乃是孙坚麾下,一文一武,撑起了将军府。

    紧接着将军府命令孙策兼任的吴郡太守的位置,如今孙策也算战功赫赫,声名大振,虽然年纪尚轻,不过登上吴郡太守的位置也没有多少人反对。

    江东的很多人都明白,孙坚明显的有心在培养长子。

    孙策立刻走马上任,不过失去了周瑜辅助,身边缺少的能管理实务的人,无奈之下,只能从丹阳,把留守辅助吴景的吕范召集了回来。

    ……………………

    太湖,孙权,周瑜,周泰,蒋钦四人站在湖中的一座小岛之上,凝视着江东水军新建立的水寨,这是孙权率兵亲手建立起来的,比当初王朗登陆的时候摧毁的水军大营规模的五倍,能容纳五万大军以上同时操练。

    “这里就是我们的江东水军的第一基地了!”孙权一双犹如琥珀精锐的眸子迸射出一抹精锐的光芒,大声长啸。

    蒋钦的水军已经全数的从丹阳返回快来,经历的丹阳一战的牛刀小试,江东水军还是有发展了,收缴的不少水兵,增添的好几条艨艟。

    密密麻麻的战船萦绕在小岛的周围,显得更加的声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